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1页
    【化学】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2页
    【化学】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卷I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0,60)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40 g NaOH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其浓度为l mol•L﹣1B. 将22.4 L HC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其浓度为l mol•L﹣1C1 L2 mol K+K2SO4溶液中K2SO4的浓度为1 mol•L﹣1D. 将浓度为0.5 mol•L﹣lNaNO3溶液100 mL恒温蒸发至50 mL,其浓度变为1 mol•L﹣1【答案】B2.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H+Cl-Ba2+B. 澄清透明的溶液:Al3+K+C. 强碱性溶液:K+Mg2+D. 无色的溶液:Cu2+【答案】B3.1 mol硫酸镁晶体(MgSO4·7H2O)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  )A16 g        B18 g           C112 g          D126 g【答案】D4.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同密度、同压强的氮气和乙烯B. 同温度、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C. 同体积、同密度的乙烯和一氧化碳D. 同压强、同体积的氧气和氮气【答案】C5.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试管内B. 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C. 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D. 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在别的地方【答案】C6.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aCO32H===Ca2CO2H2OB2Fe2Cl2===2Fe32ClC.+H===CO2H2ODNa2OH2O===2Na2OH【答案】B7.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B4Fe(OH)2O22H2O===4Fe(OH)3C2Na2H2O===2NaOHH2DCl2H2O===HClHClO【答案】C8.下列关于蒸发皿的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A. 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直接加热蒸发皿底部B. 蒸发液体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动蒸发皿里的液体直到把液体完全蒸干C. 将热的蒸发皿用手拿离火焰,放在实验台上D. 将灼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冰水中冲洗【答案】A9.下列溶液中n(Na)100 mL 0.1 mol·L1Na2SO4溶液中n(Na)相同的是(  )A100 mL 0.1 mol·L1NaCl溶液B50 mL 0.2 mol·L1NaNO3溶液C100 mL 0.1 mol·L1NaHSO4溶液D200 mL 0.2 mol·L1HCl溶液与100 mL 0.2 mol·L1NaHCO3溶液混合【答案】D10.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KClO3是氧化剂BP2O5是氧化产物C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6 mol e转移D. 每有6 mol P被还原,生成5 mol KCl【答案】D11.已知amol H2bmol H2O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则ab的值为(  )A11        B13         C32       D. 任意比【答案】C1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闻化学药品的气味时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B. 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检查纯度,以免发生爆炸C. 金属钠着火时应使用干燥的沙土灭火D.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答案】D13.下列各组都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NaOHHClNaKOHNaK,其中按照仅由酸、碱、盐依次电离的是(  )A②③④       B②①④         C②③①D②①③【答案】A14.按照物质的分类方法,硝酸应属于(  )酸、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一元酸、化合物、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C①⑨               D①④⑤⑥⑦【答案】B15.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B. 结晶硫酸铜(CuSO4·5H2O)属于电解质C. 凡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属于酸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答案】B16.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Al3+OHBK+Ag+ClCK+Na+DBa2+Na+OH【答案】C1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质量是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单位之一B. 电流是国际单位制中安培(A)衡量的物理量C. 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D. 物质的量常用符号n表示,其单位是摩尔(mol)【答案】A18.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B.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C. 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D. 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BaCl2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答案】C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酸性溶液中:Mg2KSONOB. 无色溶液中:NaA13NOMnOCFeCl3溶液中:NaNHSCNSOD. 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NHNaNOHCO【答案】A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B32 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C. 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D1 mol CaCl2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答案】B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子多少的一个物理量B.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适用于分子、原子和离子C. 摩尔只能用来计量纯净物中微观粒子的数目D. 摩尔不能用来计量混合气体中分子的数目【答案】A2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B. 单质与非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C. 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D.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答案】B23.某溶液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钠、氯化钠三种溶质,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提示:硫酸银微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溶液,其目的是检验碳酸根离子并将其除去B. 第二步: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过滤,其目的是检验并除去其中含有的硫酸根离子C. 第一步应先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D. 第一步和第二步应该分别加入硝酸和硝酸钡溶液【答案】D2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总数为NA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B. 任何条件下,20 L 氧气含有的分子数都不可能为NAC. 在标准状况下,2 g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D. 物质的量相等的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答案】A25.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 丁达尔效应           B. 闻气味C. 过滤              D. 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答案】A26.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水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B1 mol氩气分子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C0.5 mol碳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为0.5NAD0.5 mol硝酸中含有的氧原子为1.5NA【答案】D2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Na Ca2 SO ClBH Mg2  S2CK Mg2 SO  NODK Na NO  【答案】C28.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答案】B29.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的是(  )A. 含4 g NaOH的溶液1 LB. 含0.1 g NaOH的溶液1 LC. 含0.2 mol H2SO4的溶液0.5 LD. 将98 gH2SO4倒入1 L水中【答案】A30.相同温度下,体积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充入等质量CO2CO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O2CO对容器产生的压强之比是711BCO2CO的密度之比是117CCO2CO的分子数相等DCO2CO的氧原子个数比是227【答案】A分卷II二、填空题(5小题,40)             31.完成下列填空(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2)在标准状况下,COCO2的混合气体共39.2 L,质量为61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 mol,其中CO2________ molCO占总体积的________,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答案】(1)11 53 411(2)1.75 0.75 57.1% 34.9 g·mol132.18 mol·L1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1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回答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__(填字母)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2)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偏大”“偏小无影响”)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___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__D.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________________【答案】(1)16.7  mL B (2)先向烧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3)继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塞紧瓶塞,倒转摇匀(4)偏小 无影响 偏小 偏大33.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________(填字母,下同)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_______A.酸类 B.碱类  C.氧化物  D.干燥剂(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列举三例并填表。(5)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答案】(1)DEFH (2)D (3)CaOH2O===Ca(OH)2(4)酸 CaO2HCl===CaCl2H2O 酸性氧化物 CaOCO2===CaCO3 盐 H2OCaONa2CO3===CaCO32NaOH(5)不能34.过滤在实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某含NaCl杂质的碳酸钠样品中Cl的含量,其实验步骤如下:100  g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A中加入稀HNO3酸化后,再加入沉淀剂B,使Cl完全沉淀下来。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得到固体C,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C的质量为2.87 g(1)沉淀剂B________(填化学式)(2)A中加入稀HNO3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洗涤固体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得到固体C后直接干燥、称量,会使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4)该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 (1)AgNO3 (2)除去溶液中的CO (3)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注入少量蒸馏水,使水刚好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偏大 (4)0.71%35.为除去粗盐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步中,操作A__________,第步中,操作B__________(2)步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氯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先用盐酸调溶液至中性,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氯化钡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滤 过滤(2)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2NaClBaCO3(3)中生成的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等沉淀与盐酸反应而溶解,杂质无法除去(4)在反应后上层清液中,再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表明氯化钡已过量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