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化学】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S-32 Cl-35.5 I-127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升高温度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 使反应体系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C. 体系中活化分子总数不变
    D. 对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改变反应的温度,提供能量,有效碰撞的机会增大,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A、C错误;B正确;D.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增大程度比放热反应的大,D错误。选B。
    2.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CH3CHO,即:2CH3CH2OH+O2=2CH3CHO+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O2发生反应是还原反应
    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
    C. 乙醇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 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CH3CHO+2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池总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中,正极上O2得电子反应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正极上O2得电子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B正确;
    C.乙醇应该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是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乙醇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CH2OH-2e-=CH3CHO+2H+,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利用某些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储存太阳能,如原降冰片二烯(NBD)经过太阳光照转化成为四环烷(Q)。已知: ①C7H8(l)(NBD)+9O2(g)=7CO2(g)+4H2O(l) ΔH1,②C7H8(l)(Q)+9O2(g)=7CO2(g)+4H2O(l) ΔH2,③ ΔH=+88.62 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ΔH1>ΔH2 B. NBD能量比Q的能量高
    C. NBD比Q稳定 D. NBD转化为Q是吸热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A、①②为放热反应,即△H0,即△H1>△H2,故A说法正确;
    B、根据③,此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Q的能量高于NBD,故B说法错误;
    C、根据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根据B的分析,NBD的能量低于Q,即NBD比Q稳定,故C说法正确;
    D、根据③△H>0,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说法正确。
    4.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 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
    A. -1780 kJ·mol-1 B. 1220 kJ·mol-1
    C. -1220 kJ·mol-1 D. 1780 kJ·mol-1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计算反应热。
    【详解】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对于S(s)+3F2(g)═SF6(g),其反应热△H=280kJ/mol+3×160kJ/mol-6×330kJ/mol=-1220kJ/mol,故答案为C。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H2O与Na2O2反应生成1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6.02×1023
    B. 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更大
    C. 常温下2S2O(g)3S(s)+SO2(g)能自发进行,可推断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 氯水通入SO2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H2O与Na2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1mol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6.02×1023,故A正确;B.因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消耗盐酸的体积更大,故B错误;C.常温下2S2O(g)3S(s)+SO2(g)能自发进行,根据△G=△H-T△S<0其中△S<0,可知△H<0,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氯水通入SO2后溶液后生成盐酸和硫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故D错误;答案为A。
    6.下列实验装置符合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硫酸铜溶液,故A错误;
    B.根据电流方向知,碳棒作阳极,铁棒作阴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能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而使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所以该装置能检验氯化钠溶液的产物,故B正确;
    C.电镀时,镀层铜作阳极,镀件铁作阴极,铁应该连接电源负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故C错误;
    D.该装置要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正极所在的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负极所在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而且危害较大的是金属的化学腐蚀
    B.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在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而且危害较大的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故A错误;B、铁比锡活泼,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铁易被腐蚀,故B错误;C、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锌为负极,保护外壳不受腐蚀,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D、防止金属被氧化,金属应连接电源的负极,如连接正极,加剧腐蚀,故D错误。
    8.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
    A. 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海水中 B. 铁放入海水中
    C. 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海水中 D. 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淡水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比锡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铁作负极被氧化而腐蚀,故A正确;
    B.铁放入海水中,可被腐蚀,与A向比较,腐蚀较慢,故B错误;
    C.锌比铁活泼,易被腐蚀,铁被保护,故C错误;
    D.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淡水中,溶液导电性较弱,且锌比铁活泼,铁不易被腐蚀,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如图是某同学做Zn-Cu原电池实验所做的读书卡片记录,其中描述合理的组合是( )

    A. 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Zn-Cu原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电池反应Zn+2H+=Zn2++H2↑,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以此来解答。
    【详解】①Zn为负极,Cu为正极,故①错误;
    ②H+向正极移动,故②错误;
    ③电子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故③正确;
    ④Cu电极上发生2H++2e-=H2↑,故④正确;
    ⑤由2H++2e-=H2↑可知,有1mol电子流向导线,产生氢气0.5mol,故⑤正确;
    ⑥正极反应为2H++2e-=H2↑,故⑥错误;
    只有③④⑤,故答案为A。
    10.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观察的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有关的是( )
    A. 光亮的自行车钢圈不易生锈
    B. 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出现红褐色锈斑
    C. 光亮的铜丝在火焰上灼烧后变黑
    D. 实验室镁带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变灰暗
    【答案】B
    【解析】自行车钢圈属于合金,不易生锈;铜加热时被氧化生成黑色氧化铜;镁是活泼的金属,极易被氧化,这些都是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系的。选项B中是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所以答案选B。
    11.用铂电极电解100mLHNO3 与AgNO3 的混合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4.48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mol·L-1 B. 2mol·L-1
    C. 2.5mol·L-1 D. 4mol·L-1
    【答案】D
    【解析】
    【分析】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3与AgNO3 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4.48L气体(标准状况),阴极发生2Ag++2e-=2Ag、2H++2e-=H2↑,阳极发生4OH--4e-=2H2O+O2↑,以此进行计算。
    【详解】铂电极为惰性电极,电解HNO3与AgNO3 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4.48L气体(标准状况),n(气体)==0.2mol,由阳极发生4OH--4e-=2H2O+O2↑可知,生成0.2molO2转移0.8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转移0.8mol电子,则:
    2H++2e-=H2↑
     0.4mol 0.2mol
    2Ag++2e-=2Ag
    0.4mol 0.4mol
    即n(Ag+)=0.4mol,
    则原混合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故答案为D。
    12.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 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 当65 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为1mol
    D.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从电池反应可知,锌被氧化,失去电子,所以是负极,故A错误;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还原反应,二氧化锰得到电子,被还原,为原电池的正极,故B错误;C、当有65 g Zn物质的量为1mol锌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2mol,故C错误;D、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或2MnO2+2e-+2H2O=2MnO(OH)+2OH-,故D正确。
    13.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某一反应来说,K是定值,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B. K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 K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彻底
    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既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也可以改变平衡常数K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变,只改变浓度、压强等,平衡移动,但K值不变,而温度改变,平衡移动,平衡常数也改变,故A错误;
    B.平衡常数用来衡量反应进行程度,和反应速率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
    C.平衡常数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彻底,故C正确;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常数,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4. 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 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
    B. 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 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 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要想说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则该实验事实应区别在反应物本身而不是外界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其中选项B、D为浓度不同所致,选项C为反应条件不同所致,只有选项A是因浓硝酸与浓盐酸本身性质不同所致。答案选A。
    15.当反应:Cl2(g)+S(s)SCl2(g)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此时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将容器体积缩小,压强增大,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反应Cl2(g)+S(s)SCl2(g)的特点是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等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减小体积,平衡不移动,即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故答案为A。
    16.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氧气可生成臭氧:3O22O3,一定条件下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O3,同时消耗3 mol O2
    B. O2的消耗速率0.3 mol·L-1·s-1,O3的消耗速率0.2 mol·L-1·s-1
    C. 容器内,2种气体O3、O2浓度相等
    D. 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2 mol O3,同时消耗3 mol O2,均指反应正向的速率,故A错误;B. O2的消耗速率0.3 mol·L-1·s-1,O3的消耗速率0.2 mol·L-1·s-1,O2被消耗指正反应方向,O3被消耗指逆反应方向,且两者的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B正确;C.容器内,2种气体O3、O2浓度相等不一定是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故C错误;D.该反应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进行时,气体密度始终不会发生改变,故D错误;答案选B。
    17.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s)2C(s)+3D(s) ΔH>0的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 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温度不变,增大B的投入量,正反应速率增大
    D. 温度不变,压缩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A的浓度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无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则升高温度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A错误;
    B.容器内只有A是气体,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是定值,即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不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固体质量多少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B是固体,其质量多少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故C错误;
    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即K=不变,则压缩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A的浓度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8.COCl2俗名称作光气,是有毒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Cl2(g) CO(g)+Cl2(g) ΔH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