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明矾净水与自来水的杀菌清毒原理相同
    B. 医学上常采用碳酸钡作为钡餐
    C. 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 泡沫灭火剂利用了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析:A. 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自来水是用强氧化性物质来消毒的;
    B. 碳酸钡能够溶于盐酸;
    C. 吸氧腐蚀速率小于析氢腐蚀速率;
    D. 泡沫灭火器装有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
    详解:A. 明矾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不溶性固体杂质小颗粒,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所以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自来水是用强氧化性物质来消毒的,故A错误;
    B. 碳酸钡能够溶于盐酸生成可溶性氯化钡溶液,钡为重金属离子有毒,故B错误;
    C. 酸性条件下钢铁被腐蚀快,析氢腐蚀速率快于吸氧腐蚀,故C错误;
    D. 泡沫灭火器装有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化学反应速率都变化的是(  )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增加SO3浓度 D. 多充入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增大压强,体积减小,浓度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不变,反应速率增大,A错误;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大,百分含量增大,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
    C.增加SO3浓度,浓度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不变,反应速率增大,C错误;
    D.多充入O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不变,D错误;
    答案为B;
    3.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H2SO4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HF
    BaSO4
    HClO
    CH3COOH
    非电解质
    Cl2
    CS2
    蔗糖
    H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Cl2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它仍属于强电解质,B错误;
    C.CaCO3是强电解质,HClO是弱电解质,蔗糖是非电解质,C正确;
    D.H2CO3属于弱电解质,D错误。
    故选C。
    4.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H2SO4、HCl和CH3COOH三种稀溶液,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V1、V2和V3,则(  )
    A. V1>V2>V3 B. V3>V2>V1
    C. V3>V1=V2 D. V1>V2=V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等体积、等pH的H2SO4、HCl中,溶液pH相同,则c(H+)相同,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将它们恰好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等,即:V1=V2;而CH3COOH为弱酸,等pH时,醋酸的浓度远远大于HCl、H2SO4,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将三者恰好中和,中和过程中弱酸会继续电离产生更多的氢离子,则醋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所以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为:V3>V2=V1,故选C。
    5.可逆反应 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四个反应速率,其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0.15mol•L﹣1•s﹣1 B. v(B)=0.6mol•L﹣1•s﹣1
    C. v(C)=0.5mol•L﹣1•s﹣1 D. v(D)=0.4mol•L﹣1•s﹣1
    【答案】C
    【解析】
    【详解】A. v(A)=0.15 mol⋅L−1⋅s−1;
    B. v(A):v(B)=1:3,故v(A)=v(B)= ×0.6 mol⋅L−1⋅s−1=0.2 mol⋅L−1⋅s−1
    C. v(A):v(C)=1:2,故v(A)=0.5v(D)=0.5×0.5 mol⋅L−1⋅s−1=0.25 mol⋅L−1⋅s−1
    D. v(A):v(D)=1:2,故v(A)=0.5v(C)=0.5×0.4 mol⋅L−1⋅s−1=0.2 mol⋅L−1⋅s−1
    故C反应速率最快,C项正确,
    答案选C。
    6. 下列实验,不能说明乙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常温时,测得乙酸钠溶液的pH>7
    B. 常温时,测得0.1 mol·L-1乙酸溶液的pH约为3
    C. 乙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产生气泡
    D. 相同温度下,测得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弱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乙酸钠溶液的pH>7 说明乙酸根离子是弱离子水解,正确; B、乙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是弱电解质,正确;C、酸的性质,错误;D、导电能力强溶液中离子浓度大,说明乙酸没能完全电离,正确。
    7.下列方程式中,能够正确表示水解反应的是( )
    A. HCO3—+H2OCO32—+H3O+ B. S2—+2H2OH2S+2OH—
    C. CO2+H2OHCO3—+H+ D. CO32—+H2OHCO3—+ 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 HCO3—+H2OCO32—+H3O+,属于电离方程式,A错误;
    B. S2—+2H2OH2S+2OH—,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不能合在一起写,B错误;
    C. CO2+H2OHCO3—+H+,属于电离方程式,C错误;
    D. CO32—+H2OHCO3—+ OH—,属于水解方程式,D正确。
    故选D。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NaHCO3 ②NaHSO4 ③Na2SO4 ④Na2CO3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对于水的电离起到促进作用,考虑到碳酸根的水解强于碳酸氢根(溶液的pH也一定是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大于碳酸氢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硫酸钠对于水的电离无影响。硫酸氢钠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对于水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由上所述,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④①③②,选项D正确。
    9.25℃时,纯水中存在的平衡:H2O H+ + 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B. 加入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平衡逆向移动,Kw变小
    D. 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加热,促进水的电离,Kw=c(H+)×c(OH-)增大,pH减小,故A错误;
    B、加入盐酸,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由中性变酸性,c(H+)还是增大的,故B错误;
    C、加入NaOH,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不变,故C错误;
    D、加入CH3COONa,CH3COO-结合水中的H+,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0.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B. 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 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结合开始时氮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可知该平衡常数为:,选项A正确;
    B、由于该容器是一个恒容容器,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发生改变,所以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选项B错误;
    C、催化剂仅能改变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不能使平衡移动,即不能改变平衡浓度,选项C错误;
    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根据先达到平衡可知为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而氮气的浓度降低,说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1.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0.l0mol/L 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容量瓶是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要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物质,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固体的溶解,A错误;
    B.C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水,而CO不能反应,所以可利用NaOH收CO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除杂净化的实验目的,B正确;
    C.进行萃取分液,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由于苯层在上层,所以应在分出水层后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该溶液,C错误;
    D.滴定管0刻度在上部,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液面读数是在11.80mL刻度处,D错误;
    合理选项是B。
    12.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
    水样
    0
    5
    10
    15
    20
    25
    I (pH=2)
    0.40
    0.28
    0.19
    0.13
    0.10
    0.09
    II(pH=4)
    0.40
    0.31
    0.24
    0.20
    0.18
    016
    Ⅲ(pH=4)
    0.20
    0.15
    0.12
    0.09
    0.07
    0.05
    IV(pH=4,含 Cu2+)
    0.20
    0.09
    0.05
    0.03
    0.01
    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Cu2+存在,IV中M的分解速率比I快
    B. 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C. 在0~25 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II大
    D. 在0~20 min内,I中M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15mol/(L·min)
    【答案】A
    【解析】
    【详解】A.0~20min时,I的浓度改变为0.3mol/L,反应IV中浓度改变为0.19mol/L,IV中M的分解速率比I慢,A错误;
    B.对比I、II组数据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B正确;
    C.在0~25 min内,II、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分别为0.24/0.40、0.15/0.20,Ⅲ比II大,C正确;
    D.在0~20 min内,I中M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15mol/(L·min),D正确;
    答案为A。
    13.可逆反应mA(固)+nB(气)pC(气)+qD(气),反应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C%将增大
    B.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方程式中n>p+q
    D. 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可逆反应,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象(1)可知T1>T2,温度越高,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故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压强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由图(2)可知P2>P1,压强越大,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C)越小,可知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即nc(OH-)>c(H+) (5). = (6). BD (7). 10:1
    【解析】
    【分析】(1)在盐溶液中,形成盐的酸和碱中谁的性质强,溶液就表现谁的性质;
    (2)比较c(NH4+)时,可以NH4Cl作为参照物,凡是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NH4+的,都比部分电离出NH4+的浓度大;在完全电离出NH4+的盐中,产生能促进NH4+水解的盐,溶液中c(NH4+)浓度小,产生能抑制NH4+水解的盐,溶液中c(NH4+)浓度大。
    (3)依据电离或水解的程度大小,确定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
    (4)可依据电荷守恒进行计算。
    (5)可从CH3COOH加水稀释后电离度的变化、离子浓度的变化两个方面去分析。
    (6)利用酸碱溶液中H+与OH-物质的量相等进行计算。
    【详解】(1)溶液①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NH4++H2ONH3·H2O+H+;答案为:酸;NH4++H2ONH3·H2O+H+。
    (2)在上述①、②、③、④溶液中,①0.1 mol/L NH4Cl溶液、②0.1 mol/L CH3COONH4溶液、③0.1 mol/L NH4HSO4溶液中的溶质都是能发生水解的强电解质,NH4+的水解程度不同,③中NH4+的水解受到抑制,②中NH4+水解受到促进,而④中0.1 mol/L 氨水只发生部分电离,产生的c(NH4+)最小,所以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④;答案为:③>①>②>④。
    (3)溶液⑤为0.1 mol/L NH3·H2O和0.1 mol/L NH4Cl混合液,因为其显碱性,故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c(NH4+)>c(Cl-)=0.1 mol/L,NH3·H2O为弱电解质,其电离的程度较小,所以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H4+)>c(Cl-)>c(OH-)>c(H+);答案为:c(NH4+)>c(Cl-)>c(OH-)>c(H+)。
    (4)依据电荷守恒,c(CH3COO-) +c(OH-) == c(NH4+) +c(H+),因为c(OH-)= c(H+),所以c(CH3COO-) == c(NH4+),答案为:= 。
    (5)A. 0.1 mol/ 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c(H+) 不断减小,A不合题意;
    B.加水稀释过程中,n(H+)增大,n(CH3COOH)减小,所以c(H+)/ c(CH3COOH)增大,B符合题意;
    C. 因为温度不变,所以c(H+)·c(OH-)不变,C不合题意;
    D.在稀释过程中,n(OH-)增大,n(H+)减小,所以c(OH-)/ c(H+) 增大,D符合题意;
    E .温度不变,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所以 c(H+)·c(CH3COO-) / c(CH3COOH)不变,E不合题意;答案为:BD。
    (6)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10-5V(NaOH)=10-4V(H2SO4),从而得出V(NaOH):V(H2SO4)=10-4:10-5=10:1;答案为:10:1。
    23.(1)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在1L密闭容器中,起始投入4mol N2和6mol 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H3,平衡时仅改变温度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已知:T1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