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1页
    【地理】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2页
    【地理】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分)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A. 1963年~1972年 B. 1975年~1986年C. 1985年~1990年 D. 2000年~2010年2. 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就业压力大 B. 城市人口比重大C. 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 人口老龄化严重【答案】1. C    2.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1题详解】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应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时间,也就是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读图得知,该国在1985年—1990年期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数量有减少。C正确。【2题详解】目前该国人口的死亡率、出生率都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0增长,而且维持这种状况的时间较长,该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所以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D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③人口死亡率升高  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4.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答案】3. A    4.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变化特点。【3题详解】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劳动人口比重降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防止未富先老,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降低,错;人口迁移对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影响不大,错。选A【4题详解】我国平均初婚年龄降低,人口出生率上升,说法错误;生活富裕程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利于降低出生率,说法正确;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出生率上升,说法错误。选B5.韩美最终决定将“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韩国,这使韩国成衣、玩具、鞋子、袜子、皮革等在华企业大受影响。图为《韩国总和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变化示意图》(总和生育率指妇女终身平均生育的孩子数;老年抚养比指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有关韩国人口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未来劳动力将过剩B. 未来老龄化将加剧C. 1970年以来人口总数持续减少D. 1990年以来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详解】从图中看韩国总生育率低,未来可能劳动力不足;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未来老龄化将加剧,B正确;图中没有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看不出1970年以来人口总数的变化;1990年以来儿童占总人口比重从图中读不出来。6.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B. 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C. 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变化。【详解】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而且流动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所以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选择A。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老龄化程度更高,B错误。农村条件较城市差,人口寿命低于城市,C错误。城市老年人口迁入农村的少,D错误。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 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文化C. 交通运输 D. 自然环境8. 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源开发 B. 宗教信仰C. 气候优越 D. 水源充足【答案】7. A    8.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7题详解】从安徽到江苏是从内陆到沿海,江苏的经济发展较快,因此影响王琴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选A【8题详解】休斯敦与纽约相比,纽约冷湿,而休斯敦气候温暖适宜,阳关充足,非常适合老年人颐养天年,史密斯是退休后移居此地,因此是为了享受生活寻找的优越养老地区,选择C【点睛】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但发达国家很多是因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迁移。美国老年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就是这种情况。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A.  B.  C.  D. 10. 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住房紧张 B. 产业升级C. 技术人才外流 D. 本地人口大量外迁【答案】9. D    10. B【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9题详解】图示期间,时期之前人口净迁移始终为正值,迁移人口数量一直增加,时期迁移人口数量最多;时期之前,人口自然增长出现波动,基本稳定,②--④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自然增长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到时期,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的人口数量都达到最多,所以D项正确。【10题详解】外来迁移人口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迁入人口开始减少,B正确。③时期以后,是迁入图示地区的人开始减少,但仍然是迁入状态,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17年春节期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主要前往附近省份或本省异地,其中一些金融行业人士纷纷选择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圳的空城率达到69%,为四城最高,堪称名副其实的“空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四城市中,深圳春节期间空城率达最高原因是  A. 流动人口比重最高 B.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C. 流动人口数量最多 D.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2. 四城市人口流出与主要目的地对应正确的是  A. 北京→广西 B. 上海→安徽C. 广州→河北 D. 深圳→江苏【答案】11. A    12. B【解析】考查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与方向。【11题详解】深圳外来人口比重高,受传统文化影响,春节期间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导致深圳空城率高。A正确,BD错误流动人口比重最高达到69%,为四城最高,而不是流动人口数量最多,C错误。故选A。【12题详解】读材料可知“北上广深”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四城市返乡人口主要是附近省份和本省异地,广西临近深圳,A错误安徽临近上海,B正确河北临近北京,C错误江苏临近上海,D错误故选B。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 公园 B. 工业园区C. 住宅 D. 物流园区14. 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 仓储用地 B. 公共绿地C. 工业用地 D. 居住用地【答案】13. A    14. D【解析】【13题详解】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既应做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又应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正确。 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中心附近,建住宅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一般建在城郊交通通达度较高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交通拥堵, B、C、D项错误。【14题详解】材料显示: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其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广。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且占地范围广,因此最可能为住宅区,故D正确。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于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故A、B、C错误。【点睛】本组题以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为背景, 主要考查考生调用和应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读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15. 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  A. 城市级别高 B. 城市规模大C. 服务范围大 D. 服务种类少16. 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 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B. 交通用地减少C. 第二产业产值减少 D. 耕地比重增加【答案】15. D    16. A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各题。17. 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 增加地表径流 B. 减少植物蒸腾C. 增加下渗 D. 减少地下径流18. 渝北区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 加强城郊热力环流 B. 降低城市地下水位C. 减缓城市低地内涝 D. 减弱城市酸雨污染19. 某同学为渝北区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减少开采地下水②治理水污染③增加绿地面积④地面铺设透水砖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17. C    18. C    19.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及其运用,学生要读懂材料,审清题意,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进行分析回答。【17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海绵城市”增加了下渗,储蓄水资源,同时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植物蒸腾,选择C。【18题详解】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增加了水分,城市热岛效应减弱,A错误;“海绵城市”增加了下渗,储蓄水资源,升高城市地下水位,B错误;减少地表水,减缓城市低地内涝,C对;与城市酸雨污染关系不大,D错误。【19题详解】减少开采地下水和治理水污染与“海绵城市”无关,①②错误;增加绿地面积和地面铺设透水砖可以增加下渗,符合“海绵城市”理念,③④正确。选择D。近年来农民通过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开展网络销售等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0. 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 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 市场定位更加精准C. 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21. 互联网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 气候条件 B. 劳动力 C. 淡水资源 D. 科技水平【答案】20. B    21. D【解析】【20题详解】由材料信息可分析“互联网+农业”模式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开展网络销售,使得农产品市场定位更加精准,“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将促进农业布局日趋分散,“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影响现代农业的生产和销售,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21题详解】互联网+农业”模式将极大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其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的发展,故科技水平对互联网农业影响力明显增加。图为英国和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图中阴影为农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两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分别是  A. 热量、土壤 B. 地形、热量C. 光照、水源 D. 水源、土壤23. 两国农业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A. 水利工程量大 B. 机械化程度高C. 商品率低 D. 生产规模小【答案】22. C    23. B【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22题详解】英国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且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光热资源不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澳大利亚受山脉的阻挡,干旱面积较广,水资源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C正确。【23题详解】两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乳畜业和混合农业及大牧场放牧业,水利工程量大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A错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是其特点,B正确。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生产技术先进 B. 交通运输便捷C. 自然条件优越 D. 生产成本低廉25. 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 满足国内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C. 提高研发水平 D. 增强国际影响【答案】24. A    25. B【解析】【2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故A正确。和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故 B、C、D错误。【25题详解】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故B正确、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响。故C、D错误。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注意题干要求“根本目的”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图的左下角有一实线为我国春小麦与冬小麦在地域上的分界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土壤 B. 地形 C. 降水 D. 热量27. 东北小麦比南方小麦营养价值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品种优良,精耕细作 B. 生育期长,光照充足C. 生长期长,日温差大 D. 土壤肥沃,降水丰富【答案】26. D    27. B【解析】【分析】考查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中生长期与生育期的区别。【26题详解】华北平原冬季气温较东北平原高,热量充足。二者在地域上的界线,主要受热量的影响。因此选D答案。【27题详解】生长期是指农作物能够生长的时期,生育期是指作物的生长周期即某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东北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长期短,但作物生育期长,加上夏季白昼长,光照充足,日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所以小麦营养价值高。B正确。28.图示意潘帕斯草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地区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较,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 劳动力充足 B. 濒临海港 C. 靠近市场 D. 土地租金低【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牧场放牧业。【详解】据图可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地处沿海,有港口,水运便利,而我国内蒙古牧区深居大陆内部。故选B【点睛】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9. 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 D. 乳畜业30. 关于②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机械化水平高 B. 市场适应性强C. 经营粗放 D. 科技水平高【答案】29. D    30. A【解析】【29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①地种植业比重约85%、畜牧业比重约15%,商品率低约20%,应该是水稻种植业;②地种植业比重约45%、畜牧业比重约55%,商品率高约90%,应该是混合农业;③地种植业比重约15%、畜牧业比重约90%,商品率高约85%,可能是乳畜业或大牧场放牧业。故答案D正确。【30题详解】由图可知,②应该是混合农业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A正确;市场适应性强,B正确;    属于集约农业,C错误;科技水平高,D正确,故选C。家里的阳台和楼顶,铺上防水层和适度的土层,便可改造成为城市屋顶“空中花园”。如今在我国,传统的“空中花园”正逐渐被“空中菜园”(下图)这一新型的城市屋顶绿化取代。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1. 开辟城市“空中菜园”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光照 B. 水源 C. 土壤 D. 热量32. 与城郊田间菜园相比,“空中菜园”  A. 技术先进 B. 水分蒸发慢C. 病虫害少 D. 市场价值高【答案】31. C    32. C【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31题详解】根据题意,空中菜园是主要利用城市中大量闲置的建筑或者构筑物平台,以蔬菜、水果为主要种植对象,集城市美化、农业生产、低碳生活等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的城市屋顶绿化方式。读图得知,空中菜园在楼板上铺设防水层和适度的土层构成,由于屋面受承重限制,其土层的厚度和发育受到限制,与现实农田有较大差别因此限制性自然因素是土壤,C正确。“菜园”的光照和热量与所在地的天气状况和纬度有关,相对充足,AD错误;灌溉水源可以人为调节,相对充足,B错误故选C。【32题详解】与城郊田间菜园相比,两者都需要技术支持,A错误“空中菜园”土层的厚度和发育受到限制,水分蒸发较快,B错误并两者都有较大的市场价值,D错误;但由于田间菜园环境相对复杂适合多种类昆虫生存,病虫害较多,而“空中菜园”生长环境较为简单,病虫害较少,C正确。故选C。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33. 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A. 长江三角洲 B. 黄土高原 C. 湟水谷地 D. 河西走廊34. “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35. 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市场 B. 地形 C. 水源 D. 技术【答案】33. A    34. C    35. D【解析】【33题详解】鱼菜共生模式较适合在水系发达和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A正确。【34题详解】该农业模式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实现了循环,减少了农业废弃物;产品的多样性,又增加了农民收入。①②④正确,选C【35题详解】鱼菜共生的农业模式,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主要受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影响。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材料二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达13.7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材料三 下表为2014年上海市人口增长指标(‰)。(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①人口总量庞大                       ②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③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3)近些年,在上海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请说明上海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4)大量人口迁移对上海市有何影响?【答案】(1)B(2)老年人口比例大,社会负担重等(或增加年轻劳动力的负担;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3)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近,交通成本低。(距离近必答)   (4)有利: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引进人才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 : 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少;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等问题。(任意2条即可)【解析】【详解】1)注意“年龄性别结构”的要求,直接根据图示分析,①并没有说到年龄性别结构,不选;从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看,人口老龄化现象还不是很严重,②不选。从年龄上看,老年人的比重都较高,而从性别结构看,少年儿童的男性人口比重都高于女性。B正确。2)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从老年人口比例大,社会负担重方面分析。3)要从经济因素和位置邻近两方面分析上海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上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水平高;距离近,交通成本低。 4)人口迁入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引进人才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不利影响 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少;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压力增大等问题。【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注意结合题干的基本要求,并能结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分析。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乙图)”材料二  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1)甲图中①地气候类型是______,简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3)乙图中②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该地区五大湖沿岸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试分析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季风气候不稳定,旱涝灾害多发 (2)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3)玉米;乳畜业; 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种植;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类型,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详解】1)图中①地主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是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旱涝灾害多发,对农业生产不利。(2)读材料二中表分析可知,该村有93人,耕地面积只有82亩,说明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产量高,但是仅用于销售的只有六千多,商品率较低;只有两台机械,说明机械化水平低。(3)乙图中的②地是美国的玉米带。美国五大湖沿岸由于气候温凉湿润,不利用农作物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周边地区城市密集、人口较多,市场广阔,有利于乳畜业的发展。38.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______,并简析理由。(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答案】(1)A>B>C       A地位于市中心,人口密度大,消费人口多;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2)D地    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⑤交通比较便利。(任意4条即可) (3)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任意2条即可)【解析】【分析】本题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问题。【详解】1)一般来说距市区越近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ABC三地地租高低ABC。地租最高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2)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位置是靠近文化区,地势较高,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高;交通比较便利。做这类题目时结合图中所给的这些因素进行分析。3)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措施首先考虑道路问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第二是交通管理问题;第三是减少交通工具,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