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地理复习方案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世界地理上课时训练03陆地和海洋试题附答案
展开课时训练(三) 陆地和海洋一、选择题[2019·郴州]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读“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 1~2题。图K3-1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大洋洲和亚洲 B.亚洲和欧洲C.欧洲和北美洲 D.北美洲和大洋洲2.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④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下列四幅图中箭头所示的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A BC D图K3-2[2018·扬州]读图,完成4~5题。图K3-34.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 )A.大西洋 B.阿尔卑斯山脉C.地中海 D.红海5.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B.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2019·白银]读“东半球示意图”,完成6~7题。图K3-46.图中甲、乙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白令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7.图中全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019·海南]读图,完成8~9题。图K3-58.关于图中四大洲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大洲地形复杂多样,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B.乙大洲平原面积小,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C.丙大洲纬度跨度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D.丁大洲平原面积广,地形单一,地面起伏小9.关于图中四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大洲各国农业技术落后B.乙大洲是世界水稻主产区 C.丙大洲人口数量少D.丁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019·临沂]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读“2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0题。图K3-610.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 )A.a、e、f 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B.b位于欧洲大陆上C.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D.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2019·苏州]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读图,完成11~12题。图K3-71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C.地壳运动 D.地球自转12.图中字母A、B代表的板块分别为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C.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读下图,完成13~14题。图K3-81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可能提出的问题是 ( )A.红海面积不断缩小B.非洲气候类型分布C.非洲河流水文特征D.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14.能够解释你所提问题的叙述是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B.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流量大,有结冰期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15.[2018·衡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火山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C.地球大地坚固稳定,海陆轮廓亘古不变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为海洋二、综合题16.[2019·凉山州]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3-9(1)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大洲是 (填字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填序号)。 (2)②是 海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③是 。 (3)A大洲与C大洲的分界线④是 运河。 17.[2018·宜昌]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K3-10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洲;B 洲;C 洲;D 洋。 (2)图中E为 运河,它是C大洲和 洲的分界线。 (3)各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洲,最寒冷的是 洲;各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 洋。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 线之间移动,这两条纬线之间在地球上五带中的名称是 带。 (5)图中NOS弧线的经度是 。 18.[2019·无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下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图K3-11(1)此次模拟旅游从无锡出发,先后经过了亚洲、A 洋、B 运河、C 洋、D 洲、E 运河、F 洋,最后回到无锡。 (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现象1:印度尼西亚火山多发的原因是 。 现象2: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 。 (3)判断对错: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①模拟旅游路线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 )②B和E运河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 ) 【参考答案】1.C 2.B3.A [解析]A海峡是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内部;B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C海峡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D海峡是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4.C [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判断,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会扩张;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逐步消失;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会不断升高;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面积不断扩大。5.B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分布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个板块不断碰撞挤压,使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6.D 7.C 8.C 9.D1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a、e、f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b位于欧洲;c位于南极洲,纬度最高;d位于太平洋中。11.C 12.B [解析]第11题,地表上升说明地壳发生运动,如果是海平面上升,南岛和北岛的距离会变大。人类活动和地球自转不能导致地表上升。第12题,本题考查重要板块名称。图中的板块中,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13.D 14.D15.C [解析]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构成,而且不断在运动变化,使海陆轮廓会发生变化。16.(1)B ① (2)马六甲 格陵兰岛 (3)苏伊士17.(1)亚 非 北美 大西(2)巴拿马 南美(3)大洋 南极 北冰 印度(4)南北回归 热(5)20°W[解析](1)在东半球的大洲主要是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北美洲、南美洲。读图可知,图中A是亚洲,B是非洲,C是北美洲,D是大西洋。(2)图中E是位于南北美洲分界线上的巴拿马运河,其中C是北美洲。(3)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最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是南极洲。各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印度洋。(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回归线间获得光热最多,是热带。(5)读图可知,图中NOS弧线的经度是东半球的起始线,是20°W。18.(1)印度 苏伊士 大西 南美 巴拿马 太平(2)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 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相互碰撞挤压,导致面积不断缩小 (3)×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大洲分界线、板块运动、宗教分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第(1)题,结合七大洋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分析即可。第(2)题,由图中看出,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箭头是相对的,代表这两个板块是碰撞挤压。第(3)题,模拟路线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E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