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1页
    【地理】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2页
    【地理】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江苏省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单项选择题
    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积温的大小 B.年降水量的大小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
    2.关于图示四大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B.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C.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
    D.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3.甘肃省划分四大区域的目的是
    A.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B.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C.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D.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答案】1.C    2.C    3.D
    【解析】考点定位:区域的划分标准,区域的特征。
    【1题详解】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来划分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是半湿润、湿润区,反之是半干旱、干旱区。故只有C正确。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但四大区域的划分是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是单一的指标,不是综合指标划分的,故C错。
    【3题详解】
    甘肃省划分的四大干湿地区,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故D正确。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没有做到因地制宜,A错;自然区域的界限是模糊的,故B错,与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无关,故C错。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5.区域③向区域①流动的最不可能的是
    A.劳动力    B.资金    
    C.技术     D.产品
    【答案】4.B    5.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三大区域在面积、人口、城市化水平方面都存在差异。故答案选B。
    【5题详解】
    ①城市化水平最低②其次③最高,故区域③向区域①流动的可能是资金、技术、产品。最不可能的是劳动力。
    读图"世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6.关于甲国和乙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工业为“临海型”,乙国工业为“资源型”
    B.甲国矿产资源丰富,乙国矿产资源贫乏
    C.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D.甲国植被以草地为主,乙国植被以森林为主
    7.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众多,目前致力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与甲国相比,乙国河流流量平稳,航运条件更好
    C.气候南北差异显著,气候类型不同
    D.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
    【答案】6.A    7.B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分析和空间定位能力。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是日本,乙国是欧洲的英国。日本由于矿产资源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依赖大,故本国的工业为“临海型”,英国的煤炭、石油资源丰富,工业为“资源型”A对,B错。日本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乙国农业以乳畜业为主,故C错。甲国植被以森林为主,乙国植被以草地为主,D错。
    【7题详解】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但因为出生率低,劳动力缺乏,经济以制造业为主,高科技较发达,A错。由于地势平坦,降水终年均匀,与甲国相比,乙国河流流量平稳,航运条件更好,B对。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故C错。地形以平原为主,故D错。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8.决定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     B.气候和地形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9.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C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B区域自然条件较为恶劣
    C.A区域终年高温多雨 D.C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10.“旱”是B区域的总体特征,有关 B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水作用显著     B.与A区域以8OO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C.沙漠广布,生物种类少     D.经济发达,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
    【答案】8.B    9.C    10.C
    【解析】
    【8题详解】
    我国三大自然区有: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其中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气候雨热同期;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胶水,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大;青藏高寒区是由于海拔高而形成的。故形成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形,答案选B,其余选项排除。
    【9题详解】
    青藏高寒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带热量更充足,地势平坦,且水源充足。故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A正确。由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且多荒漠戈壁,B区域自然条件较为恶劣,B正确。东部季风区是雨热同期,但并不是终年高温多雨,故C不正确。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只能选C。
    【10题详解】
    西北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A错;与A区域以4OO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B错;由于降水少沙漠广布,生物种类少,C对。经济不发达,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错。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1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答案】11.B    12.C
    【解析】
    【11题详解】
    区域发展的初期即传统农业生产阶段,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故B正确;人地关系的矛盾不明显,D错误。A项指工业化阶段,A错误;C项工业化起步是源于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C错误。
    【12题详解】
    初期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成长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其次为第一产业;衰落阶段,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次是第二产业。读图可知,A的第二产业比重最大,B的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的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C—A—B,故C正确。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
    14.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
    【答案】13.A    14.C
    【解析】
    【13题详解】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意思为:深谷大川里,制度总会(与外界)不同,生长在那里的人民的风俗总会(与外界)不同.“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意思为:富庶地区的人没有才能志向,是因为他们贪于享乐;贫苦地区的人都重视信义,是因为他们自力更生,乐于劳动.反映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地关系思想.故选:A。
    【14题详解】
    该思想表明人类对环境只能被迫适应,缺乏主观能动性。这是由于人类社会早期科技水平极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所导致的。这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故B、C、D三项错误,A为正确选项。农业社会时期的人类对环境认识有了科学萌芽,故A错;工业社会时期是征服自然,B错;后工业化时期的谋求人地协调(寻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地伙伴论)。
    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读图回答题。

    15. 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水质恶化     D.生物物种锐减
    【答案】C
    【解析】图中的箭头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b表示人类排放废弃物。如果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过多,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故答案选C。ABD都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排除。
    16.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深刻而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D.人口数量过于庞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答案】B
    【解析】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短缺,故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答案选B。其余选项不是“主要”原因。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
    森林
    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
    含沙量
    粮食平均单产(万kg/公顷)
    粮食总产(亿kg)
    1975
    19%
    333
    420
    38
    10%
    1.23
    1.025
    2005
    12%
    478
    350
    42
    35%
    0.9
    0.975
    17.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3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18.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A.光照条件差     B.风沙危害严重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17.C    18.D
    【解析】
    【17题详解】
    读表格资料,表中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增加,降水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降水、气温、河流含沙量变化的因素,主要与森林减少,植被破坏有关。森林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导致森林的调节气候的功能降低,从而影响到粮食产量。C对。退耕还牧,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会减小,A错。年降水量减小,不会有水灾,B错。人口增长快与粮食产量 下降无关。D错。
    【1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表中数据显示,河流人流量增长了25﹪,所以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加剧。D对。降水量减少,光照可能增强,A错。表中资料不能显示出风沙危害,B错。由表中数据可知,气温年较差增大,大陆性增强,但是这不是生态环境问题,C错。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0.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1.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A.放弃全部耕地     B.合理调水
    C.加强能源建设     D.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答案】19.D    20.C    21.B
    【解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19题详解】
    民勤县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主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所以D正确。
    【20题详解】
    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使绿洲消失,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下游缺水,绿洲消失。故答案选C。
    【21题详解】
    放弃全部耕地不现实,故A错;合理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的缺乏问题,故B对;加强能源建设,当地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且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更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C错;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塌陷,且会加剧水资源的紧缺,故D错。
    读图“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2.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C.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23.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减少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答案】22.B    23.D
    【解析】
    【22题详解】
    过去山西主要以开采煤炭、输出煤炭的生产结构为主,而通过上图可看出山西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发展炼钢、炼铁、发电等产业,即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煤炭的附加值,故B正确。过去煤炭的外运占据了铁路运输量的一半,对煤炭深加工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即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排除A。生产结构的变化,减少煤炭外运,使产业汇聚,而不是产业转移,故排除C。煤炭生产结构的变化并不能提高煤炭的生产量,故排除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排放了大量的CO2,会加剧当地的气候变暖趋势,且只有部分的废弃物回收,故ABC错。由于山西交缺水,当地的工业较多,会加剧当地的缺水现象,D对。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及中线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有关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说法正确的是
    A.两线均从长江干流直接调水     B.东线调水自济宁以北可以自流
    C.中线调水水质更好     D.中线可基本实现自流.
    2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的旱情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26.在南水北调过程中,下列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限制沿线重化工业发展,防止水污染    B.停止长江枯水期调水
    C.减少沿江企业用水,满足北方发展需求   D.倡导节约用水
    【答案】24.CD    25.C    26.AD
    【解析】
    【24题详解】
    南水北调的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中线从长江的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故A错;从东线纵断面示意图可知黄河为剖面图的最高点,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黄河以北水顺势自流,故B错;东线沿途经济发达,排污量大,比中线水质较差;中线沿途地势南高北低,基本全程自流;故CD对。
    【25题详解】
    中线调水工程可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早,C对;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当地生产和生活缺水的状况,不是为了发展水运和发电的,故AD错;为保证水质,调水干渠内不允许进行淡水养殖,B错。
    【26题详解】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要保证调水水量,更要保证水质,所以限制沿线重化工业发展,防止污水排进调水工程,污染水源;在南水北调过程中,水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应该节约用水。停止长江枯水期调水,而北方河流也是枯水期,长江枯水期不调水不符合实际,B错。停止沿江企业用水,满足北方发展用水,不符合公平性的原则,故C错。
    读图某输气管道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设计该输气管道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消费市场 B.工资水平 C.科技水平 D.国家政策
    28.该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意义表现为
    A.缓解能源短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能源产业的发展
    C.改变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D.促使能源结构多样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答案】27.A    28.D
    【解析】
    【27题详解】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和塔里木盆地,南至广州,东达上海,沿途依次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14个省区市.这一线路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城市分布,最大限度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故选:A.与工资水平、科技水平、国家政策关系不大。
    【28题详解】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都是我国的能源工程,对东、中西部地区都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经济方面的效益表现为:中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故AB错。在环境方面,天然气和电都属于清洁能源,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大气环境,故答案选D,C错。
    读图为“我国某输电工程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9.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0.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答案】29.B    30.D
    【解析】
    【29题详解】
    甲线为黄河上游水电输送到华北地区,乙线为内蒙古、山西坑口火电输往华北地区、丙为长江中上游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丁线为珠江上游水电和云贵火电输往华南地区,因此选B。
    【30题详解】
    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只能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第四选项符合“节流”的原则,第一选项说法本身就错了,第二选项不是加快东部沿海煤的开发,东部煤少,第三选项不应是大规模进口,故选D。
    二、判断题。
    31.一个具体的区域,它具有明显而特定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一个具体的区域,它具有明显而特定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故是正确的。
    32.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
    【答案】正确
    【解析】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生产活动的差异,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程度有很大差异,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33.青藏高高气温低的原因是海拔高,太阳辐射弱。(    )
    【答案】错误
    【解析】近地面大气直接的主要的热源是来自于地面辐射。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是海拔高,地面辐射弱。
    34.根据公平性原则,世界各国都有权利开发巴西的森林资源。(    )
    【答案】错误
    【解析】巴西的森林资源对世界气候具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不能随意开发。
    3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
    【答案】错误
    【解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流域的开发建设需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3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风力堆积形成的。(    )
    【答案】错误
    【解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37.德国鲁尔区依靠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一度成为该国的“工业心脏”。(    )
    【答案】错误
    【解析】德国鲁尔区依靠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地的铁矿不丰富。
    38.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
    【答案】正确
    【解析】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要保证在环境承载范围之内。
    39.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分布。(    )
    【答案】错误
    【解析】区域发展水平不同,对资源需求量不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资源需求量大,资源不足。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源需求量少,但资源丰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矛盾。该说法错误。
    40.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对调出区的经济发展关系不大。
    三、综合题
    41.读“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1)完成两个区域基本特征比较表 
    项目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三角洲
    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

    矿产资源
    等化石能源丰富
    矿产资源贫乏
    农业生产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
    主要的粮食作物
    (2)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不同          B.植被类型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D.文化习俗不同
    (3)目前塔里木盆地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年输送大量天然气,这体现了区域的(  )性。
    【答案】(1)
    项目
    塔里木盆地
    长江三角洲
    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
    森林
    矿产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丰富
    矿产资源贫乏
    农业生产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2)A    (3)开放
    【解析】
    (1)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的南方季风气候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降水较多,植被主要是森林。塔里木盆地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较多。长江三角洲雨热同期,地势平坦,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故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2)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故降水较少,植被类型多是些草原、荒漠,人口稀少;而长江三角洲东临东海,水热充足,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与长江三角洲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最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的不同,故答案选A,与其它选项关系不大。
    (3)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不同区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联系,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

    42.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 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1)字母A表示 系统。
    (2)数字①表示的含义是 。
    (3)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填文字)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 效益、 效益和  效益的相互协调。
    (5)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答案】⑴社会          
    ⑵生产废弃物
    ⑶生态          
    ⑷经济    社会    生态
    ⑸用淘米水浇花、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分类投放垃圾、用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购物、使用节能灯
    【解析】可持续发展在字面上的定义:既满足当代入的需求,又不对后代入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1)字母A表示社会系统,B表示经济系统,C表示生态系统。
    (2)人类在经济系统生成的废弃物排放到生态环境中。
    (3)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4)地球--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正在一步步走向恶化的边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这挑战到来之际可持续发展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5)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有:从家庭用电开始,节约每一度电;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努力减少水污染;节约每一升油,减少空气污染源;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少用一次性制品,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自备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等。
    43.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主要的资源条件是。
    (2)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工业、工业等。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____________(轻、重)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枯竭,恶化严重,严重制约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请浅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方面:
    环境方面:
    【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
    (2)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化学工业等重   资源 环境污染
    (3)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解析】
    (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辽中南地区,根据图中资源和铁路的分布,很容易推出该地区在工业发展初期的优势条件为: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铁路运输。
    (2)结合所学可知,在本区优势条件下建立的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化学工业等。这些工业部门主要属于重工业。近些年来,该区域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过多,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等,这些成为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
     
    (3)从自身优势、生产技术、开放力度、环境治理等方面加以阐述。具体措施要结合该地现有问题制定,如:发挥原有的产业优势,使本区成为全国主要的大型机械制造、森林工业等基地;改进技艺,提升加工制造业水平,使之成为现代化工业基地;利用沿边和邻近韩国、日本的地理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治理环境污染等等。

    44.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左图“四大工程示意图”和右图某输气管道二线走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 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
    (3)我国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扩大出国劳工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B.拓展国外市场,赚取外汇
    C.保证我国的油气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D.发挥国际主义精神,援助友好邻邦
    (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与用煤相比,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这反映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具有哪些意义?
    【答案】(1)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西气东输   青藏铁路 (3)C
    (4)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解析】
    (1)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青藏铁路工程.
    (2)结合图示中四大工程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只有“西气东输”工程东西跨度最大,经过了我国的季风与非季风区,沿线的气候变化最为显著; “青藏铁路”完全集中在青藏高原之上,是属于四大工程中经过地地形单元最为单一的工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相对短缺,积极开发中亚的油气资源,可保障我国的能源进口,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现在的3.5%提高到5%以上,说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能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每年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说明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促进减排降污。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