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9届高考模拟试卷(6月份)(解析版)
展开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9届高考模拟试卷(6月份)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秋延迟”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蔬菜瓜果上市时深受欢迎。吐鲁番托克逊县,每年7月到9月上旬平均温度达40℃,不利于传统农业发展,但适宜发展“秋延迟”农业。2017年秋,“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大棚等保护措施投入占到了全部投入的40%.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托克逊县地区“秋延迟”说法正确的是( )
A.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
B.冬季寒冷,应尽可能提早上市
C.需要大量劳动力,不适宜本地推广
D.生产过程对技术要求高
【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解答】解:由材料“蔬菜瓜果上市时深受欢迎”,因此适宜大规模推广,不能提前上市时间;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D正确;由材料“大棚等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可知,投入资金较大,商品率高,收益高。
故选:D。
2.对托克逊县“秋延迟”的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合理的是( )
①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②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③发展网络营销,形成自主品牌
④发展蔬菜加工,提高附加值
⑤改善托克逊县交通运输条件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分析】结合材料,针对农户,可以从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方面,分析托克逊县“秋延迟”的农户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
【解答】解: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发展网络营销,形成自主品牌、发展蔬菜加工,提高附加值等措施,可以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①③④措施是农户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建议,C对。加大资金投入,培育的新品种,改善托克逊县交通运输条件,是该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但不是农户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不合理,②⑤错。
故选:C。
积雪变化对干旱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如图为天山山区年内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积雪覆盖变化率指各个季节相对前一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变化,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的部分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覆盖变化率小于0则相反。读图,完成3〜4题。
3.海拔4000米以下地区,积雪消融主要发生在(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特点。解答本题要根据材料信息,理清积雪覆盖变化率含义,再结合图表信息加以分析判断。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的部分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覆盖变化率小于0则相反。读图表信息可知,拔4000米以下地区,春季和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所以积雪消融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A对,BCD错。
故选:A。
4.海拔5300米以上地区,积雪覆盖变化率冬、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气温 C.降水 D.升华
【分析】图中曲线是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率,不是面积数量,变化率为0,表示积雪面积不变,负值表示减少,正值表示面积增加,不能按曲线上升、下降情况,判断面积是增加或减少。
【解答】解:据材料可知,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则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表明相对上一季节积雪增加,积雪覆盖率小于0则表明相对于上季节积雪消融,据图曲线分析可知乙为夏季。图中曲线是积雪覆盖面积变化率,不是面积数量。海拔110m以下,夏季积雪覆盖面积不变,因为积雪已在春季消融殆尽。海拔1100m﹣5300m,积雪覆盖面积下降。因为夏季气温高,积雪以消融为主。海拔5300m以上,积雪覆盖面积增加。原因是夏季多地形雨,降雪量较大,积雪覆盖面积增加。海拔5300米以上地区,积雪覆盖变化率冬、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
故选:C。
泽雅素有温州“西雁荡”之美誉,泽雅山多地少,山上多竹林,川间多溪流瀑布,四百多年来,山外朝代更迭,山内纸农依然是合家做纸。如今虽然造纸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那种“斩竹漂塘”、“煮徨足火”的古法造纸术依然在当地民间流传着,成为,冲国造纸术的活化石”。据此完成5〜6题。
5.泽雅古法造纸宋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是( )
A.独特的自然条件 B.充足的原材料
C.广阔的市场 D.高素质的劳动力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泽雅山多地少,山上多竹林,川间多溪流瀑布,泽雅的地形导致山内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在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泽雅古法造纸术流传至今。
故选:A。
6.近年来,古法造纸术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是( )
A.工艺改进 B.原料替换 C.需求扩大 D.政策扶持
【分析】工业区位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成本因素,还要对工业在一定区位集聚的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以及政策、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解答】解:如今虽然造纸技术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那种“斩竹漂塘”、“煮徨足火”的古法造纸术依然在当地民间流传着,古法造纸术得以传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扶持,所以D正确。
故选:D。
红腹滨鹉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如图示意红腹滨鹉迁徙路径。读图,完成7〜8题。
7.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鶴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
A.空气质量下降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工捕杀增多 D.滩涂湿地锐减
【分析】从题干可知,既然是“近年来”,说明不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排除C;“经停黄渤海地区的红腹滨鹬数量减少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说明如果是人工捕杀增多,其分布区域应该是分散而不是集中,所以不是人工捕杀增多导致数量减少,排除D;而空气质量下降对鸟类来说影响甚微,排除B;“它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由于滩涂湿地锐减,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减小,导致分布区域趋于集中;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数量减少。
【解答】解:A、空气质量下降不是红腹滨鹬数量减少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B、全球气候变暖不是近年来的事情,不符合题意。
C、人工捕杀增多捕杀红腹滨鹬数量减少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滩涂湿地锐减,导致生存环境的改变,使红腹滨鹬数量减少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故正确。
故选:D。
8.红腹滨鹏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 )
A.昼夜温差较大 B.平均气温较高
C.平均风速更大 D.太阳辐射更强
【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主要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比较:自然环境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人文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俄罗斯东部地区,纬度高,丙地位于澳大利亚,纬度低,气温较高。在丙地越冬的时间为9月到次年的4月,在甲地越冬的时间为6~8月,两地相比,甲地平均气温较低,太阳辐射较弱,但是靠近北极,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平均风速较大。
故选:C。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如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信息显示( )
A.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B.种植年限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C.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D.土层深度越深,土壤有机质含量越低
【分析】对坐标曲线图进行判读:横坐标代表时间变化,纵坐标代表土壤肥力变化,图中有三个不同深度土壤肥力的曲线;判读时即可以看某一层土壤肥力随时间变化的变化,也可以对图中的三个层次的土壤肥力进行横向比较。
【解答】解:由图中横轴与纵轴的关系可知,随时间的延伸,土壤有机质(尤其是0~10cm)含量先升后降;由三条曲线差异可知随深度延伸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小。
故选:D。
10.与大田土壤相比,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棚的保温作用强 B.蔬菜肥料施用量大
C.地膜的保湿效果好 D.大棚的复种指数高
【分析】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土壤肥力的生产与生物作用关系密切。解答本题要根据蔬菜大棚土壤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特点,结合蔬菜大棚土壤与大田土壤在人类活动方面差异加以分析判断。
【解答】解:与大田土壤相比,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主要是蔬菜大棚中蔬菜对肥力的要求高于大田,有机肥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有机质含量上升快的主要原因;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复种指数高会造成有机质含量下降快。
故选:B。
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如图示意山东省寿光市王高镇蔬菜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种植年限和深度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9.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蔬菜大棚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主要由于棚内( )
A.热量充足,不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
B.蔬菜根系深,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
C.雨水淋洗少,浅层养分不易进入深层
D.浅层水分蒸发量小,有机养分减少慢
【分析】蔬菜大棚土壤主要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作业和调节,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但高温、高湿、高蒸发量、无雨水淋洗、复种指数高、持续施肥且施肥量大等特点,使它在理化性质上与大田土壤有较大差异。造成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棚保护,雨水的淋洗作用弱,浅层有机质下渗慢。热量充足会加快蔬菜生长,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蔬菜根系较浅,不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浅层水分蒸发量大,对有机养分含量影响小。
【解答】解:造成浅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富集快于深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棚保护,雨水的淋洗作用弱,浅层有机质下渗慢。热量充足会加快蔬菜生长,利于浅层有机质的吸收;蔬菜根系较浅,不利于吸收深层有机养分;浅层水分蒸发量大,对有机养分含量影响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2.(22分)冰菜属于多肉植物,原产于非洲,喜光耐旱耐盐碱,畏寒忌水涝,是一种口感好且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高端蔬菜。由于冰菜富含盐分,不易遭受虫害,成熟后每隔3﹣4天菜叶就可采摘一次,在冰菜种植期内常需定时补充盐分。
2014年,海南文昌市罗車•农场遭受台风袭击,海水倒灌导致部分良田变成了盐渍地。当地随后开始“海水倒灌农田改良”项目,最初选择种植新西兰菠菜等耐盐的弱光照蔬菜,但出苗后不久就开花,经济效益很低。后来改种冰菜,经济效益可观。
(1)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种植新西兰菠菜经济效益差的原因。
(2)根据水循环原理,说明罗豆农场种植冰菜需要补盐的原因。
(3)指出种植冰菜经济效益可观的理由。
(4)我国西北地区盐碱化土地面积广,有人建议可大力推广冰菜种植,改良盐碱地,但有人反对这一建议,请说明反对理由。
【分析】(1)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从产品的产量、价格、成本等方面考虑。题中设问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种植新西兰菠菜经济效益差的原因,由于限定了气候角度,因此,主要考虑新西兰菠菜种植过程中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气候因素,即新西兰菠菜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2)从“补盐”一词可知当地种植冰菜时会出现盐分不足的现象,考虑到当地是在海水倒灌后,土地出现盐碱化的条件下开始种植冰菜,因此,最初种植的时候,盐分应当较为充足,因此,该问题就转化为盐分为何会减少,进而导致不足。
(3)经济效益,在此处主要是指种植冰菜与其他作物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格都是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
(4)此类开放性试题,可以自选答题角度。一般考虑种植冰菜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赞成者可从经济效益大、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佳考虑,反对者则取相反态度。赞成的观点主要陈述其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
【解答】解:(1)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从产品的产量、价格、成本等方面考虑。题中设问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种植新西兰菠菜经济效益差的原因,由于限定了气候角度,因此,主要考虑新西兰菠菜种植过程中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气候因素,即新西兰菠菜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结合材料中提到的“耐盐的短日照蔬菜”这一条件,显然盐碱化不是主要问题,日照是。海南纬度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与新西兰菠菜的短日照习性不一致,容易导致新西兰菠菜生长过快,容易长老,降低蔬菜品质,影响销售价格和销量。根据材料可知,海南省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水热条件好,但新西兰菠菜是短日照蔬菜,在海南种植生产效益差,说明海南的气候不利于短日照植物的生长;新西兰菠菜出苗不久后即开花,说明其生长周期短,品质差。
(2)从“补盐”一词可知当地种植冰菜时会出现盐分不足的现象,考虑到当地是在海水倒灌后,土地出现盐碱化的条件下开始种植冰菜,因此,最初种植的时候,盐分应当较为充足,因此,该问题就转化为盐分为何会减少,进而导致不足。结合设问中“根据水循环原理”这一要求,利用水循环过程对盐分的影响来解释这一现象。海南地处热带季风区,具有强降水、强径流、强下渗的特点;加之其气温高,冰菜生长旺盛,蒸腾作用强,土壤中盐分被吸收;二者共同造成农产土壤含盐量少,若不采取补盐措施,会影响冰菜品质,故需要补盐。
(3)经济效益,在此处主要是指种植冰菜与其他作物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价格都是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根据材料可知,冰菜耐旱耐盐碱,对土地要求低,故土地成本低;不易遭受虫害,因此使用农药少,种植成本低且绿色健康;冰菜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4)此类开放性试题,可以自选答题角度。一般考虑种植冰菜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赞成者可从经济效益大、生态效益好,社会效益佳考虑,反对者则取相反态度。赞成的观点主要陈述其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盐碱地面积大,推广冰菜种植可改良盐碱地,且投入成本小,同时可改善生态环境,并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不赞成观点主要陈述其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市场狭窄,且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影响经济效益;同时该区水资源短缺,大规模种植会加剧区域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故答案为:
(1)海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水热充足),不利于短日照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过快,蔬菜容易过老,品质较差。
(2)降水量大,大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及地表水下渗过程中)带走土壤中 盐分,稀释土壤盐水;部分盐分通过蒸腾作用进入冰菜,被冰菜叶片吸收,并多次采摘导致土壤中盐分减少。为维持冰菜较好的口感,土壤需要保持一定的盐分,土壤需要补盐。
(3)可利用盐渍地,土地成本低(减少抛荒浪费土地);冰菜病虫害少,使用农药较少,(管理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属于绿色蔬菜;冰菜属于高端荠菜,(口感较好,营养价值高),具有较高 经济价值。
(4)赞成:冰菜种植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投入较小,经济效益较高;又可改良盐碱地,增加盐碱地的植被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
不赞成:冰菜市场有限,大力推广冰菜种植易导致滞销,损害农民经济利益;西北地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冰菜运输成本较高,影响经济价值; 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大力推广冰菜种植可能过度消耗水资源。
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公元前25世纪就有文字记载古玛雅文明,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发展了天文学、象形文字及复杂的历法体系,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文明。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然而,奇怪的是,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几乎在短期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如图为中美洲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尼加拉瓜南部有风景秀丽的尼加拉瓜湖,太平洋与尼加拉瓜湖之间有低平的地峡相连,湖水通过与哥斯达黎加的界河圣胡安河流入加勒比海。尼加拉瓜运河是尼加拉瓜政府计划开凿的跨洋运河,工程计划于2014年开工建设,全部工程投资需要150亿﹣160亿美元。但同时该工程也遭到一些批评人士的反对。
(1)说明玛雅末期原生森林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推测玛雅文明消失的地理原因。
(3)据图说明尼加拉瓜湖对圣胡安河的水文状况有什么影响?
(4)针对尼加拉瓜运河可能带来的影响,你是否支持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请说明理由。
【分析】(1)读图左可以判断,玛雅末期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沿岸狭窄地带。
(2)玛雅文明消失的地理原因主要从期货、突然、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3)尼加拉瓜湖对圣胡安河的水文状况的影响主要从湖泊对河流的流量及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方面分析。
(4)本题为开放题,支持从地下、旅游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等方面分析;不支持从地质条件、自然灾害、邻国关系、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读图左,可以判断,玛雅末期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沿岸狭窄地带,沿海地区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且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所以形成热带雨林。
(2)热带雨林区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少,热带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一且植被遭受破坏,当地的养分元素则易造成流失,养分淋失,雨林生态系统破坏后,很难恢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而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所以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为迁移农业所致。
(3)湖泊对于河流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汛期使流量减少,枯水期可以对河流起到补给作用,使得流量相对增大,流量趋于稳定,季节变化小,由于上游携带的泥沙可以在湖泊中淤积,使得进入河流的泥沙减少,含沙量降低,河流的水质经过湖泊的净化,得到定改善。
(4)本题是个发挥题,无论支持还是不支持,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读图右,可以看到,尼加拉瓜运河可开凿区地势低平,可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工程量小,成本低运问运营收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尼加拉瓜的经济发展,运河按计划将比巴拿马运河更深、更宽,开通可以大大缩短大型油轮的航运距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这是支持开凿的理由。
运河的开凿投资巨大,尼加拉瓜国内财政不足。开通后与巴拿马运河的市场竞争激烈,图中运河附近有火山,存在火山隐患,地质条件不稳定,圣胡安河是尼加拉瓜与南部国家哥斯达黎加的界河,运河开通后界河纠纷,可能引外交战争。开凿运河还会影响森林、湖泊、河流、沿海等生态环境。所以不支持开凿。
故答案为:
(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科迪勒拉山系以东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带。成因:纬度较低,常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同时,墨西哥湾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形成雨林。
(2)消失原因:实施迁移农业,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
(3)使圣胡安和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含沙量低;水质变好。
(4)支持:开凿区地势低平,并可利用天然河道、湖泊,工程量小,成本低;运河适营收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尼加拉瓜的经济发展;运河开通大大缩短大型油轮的航运距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或不支持:投资巨大,国内财政不足;与巴拿马运河的市场竞争激烈;地质条件不稳定;与南部国家界河纠纷,可能引发外交战争;影响森林、湖泊、河流、沿海等生态环境。
三、选考题:请考生在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旅游地理】
14.(10分)北京联合张家口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冬奥会赛事主要放在三大地区,一是北京城内,主要举办冰上运动;二是北京延庆,这里举办高山滑雪和其他一些雪上运动;三是河北张 家口,主要是自由式滑雪。从北京到张家口一线遍布了为数不少的冰雪运动场馆,成为中 国主要的冰雪运动地带。张家口地处北京市和河北省交界处,又与山西、内蒙古接壤,属 环渤海、环京津休闲带,地理位置突出,气候宜人,素有“北京的后花园”之美称。
请你就张家口市应怎样把冰雪旅游业做大做强提出合理化建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张家口市把冰雪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建议。在宣传上,要加大力度是因为群众将冰雪旅游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时尚经济,因此可以响应市场的需求,其次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冰雪资源丰富,地理条件成熟,可以结合该区域的资源进行发展,尤其要突出独特性,同时做好相应的配套设施准备,坚持提高旅游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解答】解:将冰雪旅游业做大做强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宣传上建立市场影响,提升品牌效应,其次是在实施的途径上,在实施的途径上有多种方法,既要突出本区的特色,又要结合或者是学习其他区域的优点,同时可以实现冰雪旅游共同体,不仅仅只是冰雪。发展旅游业同时也要注重与其他旅游资源的相结合,交通是推力因素,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周边配套措施的建设,最后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及能力。
故答案为:突出自己冰雪运动的独特性;与本市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构建良好的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增加旅游环境容量;加强宣传,增强市场影响;建立有效的监管和制约机制,进行人才培训,实行规范经营。
【环境保护】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登屯是广西桂林永福县罗锦镇的一个自然村。民居的特色之一就是屋内留有天井,生活污水从天井处流入屋前的排污明沟。家畜多是放养式或半放养式,猪圈牛栏用的排污沟也裸露于地面,下雨时与雨水混杂,造成满地湿泥。生活垃圾大都堆积于房前屋后的空地,或直接倒入水沟之中,任雨水冲洗,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多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
说明南登屯主要环境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
【分析】环境问题包括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固体废弃物污染(家畜多是放养式或半放养式,猪圈牛栏用的排污沟也裸露于地面,下雨时与南水混杂造成满地湿泥:生活垃圾大都堆积于房前屋后的空地)等。
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措施要针对出现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建立制度,提高意识及工程措施等方面针对污水应当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规范下水道的建设,完善排污设施;针对垃圾随意堆放问题,应当建立指定的垃圾倒置点,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家禽实施圈养,减少污染源;同时,应当加大环境宣传,树立村民环保意识等多措并举进行治理。
【解答】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当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家畜放养导致污染源增加;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其原因主要是生活方式原始,人们没有环保意识。解决措施主要从问题入手,建立污水处理、排放设施对污水进行合理处置;对垃圾进行分类集中管理;采用圈养方式饲养家畜,减少污染扩散;通过宣教手段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故答案为:
环境问题:①生活污水、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不经处理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②垃圾无序堆放引起空气污染和土地污染,溢生蚊蝇,造成疾病传播;③家畜采用放养式或半放养式,会增加污染源,影响该村环境。
具体措施:①针对污水应当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规范下水道建设,光善排污设施;②针对垃圾随意堆放问题,应当建立指定的垃圾倒置点,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③对家禽实施圈养,减少污染源;④同时,应当加大环境宣传,树立村民环保意识等多措并举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