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 化学
展开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
化学(选考)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干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2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Fe56 I127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来装运浓硫酸
B.“侯氏制碱”工业是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得大量NaOH
C.华为AI芯片已跻身于全球AI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垃圾分类是化废为宝的重要举措,厨余垃圾可用来制沼气或堆肥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H4Cl B.NaHSO3 C.CH3COOH D.NaHCO3
3.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B.乙装置用于除去CO中的CO3
C.丙装置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D.丁装置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聚乙烯的结构简式:
C.HClO的结构式:H-O-Cl D.四氯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
5.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6.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权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O2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16O和18O2-互为同位素
B.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C.CH3COOH与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D.CH3COOCH2CH3和CH3CH2OOC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2Na+Cu2+=2Na++Cu
B.向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铜粉:Cu+H2O2+2H+=Cu2++2H2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Ba2++OH-+H++SO42-=BaSO4↓+H2O
D.向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I-+2Cl2=2Fe3++I2+4Cl-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0.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为:
根据上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Z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 C.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
D.L与R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11.一种用于驱动检验管道焊缝设备爬行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 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B.电子由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再经过氢氧化钠溶液返回电极A,形成闭合回路
C.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A移动,溶液的pH减小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亚硫酸钠溶液含有的SO32-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 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NA
D.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13.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的MOH溶液,溶液pH随MOH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A为一元弱酸,MOH为一元强碱
B.摘入MOH溶液的体积为50 mL时,c(M+)>c(A-)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K点时,c(MOH)+c(M+)=0.02 mol·L-1
14.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反应为I2O5(s)+5CO(g)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的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Ψ(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时,CO的转化串为20%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Kd
D.在0~0.5min内,V(CO)=0.3 mol·L-1·min-1
15.碘单质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I2(g)+H2(g)2HI(g) △H=-9.48kJ·min-1
②I2(s)+H2(g)2HI(g) △H=-26.48kJ·min-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l mol H2(g)和l mol I2(g)充分反应,放出热量9.48kJ
B.该条件下,碘升华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2(s)=I2(g) △H=+35.96kJ·min-1
C.相同条件下,Cl2(g)+H2(g)=2HCl(g)的△H >-9.48 kJ·min-1
D.反应①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多糖,是营养物质,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B.氨基酸分子中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金刚石和C60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相同
D.不发生化学交化时,物质中的化学键不可能断开
17.在甲、乙、丙三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的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测得各容器中c(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状态时,2v正(NO)=v逆(N2)
B.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丙容器中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1125 mol·L-1·min-1
D.由表格数据可知:T>400
18.NaOH溶液滴定一定浓度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种类有关
B.b点的混合溶液pH<7
C.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9.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ZnS·Ba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BaSO4+4CBaS+4CO↑
B.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将其转化为CO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C.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BaSO4
D.沉淀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2-+Ba2++Zn2++SO42-=ZnS·BsSO4↓
2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4+、Ca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已知往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则下列关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的混合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a2+、Cu2+、SO42-、CO32-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
非选择题部分
21.(8分)为探究某物质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及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己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 ,A的电子式 。
(2)无色气体A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
(3)溶液C中滴加NH4SCN溶液可以检验某种阳离子的存在,请设计实验检验溶液C中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 。
22.(10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难挥发性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TaS2(s)+2I2(g)TaI4(g)+S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D.向容器中加入更多的TaS2(s)可以提高I2(g)的转化率
(2)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曲线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2NO(g)+O2(g)2NO2(g),温度升高NO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0C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
②请在上图中画出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平衡曲线。
(3)电解NO可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 ,写出电解过程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
23.(10分)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药理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无毒天然食品添加剂。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粉状固体,其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沉淀。科研工作者提取茶多酚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
①收率指投入单位数量原料获得的实际产品产量与理论计算产品产量的比值。
②0.159g高锰酸钾能与2.91mg茶多酚反应完全。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茶叶样品粉碎、控制温度均是为了加快速率,提高茶多酚的浸出率
B.操作1和2都是过滤,均需对滤渣进行洗涤且合并洗涤液
C.加入较高浓度的盐酸,会造成茶多酚的收率降低
D.操作4为真空干燥,其原理与蒸馏相似
(2)热水浸泡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均造成茶多酚的收率降低,原因是 。
(3)操作3为萃取分液,其实验过程如下,合理的操作步骤为 。
①将分液漏斗放置于铁架台上,静置
②从上口倒出乙酸乙酯层
③将溶液D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到分液漏斗中
④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⑤充分振荡并放气
⑥从下口放出下层溶液
(4)研究发现,用AlCl3+ZnCl2的复合沉淀剂效果更理想。向溶液A中加入复合沉淀剂,常温下进行茶多酚沉淀,用0.1 mol·L-1,的Na2CO3溶液调节pH。其他条件相同,不同pH时,测得茶多酚的沉淀率如图1,请结合图1,解释选择pH=6进行茶多酚沉淀的可能愿意 。
(5)将溶液A定容至50 mL,每次取10.0 mL,用0.159 g·mL-1的高锰酸钾进行滴定,数据如下表1,则该次实验,测得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 mg·g-1。
24.(14分)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非甾体抗炎、抗过敏药物乙氧苯柳胺,工业上可通过分馏煤焦油获得A。
已知:R-Cl+R'-OHR-O-R'+HCl;
请回答:
(D反应B→C的类型是 ,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C加入过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B.化合物D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缩聚反应
C.实现D→E的转化应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D.乙氧苯柳胺的分子式是C15H15NO3
(3)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是 。
(4)化合物D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如:化合物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有机物X,请写出少量CO2通入X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化合物Y(C8H11NO)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H-NMR谱和1R谱检测表明:
①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分于中含有苯环,没有羟基。
(6)结合题目信息,设计以B和CH3CH2OH为原料制备化合物Y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
25.(8分)合成氨原料可以由天然气制取。其主要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1)1 m3(标准状况)CH4按上式完全反应,产生H2 mol。(精确到0.1)
(2)CH4和O2的反应为:2CH4(g)+O2(g)→2CO(g)+4H2(g)
设CH4同时和H2O(g)及O2(g)反应。1 m3(标准状况)CH4按上述两式完全反应,产物气体的体积V m3(标准状况)的取值范围为 。
(3)CH4和H2O(g)及富氧空气(O2含量较高的空气)混合反应,产物气体组成如下表:
计算该富氧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V(O2):V(N2)= 。
(4)若CH4和H2O(g)及(3)题中的富氧空气混合反应,产物气体中V(H2):V(N2)=3:1(合成氨反应的最佳比),则反应中的H2O(g)和富氧空气的体积比为 。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试卷
化学(选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D
B
D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C
B
A
D
B
C
A
二、解答题
21.(1)Fe3C
(2)CO2+2Na++CO32-+H2O=2NaHCO3
(3)取少量C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溶液中存在Fe2+(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22.
(1)AB
(2)①AD ②
通电
(3)NH3;
8NO+7H2O= 3NH4NO3+2HNO3,
23.(1)AD
(2)因茶多酚为一类多酚类化合物,易被氧气氧化,热水浸泡时间过长,相应的增加了茶多酚氧化,温度过高氧化速度加快。
(3) ④③⑤①⑥②
(4) pH值过低,沉淀不完全;pH值过高茶多酚更易被氧化
(5) 145.5
24.
(1)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都给分(1分)酚羟基(羟基)和羧基(1分),
(2)BD
(3)(2分)
(4)(2分)
(5)(3分,每个1分)
(6) (3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5.(1)133.9
(2)3 <V<4
(3)设H2O为xmol,O2为ymol
则: x+2y=25 x=10
3x+4y=60 y=7.5
==
(4) 1:15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适应性试卷
化学(选考)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干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2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Fe56 I127 Ba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来装运浓硫酸
B.“侯氏制碱”工业是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得大量NaOH
C.华为AI芯片已跻身于全球AI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垃圾分类是化废为宝的重要举措,厨余垃圾可用来制沼气或堆肥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A.NH4Cl B.NaHSO3 C.CH3COOH D.NaHCO3
3.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X若为苯,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
B.乙装置用于除去CO中的CO3
C.丙装置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D.丁装置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聚乙烯的结构简式:
C.HClO的结构式:H-O-Cl D.四氯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
5.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6.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权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O2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16O和18O2-互为同位素
B.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
C.CH3COOH与硬脂酸(C17H35COOH)互为同系物
D.CH3COOCH2CH3和CH3CH2OOC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金属钠:2Na+Cu2+=2Na++Cu
B.向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铜粉:Cu+H2O2+2H+=Cu2++2H2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
Ba2++OH-+H++SO42-=BaSO4↓+H2O
D.向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I-+2Cl2=2Fe3++I2+4Cl-
9.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10.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为:
根据上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Z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 C.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
11.一种用于驱动检验管道焊缝设备爬行器的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 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B.电子由电极A经负载流向电极B,再经过氢氧化钠溶液返回电极A,形成闭合回路
C.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A移动,溶液的pH减小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亚硫酸钠溶液含有的SO32-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 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总数为NA
D.30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13.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的MOH溶液,溶液pH随MOH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A为一元弱酸,MOH为一元强碱
B.摘入MOH溶液的体积为50 mL时,c(M+)>c(A-)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K点时,c(MOH)+c(M+)=0.02 mol·L-1
14.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反应为I2O5(s)+5CO(g)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的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Ψ(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时,CO的转化串为20%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Kd
D.在0~0.5min内,V(CO)=0.3 mol·L-1·min-1
15.碘单质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I2(g)+H2(g)2HI(g) △H=-9.48kJ·min-1
②I2(s)+H2(g)2HI(g) △H=-26.48kJ·min-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l mol H2(g)和l mol I2(g)充分反应,放出热量9.48kJ
B.该条件下,碘升华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2(s)=I2(g) △H=+35.96kJ·min-1
C.相同条件下,Cl2(g)+H2(g)=2HCl(g)的△H >-9.48 kJ·min-1
D.反应①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②的活化能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多糖,是营养物质,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
B.氨基酸分子中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金刚石和C60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相同
D.不发生化学交化时,物质中的化学键不可能断开
17.在甲、乙、丙三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一定量的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测得各容器中c(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状态时,2v正(NO)=v逆(N2)
B.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丙容器中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v(NO)=0.01125 mol·L-1·min-1
D.由表格数据可知:T>400
18.NaOH溶液滴定一定浓度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a1=1.1×10-3,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种类有关
B.b点的混合溶液pH<7
C.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9.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ZnS·Ba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BaSO4+4CBaS+4CO↑
B.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将其转化为CO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C.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BaSO4
D.沉淀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2-+Ba2++Zn2++SO42-=ZnS·BsSO4↓
20.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4+、Ca2+、Cu2+、SO42-、SO32-、Cl-、Br-、C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已知往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则下列关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的混合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B.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C.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D.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a2+、Cu2+、SO42-、CO32-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
非选择题部分
21.(8分)为探究某物质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及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己转化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 ,A的电子式 。
(2)无色气体A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 。
(3)溶液C中滴加NH4SCN溶液可以检验某种阳离子的存在,请设计实验检验溶液C中另一种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 。
22.(10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难挥发性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TaS2(s)+2I2(g)TaI4(g)+S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D.向容器中加入更多的TaS2(s)可以提高I2(g)的转化率
(2)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曲线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2NO(g)+O2(g)2NO2(g),温度升高NO转化率增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能提高NO转化率
D.3800C下,C起始(O2)=5.0×10-4 mol·L-1,NO平衡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K<2000
②请在上图中画出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平衡曲线。
(3)电解NO可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 ,写出电解过程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
23.(10分)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方面药理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无毒天然食品添加剂。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粉状固体,其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反应形成沉淀。科研工作者提取茶多酚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
①收率指投入单位数量原料获得的实际产品产量与理论计算产品产量的比值。
②0.159g高锰酸钾能与2.91mg茶多酚反应完全。
请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茶叶样品粉碎、控制温度均是为了加快速率,提高茶多酚的浸出率
B.操作1和2都是过滤,均需对滤渣进行洗涤且合并洗涤液
C.加入较高浓度的盐酸,会造成茶多酚的收率降低
D.操作4为真空干燥,其原理与蒸馏相似
(2)热水浸泡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均造成茶多酚的收率降低,原因是 。
(3)操作3为萃取分液,其实验过程如下,合理的操作步骤为 。
①将分液漏斗放置于铁架台上,静置
②从上口倒出乙酸乙酯层
③将溶液D和乙酸乙酯分别加入到分液漏斗中
④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⑤充分振荡并放气
⑥从下口放出下层溶液
(4)研究发现,用AlCl3+ZnCl2的复合沉淀剂效果更理想。向溶液A中加入复合沉淀剂,常温下进行茶多酚沉淀,用0.1 mol·L-1,的Na2CO3溶液调节pH。其他条件相同,不同pH时,测得茶多酚的沉淀率如图1,请结合图1,解释选择pH=6进行茶多酚沉淀的可能愿意 。
(5)将溶液A定容至50 mL,每次取10.0 mL,用0.159 g·mL-1的高锰酸钾进行滴定,数据如下表1,则该次实验,测得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 mg·g-1。
24.(14分)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非甾体抗炎、抗过敏药物乙氧苯柳胺,工业上可通过分馏煤焦油获得A。
已知:R-Cl+R'-OHR-O-R'+HCl;
请回答:
(D反应B→C的类型是 ,化合物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C加入过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B.化合物D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缩聚反应
C.实现D→E的转化应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D.乙氧苯柳胺的分子式是C15H15NO3
(3)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是 。
(4)化合物D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如:化合物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有机物X,请写出少量CO2通入X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化合物Y(C8H11NO)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1H-NMR谱和1R谱检测表明:
①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分于中含有苯环,没有羟基。
(6)结合题目信息,设计以B和CH3CH2OH为原料制备化合物Y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
25.(8分)合成氨原料可以由天然气制取。其主要反应为:CH4(g)+H2O(g)→CO(g)+3H2(g)
(1)1 m3(标准状况)CH4按上式完全反应,产生H2 mol。(精确到0.1)
(2)CH4和O2的反应为:2CH4(g)+O2(g)→2CO(g)+4H2(g)
设CH4同时和H2O(g)及O2(g)反应。1 m3(标准状况)CH4按上述两式完全反应,产物气体的体积V m3(标准状况)的取值范围为 。
(3)CH4和H2O(g)及富氧空气(O2含量较高的空气)混合反应,产物气体组成如下表:
计算该富氧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V(O2):V(N2)= 。
(4)若CH4和H2O(g)及(3)题中的富氧空气混合反应,产物气体中V(H2):V(N2)=3:1(合成氨反应的最佳比),则反应中的H2O(g)和富氧空气的体积比为 。
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试卷
化学(选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D
B
D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C
B
A
D
B
C
A
二、解答题
21.(1)Fe3C
(2)CO2+2Na++CO32-+H2O=2NaHCO3
(3)取少量C溶液,滴加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溶液中存在Fe2+(其他答案合理均给分)
22.
(1)AB
(2)①AD ②
通电
(3)NH3;
8NO+7H2O= 3NH4NO3+2HNO3,
23.(1)AD
(2)因茶多酚为一类多酚类化合物,易被氧气氧化,热水浸泡时间过长,相应的增加了茶多酚氧化,温度过高氧化速度加快。
(3) ④③⑤①⑥②
(4) pH值过低,沉淀不完全;pH值过高茶多酚更易被氧化
(5) 145.5
24.
(1)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都给分(1分)酚羟基(羟基)和羧基(1分),
(2)BD
(3)(2分)
(4)(2分)
(5)(3分,每个1分)
(6) (3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5.(1)133.9
(2)3 <V<4
(3)设H2O为xmol,O2为ymol
则: x+2y=25 x=10
3x+4y=60 y=7.5
==
(4) 1:15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