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安徽省屯溪第一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理科)试卷1. 如图所示为交警在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其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呼出的乙醇蒸气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溶液。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具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⑤乙醇可与羧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A. ②⑤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橙色的酸性K2Cr2O7有强的氧化性,乙醇有还原性,K2Cr2O7会将乙醇蒸气氧化为CO2,K2Cr2O7被还原产生蓝绿色的Cr3+。故正确的说法是①乙醇沸点低;③乙醇具有还原性。选项是C。考点:考查酒驾的检验方法及反应原理的判断的知识。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鉴别1﹣丙醇和2﹣丙醇B. 在甲苯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褪色C. 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D. 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答案】B【解析】A.1-丙醇和2-丙醇含H分别为4种、3种,则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别1-丙醇和2-丙醇,故A错误;B.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甲苯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褪色,故B正确;C.苯中不含单双键交替,则邻位二溴苯只有一种可证明,而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不能证明,因为无论是否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间二溴苯均只有一种,故C错误;D.石油分馏产品为饱和烃,则乙烯和苯不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故D错误;故选B。3. 分子式为C10H14的三取代芳烃可能的结构有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答案】B【解析】三取代芳烃C10H14,C、H原子个数符合N(H)=2N(C)-6,故为苯的同系物,含有1个苯环,3个侧链都是烷基,根据碳原子数目可知,3个侧链为甲基、甲基、乙基,两个甲基的位置可以有邻位、间位和对位3种,移动乙基,书写同分异构体:若两个甲基为邻位,乙基有的2种取代位置(),有2种结构;若两个甲基为间位,乙基有3种取代位置();若两个甲基为对位,乙基有1种取代位置(),故符合条件的烃的根据有6种,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限制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本题中首先需要判断侧链的情况,本题属于AAB型的苯的三元取代同分异构体书写,可以采取定二(AA)移一(B)法按照顺序书写,避免混乱出错。4. 下列各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①1,2,2—三氯丙烷 ②乙烷 ③丙烷 ④异戊烷 ⑤2,2—二甲基丙烷A. ①④⑤③② B. ①③④②⑤ C. ⑤④①③② D. ⑤①③④②【答案】A【解析】烃类物质中,烃含有的C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则④⑤>③>②,属于同分异构体的物质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因此④>⑤>③>②,①为三氯代烃,熔沸点最高,沸点按由高到低顺序为①>④>⑤>③>②,故选A。5.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炔中少量的H2S: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③除去C2H6中少量的C2H4:气体通过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新制生石灰,蒸馏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答案】A【解析】①光照下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应选溴水、洗气,故错误;②硫化氢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沉淀除去,故正确;③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③错误; ④乙酸与CaO反应生成乙酸钙,为离子化合物,增大了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③,要注意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6. 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为C8H8O2。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B.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 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4种D. 符合题干特征的A分子结构只有1种【答案】C【解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分子式C8H8O2,不饱和度为=5,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说明A含有四种氢原子且其原子个数之比为1:2:2:3,结合红外光谱可知,分子中存在酯基等基团,故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A.A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B.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属于同类化合物,应含有酯基、苯环,若为羧酸与醇形成的酯有:甲酸苯甲酯,若为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可以是乙酸与苯酚形成的酯,可以是甲酸与甲基苯酚形成的酯,其中甲基苯酚上的甲基与羟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共有5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即,故D正确;故选C。7.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分子式为C3H7O2NB. 该有机物只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C. 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 其同分异构体中有物质既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不能与盐酸反应【答案】B【解析】球棍模型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NH2)COOH。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3H7O2N,故A正确;B.含有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故B错误;C. 含有氨基和羧基,能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D. CH3CH(NH2)COOH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CH3CH2CH2NO2,既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不能与盐酸反应,故D正确;故选B。8. 下列化合物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CH3(CH2)4CH3 ②(CH3)2CHCH(CH3)2 ③(CH3)3CCH2CH3 ④(CH3)3CC(CH3)3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CH3CH2CH2CH2CH2CH3中有3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②(CH3)2CHCH(CH3)2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③(CH3)3CCH2CH3中有3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④(CH3)3CC(CH3 )3 中有1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1种。所以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数为①=③>②>④,故选A。9. 由某烯烃和炔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17倍。将1 L该混合气体燃烧得到同温同压下2.5 L CO2气体。则该混合烃可能是A. C2H4和C2H2 B. C2H4和C3H6 C. C3H6和C2H2 D. C3H6和C3H4【答案】C【解析】某烯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7倍,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4,将1L混合气体燃烧,在同温同压下得到2.5LCO2气体,说明混合烃的平均C原子数为2.5,故AD不符合;B中C2H4和C3H6没有炔烃,故不符合,C中C3H6和C2H2要满足平均C原子数为2.5,需等物质的量混合,此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34,符合,故选C。10. 105℃时,1 L由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气与9 L O2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况,所得气体体积仍为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A. CH4、C2H4 B. CH4、C3H6 C. C2H4、C3H4 D. CH4、C3H4【答案】B..................11. 滴滴涕是被禁用的有机污染物,它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滴滴涕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属于芳香烃 B. 分子中最少有24个原子共面C. 分子式为C14H8Cl5 D. 能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答案】D【解析】A.该有机物含有Cl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由于两个苯环连接在同一个C原子上,具有四面体结构,当两个苯环沿-C-轴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可能共平面,则分子中最多可能有23个原子共面,故B错误;C.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4个C、9个H、5个Cl,则分子式为C14H9Cl5,故C错误;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官能团氯原子,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与氯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明确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注意分子的空间结构的判断,注意从甲烷和苯的结构的角度分析。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芳香烃的分子通式是CnH2n-6(n≥6)B. 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所有烃类物质C. 苯和甲苯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苯的同系物的分子式通式是C nH2n-6(n≥6),苯的同系物属于芳香烃,但芳香烃不一定是苯的同系物,因此分子式没有通式,错误;B.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侧链是饱和烃基的烃类物质,错误;C.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是甲苯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因此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错误;D.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正确。考点:考查芳香烃及苯的同系物的鉴别、判断的知识。13. 1 L(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烃,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水蒸气在273 ℃、1.01×105 Pa下体积为y L,当冷却至标准状况时体积为x L。下列用x、y表示该烃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 CxHy-2x B. CxHy-x C. CxH2y-2x D. CxHy【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明确pV=nRT中T的单位为K,需要将温度℃转化成K,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然后根据质量守恒确定该烃的分子式。14. 将1 mol CH4和适量O2在密闭容器中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后CH4和O2均无剩余,且产物均为气体,质量为72 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将产物通过碱石灰,则可全部被吸收;若通入浓硫酸,则不能完全被吸收B. 产物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0 g·mol-1C. 若将产物通过浓硫酸后恢复至室温,压强变为原来的1/2D. 反应中消耗O256 g【答案】D【解析】由质量守恒可知氧气的质量为:m(O2)=72g-1mol×16g/mol=56g,则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1.75mol,1mol甲烷与足量氧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2mol>1.75mol,若只生成CO与水,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1.75mol,故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水,根据氢原子守恒,生成水2mol,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碳原子与氧原子守恒,则:x+y=1,2x+y=1.75×2−2,解得:x=0.5、y=0.5。A.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水,通过碱石灰,二氧化碳与水被吸收,CO不能被吸收,故A错误;B.产物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4g/mol,故B错误;C.由于恢复到“室温”,原条件下“产物均为气体”,水为气体,则不是在室温下,温度不同,无法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计算压强之比,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72g-1mol×16g/mol=56g,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烃的燃烧的计算,根据守恒计算参加反应氧气的物质的量,再利用耗氧量判断生成的物质是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C,注意温度不同,无法根据气体的物质的量计算压强大小。15. 一定条件下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在a L O2(足量)中充分燃烧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得到气体仍是a L。下列组合中符合此条件的有机物是A. CH4、C2H4 B. CH3CH2OH、CH3COOHC. C2H6、HCHO D. HCOOH、CH3COOCH3【答案】D【解析】利用H2O、CO2与Na2O2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相当于发生:H2+Na2O2===2NaOH、CO+Na2O2===Na2CO3。结合选项可知有机混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恢复到原状态,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最后得到气体仍为氧气,而反应前后氧气体积不变,说明有机物化学式组成满足:(CO)m(H2)n。D项有机物按1∶1混合形成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可满足(CO)m(H2)n。16. 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验证乙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B验证苯和液溴在FeBr3 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将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AgNO3 溶液上方,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C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足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静置,分液,取出上层液体 D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取少量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淡黄色沉淀 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制取的乙炔中含有硫化氢等气体,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干扰乙炔的检验,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制取应该除去硫化氢等气体,故A错误;B.溴易挥发,生成的HBr中含有溴,溴和硝酸银溶液也生成淡黄色沉淀,从而干扰实验,故B错误;C.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能和乙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钠,所以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故C正确;D.溴离子的检验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碱性条件下,硝酸银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故D错误;故选C。17. (1)下列9种微粒:①NH2-;②-NH2;③Br-;④OH-;⑤-NO2;⑥-OH;⑦NO2;⑧CH3+;⑨-CH3中,属于官能团的有(填序号)________;能跟C2H5+ 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有(填序号)__________。(2)根据烯、炔烃的命名原则,回答下列问题:①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写出2-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单烯烃与H2加成得到有机物CH3CH2CH2CH(CH3)C (CH3)3,则此烯烃的可能结构(考虑顺反异构)共有________种。【答案】 (1). ②⑤⑥ (2). ①③④ (3). 3,3-二甲基-1-丁炔 (4). (5). 6【解析】(1)官能团为中性基团,存在单电子,只有②⑤⑥为官能团;分子为电中性,能跟C2H5+结合生成有机物分子的微粒是阴离子,有①③④,故答案为:②⑤⑥;①③④;(2)①的碳碳三键在1号C,含有碳碳三键的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1-丁炔,在3号C含有2个甲基,该有机物名称为:3,3-二甲基-1-丁炔,故答案为:3,3-二甲基-1-丁炔;②2-甲基-2-戊烯,主链为戊烯,碳碳双键在2号C,在2号碳原子上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该烃的碳链结构为,双键可能出现的位置有4种(),其中双键在2、3时存在顺反异构,因此烯烃的可能结构有6种,故答案为:6。18. 有机物A可视为是烃B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被烃C分子中最简单的一价烃基取代而得到的。且已知:①A遇Br2的CCl4溶液不褪色,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②一定量的B完全燃烧,产物中n(CO2)∶n(H2O)=2∶1,且26<M(B)<78。③烃C为饱和链烃,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其同分异构体不超过2种,而二溴代物有3种。试回答下列问题:(1)烃B的最简式为______,分子式为______。(2)写出烃C的3种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3)A的分子式为________。【答案】 (1). CH (2). C4H4 (3). CHBr2CH(CH3)2、CH2BrCBr(CH3)2、CH2BrCH(CH3)CH2Br (4). C8H12【解析】B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故B的组成可以表示为(CH)n,由于26<M(B)<78,故26<13n<78,解得2<n<6,B中碳原子个数可能为3,4,5,又烃中氢原子个数为偶数,故B的分子式只能为C4H4;C是饱和链烃,通常情况下呈气态,碳原子数目小于5(新戊烷除外),有同分异构体,碳原子数目大于3,二溴代物有三种,故C为CH(CH3)3,C中最简单烃基为-CH3,A含甲基,遇Br2的CCl4溶液不褪色,说明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分子中H原子为等效H原子,有机物A可视为是烃B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被烃C分子中最简单的烃基取代而得到的,B的分子式为C4H4,则A为:C4(CH3)4,则A的分子式为:C8H12。(1)B分子式为C4H4,最简式是CH,故答案为:CH;C4H4,(2)C为CH(CH3)3,三种二溴代物的结构简式为:CHBr2CH(CH3)2、CH2BrCBr(CH3)2、CH2BrCH(CH3)CH2Br,故答案为:CHBr2CH(CH3)2、CH2BrCBr(CH3)2、CH2BrCH(CH3)CH2Br;(3)有机物A可视为是烃B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被烃C分子中最简单的烃基取代而得到的,B的分子式为C4H4,则A为:C4(CH3)4,则A的分子式为:C8H12,故答案为:C8H12。19. 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利雅因发明了在有机合成方面用途广泛的格利雅试剂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格利雅试剂用卤代烃和金属镁在醚类溶剂中反应制得。设R为烃基,已知RX + MgRMgX(格利雅试剂) 认真阅读以下合成路线图,回答有关问题:(1)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2)写出A、C、F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3)H是E的同分异构体,H既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则H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氧化反应 (2). CH3CHO (3). (4). (5). 对乙烯基苯酚 (6).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A为CH3CHO,B为溴苯,C为,则D为,氧化生成E,E为,E与反应生成F,F为,G为,G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根据流程图,反应I中氧化生成E,故答案为:氧化反应;(2)根据上述分析,A、C、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O、、,故答案为:CH3CHO;;;(3)H是E()的同分异构体,H既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又可以遇FeCl3溶液显紫色,含有酚羟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则H为,名称为对乙烯基苯酚,故答案为:对乙烯基苯酚;(4)反应Ⅱ为G()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与推断,本题的难度中等。本题的难点是理解题干信息中格利雅试剂与碳氧双键的反应原理。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根据官能团的性质判断出H含有的结构特征书,写出H的结构简式再命名。20.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右(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回答下列问题:(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__________。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 E.玻璃棒(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答案】 (1). 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2). 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 (3). 便于苯乙酸析出 (4). BCE (5). 重结晶 (6). 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解析】(1)稀释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配制此硫酸时,应将密度大的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防止混合时放出热使液滴飞溅,则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故答案为: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2)由图可知,c为球形冷凝管,其作用为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降低温度,减小苯乙酸的溶解度,则加入冷水可便于苯乙酸析出;分离苯乙酸粗品,利用过滤操作,则需要的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便于苯乙酸析出;BCE;(3)苯乙酸微溶于冷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则提纯苯乙酸的方法是重结晶,故答案为:重结晶;(4)根据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混合溶剂中乙醇可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故答案为: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21. 0.2moL有机物和0.4moL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水蒸气。产物经过浓硫酸后溶液增加10.8g;再经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减轻3.2g;最后气体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g。(1)燃烧后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为:CO2__________moL、 CO_____moL、H2O(g)____________moL。(2)推断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0.2 (2). 0.2 (3). 0.6 (4). C2H6O2【解析】(1)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g为有机物燃烧生成水的质量,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6mol,经过灼热Cu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3.2g,令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为x,则:CuO+COCu+CO2,固体质量减少△m 1mol 16g x 3.2g所以x==0.2mol,最后气体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碱石灰质量增加17.6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4mol,由反应CuO+COCu+CO2可知,0.2molCO与CuO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以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0.4mol-0.2mol=0.2mol,故答案为:0.2;0.2;0.6;(2)0.2mol有机物和0.4molO2生成0.2molCO2、0.2molCO和0.6molH2O(g),所以0.2mol有机物含有C原子为0.2mol+0.2mol=0.4mol,含有H原子为0.6mol×2=1.2mol,含有O原子为0.2mol×2+0.2mol+0.6mol-0.4mol×2=0.4mol,即1mol有机物含有C原子为2mol,含有H原子为6mol,含有O原子为2mol,所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6O2,故答案为:C2H6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