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
展开
启用前绝密
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化学
注意事项:
1.你现在拿到的这份试卷是满分100分,作答时间为9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中只存在极性键
B.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必须与4个原子结合
C.碳原子间可形成非极性键
D.碳原子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苯能与溴水反应 B. 由乙烯生成乙烷属于加成反应
C. C5H12有4种同分异构体 D. 油脂和糖类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4.莽草酸有抗炎、镇痛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 )
A. 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4O5
B. 莽草酸的分子之间可能发生酯化反应
C. 莽草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lmol莽草酸能与4molNa反应
5.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9N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
B.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
C.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D.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
6.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最简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
B. 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 1H核磁共振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 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7.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乙醋(乙酸):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
B. 乙烷(乙稀):用溴水洗气
C. 溴苯(溴):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
D. 乙醇(水):用生石灰吸水后蒸馏
8.x、y、z三种物质的分子组成分别符合烷烃、烯烃、炔烃的通式,若在一定条件下V L的x、y、z的混合气体可与V L H2发生加成反应,则混合气体中x、y、z的体积比可能是( )
①1:1:1 ②1:2:3 ③1:4:1 ④3:2:1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聚乙丁烯是生产汽油清洁剂的中间产物。下列关于聚异丁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聚异丁烯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B. 聚异丁烯的分子式为(C4H8)n
C.聚异丁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聚异丁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10.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苯与H2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产物环己烷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可以用于表示苯的分子结构,但是其中并不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不相同
C. 苯的分子式是C6H6,苯分子中的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
D.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此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11.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B.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C.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12.关于卤代烃与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卤代烃与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不同
B. 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又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
D.C2H5Br可以发生消去反应,那么(CH3)3CBr也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方案
目的
A.比较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
B.除去乙烯中的二氧化硫
C.制银氨溶液
D.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A.A B.B C.C D.D
14.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与醋酸发生中和反应 B. 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
C.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15.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
B.将1﹣氯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加入过量硫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氯元素
C.向浓苯酚中加几滴稀溴水观察到沉淀
D.取2mL 1mol•L﹣1Cu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0mL 2mol•L﹣1NaOH溶液,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热得到砖红色沉淀
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反应为( )
①酯化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加聚反应 ④取代反应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B.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C. 淀粉、纤维素、蚕丝、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 石油的分馏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混合物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存放有钠、电石等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着火,消防员不能用水灭火,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用石英制成光导纤维,由水玻璃制硅胶都是化学变化
C.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得肥皂和甘油
D.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mol蔗糖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分子的数目为2NA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 乙烷、苯、葡萄糖溶液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NH4CI和HCI形成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CI一)>c(NH4+)=c(H+)>c(OH一)
D. SiO2(s) +2C(s)=Si(s)+2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c(NH4+)=c(H+)>c(OH一), 故C正确;D. SiO2(s) +2C(s)=Si(s)+2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是由于正反应方向是体积增大的,则根据ΔG=△H-T·ΔS,可知该反应的△H>0,故D 错误。
20.C
【试题解析】A. 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故A正确;B. 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如液态烃)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如甲醇等含氧有机物)的过程,故B正确; C. 甘油与水互溶,在水解产物中加入饱和食盐水不能使甘油析出,故C错误;D. 多肽结构复杂,与氨基酸中氨基、羧基的数目与顺序有关,即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选C。
21.C
【试题解析】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属于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可由加聚而得,是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该分子含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易燃烧,属于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由共价键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结合选项综合分析,故C正确。
22.D
【试题解析】聚合物分子由于n值变化,分子式不同,属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A项错误;掺杂后的聚乙炔之所以可导电,源于分子间出现空穴或增加了自由电子,B项错误;聚乙炔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C项错误;反应中只是有电子发生转移,并未改变碳链结构,D项正确。
23.A
【试题解析】A.一定条件下,苯酚可以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故A错误;B.聚丙烯酸钠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C.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在光、热、酸、碱、重金属离子、乙醇等作用下因变性,而失去活性,故C错误;D.淀粉溶液、肥皂水均为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答案为A。
24.C
【试题解析】A. A是乙二醛,所以A属于醛类,故A正确;B.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故B正确;C. A含碳质量分数为41%,故C错误;D. 一个醛基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能还原出两个银原子,A分子含有两个醛基,所以1molA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能还原出4molAg,故D正确。故选C。
25.B
【试题解析】由反应流程知:Y必为烯烃,Z为两个溴原子在相邻碳原子上的卤代烃,故B错;A、C、D均可能。
26. CH3CH2OH+HBrCH3CH2Br+H2O 小于 乙醇可与H2O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溴乙烷不能 CH3CH2OH CH2=CH2+H2O或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b 分液漏斗 ⑤①④③②
【试题解析】(1)溴化钠、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溴化氢,溴化氢和乙醇制取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HBrCH3CH2Br+H2O;(2)由于乙醇可与H2O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溴乙烷不能,所以溴乙烷的水溶性小于乙醇的水溶性;(3)温度过高会产生乙烯或乙醚,即CH3CH2OH CH2=CH2↑+H2O或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4)粗制的C2H5Br呈棕黄色,说明含有单质溴杂质,则,A.溴在溴乙烷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加水难以除去溴乙烷中的溴,A错误;B.Na2SO3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2SO3可除去溴,B正确;C.溴和溴乙烷都能溶于四氯化碳,不能将二者分离,C错误;D.溴乙烷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D错误;答案选B;分液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5)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所以操作顺序为⑤①④③②。
27. C6H5O﹣+H2O+CO2=C6H5OH+HCO3﹣ 浑浊变澄清 氨水 AgNO3 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 防止倒吸
【试题解析】a.若B为Na2CO3粉末,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由澄清变浑浊,说明有苯酚生成。由此可推断,A可能为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后与其反应生成了苯酚,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得到浊液,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H2O+CO2=C6H5OH+HCO3﹣;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因为苯酚在65℃以上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所以可观察到试管C中的现象浑浊变澄清;b.若B是生石灰,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当沉淀完全溶解,恰好变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小试管中加入3滴乙醛,再往烧杯中加入热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出现光亮的银镜,说明发生了银镜反应,则A是氨水,氨水与生石灰作用生成氨气(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促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C是硝酸银溶液(化学式为AgNO3),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先生成氢氧化银沉淀,然后沉淀又溶于氨水得到银氨溶液,与乙醛溶液混合后加热,发生了银镜反应,该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8.(1)C4H10O 1-丁醇(或正丁醇)
(2)CH3CH2CH2CHO+2Cu(OH)2+NaOHCH3CH2CH2COONa+Cu2O↓+3H2O
(3)2;银氨溶液、稀盐酸、溴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4)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羟基;
(5)
(6)浓硫酸、加热;
【试题解析】选本题的意图,就是提醒同学们,特别注意定量关系在有机推断中的应用,把做过的有定量试题归类,特别是有关官能团数目的确定。一元醇A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21.6%,设该饱和一元醇的化学式为CnH2n+2O,16÷21.6%=74,则n=4,且A中只有一个甲基,所以该一元醇是1-丁醇。
(1)通过以上分析知,A的分子式为:C4H10O,结构分析显示A只有一个甲基,A的名称为1-丁醇;
(2)加热条件下,丁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丁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H2CH2CHO+2Cu(OH)2+NaOHCH3CH2CH2COONa+Cu2O↓+3H2O
(3)丁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H)CH(CH2CH3)CHO,CH3CH2CH2CH(OH)CH(CH2CH3)CHO发生消去反应有两种生成物,C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和溴水反应,要检验两种官能团,则应先用银氨溶液检验醛基,然后再用溴水检验碳碳双键,所以所加试剂先后顺序是:银氨溶液、稀盐酸、溴水;
(4)C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生成D,C中的醛基被还原生成羟基,所以D中含有羟基。
(5)写出水杨酸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水杨酸除了羧基,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写6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时,应该有碳碳叁键两个。
(6)第④步的反应是酯化反应,根据乙酸乙酯的反应条件知,该反应条件是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通过以上分析知,E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