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
展开
田家炳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六次模拟考试
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小题,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3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到指定位置。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C: 12 O:16 Na: 23 Fe:56 Cu: 64 S:32 H: 1
第I卷 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健那绿给线粒体染色时,先用15%的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C.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D.利用小麦幼叶做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若只得到两条色素带,可能是研磨时未加二氧化硅
2.下图装置的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二糖不能通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加入蔗糖与麦芽糖的溶液至管内外液面保持相平,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漏斗中液面上升到最高时半透膜内外都会检测到还原糖
B.漏斗中液面开始时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C.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D.漏斗中液面保持不变时,管内液面比外面高
有
机物的含量
甲 乙 丙 细胞器种类
50%
100%
蛋白质含量
脂类含量
核酸含量
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药效下降,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马和驴交配,产下不育的“骡子”,说明马和驴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演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
4.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合成的物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B.乙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修饰有关
C.葡萄糖进入乙分解为CO2和H2O
D.酵母菌与该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5.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蓝花
白花
蓝花
白花
①蓝花×白花
263
0
752
49
②蓝花×白花
84
0
212
71
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第①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C.第②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D.白花植株与第②组F1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6.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小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会明显降低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成葡萄糖
D.血液中CO2含量上升,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7.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接排放
8.2012年10月云南发生泥石流灾害,卫生医疗队开赴前线展开救援,使用的下列消毒药品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酒精 B.高锰酸钾 C.碘酒 D.食醋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c(NH)的溶液:①NH4Al(SO4)2 ②NH4Cl ③NH3·H2O ④CH3COONH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③
B.将纯水加热,Kw变大,pH变小,酸性变强
C.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存在NH3·H2O分子
D.强电解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电离平衡
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量的Fe与含1 mol HNO3的稀硝酸恰好反应,则被还原的氮原子数小于NA
B.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C.常温常压下,等质量的SO2、S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125 g CuSO4·5H2O晶体中含有0.5NA个Cu2+
水
止水夹
检查装置气密性
水
水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
11.下列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 )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
H2O
浓H2SO4
稀释
A B C D
1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W
A.X的最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
C.Z的单质与氢气反应比Y单质与氢气反应剧烈
D.X的原子半径小于Y
1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某些原料的流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①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工业上通过氯碱工业制取金属钠
C.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浓缩、富集溴单质
高三理综试题 第4页(共16页)
D.第②步的反应条件是高温加热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第19~21小题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第谷通过对太阳系各行星的观测和记录,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
D.法拉第提出电场的观点并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
15.甲、乙两物体分别从距地面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落地时间甲是乙的一半 B.落地速度甲是乙的一半
P
Q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下落的最后1s内,位移相同
16.如图所示,物块P质量为M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钩码Q相连,Q的质量为m,在P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桌面以上的绳子始终是水平的,关于物体P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A.P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钩码Q,大小等于mg
B.P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大小等于mg
C.P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一定小于mg
D.P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有可能等于mg
17.我国首次载人飞船在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绕地球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后,于10月16日上午6时左右安全返回到内蒙古主着陆场。若飞船的运动近似地看作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提供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载人飞船从近地圆轨道返回地球,飞船需点火加速
B.载人飞船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地球质量
D.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18.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关于y轴对称分布,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轴上,则( )
A.将一负电荷从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B.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
D.OM间的电势差等于NO间的电势差
19.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1000匝,n2=200匝,原线圈中接一交变电源u=220sin100πt(V),副线圈中接一电动机,电阻为8Ω,电流表A2示数为1A,电表对电路影响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
B.电流表A1示数为0.2A
C.电压表示数为220V
D.此电动机输出功率36W
20.如图所示,x轴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两个质量相同,电量也相同的带正、负电的离子(不计重力)。在纸面内以相同速度从O点射入磁场中,射入方向与x轴夹角均为θ,则正、负离子在磁场中( )
A.运动时间相同
B.运动轨迹半径相同
C.重新回到x轴时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重新回到x轴时到O点的距离相同
21.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在足够长的斜面上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斜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 )
A.动能一定始终减小
B.机械能一定始终减小
C.在连续相等的两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不可能相等
D.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相同,则此后物体动能将不断增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22.(7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某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这次测量的读数
D= mm。
⑵为了合理选择实验方案和器材,首先使用欧姆表粗测拟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阻值,大约为几欧姆。
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准确测量金属丝的阻值。为了安全、准确、方便地完成实验,除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很小)、待测电阻丝、导线、开关外,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金属丝阻值的合理实验电路图。
A. 电压表V1 (量程3 V,内阻约3kΩ)
B. 电压表V2 (量程15 V,内阻约15kΩ)
C. 电流表A1(量程600 mA,内阻约1Ω)
D.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2Ω)
E. 滑动变阻器R1(总阻值20Ω,电流额定2A)
F.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100Ω,电流额定2A)
23.(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g的重物自由下落,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为纸带上第一个测量点,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测得OA、OB、OC、OD段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那么
⑴这四组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 。
⑵打点计时器打下连续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T= 。
⑶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乙同学用=。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__ ___(填“甲”或 “乙”)同学。
⑷若同学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__ ___。(填“能”或“不能”)高三理综试题 第5页(共16页)
高三理综试题 第6页(共16页)
24.(15分)如图所示,绝缘的粗糙水平桌面高为h=1.25m、长为s=2m,桌面上方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2×10—3kg、带电量为q=+2.5×10—8C的小物体自桌面的左端A点以初速度v0=6m/s向右滑行,离开桌子边缘B后,落在水平地面上C点。C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1m,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⑴小物体离开桌子边缘B的速度多大?
⑵水平向左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为多大?
⑶为使小物体离开桌面边缘B后水平距离加倍,即x′=2x,某同学认为可以在桌子边缘B的右侧空间加一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E′,请你求出该电场的电场强度E′。
25.(17分)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的顶端ab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轨道底端cd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为2mg。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电接触良好,求:
⑴棒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和通过电阻R的电流。
⑵棒从ab下滑到cd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和通过R的电荷量。
⑶若棒在拉力作用下,从cd开始以速率v0向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到达ab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多少?
26.(16分)阅读下面有关消毒剂和漂白液的常识,并回答问题:
⑴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国际推广的安全、高效新型杀菌消毒剂。制取ClO2的方法多种,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氯气(Cl2)氧化亚氯酸钠NaClO2(在N2保护下)制取ClO2,同时生成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
﹏﹏﹏ ﹏﹏﹏﹏ ﹏﹏﹏
① ② ③
CaCl2·Ca(ClO)2·2H2O
⑵目前在灾区使用最多的消毒剂是漂白粉,它是由氯气与熟石灰反应的产物,化学式是:
。则②部分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请你猜想,漂白粉中有消毒杀菌功能的是 部分(填序号)。
⑶以上分析可知,当一些物质中某元素化合价比常规价态较 (填“高”或“低”)时,该物质就可以作为消毒剂。下列物质肯定不能作为消毒剂的是 。
A.H2O2 B.NaNO2 C.Na2FeO4 D.KMnO4 E.KCl
⑷工业上把Cl2通入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一化学小组模拟实验得到ClO-、ClO等离子其物质的量(mol)与反应时间t(min)的关系曲线:
①工业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a点混合物所含的三种溶质是NaCl、________和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离子浓度从大至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t3~t4之间,随着ClO-浓度减少,混合物碱性减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④t2~t4,ClO-离子的物质的量下降,最后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
27.(12分)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根据题意,请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⑴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第 族。
⑵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⑶B、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分别为 、 。这两种氧化物具有 (填“相似”或“不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⑷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 ,C的过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
⑸在一定条件下,B单质置换出D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单质置换出A单质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⑹B、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 mol N2和0.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