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种生物结构简图,其中结构a的物质成分是( )
A. 蛋白质
B. RNA
C. 糖类
D. 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详解】图示为烟草花叶病毒,其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因此图中a为蛋白质外壳。
故选:A。
【点睛】识记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2.如图是生物体的某化学反应模式图,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是氧化分解反应 B. 该过程是水解反应
C. 该过程是脱水缩合反应 D. 该反应过程不需要酶催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水解反应即水与另一化合物反应,该化合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的H+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OH)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
【详解】该反应不涉及氧化分解,A错误;图中甲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乙物质和丙物质,可见这是水解反应,B正确;脱水缩合反应的产物之一是水,不符合题图,C错误;该反应需要相应的水解酶参与,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水解反应的概念,能结合图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3.发财树浇水太多容易导致烂根,烂根后植物能检测出( )
A. 仅H2O B. 仅CO2 C. 仅O2 D. 乙醇与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的方式:
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大量)。
2、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少量)或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量)。
【详解】过度浇水会使根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延长,根细胞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从而导致烂根,所以发财树浇水太多容易导致烂根,烂根后植物能检测出乙醇C2H5OH和CO2。
故选:D。
4.图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上几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有关物质及相应运输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为Fe2+主动运输 B. B为葡萄糖自由扩散
C. C为噬菌体胞吞 D. D为H2O协助扩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上几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其中A方向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方式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C方式需要载体协助,属于协助扩散;D方式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A、A方向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可表示Fe2+主动运输,A正确;
B、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而B为自由扩散,B错误;
C、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胞吞,C错误;
D、H2O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D为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A
【点睛】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方式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
5.用测微尺测量某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大的是( )
①目镜10×②目镜16×③物镜10×④物镜40×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并且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详解】显微镜下放大倍数越小,实际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实际长度越小。由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因此选择①目镜10×和③物镜10×时,放大倍数最小,则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大。
故选:A。
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 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M会逐渐复原
C. 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中有显著差异
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示中L表示细胞壁,M表示液泡;N表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里面填充的是蔗糖溶液。
【详解】A、图中N表示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空隙,充满了外界溶液,A错误;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细胞会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
C、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可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但不透过细胞膜,说明二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明显差异,C正确;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A。
【点睛】掌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明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判断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
7.病原微生物的表面抗原是疫苗制备的主要来源,下列构成病原微生物的成分中,最适合用来制备疫苗的是( )
A. 病毒逆转录酶 B. 病菌ATP C. 病毒衣壳蛋白 D. 病菌的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
2、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主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
【详解】A、病毒逆转录酶具有感染性,因此不适合用来制备疫苗,A错误;
B、ATP是所有细胞共有的化合物,不具有特异性,不能用来制备疫苗,B错误;
C、病毒的衣壳蛋白具有抗原性,而不具有感染性,最适合用来制备疫苗,C正确;
D、病菌的RNA具有感染性,用其作为疫苗会导致人体患病,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免疫学应用中的免疫预防的有关知识,识记疫苗的处理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
8.如图为菠菜叶光合色素正常层析的结果;若将在严重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出的菠菜叶进行光合色素层析,结果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菠菜,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会使叶绿素的含量降低,即在滤纸条上只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故选:A。
【点睛】知道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是解题的关键。
9.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B. 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 乙的浓度为20ppm时,对莴苣幼根生长无影响
D. 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根可抑制其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两重性,但是不同的植物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作用的效果也不同。
【详解】A、根据曲线图分析: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A正确;
B、分析曲线图可知: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
C、与对照组相对比,乙的浓度为20ppm时,根长相对值为100%,因此对莴苣幼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即无影响,C正确;
D、看图可知,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根,促进根的生长,D错误。
故选:D。
10.“冰桶挑战赛”是一项慈善活动,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B. 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加
C. 体温明显下降,酶活性降低 D. 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详解】A、寒冷条件下,皮肤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A正确;
B、寒冷条件下,骨骼肌和肝脏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正确;
C、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调节,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酶的活性相对不变,C错误;
D、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D正确。
故选:C。
11.如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①该病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
②患者的血脂水平不受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③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
④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看出,正常人肝细胞表面有脂质受体,而患者没有,导致脂质不能进入肝细胞,而血管内脂质含量升高。血管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影响血液运输从而引发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详解】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是由于肝细胞表面没有脂质受体,导致脂质不能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或者转化,从而滞留在血液中,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低,①错误;
②患者的血脂水平受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②错误;
③据图分析,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导致脂质不能进入肝细胞进行代谢或者转化,③正确;
④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不能正常表达受体,④正确。
综上,①②错误,③④正确。
故选:A。
12.在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下列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溶化琼脂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糊底
B. 牛肉膏和蛋白胨用称量纸称量
C. 倒平板操作时,待平板凝固后,需要将其倒过来放置
D. 新配置的培养基置于高压灭菌锅内灭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
(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
(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
(4)调pH;(5)灭菌;(6)倒平板。
【详解】A、琼脂熔化时,容易糊底,所以熔化琼脂时,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糊底,A正确;
B、牛肉膏用称量纸称量,B错误;
C、倒平板操作时,待平板凝固后,需要将其倒过来放置,防止水珠落到培养基上造成污染,C正确;
D、新配置的培养基置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处理,D正确。
故选:B。
13.如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④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
A. 缺失、交叉互换、倒位、重复 B. 易位、倒位、交叉互换、重复
C. 缺失、倒位、基因突变、易位 D. 倒位、易位、基因突变、重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包括:指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图中与正常染色体相比较缺失了一段染色体导致基因R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②图中F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与h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的位置发生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③图h基因变为H基因,属于基因突变,④图中染色体着丝点右侧的片段发生改变,说明与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
14.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研中起关键作用。下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A
还原糖的检测
西瓜汁
B
蛋白质的检测
豆浆
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吊兰的根尖
D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新鲜的菠菜叶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详解】A、西瓜汁虽含有还原性糖,但果汁呈红色,干扰实验现象,所以不能用于还原糖的检测,A错误;
B、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正确;
C、吊兰的根尖具有分生能力,所以可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C正确;
D、新鲜的菠菜叶的叶绿叶中含有色素较多,可提取和分离色素,D正确;
故选:A。
15.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甲是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
B. 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
C. 该免疫过程是体液免疫,可能需要T淋巴细胞的协助
D. 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中甲的分泌物是抗体,所以甲为浆(效应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被乙吞噬消化,故乙为吞噬细胞。
【详解】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甲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如自身损伤的细胞,B正确;
C、该免疫过程是体液免疫,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C正确;
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A。
16.如图是某二倍体植物花药育种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过程表示脱分化,该过程遗传物质并未改变
B. ③过程表示再分化,该过程遗传物质并未改变
C. 过程③逐步分化的植株中可获得纯合的二倍体
D. 秋水仙素处理后抑制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从而使DNA数加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可知:该育种过程包括两个环节:
1、植物花药细胞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用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二倍体愈伤组织细胞。
2、纯合的二倍体细胞经过再分化形成幼芽或胚状体,培育成幼苗移栽,形成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详解】A、过程②表示脱分化,植物细胞由高度分化状态→未分化状态,该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只是某些基因和原来表达的不同,该过程遗传物质并未改变,A正确;
B、过程③表示再分化,该过程遗传物质并未改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B正确;
C、由前面分析可知,过程③得到的植株是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的,因此可筛选获得纯合的二倍体,C正确;
D、秋水仙素处理后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导致细胞中DNA数加倍,D错误。
故选:D。
17.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的干细胞(MSC),如图为MSC分裂、分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细胞(MSC)属于全能干细胞 B. 干细胞(MSC)属于多能干细胞
C. 干细胞(MSC)属于单能干细胞 D. 干细胞(MSC)属于胚胎干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
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详解】A、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MSC不能形成完整的个体,A错误;
B、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MSC可以分化出脂肪、成纤维、肌细胞等多种细胞或组织,B正确;
C、单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C错误;
D、胚胎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错误。
故选:B。
18.α淀粉酶被固定在污水处理器中,以便不断水解废水中的淀粉。这种对酶的利用方式,其优点是( )
①可连续反应
②易回收
③可重复利用
④酶的产量高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固定化酶技术是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游离酶封锁在固体材料或限制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活跃的、特有的催化作用,并可回收、长时间使用的一种技术。
【详解】由分析可知:α淀粉酶被固定在污水处理器中,其优点有可连续催化淀粉水解、易回收、可重复利用。
故选:C。
19.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风导致昆虫发生了变异
B. 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 只有长翅个体能适应该海岛的环境
D. 大风对昆虫翅的性状进行了选择
【答案】D
【解析】
【分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该昆虫的不同翅型的变异是基因突变结果,不是大风导致的,A错误;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误;
C、由曲线可知,长翅和短翅个体较多,中翅个体较少,说明长翅和短翅个体能适应该海岛的环境,C错误;
D、大风对昆虫翅的性状进行了自然选择,D正确。
故选:D。
20.孟德尔将纯种黄色圆形和纯种绿色皱缩豌豆进行杂交试验。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缩:绿色皱缩=9:3:3:1.则以下不属于得到这一实验结果必要条件的是( )
A. Fl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 控制豌豆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 各种雌雄配子之间可以随机结合
D. 豌豆产生卵细胞数量和产生精子数量的比例是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黄色相对于绿色为显性性状(用Y、y表示),圆粒相对于皱粒为显性性状(用R、r表示),因此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得基因型为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它们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详解】A、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YR、Yr、yR、yr,A正确;
B、控制颜色和形状的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Fl产生的四种配子比例相等,且各种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C正确;
D、由于一个雄性个体能产生非常多的精子,而一个雌性个体只能产生少量的卵细胞,所以在豌豆产生的配子中,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的数量要少,D错误。
故选:D。
二、探究题
21.如图为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
(1)图中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④可能为______(多选)
A.神经递质 B.ADHC.促激素抑制激素 D.促激素释放激素
PI(碘化丙啶)具荧光,可与DNA及RNA结合,常用来显示细胞中DNA或RNA含量。为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分裂周期与抑制药物作用时期,某研究所的实验过程如下:取腺样囊性癌细胞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和含紫杉醇的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各得细胞数16×103个、12×103个;然后用相关药品水解掉RNA,再将这些细胞置于PI溶剂中一段时间;最后通过检测仪测定这些细胞不同时期的DNA含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
(3)图1和图2中B、C所表示的时期依次是______。
A.G1期;M期 B.S期;M期 C.G1期;S期与M期 D.S期;G2与M期
(4)在紫衫醇培养基中培养,C期细胞量显著增加,则紫衫醇的作用可能有______(多选)。
A.抑制DNA复制 B.延长G1期 C.分解细胞核D.影响微管蛋白合成 E.干扰G2期向M期进行
(5)显微观察腺样囊性癌细胞临时装片,可能出现的分裂相是______(多选)
(6)癌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核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其意义是______。
【答案】 (1). 磷脂、蛋白质 (2). ABCD (3). D (4). DE (5). BDE (6). 核仁和核膜出现,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7). 为下一细胞周期DNA的复制、转录作准备
【解析】
【分析】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包括G1、S、G2三个阶段。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变化:间期的S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图中A表示G1、末期,B表示S期,C表示G2、M期(前期、中期、后期)。
【详解】(1)图中③是高尔基体膜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磷脂、蛋白质。
(2)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④应为下丘脑细胞的分泌物,因此可能为神经递质、ADH(抗利尿激素)、促激素抑制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
(3)图1和图2中B、C所表示的时期依次是DNA在2N-4N、4N时期,即B表示S期,C表示G2与M期(前期、中期、后期)。A表示G1、末期, 故选D。
(4)在紫衫醇培养基中培养,C期(前期、中期、后期)细胞量显著增加,A期(G1)的细胞明显减少,则紫衫醇的作用可能有影响微管蛋白合成、干扰G2期向M期进行。
(5)显微观察腺样囊性癌细胞临时装片,由于细胞分裂是有丝分裂,因此可能出现的分裂相是BDE三种情况。
(6)癌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核发生的变化是核仁和核膜出现,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其意义是为下一细胞周期DNA的复制、转录作准备。
【点睛】识记有丝分裂的特点和DNA变化等相关知识,分析题图,正确判断各图含义,结合题干情境准确作答。
22.如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①-⑦表示相关激素,A-D表示相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环境下,激素______(用①-⑦表示) 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
(2)当人饥饿时,激素⑦分泌量上升,且肝脏和脂肪细胞膜上存在激素⑦的特异性受体,推测激素⑦的作是______、______,使血糖升高。
(3)图中C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下列物质或结构存在于内环境的是______(多选)
A.神经递质
B.神经递质受体
C.呼吸酶
D.消化酶
E.抗体
F.激素
(4)水分每天不断从皮肤、呼吸道散失,这种失水是保持______不致升高所必需的,人的摄水需求主要由______中枢控制。运动员在长跑比赛途中会大量出汗,用文字和编号描述机体维持体内水盐平衡的过程______。
【答案】 (1). ②⑤或①②③⑤ (2). 促进肝糖原分解 (3). 促进脂肪转化为葡萄糖 (4). 组织液 (5). AEF (6). 体温 (7). 渴觉 (8). 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E渗透压感受器→E分泌垂体释放④→A和B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
→大脑皮层→主动饮水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A表示肾小管,B表示肾集合管,C表示传出神经,D表示毛细血管,E表示下丘脑。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甲状腺激素,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⑤表示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⑦表示胰高血糖素或胰岛素。
2、体内水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1)寒冷环境下,(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⑤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或(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促甲状腺激素、⑤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
(2)当人饥饿及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⑦分泌量上升,且肝脏和脂肪细胞膜上存在激素⑦的特异性受体,则激素⑦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3)图中C细胞是神经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存在于内环境的是A神经递质、E抗体、F激素。
(4)水分每天不断从皮肤、呼吸道散失,这种失水是保持体温不致升高所必需的,人的摄水需求主要由渴觉中枢控制。运动员在长跑比赛途中会大量出汗,机体维持体内水盐平衡的过程: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E渗透压感受器→E分泌垂体释放④抗利尿激素→A和B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大脑皮层→主动饮水
【点睛】识记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的主要内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分析题图能够准确判断各字母、序号所代表的含义,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判断问题。
23.肾上腺皮质营养不良症(ALD)是一种遗传病。如图是该疾病的某家系系谱图。
(1)基于图可以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______(多选)
A.伴X显性遗传
B.伴X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Ⅱ-6和Ⅲ-10不携带ALD致病基因,则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
(3)若经过基因检测,Ⅱ-6和Ⅲ-10携带ALD致病基因,Ⅲ-7的母亲为该病患者,据图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9号和1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若9号再次怀孕,为确定胎儿是否患ALD,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A.染色体分析 B.遗传咨询 C.基因诊断 D.B超检查
(4)据图分析,Ⅳ-12与Ⅳ-13的婚配______(属于/不属于)近亲结婚。属于Ⅲ-9的旁系血亲有______。
(5)研究表明,父亲与婴儿21三体综合征的关系不大,约95%的21三体综合征都源于母亲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异常。请问21三体综合征产生的可能机制是______ (多选)
A.初级卵母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导致
B.次级卵母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导致
C.次级卵母细胞产生过程中,有丝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
D.卵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
【答案】 (1). B、D (2). B (3).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4). 2/3 (5). C (6). 属于 (7). 3、4、8、11、12 (8). B、D
【解析】
【分析】
1、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2、基因诊断又称DNA诊断或分子诊断,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直接检测出分子结构水平和表达水平是否异常,从而对疾病做出判断。
3、B超检查是超声波检查的一种,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比较清晰。B超比较适用于肝、胆肾、膀胱、子宫、卵巢等多种脏器疾病的诊断。
【详解】(1)根据Ⅱ-5和Ⅱ-6表现型正常,他们的后代Ⅲ-8是患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也符合,故选B、D。
(2)据(1)可知为隐性遗传病,Ⅱ-6和Ⅲ-10不携带ALD致病基因,则该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选B。
(3)Ⅱ-6和Ⅲ-10携带ALD致病基因,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则Ⅱ-6和Ⅲ-10为患者,与题干不符,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致病基因a,正常基因A,则12号基因型为Aa,9号基因型为1/3AA,2/3Aa, 9号和12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据分析可知为确定胎儿是否患ALD,最有效的措施是基因诊断。
(4)据图分析,Ⅳ-12与Ⅳ-13的婚配属于近亲结婚。属于Ⅲ-9的旁系血亲有3、4、8、11、12。
(5)据题干约95%的21三体综合征都源于母亲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异常,可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也可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A、初级卵母细胞是卵原细胞经DNA分子复制,细胞略微长大形成的,A错误;
B、次级卵母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正常分离导致,B正确;
C、次级卵母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C错误;
D、卵细胞产生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D正确。
故选B、D。
【点睛】正确区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识记减数分裂过程,对减数分裂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能够分析解答。
24.普通番茄细胞中含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软化,不耐贮藏。科学家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转基因番茄。如图为操作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中的目的基因是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必需的工具酶有______。
(3)图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______。
(4)根据图中,转基因番茄细胞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分析转基因番茄抗软化的原因______。
(5)若将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番茄植株自交,F1中抗软化与不抗软化的植株数量比为3:1,则可推测目的基因整合到了______。
A.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
B.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C.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D.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上
(6)利用普通番茄细胞生产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以下符合该酶的分离提纯的流程是______
①层析法提纯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②发酵液过滤 ③制成酶制剂 ④冷冻干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③④①
【答案】 (1). 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 (2). 限制酶DNA连接酶 (3). 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 (4). mRNA1和mRNA2结合,阻碍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翻译过程,最终使得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 (5). A (6). 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②是将受体细胞培养形成转基因植株,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调节。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科学家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培育出了抗软化、保鲜时间长的转基因番茄。”可知,实验中的目的基因是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首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运载体,其次要需要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
(3)图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
(4)根据图中转基因番茄细胞中的信息传递过程可知,转基因番茄抗软化的原因mRNA1和mRNA2结合,阻碍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翻译过程,最终使得番茄获得抗软化的性状,故选A。
(5)若将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番茄植株自交,F1中抗软化与不抗软化的植株数量比为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由此可推测目的基因整合到了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故选C。
(6)分离和提纯酶的流程是发酵液过滤、层析法提纯酶、冷冻干燥、制成酶制剂。
【点睛】识记基因工程的主要内容,以转基因番茄的培育过程为情境,准确判断题图操作流程,获取关键信息然后作答。
25.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如图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光合过程作用示意图,字母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Ⅱ的反应场所是______,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光合速率可以用图中______的释放量或______的吸收量来衡量。(用字母表示)
(2)下列关于过程Ⅰ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过程Ⅰ中进入NADPH的电子来源于光能
B.过程Ⅰ只与叶绿体色素有关,与其他色素无关
C.过程Ⅰ的ATP合成过程能量可以来源于植物氧化分解
D.过程Ⅰ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内膜上
为研究高温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盛花期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A、B、C三个品系植株30℃环境移入40℃环境培养,测得光合速率,相关数据如图1。
(3)据材料分析,影响图1中实验结果的变量是______。据图1的数据分析,在40℃环境下,A、B、C三个品系植株的净光合速率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研究人员又测定了在30°环境中的A、B、C三个品系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数据如图2。
(4)根据图1和2的研究结果,有人认为:A品系植株在30°、光照强度在1250μmol•m-2•s-1时,最有利于该植株的生长,请阐述这一观点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______。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A、F (3). B (4). E (5). ACD (6). 高温 (7). 下降 (8). 高温破坏了类囊体膜的结构使叶绿体色素捕获(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光反应受到抑制;高温下气孔开放度下降,使叶片吸收的CO2减少,暗反应受到抑制 (9). 合理:在30°C、光照强度1250μmol•m-2•s-1下,A品系相比B、C品系光合速率最高,因此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
不合理:本实验只提供了30°C和40°C的组别,缺少其它温度组别的数据,最适温度需进一步实验来确定;本实验只测定了30°C下,光照强度0--2000μmol•m-2•s-1,光合速率最高时光照强度是1250μmol•m-2•s-1,但最适光照强度是否一定是1250μmol•m-2•s-1,需进一步实验来确定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过程Ⅰ表示光反应,A是水,B是氧气,C是NADP+,D是ADP和磷酸;过程Ⅱ表示A暗反应,E表示二氧化碳,F表示水。
【详解】(1)据图1分析可知,过程II代表暗反应,也叫卡尔文循环,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图中A、F分别表示参与光反应的水和暗反应产生的水。光合速率可以用图中的B氧气的释放量或E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衡量。
(2)A、过程I中进入NADPH的电子来源于水的光解,A错误;
B、过程I表示光反应,参与光反应的色素叶绿体色素,而位于液泡的色素不参与光反应,B正确;
C、过程I的ATP合成过程能量来自于光能,C错误;
D、过程I发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D错误。
故选:ACD。
(3)据材料分析,影响图1中实验结果的变量是高温。据图1的数据分析,在40℃环境下,A、B、C三个品系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因为一方面绿色植物捕获光能的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高温环境下,类囊体薄膜被破坏,导致三种品系的光能捕获效率下降,光反应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由于高温导致三个品系气孔开放度下降,进入叶肉细胞的二氧化碳减少,暗反应受到抑制,光合作用下降。
(4)合理之处:30°C、光照强度1250μmol•m-2•s-1下,比较了A、B和C三个品系,而A品系相比B、C 品系光合速率最高,因此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
不合理之处:一是本实验只提供了30℃和40℃的组别,缺少其它温度组别的数据,最适温度需进一步实验来确定;二是本实验只测定了30°C下,光照强度0--2000μmol•m-2•s-1,光合速率最高时光照强度是1250μmol•m-2•s-1,但最适光照强度是否一定是1250μmol•m-2•s-1,也需要进一步实验来确定。
【点睛】识记光合作用过程与影响光合速率因素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对题干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描述的生物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