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届山西省长治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0届山西省长治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则( )A. B. C. D.【答案】C【解析】计算,再计算交集得到答案.【详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交集的运算,属于简单题.2.已知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为( ).A. B. C.2 D.【答案】D【解析】本道题结合复数的运算,化简z,计算虚部,即可.【详解】,故虚部即为i的系数,为-2,故选D.【点睛】本道题看考查了复数的化简,关键在于化简z,属于较容易的题.3.函数的图象(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点对称C.关于直线对称 D.关于点对称【答案】D【解析】令,解得,得到答案.【详解】函数中,令,解得;令得,所以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D正确.代入验证知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切函数的对称中心,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4.根据党中央关于“精准”脱贫的要求,某市农业经济部门派三位专家对、、三个县区进行调研,每个县区派一位专家,则甲专家恰好派遣至县区的概率为( )A. B. C. D.【答案】B【解析】列出所有情况共有6种,满足条件的有两种情况,得到概率.【详解】某市农业经济部门派三位专家对、、三个县区进行调研,每个县区派一位专家,故调研的情况的基本事件总数为,,,,,,六种情况,甲专家恰好派遣至县区的情况为,,两种情况,则甲专家恰好派遣至县区的概率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5.已知向量,满足,,,则在上的投影为( )A.1 B. C.2 D.【答案】A【解析】计算,再根据投影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向量,满足,∴,可得,则在上的投影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投影,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于投影概念的理解..6.已知椭圆与双曲线的焦点相同,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得到,得到,得到离心率.【详解】椭圆的半焦距,双曲线的半焦距,由题意可得,即,∴椭圆的离心率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离心率,双曲线焦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B. C. D.【答案】B【解析】该几何体是如图所示的三棱锥,计算体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如图所示的三棱锥,结合图中数据,计算该三棱锥的体积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三视图求体积,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8.已知,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A.2 B. C. D.13【答案】D【解析】画出可行域,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计算得到答案.【详解】由已知得到可行域如图: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得知,是距离原点最远的点,由得到,所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问题,将目标函数转化为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9.《周易》历来被人们视作儒家群经之首,它表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对万事万物的深刻而又朴素的认识,是中华人文文化的基础,它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二进制计数的思想方法.我们用近代术语解释为:把阳爻“”当作数字“1”,把阴爻“”当作数字“0”,则八卦所代表的数表示如下:卦名符号表示的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数坤0000震0011坎0102兑0113 依此类推,则六十四卦中的“井”卦,符号“”表示的十进制数是( )A.11 B.18 C.22 D.26【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井卦表示二进制数的010110,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六十四卦中符号“”表示二进制数的010110,转化为十进制数的计算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进制,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10.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依次为,,,则输出的为( )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程序框图知:、、中最大的数用表示后输出,比较大小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中最大的数用表示后输出,若输入的,,依次为,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得,,故最大的数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理解程序框图表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动点到点的距离与到轴距离之和为3,动点在直线上,则两点距离的最小值是( )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定义知动点的轨迹方程为抛物线,计算,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得到最值.【详解】设动点,当时,到轴距离与到直线的距离之和为3,由抛物线定义得:动点满足:,同理,当时,到轴与到直线的距离之和为3,由抛物线定理得:动点满足:,当到直线距离最小时,,到的距离:,当时,取最小值.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轨迹方程,距离的最值,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 二、填空题12.已知函数,若函数恰有2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函数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为,函数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为,根据图像得到答案.【详解】函数恰有2个零点,即函数与的图象有2个交点,可知直线过原点,函数的导数是,可知函数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为,函数的导数是,可知函数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为,由图象可知,直线的斜率时有2个零点.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零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画出函数图像是解题的关键.13.cos 75°-cos 15°的值等于_________.【答案】【解析】 原式=cos(120°-45°)-cos(45°-30°)=cos 120°cos 45°+sin 120°sin 45°-(cos 45°cos 30°+sin 45°sin 30°)=-×+×-×-×=-。14.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且的图象与的图象有四个交点,则这四个交点的横纵坐标之和等于___________.【答案】8【解析】确定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得到答案.【详解】,故,即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又函数满足,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所以四个交点的横纵坐标之和为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交点问题,确定函数关于点对称是解题的关键.15.已知球的直径,,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则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设圆心为,连结,,由是球的直径,得到,证明平面,计算体积得到答案.【详解】设圆心为,连结,,由是球的直径,得到,∵,∴,∴平面,∴棱锥的体积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三棱锥的体积,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16.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则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答案】【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得到,再根据余弦定理和均值不等式得到,得到面积最值.【详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即,所以,因为,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所以,即面积的最大值.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解答题17.在公差大于1的等差数列中,,且,,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1)直接根据等差数列公式和等比中项计算得到答案.(2),根据裂项求和计算得到答案.【详解】(1)设数列的公差为,∵,且,,成等比数列,∴,解得:,则,∴;(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裂项求和,意在考查学生对于数列公式方法的综合应用.18.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平面,且,,点为线段的中点.(1)求证:;(2)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1【解析】(1)证明,,得到平面,得到证明.(2)根据计算得到答案.【详解】(1)证明:∵平面,∴,又在矩形中,,∴平面,∵平面,∴,又∵,为中点,∴,∴平面,∴;(2)∵点为线段的中点.∴.【点睛】本题考查线线垂直,三棱锥体积,意在考查学生计算能力,推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19.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某中学积极探索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新途径及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调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加文体活动是否有关,学校对20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列联表如下: 参加文体活动不参加文体活动合计学习积极性高80 学习积极性不高 60 合计 200 已知在全部20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的概率为.(1)请将上面的列联表补充完整;(2)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学习积极性高与参加文体活动有关?请说明你的理由;(3)若从不参加文体活动的同学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5人,再从所选出的5人中随机选取2人,求至少有1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概率.附: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 ,其中.【答案】(1)表格见解析;(2)有99.9%的把握认为学习积极性高与参加文体活动有关,理由见解析;(3)【解析】(1)计算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有人,完善列联表得到答案.(2),对比临界值表得到答案.(3)有2人学习积极性高,设为、,有3人学习积极性不高,设为、、,列出所有情况,统计满足条件的情况,得到概率.【详解】(1)根据题意,全部200人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的概率为,则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有人,据此可得:列联表如下: 参加文体活动不参加文体活动合计学习积极性高8040120学习积极性不高206080合计100100200 (2)根据题意,由列联表可得:;故有99.9%的把握认为学习积极性高与参加文体活动有关;(3)根据题意,从不参加文体活动的同学中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5人,有2人学习积极性高,设为、,有3人学习积极性不高,设为、、,从中选取2人,有、、、、、、、、、,共10种情况,其中至少有1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有、、、、、、、、,共9种情况,至少有1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概率.【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联表,独立性检验,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20.已知椭圆,点、、在椭圆上,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积.(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已知直线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是,求证:过点,的直线恒过定点.【答案】(1);(2)见解析【解析】(1)计算,根据得到,得到椭圆方程.(2)直线为,计算得到的坐标,,得到,得到答案.【详解】(1)椭圆,点,,、在椭圆上,直线与直线的斜率之积,得,由,联立得,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证明:由(1)直线为,设的坐标为,则,解得,故,取点,显然,所以,,三点共线,即直线恒过定点.【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定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21.已知函数.(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解析】(1)求导得到,讨论和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得到答案.(2)时, ,令,求函数的最小值为,得到答案.【详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若,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若,令,则,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综上所述,,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时,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2)当时,,即,令,则,令,则,当时,单调递增,,所以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故,所以的取值范围是.【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恒成立问题,将恒成立问题通过参数分离转化为最值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2.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的普通方程;(2)设点在曲线上,且对应的,点是曲线上的点,求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1)直接根据参数方程,极坐标公式转化得到答案.(2),设,则,,计算得到答案.【详解】(1)曲线的方程为(为参数).转换为直角坐标方程为.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转换为直角坐标方程为.(2)点在曲线上,且对应的,故,则转换为极坐标为,设,则,则,当时,.【点睛】本题考查了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三角形面积的最值,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转化能力.23.已知函数.(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2)若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或;(2)【解析】(1)讨论,,三种情况,分别计算得到答案.(2)题目转化为恒成立,解得答案.【详解】(1)当时,,由,可得或或,即为或或,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或.(2)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当时,,即,即,可得,即在恒成立,由,可得且,可得.【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类讨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