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6015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检测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6015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检测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56015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检测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沪科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同步练习
展开第2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练习卷检测卷 (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时
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2.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托盘 C.餐桌 D.墙壁
3.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5.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6.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mm B.1cm C.1dm D.1m
7.小明同学测量圆柱直径,他的方法正确的是
A.B.C.D.
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9.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 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10.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B.C.D.
1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13.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
14.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甲下降,乙上升 B.甲上升,乙下降
C.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1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与乙同学一起出发 B.4s~8s内,只有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6.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二、填空题
17.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m。
18.“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沿同一方向运动,并且‘神舟八号”飞船飞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最后实现连接,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神舟八号”飞船是以_____为参照物,其中速度较大的是_____.(填“神州八号飞船”“天宫一号”)
19.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m/s
20.如图所示,木块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mm.
2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和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22.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第3分钟至5分钟小华的运动状态为______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三、简答题
23.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行车记录仪,可以拍摄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以保存证据,还原真相。在一次A、B两车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中,交警调阅A车行车记录仪,看到道路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突然发现B车超车变向,并道到A车前方后却又放缓车速,即恶意别车,A车避让不及,追尾相撞,如图所示。请用物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如何理解“道路前方的车子纷纷‘倒退’”?
四、作图题
24.如图所示是小车运动的st图像,请在右图中画出对应的vt图像。
五、实验题
2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 和 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选填“>”、“<”、“=”)
2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以______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vAB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vBC相比vAB___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7.小文和小敏练习“刻度尺测长度”实验:
(1)四幅图中,刻度尺的使用正确的是_______,正确选项中铅笔的长为__________。
(2)小敏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衣柜玻璃,你认为下列四个测量结果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8.7cm B.8.75cm C.8.753cm D.87.5cm
(3)小文用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本的长度为:17.1cm、17.1cm、17.2cm、17.3cm,则练习本的真实长度较接近下列哪一个值?__________
A.17.1cm B.17.175cm C.17.2cm D.17.3cm
(4)使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运动的成绩时,若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__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5)如何测出一枚圆形纽扣 的直径呢,请你用画图方法表达测量方法_________。
28.同学们用图甲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
(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_____;
(3)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象如图乙,分析乙图象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气泡在做_____运动。
(5)本实验采用气泡做研究对象进行速度的测量,因为气泡的运动速度比较_____(填“快”或者“慢”),方便测量运动时间。
29.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_____(选填“甲”或“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cm,铅笔的长度为_____cm。
(2)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cm。
(3)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
30.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31.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其中T114次列车时刻表如下:
由表中可知:
(1)从上海到蚌埠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列车从上海出发经多长时间到达蚌埠?
(3)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
(4)从上海到北京共经历多少小时?
3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一人站在汽车前方某处.汽车第一次鸣笛的声音经3s被他听到;过20s后汽车再次鸣笛,经2s被他听到.若声速为340m/s,求汽车的速度.
参考答案
1.A
2.B
3.C
4.A
5.B
6.A
7.C
8.A
9.B
10.A
11.B
12.B
13.B
14.D
15.C
16.C
17.南 北 800
18.天宫一号 神州八号飞船
19.0 0.4
20.1.75 1
21.甲 乙 向后运动
22.静止 2.5
23.通过A车行车记录仪,看到前方正常行驶的车子纷纷“倒退”,是因为前方车辆相对A车速度较慢,以A车上的行车记录仪为参照物,可以观察到道路前方的车子相对A车纷纷后退。
24.
25.刻度尺 秒(停)表 变速
26.v= 小 减小 大 0.2 小于 0.24
27.C 4.50cm B C 偏小
28.v= 刻度尺 停表 运动 匀速直线 慢
29.甲 0.1 5.30 减小误差 26.42 26.00 偏大
30.100km/h 0.7 h
31.(1)484 km (2)4 h (3)121 km/h (4)14 h
32.1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