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 (二)(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796/0-17375460983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 (二)(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796/0-17375460983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二)(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796/1-17375460992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二)(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796/1-17375460992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二)(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654796/1-17375460992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开学摸底考试】2024 -2025 学年小学数学全学段开学摸底考试卷
【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二)(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二原卷版docx、开学摸底考苏教版2024-2025学年二年级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版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所有题目必须写在对应的位置。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平整放在桌上,不要对折。
一、计算题。(25分)
1.直接写得数。
5×6= 72÷9= 3×8= 22+36= 3×3×3=
4×7= 18÷6= 9×6= 98-46= 24÷4×9=
8×4= 24÷6= 54÷6= 62-35= 8×4-22=
7×5= 21÷3= 56÷8= 47+35= 4×2+12=
答案:30;8;24;58;27
28;3;54;52;54
32;4;9;27;10
35;7;7;82;20
2.列竖式计算。
35+46+16= 87-39-26= 81-38+26=
答案:97;22;69
分析: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分
详解:35+46+16=97 87-39-26=22 81-38+26=69
二、仔细想,认真填。(29分)
1.春风小学组织学生去老君山研学旅行,二(1)班去了28人,二(2)班去了31人,二(3)班去了25人,三个班一共去了( )人。
答案:84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二(1)班去了的人数加上二(2)班去了的人数再加上二(3)班去了的人数即可求出三个班去了的总人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8+31+25
=59+25
=84(人)
所以三个班一共去了84人。
2.图是由7个图形拼成的。其中三角形有( )个;( )号是平行四边形;图中①号和②号拼成了( )形。
答案: 5 ③ 正方
分析:根据图示,通过数一数,①号、②号、④号、⑥号、⑦号都是三角形,所以三角形一共有5个; ③号是平行四边形;图中①号和②号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所以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图是由7个图形拼成的。其中三角形有(5)个;(③)号是平行四边形;图中①号和②号拼成了(正方)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拼组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3.学校精品社团有三十几名学生,把这些学生平均分成几组,每组人数和组数正好相等,这个精品社团共有( )名学生,平均分成了( )组。
答案: 36 6
分析: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是口诀中的前两个数,积是口诀中的后一个数。找出积是三十几,并且两个乘数相同的乘法口诀即可求解。积是这个精品社团共有的学生人数,乘数是平均分成的组数。
详解:六六三十六
6×6=36(名)
这个精品社团共有36名学生,平均分成了6组。
4.10÷2=5读作( ),其中除数是( ),被除数是( ),商是( ),用的乘法口诀是( )。
答案: 10除以2等于5 2 10 5 二五一十
分析: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读出算式,“÷”读作“除以”,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前面的数叫除数,结果叫商,用的口诀是二五一十。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10÷2=5读作10除以2等于5,其中除数是2,被除数是10,商是5,用的乘法口诀是二五一十。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明明上二年级,他的身高是135( ),手掌宽约8( )。
教室前后大约长8( )。小朋友的一块橡皮大约长4( )。
数学书封面宽大约18( )。一幢6层的大楼大约高18( )。
答案: 厘米/cm 厘米/cm 米/m 厘米/cm 厘米/cm 米/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来解决此题。
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所以,计量明明的身高、手掌宽、一块橡皮长及数学书封面宽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米尺的长度是1米,所以,计量教室前后长及一幢6层的大楼高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明明上二年级,他的身高是135厘米,手掌宽约8厘米。
教室前后大约长8米。小朋友的一块橡皮大约长4厘米。
数学书封面宽大约18厘米。一幢6层的大楼大约高18米。
6.在括号里填“>”“<”或“=”。
( ) 42÷6( )24÷6
( ) 4米( )40厘米
答案: = > < >
分析:根据题意,依次计算出各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比较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最高位相同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结果为止。长度单位的题目根据1米=100厘米统一单位再比较。
详解:3×4=12;
2×4+4
=8+4
=12
12=12,则3×4=2×4+4;
42÷6=7;24÷6=4;7>4,则42÷6>24÷6;
10÷5=2;10-5=5;2<5,则10÷5<10-5;
4米>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40厘米,则4米>40厘米。
7.找规律填数。
(1)16,24,32,( ),( ),( )。
(2)81,64,49,( ),( ),( )。
答案:(1) 40 48 56
(2) 36 25 16
分析:(1)此题的规律是:2×8=16,3×8=24,4×8=32,5×8=40,6×8=48,7×8=56。
(2)此题的规律是:9×9=81,8×8=64,7×7=49,6×6=36,5×5=25,4×4=16。
详解:(1)5×8=40,6×8=48,7×8=56;
即,16,24,32,40,48,56。
(2)6×6=36,5×5=25,4×4=16。
即,81,64,49,36,25,16。
8.买1本笔记本的钱可以买4把直尺,丽丽带的钱正好可以买8本笔记本,如果都买直尺,可以买( )把。
答案:32
分析:买1本笔记本的钱可以买4把直尺,那么,买8本笔记本的钱可以买(8×4)把直尺,即可解决。
详解:8×4=32(把)
故,买1本笔记本的钱可以买4把直尺,丽丽带的钱正好可以买8本笔记本,如果都买直尺,可以买32把。
9.26根棒棒糖,最少去掉( )根,就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添上( )根,也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答案: 2 4
三、对号入坐。(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姐姐收集了53枚邮票,送给妹妹14枚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原来妹妹比姐姐少( )枚邮票。
A.14B.39C.28
答案:C
分析:当姐姐送给妹妹14枚邮票后,姐姐少了14枚,妹妹多了14枚,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那说明姐姐比妹妹多(14+14)枚邮票;据此解决。
详解:14+14=28(张)
即,姐姐收集了53枚邮票,送给妹妹14枚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原来妹妹比姐姐少28枚邮票。
故答案为:C
2.从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只剪一刀),剩下的部分不可能是( )。
A.三角形B.五边形C.平行四边形
答案:C
分析:平行四边形是由4条边围成,且对边平行且相等;
三角形由3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四边形由4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五边形由4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
如下图,从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剩下的部分可能是五边形,三角形或四边形,但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从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只剪一刀),剩下的部分可能是三角形或五边形,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C
3.计算下图中有多少个小方格,列式不正确的是( )。
A.6×3+4B.6×4-2C.6×4+2
答案:C
分析:可以看成三个整行每行6个正方形,再加4个不是整行的正方形,列乘加算式计算,也可以看成4个整行每行6个正方形,减两个正方形,列乘减算式计算,据此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知:原图可以列式为:
6×3+4
=18+4
=22(个)
或
6×4-2
=24-2
=22(个)
故答案为:C
4.下面可以用算式“3×6”解决的实际问题是( )。
A.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3页,第二天看了6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B.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3页,看完6页需要多少天?
C.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3页,6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答案:C
分析:根据各选项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即可。每份分得的一样多的时候,已知份数和每份的数量,用乘法可以求出总数。
详解:A.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3页,第二天看了6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用加法计算,用第一天看的数量加上第二天看的数量,即3+6=9(页),不符合题意;
B.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3页,看完6页需要多少天?用除法计算,用总需看的页数除每天看的即可得到几天可以看完,6÷3=2(天),不符合题意;
C.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3页,6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用乘法计算,用每天看的页数乘天数即可得到6天一共看多少页,3×6=18(页),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张阿姨带了8张5元的人民币去买书包,她可以买哪个书包?( )
A.B.C.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乘法计算出张阿姨一共带了多少钱,再和各书包的价格比较大小。带的钱大于或等于书包的钱可以买,小于不能买。
详解:8×5=40(元)
A.48>40,不能买;
B.39<40,能买;
C.52>40,不能买。
她可以买39元的书包。
故答案为:B
四、操作与实践。(9分)
1.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六边形。
答案:见详解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和六边形的特征来画图即可。
平行四边形是由4条边围成,且对边一样长,一组对边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六边形是由6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而成的封闭图形。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画法不唯一)
2.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答案:见详解
分析:用直尺从0刻线到8厘米处画一条8厘米的线段,比8厘米短2厘米的是8-2=6(厘米),再画一条6厘米的线段即可。
详解:8-2=6(厘米)
作图如下:
3.按要求画线段,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三角形。
分成2个三角形 分成3个三角形 分成4个三角形
答案:
五、解决问题。(28分)
1.
(1)车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如果中途有3个小朋友下车了,还剩多少个小朋友?
答案:(1)15个
(2)12个
分析:由图可知,(1)一节车厢里有5个小朋友,一共有3节车厢,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用乘法列式计算;(2)用总的小朋友数量减去下车的数量就是车上还剩多少个小朋友,据此解答。
详解:(1)5×3=15(个)
答:车里一共有15个小朋友。
(2)15-3=12(个)
答:还剩12个小朋友。
2.二年级在举行篮球联赛,二(1)班得了36分,二(2)班比二(1)班少8分,二(3)班的得分是二(1)班和二(2)班得分的总和。二(2)班多少分?二(3)班多少分?
答案:二(2)班:28分。二(3)班:64分
分析:据题意可知,在篮球赛中,一班得了36分,二班比一班少8分,用一班的得分减去8分即可得出二班的得分;已知三班的得分是二班和一班的总和,将一班的得分加二班的得分即可得出三班的得分。
详解:368=28(分)
36+28=64(分)
答:二(2)班得分28分。二(3)班得分64分。
3.一辆大巴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下去17人,上来6人,现在这辆大巴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23人
分析:用原来的人数减下去的人数,再加上来的人数即可求出现在这辆大巴车上一共有多少人。
详解:34-17+6=23(人)
答:现在这辆大巴车上一共有23人。
4.一盒饼干50块,要分给乐乐和他的5个朋友,每人7块,够吗?如果够,还剩几块?如果不够,还差几块?
答案:够;还剩8块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人数乘每个人分的饼干数量,先算出一共要发多少块,再跟50进行比较,若大于50,则饼干数量不够。若小于50,则够,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1)×7
=6×7
=42(块)
50>42
50-42=8(块)
答:每人7块,够,还剩8块。
5.消防队有一栋36米高的塔楼,用作消防员的日常训练。消防员李叔叔从楼顶向地面作速降训练,他平均每秒钟可以沿着墙面下降3米,4秒钟之后,李叔叔离地面还有多少米?
答案:24米
分析:结合题意,消防员李叔叔从楼顶向地面作速降训练,他平均每秒钟可以沿着墙面下降3米,据此求出4秒钟之后李叔叔沿着墙面下降了多少米,再用总的高度减去下降了的高度,就是离地面的高度。
详解:3×4=12(米)
36-12=24(米)
答:4秒钟之后,李叔叔离地面还有24米。
6.一辆公交车从一中站开出时有乘客52人,到了下一站,下车25人,又上来34人,这时公交车里有乘客多少人?
答案:61人
分析:用车上原有的人数加上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即可计算出这时公交车里有乘客多少人。
详解:52-25+34
=27+34
=61(人)
答:这时公交车里有乘客61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开学考】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C卷(苏教版).zip,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C卷答案解析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C卷A4版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C卷答题卡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C卷A3版苏教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考】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B卷(苏教版).zip,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B卷答案解析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B卷A4版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B卷答题卡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B卷A3版苏教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考】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A卷(苏教版).zip,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A卷答案解析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A卷A4版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A卷答题卡苏教版docx、2024-2025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秋季开学摸底考A卷A3版苏教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