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沪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第九章 浮力第四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九章 浮力第四节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节 物体的浮与沉
主备人
小组成员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标要求】
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业要求】
能通过实验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
能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关心我国在深潜方面的成就。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上一节学习浮力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上一节内容构成完整的浮力知识体系本节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力、重力、二力合成和密度等知识联系密切。本节内容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和密度计的浮沉原理。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已经学过受力分析、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等相关的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一方面,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一些有关浮沉现象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对物体的浮沉现象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其中最典型的是:有的学生会认为“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并不了解浮沉的实质,也不能理性地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际的浮沉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本质、正确的认识。在解释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时,由于学生不知道它们的结构特点所以感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运用动画、图片等,向学生介绍其结构特点,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启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形成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
【科学思维】
通过模型构建的形式讲解潜水艇等的浮沉原理。
【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对潜水艇等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通过新闻时事和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物理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人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
为此,本节教学的设计策略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潜水艇、热气球、选种等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
2.了解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等浮沉的工作原理。
3.应用浮沉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潜水艇等的浮沉原理。
五、教学准备
实心的松木球、铁球、水、烧杯、玻璃瓶、鸡蛋、盐、密度计、种子、多媒体课件。
【设计环节及意图】
情景引入(激发兴趣)→旧知复习(体现递进)→新知探究(方法引领)→小结评价(体现能力)……→课后小结(大概念统领)→任务评价(体现成效)
【课时安排】第1.5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要点
备注
【环节一】
引入课题
【环节二】
进入新课
【环节三】
【环节四】
活动一:创设情意、提出问题
用多媒体展示古人打捞铁牛的视频。
问:卸掉船上的泥沙,船为何上浮?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呢?
本节将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活动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索
出示铁球和木球。
将铁球和木球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问:会发生什么现象?
问:浸没在水中的铁球、木球(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浮沉可能跟什么力有关?
引导学生做图9-16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
问:每次玻璃瓶都浸没于水中,以及采用空瓶、装满水、装适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受力分析。
引导学生分别让玻璃瓶上浮、下沉、悬浮,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比较重力的变化。
教师进行讲解。
板书: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活动三:交流合作、构建新知
问:同学们知道怎样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吗?
教师演示图9-17的鸡蛋浮沉实验。
问:鸡蛋放入清水后,浮沉情况如何?
问:加入盐后,鸡蛋浮沉情况如何?
问:再加入水后,鸡蛋浮沉情况如何?
请同学们试着解释这些现象。
教师进行总结。
活动四:创设情意、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课P223-224。
板书: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
教师展示一只密度计。
问:它的结构是什么?
问:密度计是利用什么原理制造的?它的刻度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解:
密度计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即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它所受的浮力总是等于它受到的重力和阿基米德原理工作的,由于F浮=G,F浮=G排=ρ液gV排=ρ液gSh入。所以与密度计浸入液体深度成反比。密度计的刻度值是上端小下端大。
教师演示图9-19实验:将一把稻谷撒入盐水烧杯中。
教师请大家一起观察“盐水选种”的实验,并说说如何判断哪种稻谷米粒最饱满,为什么?
教师讲解:
沉入底部的稻谷米粒最饱满,因为密度最大的稻谷沉入水底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浮在水面上的稻谷干瘪不合格,密度较小。
用多媒体展示潜水艇的视频。
问: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教师出示潜水艇的模型,观察结构.结合教材图9-20分析潜水艇的受力情况和上浮、下潜的原理.然后通过课件展示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过程。
教师讲解:
潜水艇的压力舱充水时,自重增加,重力大于浮力,潜水艇下潜;潜水艇的压力舱排出一部分水时,自重减轻,重力小于浮力,潜水艇上浮。潜水艇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下潜和上浮的。
教师播放热气球比赛课件。
问:为什么热气球会飞起来呢?
请大家讨论:
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又有什么办法?
教师播放“奋斗者”号深潜器的相关视频。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分析情境并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实验
边实验,边思考问题
代表上台进行受力分析
举手发言
边看实验,边思考问题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学生自行阅读教材
观察密度计,进行描述
学生小组合作自制密度计,并用自制密度计测酒精和盐水密度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举手发言
学生阅读课本,举手发言
观看视频
将抽象的物理情境清晰地展现出来,有利于让学生的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让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
通过老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并将规律教学导入应用阶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体会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能为我国深浅成就而自豪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认真观察、操作、比较、独立思考等。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思考,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质疑等。
定量评价(能力):
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性评价(过程):
能否通过回顾学习过程的概括,总结物理知识学习的方法经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三节 探索宇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第三节 机械效率教案设计,文件包含第1课时认识机械效率docx、第2课时机械效率的测量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