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名师教学设计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名师教学设计第1页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名师教学设计第2页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名师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二单元6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二单元6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整体把握,感受形象,深度探究,全课总结,课外延伸,能力迁移,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诗词吟诵的基本技巧(语言建构与运用)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思维发展与提升)
    3.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审美鉴赏与创造)
    4.豪放词的风格、辛弃疾词作善用典故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建议
    1.学习这两首词首先要了解辛弃疾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处境,明白其思想感情产生的基础,理解他的愤慨和痛苦。
    2.用典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教学时要给学生仔细讲解典故的由来和意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3.理解意境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教学本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诗词赏析的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的两首词都是千古名篇,教师可以提供若干篇鉴赏文章给学生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引导学生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4.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分析典故”这一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
    5.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计划】三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目标】
    1.掌握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的艺术手法。
    2.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纵横沙场、立下不世之功是古代不少文人的人生理想,就连体弱多病的李贺都曾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言壮语。而事实上,既能横槊赋诗,又可驰骋沙场的英雄并不多见,但辛弃疾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的人生,通过他的词作来感受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诵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体味词人沉雄豪壮的词风,巩固上节课朗读效果。
    2.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
    三、整体把握,感受形象。
    (一)学习上阕
    1.读了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让两位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上片中词人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明确:借景抒情: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
    3.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景物意象和最具有表现力的动词进行赏析。(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
    (1)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4)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明确: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5)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明确:①看、拍、会、登(板书)
    ②“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③“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④“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5.上阕小结:上阕写景抒情,词人通过写清秋、远山、夕阳、孤雁等,表达自己飘零江南的愁恨、抑郁和孤独之情。
    (二)学习下阕
    1.全体男生诵读下阕,思考: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板书: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张翰 —— 乐于归隐 (反)
    许汜 —— 谋取私利 (反)
    刘备 —— 雄才大略 (正)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正)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1) 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用典 。
    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三句呢?
    明确: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亦与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
    总结: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6.下阕小结:下阕借典言志,表达自己对国势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与遗憾。
    四、深度探究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点拨:把握“清秋”一词,从季节角度入手。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秋水秋色无边无际的特点来写的。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
    2.如何理解“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
    点拨:先弄清“玉簪螺髻”是对山的比喻性说法,“愁”“恨”则是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明确:这三句写山。“玉簪螺髻”是对山的比喻性说法,“献愁供恨”用移情于物的手法,点出“愁”“恨”,由单纯写景而开始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的“愁”与“恨”。这三句词的语序应该是“远目遥岑,(如)玉簪螺髻,献愁供恨”。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意象指代内容的角度思考其艺术效果。
    “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游子”指词人自己,词人南渡后,漂泊孤单,抑郁不得志。
    明确:这几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形有声的景物进一步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五、全课总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像这样的壮观景象,一般的凡夫俗子难得有心领略,而鹪鹩偃鼠之辈则消受不起。在这里我们感谢辛弃疾,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丰富的精神食粮;感谢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结。
    【板书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长江、遥岑
    所见 愁恨
    落日、楼头、断鸿
    所为 看、拍 愤懑
    休说——报国雄心
    所想 三个典故 羞见——为国忘私 慨叹
    可惜——不遇之慨
    六、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课时作业
    1.诗词用典可以品评历史,借古论今。请结合杜牧的《泊秦淮》全诗,谈谈“《后庭花》”典故的作用。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答案示例:诗中的《后庭花》为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西江月 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 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做铺垫。
    (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作者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相关教案

    语文必修四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四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2-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2-6《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知人论世,倾情诵读,整体感知,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咀嚼涵咏,品味语言,对比鉴赏,拓展延伸,小结,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教案设计,共3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