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达标测试,文件包含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解析版docx、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导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02
自主学习
►任务一:降水的概念与测量
结合教材P79完成任务一,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降水的概念和形式:
大气中降落的 、 、 等,统称为降水。
和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等级:
气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来划分降水强度。
3.降水的测量:
①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 。
② 降水量的基本单位是 。
③ 测量降水的时间每天8时和20时各观测一次。
④ 降水量的统计: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日降水量即某地一 降水量之和。月降水量即某地一 降水量之和。年降水量即某地一 降水量之和。
【特别提示】
雾、霜、露水不属于降水。
►任务二:降水的变化
结合教材P80完成任务二,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降水的季节变化:
① 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 图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的降水的季节变化。
② 不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不同:有些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小,有些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大。
2.读图分析降水季节变化:
(1)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吗?
(2)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多?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3)哪几个月降水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
3.降水的年际变化:
一个地区不同年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有差别,这是年际变化。
【特别提示】
降水的类型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大。
►任务三:降水的分布
结合教材P82完成任务三,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概念:
根据降水量观测记录,在地图上把 相同的点依次连接成线。
2.等降水量的判读:
① 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
② 在等降水量线图中,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 。
③ 在等降水量线图中,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 。
3.世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① 纬度因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由赤道向两极,大体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 。
② 海陆因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 ,大陆西岸降水较 。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 。
③ 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世界“雨极”: ;世界“干极”: 。
【特别提示】
世界降水的分布“四多四少”。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03
合作探究
探究一:降水的影响
降水的影响:降水的多少给我们生活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呢?
降水少:
降水多:
【典例】【瑞雪兆丰年】2024年1月15日,山西省多地迎来2024年第一场雪。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 太原市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1)根据表格数据,补充绘制太原市年降水量柱状图。
(2)估算太原市年降水量数值,并概括太原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资料二2024年1月15日,山西省迎来今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公众出行以及能源保供、农牧业生产等都有一定影响。
(3)举例说明大雪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为减少其不利影响出谋划策。
探究二:降水柱状图的绘制
根据降水观测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有利于直观分析降水变化特点,绘制气温变化曲线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分析气温变化特点,要抓住要点。
1.根据表4.2及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步骤,绘制该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1)绘出横坐标,把它平均分成12段,分别表示1一12月,标出月份;
(2)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0一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
(3)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根据绘制的图4.20,分析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
(1)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
(2)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少?
(3)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降水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典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为进一步认识当地的气候,宜昌一中学的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进行了调研。下表为他们统计的“宜昌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表”。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将宜昌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和月降水量柱状图补充绘制完整。
(2)判断宜昌市最高温出现在 月,正值 (季节),气温年较差为 ℃。
(3)归纳宜昌市降水特点。
探究三:判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请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课本图4.21),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几个小组,采用“察言观色”的方式进行读图,并思考讨论问题:
(1)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
(2)比较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典例】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附近终年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冷却,易形成降水
B.回归线两侧,大陆东、西两岸常年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中部距海洋远,降水也少
D.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亚洲东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湿润多雨
04
知识图网
05
强化特训营
读图某校地理老师在教授《主要降水类型》时的部分板书,完成下面小题。
1.板书中绘制的降水类型是( )
A.地形雨B.对流雨C.锋面雨D.台风雨
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降水形成条件原理相似的是( )
A.秋季部分树种叶子变黄B.剧烈运动过后,身体出汗
C.冬季河流结冰D.夏季从冰箱拿出的容器表面有水珠
3.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降雨B.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C.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D.降水是陆地上特有的现象
4.下列可以获取近六天该城市降水量数据的测量工具是( )
A.百叶箱B.温度计C.烧杯D.雨量器与量筒
下图为小明绘制的不同纬度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世界年降水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B.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同
C.由中纬度地区向南北方向递减D.高纬度地区降水多于中纬度地区
6.下列关于两极地区降水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赤道附近地区比较,两极地区降水稀少
B.南极地区有“白色荒漠”之称,降水很少
C.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降水量多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降水量多
图为世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乙、丙、丁四地中,年降水量大于2000mm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8.对比甲地和丙地的年降水量,得出的世界降水规律是( )
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B.一般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C.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D.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9.影响甲、丙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10.某同学绘制了一幅等降水量线图,并做了相关笔记,但部分笔记内容被墨水覆盖,无法辨认。请阅读该地理笔记和手绘等降水量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笔记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降水量线越密集,降水量差异越小B.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大,降水越少
C.等降水量线越稀疏,降水量差异越大D.等降水量线数值越小,降水越少
11.随着共享理念逐渐融入市民生活,不少城市出现了一种新鲜事物——共享雨伞。共享雨伞是指在降水较多的商业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区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和“共享雨伞景观图”,从降水量多少方面分析,图中各地最适合设置共享雨伞的是( )
A.A地B.B地C.D地D.F地
12.小商想测量周日的降雪量,下列操作得当的是( )
A.降雪时,雪从漏斗进入储水筒
B.降雪时,只需要用盛雪口容纳降雪即可
C.测量时,将储水筒中的雪倒入量筒读取数字
D.测量时,待储水筒的雪在室内融化后倒入量筒读取数字
13.澳大利亚的墨累河—达令河流域是混合农业区。读图,导致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湖位置B.地形和风向C.过度用水D.跨流域调水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地理图像,认识地理要素分布规律是初中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图1是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2是印度西南季风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①地降水量 (填“大于”或“小于”)②地。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
(2)图1中④⑤⑥三地相比,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 影响因素是 (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
(3)简要分析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15.读“A、B、C、D四地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图。
(2)图 的各月降水量都很多,最多月份的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这个地区年降水量可达 毫米以上。
(3)图B的各月降水量很不均匀,最多的降水量出现在 月。2024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①阅读某地区降水数据资料,并根据此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②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认识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区域认知)
2.通过绘制和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学会读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明确降水分布的规律。(综合思维)
3.了解降水与人们生活、生产有密切的联系。(人地协调观)
4.知道降水的形式以及降水量的测量方法;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归纳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方法。(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与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掌握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方法。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8
6.7
10.7
17.1
21.7
25.2
27.7
27.4
23.1
18
12.4
7.2
降水(mm)
22.6
30.5
58.4
86.2
129.7
148
216.3
173.8
123
85
46.8
17.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后作业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市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当月降水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地的降水类型属于,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精品同步测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