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九大力学实验:实验9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考点复习-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九大力学实验:实验9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考点复习-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思路,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分析,注意事项,考点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讲解====================
一、实验思路
1.实验原理
单摆在摆角较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根据其周期公式T=2π,可推导得g=。据此,通过实验测出摆长l和周期T,可计算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物理量的测量
摆长l :摆长等于摆线长度和小球半径之和。可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小球球心与悬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摆长的测量值,也可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算出它的半径,再测量悬点与小球上端之间的距离,以两者之和作为摆长的测量值。
周期T:用停表测量单摆做多次全振动(例如几十次)的时间,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它的周期的测量值。
二、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器材
铁架台及铁夹,金属小球(有孔)、停表、细线(1 m左右)、刻度尺、游标卡尺。
三、进行实验
1.让细线穿过小球上的小孔,在细线的穿出端打一个比孔径稍大一些的线结,制成一个单摆。
2.将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端,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把单摆上端固定在铁夹上,使摆线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
3.用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准确到mm),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d,则摆长为l=l′+。
4.把单摆拉开一个角度,角度小于5°,释放摆球。摆球经过最低位置(平衡位置)时,用停表开始计时,测出单摆完成30次(或50次)全振动的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
5.改变摆长,反复测量几次,将数据填入表格。
四、数据分析
1.公式法:每改变一次摆长,将相应的l和T代入公式g=中求出g的值,最后求出g的平均值。设计如表所示实验表格
2.图像法:由T=2π得T2=l,以T2为纵轴,以l为横轴作出T2-l图像(如图所示)。其斜率k=,由图像的斜率即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
五、误差分析
由周期公式T=2π,可推导得g=,摆长、周期的测量不准确会导致误差。
1.测量摆长时引起的误差
(1)摆长测量值偏小,则g的测量值偏小。如在未悬挂摆球前测量了摆长;仅测量了摆线长漏加摆球半径等;
(2)摆长测量值偏大,则g的测量值偏大。如测量摆长时摆线拉得过紧或以摆线长和小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多加了半径)。悬点未固定好,摆球摆动过程中出现松动,使实际的摆长变长等。
2.测量周期时引起的误差
(1)周期测量值偏大,则g的测量值偏小。如把(n+1)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当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开始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或停止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等。
(2)周期测量值偏小,则g的测量值偏大。如把(n-1)次全振动的时间误当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或停止计时时停表过早按下等。
(3)计量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不从摆球通过最低点(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计时误差。
六、注意事项
1.选择细而不易伸长的线,长度一般不应短于1 m;摆球应选用密度较大、直径较小的金属球。
2.摆动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应很小。
3.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要形成圆锥摆。
4.计算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应从摆球通过最低位置(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要测n次全振动的时间t。
====================创新实验====================
====================典型考题====================
一、考点一:利用单摆摆动测量
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在摆球自然悬垂的状态下,用米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则单摆摆长为 (用字母l、d表示)
(2)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将钢球换成塑料球
B.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C.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大的角度后释放
D.记录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
(3)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
B.把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
D.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记为50次
2.小明利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下列最适合用作实验摆球的物体是( )
A.乒乓球B.小塑料球C.实心小铁球
(2)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球用细线悬挂在固定装置的横杆上,如图,则悬挂方式应采用 (选填“甲”或“乙”)。
(3)为了更精确测量摆长,小明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丙,摆球直径 mm,利用刻度尺测得摆线长,若他用秒表记录下单摆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由图丁可知该次实验中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 s。
(4)若测出单摆的周期T,摆线长L,摆球直径d,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用T、L、d表示)。
二、考点二:利用图像处理数据测量
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单摆小球的直径为 cm;同学用秒表记录的时间如图所示,则秒表的示数为 s;
(2)该同学又想出另一个办法测重力加速度,他测出多组摆线长L与周期T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重力加速度为 m/s2(取,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开始计时时,秒表按下稍晚
C.实验中将51次全振动误记为50次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三、考点三:利用等效单摆测量
4.1. (1)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为避免摆球晃动,采用图甲所示装置。两悬绳长都是l,与水平固定横杆夹角均为53°;用螺旋测微仪测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其值d= mm,使小球做简谐运动,用秒表记录了单摆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则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题中字母及来表示)
(2)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将悬线长加球直径当成摆长
B.由于两边悬线没夹紧,球越摆越低
C.测量周期时,误将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当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
D.摆球的质量过大
(3)若保持悬线与水平横杆夹角53°不变,通过改变悬线长,使小球做简谐运动,测得了多组悬线长l和对应的周期T,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并用这些数据作出图像为一直线,其斜率为k,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用含斜率k的代数式表示)。
5.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利用激光切割机切割出半径为R的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工件,如图甲所示。然后双通铜柱钉将两块金属板正对平行固定,在两板之间形成距离为d的较为光滑的圆槽轨道。现将直径为D的小球放入轨道,使之做简谐运动,等效为单摆运动。
(1)实验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 mm.
(2)更换大小相同,质量更大的小球进行实验,小球的运动周期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3)该单摆的等效摆长 (用R,D,d表示)
(4)若等效摆长L为12cm,取值为9.8,从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并记为第1次,第101次经过最低点时用时35s,则计算重力加速度g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反思与评价,该装置与线摆相比,缺点: ;优点: ;(缺点和优点各写出一条即可)
四、考点四:利用光电门测量
6.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用游标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2)将摆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较小角度(小于5°)静止释放,摆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如图甲,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光敏电阻(光照增强时,其阻值变小)和一激光光源,光敏电阻与自动记录仪相连,记录仪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乙。
①表示小球经过 (填“最低点”或“最高点”)的时间;
②若增加小球静止释放时的角度,则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③图乙中、、分别为对应各段的时间中点,则该单摆周期为 ;
(3)实验中用米尺测得摆线长度为,则当地重力加速度 。(用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7.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轻绳一端系住直径为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点,已知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为,在点正下方固定一个光电门,小球运动至最低点时光电门能够记录下小球的遮光时间。实验时,将小球拉起至轻绳和竖直方向夹角为,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摆至最低点时光电门光线正好射向小球球心,小球的遮光宽度可近似为,光电门记录小球的遮光时间为,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 ;
(2)小球从释放位置运动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用题中相关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多次改变的数值,重复以上实验过程并测量对应的,得到随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可计算得重力加速度 。 (用、和表示)
五、考点五:利用磁传感器测量
8.“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如图所示,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在单摆下方放置一个磁传感器,其轴线恰好位于单摆悬挂点正下方。图中磁传感器的引出端A接到数据采集器上。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若测得连续N(N从“0”开始计数)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为 (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
(2)由于器材所限,无法测量磁性小球的直径,对实验进行了如下调整:让单摆在不同摆线长度的情况下做简谐运动,测量其中两次实验时摆线的长度l1、l2和对应的周期T1、T2,通过计算也能得到重力加速度大小的测量值。请你写出该测量值的表达式 。无法测量磁性小球的直径对实验结果造成的系统误差是 (请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
六、考点六:利用拉力传感器测量
9.某同学用“单摆测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让摆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力传感器得到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球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小,体积大的球
C.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长些、弹性好的细线D.为了使单摆做简谐运动,摆角应不大于5°
(2)由图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 。(用图乙中字母表示)
(3)若摆球的质量为m,则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
七、考点七:利用弹簧振子测量
10.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g的实验方案,所用器材有:2g砝码若干、托盘1个、轻质弹簧1根、米尺1把、光电门1个、数字计时器1台等。
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弹簧竖直悬挂在固定支架上,弹簧下面挂上装有遮光片的托盘,在托盘内放入一个砝码,如图(a)所示。
②用米尺测量平衡时弹簧的长度l,并安装光电门。
③将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伸一定长度后释放,使其在竖直方向振动。
④用数字计时器记录3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t。
⑤逐次增加托盘内砝码的数量,重复②③④的操作。
该同学将振动系统理想化为弹簧振子。已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M为振子的质量。
(1)由步骤④,可知振动周期 。
(2)设弹簧的原长为,则l与g、、T的关系式为 。
(3)由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b)所示,可得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取9.87)。
(4)本实验的误差来源包括_____(双选,填标号)。
A.空气阻力
B.弹簧质量不为零
C.光电门的位置稍微偏离托盘的平衡位置
年份
试卷
分值
难度
2024
黑吉辽卷
8分
★★★
广西卷
6分
★★☆
2023
重庆卷
7分
★★☆
新课标卷
12分
★★☆
河北卷
8分
★★☆
2022
上海卷
4分
★☆☆
实验次数
摆长l/m
周期T/s
重力加速度g/(m·s-2)
重力加速度g的平均值/(m·s-2)
1
g=
2
3
参考答案:
1.(1)
(2)B
(3)BC
【详解】(1)单摆的摆长为摆线长加上摆球的半径,其单摆的摆长为
(2)A.实验中为了减小阻力的影响,应选择密度更大的材质小球,故A项错误;
B.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故B项错误;
C.小球做单摆运动应满足摆角小于,故C项错误;
D.应记录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求出平均值作为周期,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g,故D项错误。
故选B。
(3)A.由于
整理有
把悬点到摆球下端的长度记为摆长,可知摆长偏大,所以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A项错误;
B.把摆线的长度即为摆长,可知摆长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项正确;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与悬点,在振动过程中出现松动,实际摆长变大,计算所用摆长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偏小,故C项正确;
D.实验中误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49次记为50次,导致周期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项错误。
故选BC。
2.(1)C
(2)乙
(3) 20.5 99.8
(4)
【详解】(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摆球应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
故选C。
(2)甲图中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摆线长将会变大,所以摆线的悬点应用铁夹固定。
故选乙。
(3)[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主尺读数与游标尺读数之和,所以
[2]实验中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
(4)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所以
3.(1) 1.070 96.8
(2)9.86
(3)AB
【详解】(1)[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单摆小球的直径为
[2]秒表的示数为
(2)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得
所以,斜率为
解得
g=9.86m/s2
(3)AD.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得
g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摆长测量值偏大,故A正确,D错误;
BC.设测量时间为t,全振动次数为n,则有
g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表或多记录了全振动次数,故B正确,C错误。
故选AB。
4. 20.034##20.035##20.036 AC##CA
【详解】(1)[1]小球的直径
d=
[2]周期
又
联立得
(2)[3] A.将悬线长加球直径当成摆长,导致单摆的实际摆长偏大,则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故A正确;
B.球摆低会导致L增大,但仍按照之前的摆长进行测量,从而导致g测量值偏小,故B错误;
C.误将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当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导致周期偏小,最后得到的g偏大,故C正确;
D.质量不影响g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C。
(3)[4]根据周期
又
联立得
则
则
5.(1)6.125
(2)不变
(3)
(4)9.60
(5)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1)小球的直径
(2)根据单摆的振动周期
可知,更换大小相同,质量更大的小球进行实验,小球的运动周期将不变。
(3)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小球在最低点时,其重心到圆槽平面的距离为
该单摆的等效摆长为
(4)依题意,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由
代入数据,解得
(5)反思与评价,该装置与线摆相比,缺点:小球所受摩擦阻力可能会大一些;优点:可以使小球更好的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6. 最低点 减少
【详解】(2)①[1]光敏电阻在光照增强时,其阻值变小,在时间内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则光照减弱,所以表示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时间。
②[2]若增加小球静止释放时的角度,则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变大,则减少。
③[3]小球连续两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是半个周期,则该单摆周期为
(3)[4]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又,解得
7.(1)8.10
(2)
(3)
【详解】(1)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其精确度为0.05mm,所以小球直径为
(2)小球从释放位置运动至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3)由动能定理
可得
图丙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则可得
可得
8.(1)
(2) 没有影响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小球经过两次最低点为一个周期,则小球运动的周期为
(2)[1]设小球的半径为,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
根据题意有
,
联立解得
[2]根据
g的值是根据两次摆长之差求得,无法测量磁性小球的直径不会影响 g的测量值。
9.(1)AD
(2)
(3)
【详解】(1)A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可以减小空气阻力引起的误差,故A正确,B错误;
C.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可减小摆长的测量误差,故C错误;
D.为了使单摆做简谐运动,摆角应不大于5°,故D正确。
故选AD。
(2)因为一个周期内摆线的拉力出现两次最大值,两次最小值,由图像可得该单摆的运动周期为。
(3)设单摆的最大摆角为θ,在最高点时
在最低点时,对摆球受力分析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
由以上三式联立得
10.(1)
(2)
(3)
(4)AB
【详解】(1)3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t,则振动周期
(2)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可得振子的质量
振子平衡时,根据平衡条件
可得
则l与g、、T的关系式为
(3)根据整理可得
则图像斜率
解得
(4)A.空气阻力的存在会影响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实验的误差来源之一,故A正确;
B.根据弹簧振子周期公式可知,振子的质量影响振子的周期,通过光电门测量出的周期为振子考虑弹簧质量的真实周期,而根据(3)问求出的的关系是不考虑弹簧质量的关系式子,二者的中的是不相等的,所以弹簧质量不为零是误差来源之一,故B正确;
C.利用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的组合测量周期的原理:根据简谐运动的规律可知,只要从开始计时起,振子的速度第二次与开始计时的速度相等即为一个周期,与是否在平衡位置无关,故C错误。
故选A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九大力学实验:实验5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考点复习-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3m,7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九大力学实验: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考点复习-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九大力学实验: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复习-练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注意事项,误差分析,6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