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514516/0-17340550059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514516/0-17340550060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514516/0-17340550060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文有关故事、轶事和传说(学案)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17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马歇尔计划,福利国家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战结束后,欧洲大陆满目疮痍,经济崩溃,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各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工业停滞和高失业率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 1947 年 6 月 5 日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阐述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他强调欧洲的经济困境不仅影响欧洲自身,也会对美国的经济和安全造成威胁。于是,大规模的援助行动开始展开。
例如,在法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犹如及时雨。法国的许多工厂在战争中被炸毁,大量农田荒废。美国的援助资金使得法国能够重建钢铁厂、汽车制造厂等重要工业设施。在重建过程中,有一个小镇的纺织厂得到了美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原本破旧不堪、濒临倒闭的纺织厂,引进了美国先进的纺织机械,还得到了美国专家在生产管理和技术培训方面的指导。厂里的工人从最初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陌生与困惑,到逐渐熟练掌握,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新生产出的高质量纺织品不仅满足了法国国内的需求,还开始出口到其他欧洲国家和海外市场,为法国赚取了宝贵的外汇,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复苏。
在德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对其工业的重新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以德国的汽车工业为例,大众汽车公司在战后一片废墟中艰难求生。美国的援助资金帮助大众汽车厂修复了被炸毁的厂房和生产线,并且引入了美国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如标准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大众汽车公司开始重新生产汽车,其生产的甲壳虫汽车以经济实用的特点深受欧洲消费者喜爱,不仅在德国国内销量大增,还大量出口到美国等国家。德国汽车工业的复兴带动了钢铁、橡胶、机械制造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德国经济复苏的强大引擎,也为德国日后成为欧洲经济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实施的几年间,总共向欧洲提供了约 130 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及大量物资。这一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稳定了欧洲的政治局势,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控制和政治影响力,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的重要举措,在资本主义新变化历程中有着深远意义。
二、福利国家的兴起: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
二战后,英国率先开始构建福利国家体系。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福利的设想,他认为政府应该为公民提供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面保障,以消除贫困、疾病、无知、肮脏和懒惰等社会问题。于是,英国政府开始逐步建立起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等在内的福利制度。
在英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就可以看到福利国家制度带来的深刻影响。一位名叫汤姆的工人,他所在的工厂在经济不景气时进行了裁员,汤姆不幸失业。但由于英国的失业救济制度,他每周能够领取到一定数额的失业救济金,这笔钱足以维持他和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让他在寻找新工作期间不必为生计发愁。同时,他的孩子可以免费享受公立学校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学校不仅提供免费的书本和学习用品,还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费的午餐。如果孩子生病,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会为其提供免费的医疗诊治,包括看医生、住院治疗、买药等。汤姆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也享受到了免费的产前检查、分娩服务以及产后的护理补贴。
瑞典也是福利国家建设的典型代表。瑞典的福利制度涵盖面极广,甚至被称为 “从摇篮到坟墓” 的保障。在瑞典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位老人名叫汉斯。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由于瑞典的养老福利制度,他被安排住进了一家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的养老院。养老院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和健康护理,他每天都能吃到营养丰富的饭菜,还可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读书、下棋、听音乐等。汉斯老人无需为养老费用担忧,因为这一切都由国家福利体系承担。而且,瑞典的福利制度还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持。对于残疾人,政府提供专门的康复训练、就业指导和生活补贴,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融入社会,过上自立自强的生活。
福利国家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提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安全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国家也面临着财政负担过重、养懒人等问题,引发了后续一系列关于福利制度改革的思考与讨论,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政策方面新变化的重要体现。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硅谷传奇与科技创新浪潮
二战后,以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深刻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而美国的硅谷则成为了这场科技革命的一个传奇缩影。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硅谷原本只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的一片果园和牧场。然而,随着斯坦福大学等科研机构在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以及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涌入,这里逐渐成为了科技创新的热土。例如,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创立就是硅谷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一群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在硅谷的一间简陋车库里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旅。他们致力于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成功研制出了新型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相比以往的电子元件体积更小、性能更稳定、功耗更低,为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仙童半导体公司的成功,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在硅谷诞生和崛起。苹果公司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 1976 年于硅谷的一个车库里组装出了第一台苹果电脑。这台电脑以其简洁易用的设计和创新的功能,如可视化的操作系统界面等,迅速在科技爱好者和商业用户中引起了轰动。苹果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 iMac、iPd、iPhne 和 iPad 等,这些产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听音乐、上网、拍照、通讯等,还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消费电子热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除了电子计算机和消费电子领域,硅谷在互联网、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在互联网领域,雅虎、谷歌等公司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方式。谷歌通过其强大的搜索引擎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海量信息搜索服务,成为全球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在生物技术方面,基因泰克等公司在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为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疑难病症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新能源领域,特斯拉汽车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引领了一场交通能源领域的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以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使资本主义经济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转变,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和竞争态势。
四、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联合之路的探索与曲折
二战后,欧洲各国深刻认识到战争给欧洲带来的巨大破坏和伤痛,为了实现欧洲的和平与繁荣,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就是这一努力的重要成果。
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在历史上长期敌对的国家,在战后开始尝试和解与合作。在法国的一个边境小镇上,当地的农民和德国的农民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农产品贸易往来。最初,双方都还有些疑虑和戒备,但随着交流的增多,他们发现彼此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这种民间的经济交流逐渐得到了两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成为法德和解以及欧洲联合的一个微观缩影。
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了《巴黎条约》,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将六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管理机构之下,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开端。通过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六国在煤炭和钢铁这两个重要的工业领域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合作和市场统一,有效地避免了因争夺煤钢资源而引发战争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高了六国在这两个领域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随后,六国又在 1957 年签署了《罗马条约》,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旨在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逐步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在这个过程中,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例如,意大利的时尚产品如服装、皮鞋、手袋等大量出口到法国、德国等其他成员国,而德国的机械制造产品、汽车等也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市场内畅销。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则致力于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和开发,成员国共同投资建设核电站,开展原子能技术研究合作,提高了欧洲在原子能领域的科研水平和能源供应能力。
欧洲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农业政策方面,成员国之间就曾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法国是农业大国,希望欧洲共同体能够制定有利于法国农产品出口的农业政策,如提供高额的农业补贴等。而德国等其他一些成员国则担心法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会对本国农业和财政造成压力。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和协商,欧洲共同体最终制定了一套复杂的共同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成员国之间的利益,但也留下了一些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和政治一体化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它促进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融合和交流,增强了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为后来欧盟的成立和欧洲进一步的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是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调整和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五、日本的崛起:废墟上的奇迹与挑战
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入了极度困境,本土遭受了美军的大规模轰炸,工业设施大量毁坏,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破坏,物价飞涨,失业率居高不下。然而,在短短几十年间,日本却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以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复兴政策。例如,在汽车工业方面,丰田汽车公司在战后初期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重重困难。但丰田的工程师们通过学习和借鉴美国汽车工业的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如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并结合日本本国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独特的 “丰田生产方式”,强调精益生产、即时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丰田汽车以其高质量、低油耗的特点逐渐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并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在 1960 年代的美国高速公路上,丰田汽车开始崭露头角,其花冠等车型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出口量逐年增加。
在电子产业领域,索尼公司是日本崛起的典型代表。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精神。他们从生产小型收音机开始,不断推出创新产品。索尼的随身听(Walkman)堪称电子消费产品史上的经典之作。这款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推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年轻人可以随时随地携带随身听,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它改变了人们的音乐收听习惯,也为索尼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索尼还在电视、摄像机、音响等电子设备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产品以高品质和先进技术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日本在经济崛起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现象。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虚高,大量资金涌入这些领域进行投机炒作。在东京,房地产价格涨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一块小小的土地价格甚至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大片房产价值。然而,泡沫终有破灭之时。随着日本政府为了抑制泡沫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暴跌,许多企业和个人破产,银行出现大量坏账,日本经济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停滞期,被称为 “失去的二十年”。
日本从二战后的废墟中崛起成为经济强国的历程,展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和国际市场开拓等多种因素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但同时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市场泡沫、过度投机等风险和问题,为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深刻的启示,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中一个极具特色和研究价值的案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版(2024)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外交全方位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5课 钢铁长城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陆军,海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与火箭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学案及答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故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故事,共和国与护国主时期的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