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江苏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江苏通用).docx
    • 原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docx
    • 原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docx
    • 原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江苏通用).docx
    • 原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docx
    • 原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pdf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江苏通用)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江苏通用)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江苏通用)第3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第3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江苏通用)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第1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江苏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江苏通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江苏通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江苏通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江苏通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江苏通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默写含第六单元内容。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20分)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走进苏州园林,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及深(suì)的文化背景,绝对是诱发你灵感的好地方。尽管人工雕琢的痕迹较浓,缺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截然不同、纯属自然的异域景观,但苏州绝对是不寂寞的。她的变迁,她的历史,她的古往今来的历史人物,她的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等等,正是她亘古不变的媚力所在,无时无刻不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被她所诱,被她所惑,为她而叹。在我眼里,小家璧玉般的苏州虽不及大家闺秀般的杭州来得气派,也缺乏像上海那样的大手笔,但从文化底(yùn)来讲,苏州是有底气的。
    (1)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上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拼音。
    ①深(suì) ②雕琢 ③亘 古不变 ④底(yùn)
    (2)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3)把上文中的画线句改为肯定句式。
    【答案】(1) 邃 zhuó gèn 蕴
    (2)媚—魅 璧—碧
    (3)时时刻刻都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深邃,shēn suì,深远;深奥。
    雕琢,diā zhuó,原指文字的修饰加工,后借以形容过分追求文字的华美。
    亘古,gèn gǔ,整个古代;终古
    底蕴,dǐ yùn,事情的详细内容或内情。
    (2)本题考查字形。
    媚力——魅力,意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小家璧玉——小家碧玉,意为: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
    (3)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故可改为:时时刻刻都攒动着关注她的人们的心。
    2.(8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作家和篇名。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自身不幸遭遇的态度各不相同。 (作者)虽然身在人世间,却宁静淡然,远离尘俗杂事,而其原因,他早已在《饮酒》中抒发:“问君何能尔? 。”杜甫在面对国家动乱,亲人音讯不通的状况发出了“ , ”的思念之声,在《春望》中怀揣着战争无法也阻隔不了的亲情。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现实苦闷中无法排遣辛酸与痛苦,只能落笔写就《渔家傲》,希望“ , ”,将她送往那传说中的海上仙境。杜牧在《 》中,咏史抒怀,认为“ ,铜雀春深锁二乔”,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但若追溯其根源,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在面对苦难与不幸时,无论隐居避乱,还是奋发前进,都从来不与黑暗和压迫同流合污,哪怕是威逼利诱,哪怕有性命之忧。
    【答案】 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赤壁》 东风不与周郎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标题、作者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重点字:渊、烽、抵、蓬。
    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几则新闻:
    ①2020年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第一篇,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光荣,违规作弊入刑”。
    ②2021年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③2023年6月2日,“新商业: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分论坛在北京举行。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寓意。
    【答案】(1)“诚信”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2)①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②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探究。
    材料一①强调要诚信应考,“作弊入刑”;
    材料一②青岛对骗提公积金的解决措施“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材料一③北京开展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
    三则新闻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体现了“诚信”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守“诚信”将受到严惩。据此回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写出寓意。对于前者,考生应先观察画面,看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包括哪些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把它陈述出来即可。对于后者,考生要抓住画面的文字和夸张变形的部分,然后结合实际写寓意即可。
    观察图画,可见画面的中心主体是一个铁匠师站在铁砧旁,身着印有“诚信”二字的工作服,铁块上写有“承诺”二字。根据“诚信”与“承诺”的关系,意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装着“诚信”做事,只要不忘自己的“承诺”就一定能打造出精品,就一定能将事情做得完美,而且他的承诺一定会被社会信服。
    第二部分(共50分)
    (一)名著阅读
    4.(3分)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这是戏剧家罗斯丹对《昆虫记》的评价。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在翻译为中文的时候有错别字,其中的“抒写”应该是“书写”。你认为应该是哪两个字呢?请阅读下面《昆虫记》的语段,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现在蝗虫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羡餐。
    【答案】应该是“抒写”。文段中“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它的小命休矣”,作者对螳螂捕食蝗虫的动作描写细致入微,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体现了作者如美术家一般地看;“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羡餐”,作者用“羡餐”这个词,将螳螂进食的场景描绘得极具生动性和趣味性,这体现了作者如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抒写”更能体现出作者对昆虫世界的独特感受和生动描述。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和词语的使用。
    抒写:抒情描写。(或表达和描写)
    书写:用笔写。
    两者的区别:抒写,是含有主观感情的对事物或者事情的内心活动的描述和表达;书写,是对客观事情的客观记录,不含有任何人的任何感情色彩的东西,只是最平实的记录。
    根据选文“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它的小命休矣”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螳螂捕食蝗虫的情景,结合题干“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可知,此处仿佛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作者如美术家一般地看,切合“抒写”的描述;结合“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羡餐”具体生动地描绘了螳螂进食的场景,其中“羡餐”富有趣味性,体现了作者如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
    据此分析可知,“抒写”更能体现出作者对昆虫世界的独特感受和生动描述。因此,应使用“抒写”。
    5.(4分)阅读《昆虫记》选段,完成各题。
    【选段一】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节选自《蝉》)
    【选段二】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1)请结合画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说说选段一语言的特点。
    (2)结合两则选段,说一说,能创作出如此科普巨著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案】(1)使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腾跃”、“翻转”、“倒悬”、“钩”等一系列动词对蝉的脱壳过程进行了描写,写出了蝉脱壳过程的艰难、时间之长和美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炼生动。
    (2)选段一:从“大概要半小时”可以看出法布尔观察细致专注或有毅力有恒心;选段二:“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歌声中观察”、“探究生命”等词句,看出法布尔热爱昆虫、敬畏生命。结合具体内容。
    【详解】(1)本题考查动作描写。
    据“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钩”等动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脱壳的艰难过程,突出了脱壳的难度之高、时间之长及极具美感,从这一系列的动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精炼简洁。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选段一的“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法布尔对昆虫观察的认真、细致,专注力很强;从选段一的“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可知,法布尔观察昆虫常常耗时很长,但他依然很有耐心、毅力和恒心;选段二通过“你们”和“我”研究昆虫的行为进行对比,据“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等描述可知,法布尔热爱昆虫,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本题答案不唯一,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7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冬夜饮
    (唐)杜牧①
    淮阳多病②偶求欢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夜深
    (唐)周弼④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注】①淮阳多病:西汉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②诗人作此诗时,受人挤,流放为黄州刺史。③求欢:指饮酒。④周弼,宋代诗人,汝阳人,诗、画,善墨竹。
    6.(2分)下列对杜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淮阳多病”,这句诗中诗人以汲黯自比,用典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
    B.“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浇愁。
    C.“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寥寥七字,描画出客人陪诗人喝酒时间之久,衣袖上都有凝霜,可见情深义重。
    D.杜诗第四句的感叹沉重有力,妙在以问语出之,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音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音不绝。
    7.(2分)周诗题目是“夜深”,如换成“夜读”,你觉得怎样?结合诗歌前两句作分析。
    8.(3分)两首诗中都描写到雪,你觉得表情达意的效果相同吗,请分析。
    【答案】6.C
    不好,“夜深”体现时间晚,“夜读”只写了一件事,诗人想通过夜深之景来表达闲适自得之情。
    8.不同,杜诗写雪,渲染凄婉氛围,通过描写初冬寒夜自斟自饮的情形,抒发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才华的苦闷之情。周诗写雪是为了衬托读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表现诗人宁静安适的读书心境。
    【解析】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理解和赏析不正确。“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意思是: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结合“淮阳多病偶求欢”(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尔喝杯酒解忧愁)可知,勾勒了一个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而非“客人陪诗人喝酒时间之久,衣袖上都有凝霜,可见情深义重”。故选C。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周诗“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的意思“我独坐书床,挑灯夜读,在这安静的夜里连打更声都没有听到。门外的春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一弯残月挂在半山一湾流水悄然成冰”可知,重点不在于写读书,而在于读书到夜深人静时周围的环境给予自己的感受,表达了闲适自得之意,因此,改为“夜读”不好。
    8.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初冬夜饮》“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杆”(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可知,那阶下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此处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将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根据《夜深》“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门外的春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一弯残月挂在半山一湾流水悄然成冰)可知,诗人读书至深夜,因为太投入,不知何时雪停天晴,明月悄然升起,表现诗人宁静安适的读书心境。
    (12分)对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①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③。”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④矣。
    ②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节选自周容《小港渡者》)
    【注】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木板。③阖:关闭。④牡下:上锁。
    9.(2分)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两处)。
    命 小 奚 以 木 简 束 书 从
    10.(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吾与汝毕力平险( )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3)望城二里许( ) (4)予愠为戏( )
    11.(4分)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2)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12.(2分)甲文中的愚公和乙文中的渡者,你更欣赏谁?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
    【答案】9.命 /小 奚/以 木 简 束 书 从
    尽,全 肩负,扛 表约数,左右 生气
    11.(1)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2)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
    12.[示例一]更欣赏愚公。愚公面对大山,不惧困难,意志坚定,目光远大,坚信移山必将成功,他的这些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示例二]更欣赏渡者。渡者是个很睿智的人,他看到“小奚以木简束书”,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隐患,认识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
    “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的意思是: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命”为谓语,后断开;“小溪”为宾语,表明“命”的对象,后断开;“以木简束书从”为宾补,对宾语进行补充。因此正确的断句为: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毕:副词,尽,全;
    (2)句意: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荷:动词,肩负,扛;
    (3)句意: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许:表约数,左右;
    (4)句意:我听了有些生气,认为他在戏弄人。愠:动词,恼怒,生气。
    11.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如……何:把……怎么样;且:况且;焉:哪里。(2)徐:慢;尚:尚且,还;速:快;阖:关闭。
    1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选出自己更欣赏的人物并阐明原因,合理即可。
    更欣赏愚公。阅读【甲】文可知,写王屋、太行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等,突出了愚公不怕困难、敢吃苦、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由和“智叟”的对话谈及人力“无穷匮也”,能看出愚公有远见,有发展的眼光,而寓言结尾处借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写出了愚公的雄心壮志和苦干精神,使山神害怕上帝感动,更烘托出了愚公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精神的感人力量;
    更欣赏渡者。阅读【乙】文,由文中“渡者熟视小奚”“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等内容可知,渡者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远见的人,他能够“熟视”书童,看出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意在告诉读者如果急功近利,想要快点完成目标,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失误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即欲速则不达。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乙】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摸两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我听了有些动气,认为他在戏弄人。快步前进刚到半路上,小书童摔了一跤,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乱了,小书童哭着,没有马上站起来。等到把书理齐捆好,前方的城门已经下了锁了。
    此时,一种茫然若失之感袭上心头,我忽然觉得先前摆渡者之言近似哲理:世上凡急于求成、鲁莽行事者,反倒往往是自取其败,最终大都类似我这种日暮途穷而无所归宿的结局。
    (三)现代文阅读
    (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围炉煮茶时,兰兰父母谈论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的新闻,兰兰向他们请教“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材料一】
    ①安吉白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②拥有“茶中之王”美誉的安吉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茗品。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异的品种,在手工炒制上有独特之处,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采摘一芽带一片或二片真叶,不带奶叶、鱼叶。由于叶片极薄,茎梗粗,杀肯理条对温度有苛刻要求。相比机械加工,手工炒制白茶需要加工人员更灵敏的触觉、视觉、嗅觉、听觉,更高难度的手法和技艺,另外,手工炒制的白茶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加工技艺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③一杯一盏,托举起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在文化传播载体、渠道、路径变得日益多元的当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被“束之高阁”的非遗文化也逐渐渗透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周杰伦经典歌曲《爷爷泡的茶》至今仍广为传唱,吸引粉丝主动了解茶圣陆羽及中国茶文化;爆款古偶剧《梦华录》开篇以秀出茶中拉花———“茶百戏”技艺收割大片粉丝热议宋朝茶文化;火遍朋友圈的“围炉煮茶”让传统煮茶文化在新时代年轻人生活中得以延续生命,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方式。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增强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唤醒社会民众对于茶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
    【材料二】
    【材料三】
    ①“中国茶”申遗成功,谱写非遗文化新篇章
    ②一茶一饮,彰显着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蒌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节庆中。
    ③袅袅茶香,沁润着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茶与中国人相伴千年,经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丰富多样的手工制品。杯小乾坤大,一茶一汤彰显着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创造力和多样性;茶香蕴千年,丝丝袅袅沁润着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从万里茶道到丝绸之路,神奇的“东方树叶”见证着中华文化的传播交融,推动着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3.(3分)兰兰做了几条有关茶文化的笔记,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不同茶类适宜的冲泡方式不同,例如白茶最合适的冲泡温度是90-100℃。
    B.安吉白茶在手工炒制时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
    C.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现有2000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
    D.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能够让非遗文化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方式。
    14.(3分)围炉煮茶时有客来访,请根据材料,指导兰兰泡好一杯安吉白茶。
    15.(3分)客人询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为何能够入选人类非遗,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帮兰兰回答。
    【答案】13.A
    ①选择合适的茶具,如玻璃杯等。②按照1g:50ml的茶水比准备茶叶和水。③用80-85℃的水温冲泡,第1泡20-30S出汤,第2-5泡30-35S出汤。
    15.①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并发展出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形成了不同的习俗,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节庆中。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在手工炒制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加工技艺有极强的实用价值。③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逐渐渗透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增强了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唤醒了社会民众对于茶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解析】1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结合材料一第②段“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异的品种,在手工炒制上有独特之处,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可知,选项中“摊凉、初烘”顺序错误;
    C.结合材料三第②段“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中的“2000多种”可知,茶品超过2000种,选项中“2000种”有误;
    D.材料一的第③段“火遍朋友圈的“围炉煮茶”让传统煮茶文化在新时代年轻人生活中得以延续生命,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方式。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增强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唤醒社会民众对于茶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能增强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围炉煮茶”让传统煮茶文化在年轻人生活中延续生命成为当下流行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方式之一,但不能说非遗文化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交活动和生活方式,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1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拥有“茶中之王”美誉的安吉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茗品”可知,属于绿茶。
    材料二“六大茶类冲泡技巧”示意图,选择绿茶指导泡好一杯安吉白茶可知,泡好一杯安吉白茶第一步是选择茶具——玻璃杯;第二步茶水比是按照1g:50ml的比例;第三步水温是80-85℃的热水冲泡。
    示例:①准备透明的玻璃茶具,以便欣赏安吉白茶在水中的优美姿态。②根据茶水比1:50确定茶叶量和水量,例如3克茶叶对应150毫升水。③将水烧至80-85℃,缓缓注入茶具中,让茶叶充分浸润。④等待约25秒后进行第一泡出汤,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⑤第二至五泡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至30-35秒出汤,依次倒入公道杯,再分杯给客人品尝。
    1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概括。
    材料三第②段提到“‘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可知,这句话明确指出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各个环节中形成的独特性。“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节庆中”可知,这段内容具体阐述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丰富多样以及由此产生的广泛影响,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仪式节庆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地位,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
    材料一第②段指出“拥有‘茶中之王’美誉的安吉白茶是绿茶中的珍稀茗品。安吉白茶在手工炒制上有独特之处,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手工炒制白茶需要加工人员更灵敏的触觉、视觉、嗅觉、听觉,更高难度的手法和技艺,另外,手工炒制的白茶对进一步研究开发加工技艺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可知,这里详细说明了安吉白茶手工炒制的独特工序和对开发加工技艺的实用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在手工炒制方面的独特之处。
    材料一第③段提到“在文化传播载体、渠道、路径变得日益多元的当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被‘束之高阁’的非遗文化也逐渐渗透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增强非遗文化传承活力,唤醒社会民众对于茶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可知,这段内容强调了在当今时代,借助社交手段和流行因素,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得以广泛传播,增强了传承活力,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热爱茶文化。
    (15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微信步数
    姜萍
    ①母亲喜欢走路,年轻时就喜欢隔三岔五地去赶集,一口气能走上五六里路。记忆中,她总是风风火火,见人就说:“每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②我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既要做农活,又要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只能让身体棒棒的,才能支撑起这个家。
    ③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后,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的时光,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那时,微信刚有了运动圈,母亲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给大姨、二姨和亲戚朋友们点上赞。
    ④好不容易,我们都在城里立下了脚,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父亲却突然患上癌症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一人了。我们轮番动员母亲来城里,和我们谁住一起都行。母亲却总是推辞,她说,自己住乡下习惯了,家里还有田地、菜园、鸡鸭,她一样都割舍不下。
    ⑤我们放心不下母亲,便轮流着回家看她。母亲每每看到我们回来,总是嗔怪我们:“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钱啊,还耽误你们的时间。”她举起手机,打开运动圈对我们说:“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⑥这倒是真的,母亲至今依然保持着走路的习惯,每天,她的微信步数总在我的朋友圈里遥遥领先。于是,我就养成了每天看母亲步数的习惯。看到步数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那步数背后,是一个永远生机勃勃、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母亲。
    ⑦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家,临睡前,发现母亲当天的微信步数只有两百多步。天哪,到底怎么了?一个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是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忙给母亲打去电话,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傻丫头,你二姑家女儿不是快出嫁了吗?昨天我就在她家帮忙缝了一天被子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⑧不久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型项目,我每天忙得很,半个月都没给母亲打过电话,只是偶尔看看母亲依然每天成千上万的步数。项目快要竣工时,我们和甲方会面时,我居然遇到了邻村的朋友小萌。
    ⑨一见面,我们就“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说到村里的事时,她突然问我:“兰姨的腿好点了吗?”我一愣,妈妈的腿怎么了?小萌说,你居然不知道啊,兰姨前段时间去摘果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了……
    ⑩我心急如焚,害怕电话里母亲不说实话,我没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请假买票回家了。
    ⑪推开门,看到的一眼让我眼眶湿润了——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⑫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出来,大声喊道:“妈——”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
    ⑬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我想,以后不管母亲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
    (选自《广州日报》2022年12月6日)
    16.(3分)结合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年轻时,母亲为了生计而走路;子女考上大学后,母亲为了 而走路;子女立业后,母亲为了 而走路;摔伤后,母亲为了 而“走路”。
    17.(6分)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
    ①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从描写角度)
    ②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从加点词角度)
    18.(3分)文章两次提到母亲的笑,请你揣摩并写下母亲笑背后的心理活动。
    19.(3分)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6. 休闲 健康 不让子女挂念
    17.①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通过“靠”“垫”“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受伤时还在刷微信步数的情形,表现了母亲不愿让孩子牵挂与担心。“1301”“1302”数数让人联想到母亲一直以来的坚持与乐观,让人感动。
    ②五味杂陈指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形容感受复杂而说不清楚。表现出我对母亲为了不让儿女担心,而撒谎制造微信步数的感动;对自己只是通过微信步数关心母亲,缺少陪伴与关心的自责、愧疚。
    18.第一处“爽朗的笑声”表现出母亲腿受伤,不想麻烦孩子,影响工作,所以我得笑的爽朗,让孩子们放心,也表现出母亲的乐观。
    第二处“尴尬地笑”则是因为自己隐瞒伤情被女儿发现的掩饰,也表现出母亲的可爱,和女儿的关心。 19.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母亲的呵护,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减少与忽略。作为子女我们对父母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应当常回家看看,给父母适当的照顾;不能忽略父母的身体健康,应当陪伴父母锻炼身体或者及时带父母看病;不能忽略父母的心灵健康,应当经常和父母聊天,宽慰父母的心灵。应当努力学习工作,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的恩情。古蜀人的艺术创造力
    【解析】16.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第一空:根据第③段“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后,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的时光,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得出:母亲在闲暇时光散步。据此可填“休闲”。
    第二空:根据第⑤段“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得出:母亲为了健康跑步。据此可填“健康”。
    第三空:根据第⑫段“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得出:母亲为了不让子女挂念而跑步。据此可填“不让子女挂念”。
    17.(1)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首先指出描写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根据“靠”“垫”“系”等一系列动词分析,是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受伤时还在刷微信步数的情形,表现了母亲不愿让孩子牵挂与担心。根据“1301,1302……”分析,这是母亲念叨的微信步数数字,是语言描写,“1301”“1302”数数让人联想到母亲一直以来的坚持与乐观,让人感动。
    (2)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五味杂陈”指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形容感受复杂而说不清楚。结合第⑫段“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表现出我对母亲为了不让儿女担心,而撒谎制造微信步数的感动;结合下文“我想,以后不管母亲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对自己只是通过微信步数关心母亲,缺少陪伴与关心的自责、愧疚。
    1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第一处:在第⑦段“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结合上文“天哪,到底怎么了?一个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是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分析,“爽朗的笑声”表现出母亲腿受伤,不想麻烦孩子,影响工作,所以我得笑得爽朗,让孩子们放心,也表现出母亲的乐观。
    第二处:在第⑫段“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结合“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分析,“尴尬地笑”则是因为自己隐瞒伤情被女儿发现的掩饰,也表现出母亲的可爱,和女儿的关心。
    19.本题考查拓展。首先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联系现实生活阐述即可。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母亲的关心和呵护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作为子女我们对父母的关心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应当付诸于行动,给父母适当的照顾;认真回父母电话,不要因为父母电话啰嗦而心烦。应当努力学习工作,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的恩情。
    第三部分(共60分)
    20.(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时间无形、无色、无味。它只有声音。
    那是像河水一样流动的声音吗?它更沉静,更平缓,好像潜伏在地下静静地流淌着。
    那是像微风一样吹拂的声音吗?它更温柔,更文静,让人想到它在吹着一朵蒲公英,向远方飘去。
    那是像心跳的声音吗?一声声、一滴滴,如沙漏一般,时间就过去了。
    只要一静下来,我就听见时间流逝的声音。
    (节选自金波《时间流逝的声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以“我听见时间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参考例文:
    我听见时间的声音
    流年回转,掠过了几世轮回,是谁在背后挑灯主使;铿锵之音,亦冲破万世时空,那又是谁的声音……
    儿时,你住在襁褓中,软绵的布料包裹着你,你还不会说话。
    大一点,你已学会迈步行走,深深浅浅的印迹遗留在你摇晃的身后。
    再大些,你已处在叛逆的世界,周围的嘈杂使你心烦,你想破茧,想冲出重重禁锢。
    你是无声的,却又无声胜有声。谁可知,你的声音浑厚磁性;谁曾想,你也有稚嫩喑哑的日子。你竟能雕镂人心,让世态愈渐苍凉;你竟能行如飞梭,早已来回数个世纪,在其中飘忽不定,四处闯荡。
    你是时间,是会说话的时间;你是时间,是见证人类历史岁月的时间。你,亦是一位老者,曾经历过隔世的沧桑,也用心尝过悲欢离合之苦,如此才得来今日的潇洒风姿,俨然一派仙人之风流朔气。你深知那内心遭受的伤痛之重,因而落得个心软之名,你用自己还不算完美的声线,描绘着过去与未来的画面。
    人们都说你是悄无声息的,而你却为了向他们证明,正在拼命大声说话,想要告诉他们,你的所见所闻,你的所想所感,还有你睁大双眼时,努力铭记住的历史。你无时无刻、无论何地,都俯在人们的耳边,和他们诉说,想与他们交流。
    你掠过长空,解开了《阿房宫赋》中“复道行空,不霎何虹”的谜底。你撩起珠帘,让它们丽影叠叠,引人无限畅想。你顽劣极了,像个孩子般,扫落树上的粉红,落得个满园缤纷。尽管如此,你亦快活逍遥,不去理会那些失败者的哀叹和祈愿,只因你是时间,收不住的光握不住的沙。你蔑视那类懒惰不上进,却还自哀自怜,咒怨时光匆匆的人,但你仍旧心太软,偶尔会稍停脚步,进而柔声劝阻。也许,那窗外正不断敲打檐角的雨声,就是你的声音;也许,那天空中的云卷云舒,轻柔拂过的风声,就是你的声音;抑或是,那滚滚而动,正电光交错时的震耳雷声,就是你的声音……
    你让青黛粉墙被刮得平仄有声,你让金珠石玉被消磨得毫无光泽,你让卿本佳人貌美不再,你让风流才子倜傥尽失,你拥有一把利剑,斩情丝,砍荆棘,亦是花开花落,满目凄然。
    你看,花都开了。你反反复复,流浪轮回,又回到终点。
    你看,花都开好了。那不正是你最美的语言;你看,花,开得绚烂,那一定是你最动听的声音。
    你如白驹过隙,就算暗潮汹涌,你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我在这岁月中听见你的声音,感受你的声音,因你的声音而震撼。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一、审题。“我”限制了人称,“听见”,一般指的是具体的声音,而“时间”是个很抽象的词语,你看不见它,你更摸不到它,但它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伶伶俐俐地行走。“听见时间的声音”则就是用心去感受时间,感受时间的走动。另外,材料将“时间的声音”与“河水的声音”“微风的声音”进行对比,突出时间的“平静和缓、温柔文静”,就像四季变化、人思想上的变化、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对往事的追忆等,这些都是在时间的见证下发生的,而且往往是悄无声息的;而“时间的声音”又像“心跳的声音”,是有生命的脉动,是有痕迹的,就像做了某些决定,确定了某个目标,每分每秒都是在朝着目标前进,那么时间就像心跳一样,有痕迹,时间的声音也会在内心留下印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便可以抽丝剥茧式地去构思文章内容,主要是要用心感受身边时间流逝所带来的变化,抒发情感。
    二、构思。如写春风和煦、夏莲绽放、秋叶变黄、冬雪飘落等四季的景色,四季的变化是时间静静流淌带来的;如写城市或乡村房屋、街道、角落等的变化,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发展,时间滴答走过,我们用心感受时间的声音,感受时代的变化;如写身边的人与事物,母亲的叮咛,父亲的背影,姥姥慈祥的微笑,爷爷温柔的抚摸……这些都是亲人们爱的表达,我们在这些爱中成长,时间温柔地记下了这些回忆,让我们铭记心中等等。注意在叙述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心理、对话等描写,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在材料安排上,注意详略得当。在写法上,学会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突出文章的主旨。

    相关试卷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贵州专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这是一份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贵州专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贵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贵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贵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贵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贵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贵州专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苏州专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这是一份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苏州专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苏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苏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苏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苏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苏州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苏州专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广西专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这是一份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广西专用,上册1~5单元)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件包含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广西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广西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上册第15单元广西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广西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广西专用docx、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广西专用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