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类中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是( )
A.元谋人B.龙山人C.红山人D.河姆渡人
2.1965年,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挖掘到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经地磁仪器测定,其生活代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的发现可以实证( )
A.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B.远古人类起源于中国
C.中国有170万年的文明史D.云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赐(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尚书.牧誓》记载:“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斧钺在此主要充当( )
A.征伐武器B.礼仪用器C.部落象征D.政治礼物
4.米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仅是主食,也承载着美好的寓意。下列古人类中,有可能最早享 用米饭的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仰韶人D.河姆渡人
5.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 )
A.仁爱至上B.人文关怀C.强调民本D.批判怀疑
6.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典型代表,这一遗址中发掘出女神庙、祭坛、积石冢等十几处大型公共建筑。由此推知,当时这一地区( )
A.阶级对抗渐趋激烈B.贫富差距日益明显
C.社会组织能力强大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7.《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有( )
①禅让制 ②宗法制 ③分封制 ④皇帝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
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骚》
9.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
10.作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农作物最早不是由中国培植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1.据《史书》记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最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于( )
A.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B.发展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C.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D.提高了黄帝的个人威望
12.妇好墓是目前殷墟遗址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墓葬,墓上的“母辛门”享堂,传说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据考证,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继位。据此判断,武丁继位时距今(2020年)已有
A.1250年B.3267年C.3268年D.3269年
二、问答题
13.请说出中国汉字的起源、发展脉络、并列举出你所熟悉的书法家(至少两位)。
三、材料解题思路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二 有煜(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摘自《诗经·小雅》
材料三 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其直(在争论中获胜)。及断狱日,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
——摘自《国语·晋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
15.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商周三族的起源、兴起、所在地域等皆不相同,但是夏商两族却认为他们的祖先的起源与兴起和所在的地域都是在大禹所奠定的疆域内,赞奉大禹所开拓的“禹绩”。此外,“中国”之称,最早见于周初武王和成王之时,按照《说文》的解释,“夏,中国之人也”,是指认同为夏人和继承夏文化的人。这样,“夏”到西周已经发展为民族的名称。在西周,原属不同来源、不同部落集团的祖神,已纳入同出黄帝的谱系之中,这便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经济、文化方面,夏商周本来比较接近,都以农业为主,其先民都以粟、黍为主要农作物。青铜技术在夏代开始发达,商周达于鼎盛。文化方面殷墟甲骨文字与周原甲骨文字及商、周铸在铜器上的铭文同属一文字体系,都是汉字构字六种方法齐备的成熟文字,呈现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1)依据材料一、概括夏商周三族交融的表现。
材料二 秦朝为华夏与四夷的交流提供两大基础:其一谓物质基础,包括建设首都,设立郡县和修治驰道。秦吞并诸侯便将诸侯宫室仿造于咸阳,成为国家象征,起到多民族国家统一精神之作用……秦始皇五次巡狩全国,修筑驰道,将四夷生活的区域与中原联系起来。其二谓制度基础,包括创立法制和设置机构。云梦秦简有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社会关系……在机构设置上,中央设典客官职,位列九卿,掌管异族归附事务,民族地方设道,“县有蛮夷曰道”。
——唐勇《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促进民族交融的举措。
材料三 很多王国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
——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3)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解题思路】A、结合所学知识,云南元谋人化石的发现,证明了中国是远古人类的起源地,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远古人类的起源有非洲、美洲、亚洲其他区域,表述错误,B错误;
C、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文明史是从夏朝的建立算起的,C错误;
D、结合所学知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分布广泛,表述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试题简单。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正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侧重记忆的考查。
3.答案:B
【解题思路】中华文明是礼乐文明,夏商西周时期,斧钺是重要的礼器,象征权力,B项正确;
斧钺主要充当礼器,而非武器和政治礼物,也不是部落的象征,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提取材料中斧钺在早期政治生活中作用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题思路作答。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解题思路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4.答案:D
【解题思路】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D正确;
元谋人、北京人为旧石器时代人类,当时还没有产生农业,排除AB;
仰韶人生活在北方,主食以粟为主,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华文明起源特点和成就,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解题思路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5.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关睢》和《兼葭》是青年男子为各自倾心的“淑女”“伊人”唱出的一往情深、缠绵悱恻的情歌,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故两者反映的思想共性是肯定人的价值,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
《关睢》、《兼葭》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信息无法体现仁爱至上的思想,排除A。
《关睢》、《兼葭》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信息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故排除C。
《关睢》、《兼葭》和“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信息无法体现批判怀疑,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可知这体现了人文精神;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能体现人文精神,由此他们的共性就是人文精神,难度一般。
6.答案:C
7.答案:B
【解题思路】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推选首领的一种方式,而皇帝制是秦始皇确立的,故①④项错误;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奴隶社会两大政治支柱,加强了周王在地方的统治,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维护了周朝的长治久安,故②③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思路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由材料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得出西周的制度,结合西周政治制度及其意义可以得出结论。
8.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D从题干中“以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比兴手法”“闪耀着南方文化的奇丽色彩”的信息可知该作品应该是屈原的;
A《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
BC项与“比兴手法”“南方文化”的信息不符,故AB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9.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用的礼器以及贵族的生活用器,由于青铜器冶炼技术复杂,且生产成本较高硬度较低不适于制作农具,所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数量极少,A说法不符合史实,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A
10.答案:C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②④是由中国培植的,排除ABD。小麦原产地在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流域;玉米原产美洲,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
【点评】本题是排列组合选择题,只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中国最早培植的作物排除即可。
11.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黄帝时期,有不顺从的部落会得到讨伐,这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A正确;
黄帝部落的势力得到发展、黄帝部落范围扩大、黄帝个人威望提高都不符合材料“ 最重要的历史作用在于 ”的限定,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黄帝的功绩,解答本题需根据华夏族形成的历程进行解题思路。
12.答案:D
13.答案: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发展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任意两位都正确)。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起源于图画文字。发展的脉络主要是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书。书法家的列举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即可,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张旭、怀素、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答题关键在于 对材料的解题思路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
14.答案:(1)井田制。
(2)表明在公田以外,出现了私田
(3)表明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了。
15.答案:(1) 夏商周三族到西周时已经有了共同的族称(夏,即中国),有了共同的地域观念,共同的祖先观念,共同的经济特征和文化特征。
(2) 举措:建设首都;设立郡县;修筑驰道;创立法制和设置机构。
(3) 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将盐、酒及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辽夏金元的统治,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走向整体的世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课题训练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