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6441488/0-17326119344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6441488/0-1732611934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9/16441488/0-17326119345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义乌市福田小学 义乌市优质课获得者 胡争艳
义乌市教坛新秀 义乌市绣湖小学 蒋玉卿
设计简介
本课设计紧扣教材,重在让学生从教材引发对自己生活实际的思考,通过相关事例辨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有时会让家人困惑,要正视因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给家人带来的一些烦恼,用心体会家人的爱。本设计重在情境创设,从不同的家人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体会家人的家,理解和体会家长言谈举止背后的爱。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可和接纳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
2.学会透过家人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理解和体会父母长辈言谈举止、批评和教育背后的爱。
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它和《让我们 的家更美好》、《弘扬优秀家风》同属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这一单元主要从家庭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理解父母的艰辛,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弘扬优秀家风。本课的主题就是: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引导学生知道家庭成员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创设李晓欣的烦恼为主线的情境,以下面几个层次来深化主题。一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我们也要理解父母的想法;二是我们的心声要让父母知道,理解父母的心,认可和接纳父母的建议。三是静下心来了解读懂长辈的心,努力理解和接纳父母长辈,彼此走近彼此的内心,更用心地理解体会父母的爱。
学情分析:
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孩子与父母相处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逐渐变得不和谐,许多家长表示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变得不听话,顶嘴甚至开始叛逆。孩子对父母缺少感激与尊敬,更谈不上相互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
难点:理解和体会家人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
教学准备:
1.材料采集,课件制作
2.微视频制作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我们在家庭里生活成长。有温暖有快乐可能也有烦恼,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读懂彼此的心》这一课,来感受学习与家人相处的一些小秘诀。
2.导入新课:这不,李晓欣同学就遇上了烦恼,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活动二:成长的烦恼
1.出示李晓欣的周记,播放录音。
2.出示问题一:李晓欣的烦恼是什么?怎么产生的?
听完了李晓欣的周记,你们知道李晓欣有什么烦恼了吗?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后小结:是啊,同学们一定发现,李晓欣认为自己长大了,但爸爸妈妈却不认可自己的想法,她很苦恼。
【设计意图】教材活动园中的李晓欣的周记描述的是李晓欣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在一些事情上不同的想法和行为表现,以及自己的烦恼和困惑。课前录音的录制,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对正文内容思考。
3.过渡语:那么,我们的生活中有发生类似像李晓欣这样的事吗?仔细想想。
课件出示:你与家人相处过程中有不愉快的经历吗?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师引导:有的同学说很多,有的同学说不多,但也存在,的确是给生活带来了烦恼。不过,既然问题存在,我们就要勇敢面对,想办法去解决。现在,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原本和谐亲密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了?
出示问题三:为什么原本和谐亲密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了?
同学们,大家再来听一听一位小学生的独白。
4.播放一个小学生的自白音频片段
5.小结:分析了李晓欣的周记,又听了这位小学生的独白,你一定明白了,原来我们与家人和谐亲密的关系变得有些紧张了,跟我们自己的长大有关系,与我们的心理变化有密切关系,但爸爸妈妈知道吗?清楚我们的变化吗?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从李晓欣的事例联系到学生,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表达感受,大家一起帮助其发现问题,找寻原因,深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补充《一位小学生的独白》,激发学生主动表达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与家人的不愉快,或者成长中困惑。
活动三:家人的烦恼
导语:那在长辈的眼里,我们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听听两个妈妈的烦心事。
1.出示对话内容,播放录音。
从两位妈妈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2.追问:我们认为自已长大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父母却认为我们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如小时候乖巧。这是什么原因呢?请你仔细想一想。
3.小结:我们要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爸爸妈妈也要知道我们的心声。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多交流多沟通才行。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听两位妈妈的对话,帮助学生学会倾听、了解父母的想法。
活动四:我与家人的不同
导语:其实,与父母相处还有一些小秘密,我们继续学习…….
1.观看小视频
看完了这段视频,你发现了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时候有什么小秘密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与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2.学生看了之后思考交流
3.小结得出结论:在生活中,对待同样的事情,家长们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同,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上有所不同。
提问:如果是你的妈妈,面对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反应?
4.相信大家心里肯定已经有了答案,家人或严格地要求我们,或精心地照顾我们,或民主地与我们协商……各不相同的关爱方式,但相同的就是浓浓的亲情。
小结:因为有不同,所以我们需要相互了解。
虽然有不同,但是亲情与爱是相同的。爱就是认同与接纳。
【设计意图】课前录制教材活动园中的内容——周日想去同学家写作业,不同的妈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应?学生通过这个视频中三位同学的不同做法,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说如果是自己的妈妈,会是怎么样一个态度?从而了解到父母对孩子各不相同的爱的方式。
活动五:体会家人的爱
导语:前面我们聊了很多秘诀,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接纳。接下来,让我们开展一次“好好体会爱”的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怎么体会爱呢?请看——
1.学习事例,从同学的分享中,读懂家人的爱。
我们通过五个家庭事例来体会家人爱的不同方式,
这是第一位同学,点击播放录音。
这是第二位同学,点击播放录音,你发现了这两位同学家人表达爱的方式了吗?
小结:这两位同学的家长,把爱化作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是第三位同学,点击播放录音。
这是第四位同学,点击播放录音,你发现了这两位同学家人表达爱的方式了吗?
小结:他们严格要求孩子,以身作则,这也是爱。
这是第五位同学,点击播放录音,你发现了这位同学家人表达爱的方式了吗?
小结:锻炼孩子的能力,不溺爱这是真正的爱。
同学们,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批评教育中感受他们的爱。那你们家里有哪些类似的爱呢?请你写下来,并与父母交换意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情境,分析、解读父母言行背后的爱。从教材延伸到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身边类似的爱,从而把自己对父母言行的理解融入进去。
2.学生写一写家里有哪些类似的爱,然后与父母与交换彼此的意见
通过刚才的同学们的分享,我们知道了家长们爱的方式各不相同,老师要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2.出示一首小诗《父母的爱》,读一读这首小诗。
爱藏在唠叨里,爱就在细节中。
爱还在批评里,爱也在教育中。
爱是相互理解,爱是相互包容。
爱是相互接纳,
爱需要我们——读懂彼此的心。
3.总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同学们,课的最后,我们一定明白了:我们应与父母相互理解,因为我们的生活态度、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各不相同,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也会不同,相互理解十分重要,因为有了不同,所以,我们要努力理解并接纳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请你尝试与父母沟通,把你的想法告诉他,让彼此走进彼此的心,更用心地理解与体会家人的爱。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寻跟父母相处的其他小秘密。
【设计意图】一首小诗,帮助孩子理解家人的爱,明白爱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接纳。概括了全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多视角看问题,关注、了解家人的想法,尤其要正视因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给家人带来的一些烦恼,用心体会家人的爱。
板书设计:
读懂彼此的心
我与家人有不同,多交流、多沟通。
我们彼此多了解,读懂彼此互理解。
作者简介:
胡争艳,义乌市优质课获得者,义乌市基本功比武二等奖,有多篇论文获得市级奖项。
蒋玉卿, 义乌市道德与法治教坛新秀,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获得者,金华市、义乌市优质课获得者,义乌市品德基本功比武一等奖,义乌市优秀班主任。致力于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多篇论文、案例在正式刊物中发表并获奖,制作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微课十余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1 读懂彼此的心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主动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 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