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乡镇(五四制)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乡镇(五四制)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
A. 12xyz-9x2y2=3xyz(4-3xyz)
B. 3a2y-3ay+6y=3y(a2-a+2)
C. -x2+xy-xz=-x(x2+y-z)
D. a2b+5ab-b=b(a2+5a)
【答案】B
【解析】A.12xyz-9x2y2的公因式是3xy,提取公因式:12xyz-9x2y2=3xy(4z-3xy),故此选项错误;
B.3a2y-3ay+6y的公因式是3y,提取公因式得:3a2y-3ay+6y=3y(a2-a+2),故此选项正确;
C.-x2+xy-xz的公因式是-x,提取公因式得:-x2+xy-xz=-x(x-y+z),故此选项错误;
D.a2b+5ab-b的公因式是b,提取公因式得:a2b+5ab-b=b(a2+5a-1),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 已知多项式分解因式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由多项式分解因式为,得
.
,,
故选:D.
3. 分解因式x4-1得( )
A. (x2+1)(x2-1)B. (x+1)2(x-1)2
C. (x-1)(x+1)(x2+1)D. (x-1)(x+1)3
【答案】C
【解析】x4−1=(x2−1)(x2+1)=(x+1)(x−1)(x2+1),
故选:C.
4. 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因式分解的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面积相等可知,
故选:C.
5. 如果把分式:中的x、y都扩大10倍,那么分式的值是( )
A. 扩大10倍B. 缩小为原来C. 不变 D. 缩小为原来的
【答案】B
【解析】把分式中的和都扩大倍后可得:,缩小为原来的.
故选:B.
6. 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选项中分子和分母有公因式,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中分子和分母有公因式,所以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分子和分母有公因式x,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中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 游客共有个人,若每个人住1个房间,结果有1个人无房住,则客房的间数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个人分到了房间,每个人分配1间,
因此宿舍的间数为,
故选:A.
8. 已知是有理数,则多项式值是( )
A. 一定为负数B. 不可能为正数
C. 一定为正数D. 可能为正数、负数、0
【答案】B
【解析】
,
即多项式的值是不可能为正数.
故选:B
9. 两名同学进行了10次三级蛙跳测试,经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若要比较这两名同学成绩哪一位更稳定,通常还需要比较他们成绩的( )
A. 众数B. 中位数C. 方差D. 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析】故要判断哪一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三级蛙跳测试成绩的方差.
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
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三级蛙跳成绩的方差.
故选C.
10. 若一组数据1,2,3,4,x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则实数x的值不可能是( )
A. 0B. 2.5C. 3D. 5
【答案】C
【解析】分五种情况如下:
(1)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3,4,,
∵这组数据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3,
∴中位数是3,平均数为,
∵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
∴,
解得:,符合排列顺序;
(2)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3,,4,
∵这组数据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3,
∴中位数是3,平均数是,
∵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
∴,
解得:,不符合排列顺序;
(3)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3,4,
∵这组数据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
∴中位数是2,平均数,
∵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
∴,
解得:,不符合排列顺序;
(4)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1,2,3,4,
∵这组数据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
∴中位数是2,平均数,
∵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
∴,
解得:,符合排列顺序;
(5)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1,2,,3,4,
∵这组数据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
∴中位数,平均数,
∵平均数与中位数相同,
∴,
解得:,符合排列顺序;
∴的值为0或2.5或5 .
故选:C.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
②描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
③描述一组数据的众数只有一个;
④描述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一定是这组数据里的数;
⑤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大小发生了变化,一定会影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B
【解析】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只有一个,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众数,可以有多个,所以①②对,③错;
由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取各数的平均值,中位数一般是将原数据按大小排列后,进行计算得来的,所以平均数与中位数不一定是原数据里的数,故④错;
一组数据中的一个数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平均数一定发生变化,众数、中位数也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发生改变,所以⑤错.
12. 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a的值是( )
A. 0或1B. ﹣2或0C. ﹣1或2D. ﹣2或1
【答案】D
【解析】去分母得:,
整理得:x2﹣ax﹣3x+3=x2﹣x,
即:(a+2)x=3,
当a+2=0,即a=﹣2时,方程(a+2)x=3无解,
当时,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
当a+2≠0时,解方程(a+2)x=3得:,
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
,即得到x=0或x=1,
当x=0时,,得到a无解,
当x=1时,,得到a=1,
综上所述,a值为﹣2或1时,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 已知2,3,6,a,b这五个数据的方差是3,那么3,4,7,a+1,b+1这五个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答案】3
【解析】由题意知,原数据的平均数为,新数据的每一个数都加了1,则平均数变为+1,
则原来的方差S12= [(x1﹣)2+(x2﹣)2+…+(x5﹣)2]=3,
现在的方差S22= [(x1+1﹣﹣1)2+(x2+1﹣﹣1)2+…+(x5+1﹣﹣1)2]
=[(x1﹣)2+(x2﹣)2+…+(x5﹣)2]=3,
所以方差不变.
故答案为3.
14. 若一组数据1,,3的平均数为,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答案】
【解析】∵数据1,x,3的平均数为x,
∴×(1+x+3)=x,
解得:x=2,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S2=×[(1-2)2+(2-2)2+(3-2)2]=,
故答案为:.
15. 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
=
∵
∴原式=
=
=
=
故答案为:3.
16. 若,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7
【解析】,
,
即,
.
故答案为:7.
17. 如果是多项式的一个因式,则m的值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是多项式的一个因式,
∴由二次项和常数项可得另一个因式为,
∴,
∴.
故答案为:.
18. 若解关于的分式方程不会产生增根,则的取值为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去分母得,
解得,
当时分式方程有增根,
,
把代入,
得,
分式方程不会产生增根,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9. 因式分解:
(1)
(2)
解:(1)原式
.
(2)原式
.
20. 计算:
(1)
(2).
(3)化简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组整数
解:(1)
;
(2)
;
(3)
,
解不等式得,
解不等式得,
∴不等式组解集为,
∵,,
∴整数,
∴原式.
21. 解方程:
(1);
(2).
解:(1)方程两边同乘,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得:;
检验: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得解为;
(2)方程两边同乘,得:,
去括号,得:,
移项,合并,得:,
系数化1,得:,
检验,当时,,分式方程无意义,
所以是原方程的增根,舍去;
∴原方程无解.
22. 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解:去分母得,
整理得,
因为方程的解为负数,
所以且,即且,
解得且,
∴k的取值范围为且.
23. 为了解某区域甲、乙两个公司外卖员的收入情况,某调查小组从这两个公司中各随机抽取名外卖员,收集他们年的收入数据(单位:万元),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入用x表示,共分成五组::,:,:,:,:).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甲公司外卖员的收入在组的数据为:,,,,,,;乙公司名外卖员的收入是:,,,,,,,,,,,,,,,,,,,;
甲、乙公司抽取的外卖员收入统计表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甲、乙两个公司,哪个公司的外卖员年收入水平更高?请说明理由(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3)若甲公司有外卖员人,乙公司有外卖员人,请估计这两个公司年收入大于等于万元的外卖员总人数.
解:(1)由题意得:组有人,
∴组人数为:(人),
∴,
∵甲组(人),组(人),组人,
∴甲组中位数为第名的平均数,即组第名的平均数,则,
由题意得:乙公司名外卖员的收入中出现次数最多,
∴,
故答案为:,,;
(2)乙公司的外卖员年收入水平更高,理由:
∵乙公司的外卖员年收入众数、中位数都大于甲公司的,
∴乙公司的外卖员年收入水平更高;
(3)
(人),
答:估计这两个公司年收入大于等于万元的外卖员总人数为人.
24. (1)班级组织同学乘大巴车前往“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基地离学校有90公里,队伍8:00从学校出发.苏老师因有事情,8:30从学校自驾小车以大巴1.5倍的速度追赶,追上大巴后继续前行,结果比队伍提前15分钟到达基地.问:大巴与小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2)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5万元,付乙工程队工程款万元.工程领导们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可有三种施工方案:
方案A: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方案B: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比规定日期多用5天;
方案C:若甲乙两队合作4天后,余下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
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你觉得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
解:(1)设大巴的平均速度为公里小时,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公里小时,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
答:大巴的平均速度为40公里小时,小车的平均速度为60公里小时;
(2)设甲单独完成这一工程需天,则乙单独完成这一工程需天.
根据方案,可列方程得,
解这个方程得,
经检验:是所列方程的根.
即甲单独完成这一工程需20天,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25天.
所以方案的工程款为(万元),
方案的工程款为(万元),但乙单独做超过了日期,因此不能选,
方案的工程款为(万元),
∵,
∴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选择方案最节省工程款.
25. 阅读下面材料,解答后面的问题.
解方程:-=0.
解: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y-=0,方程两边同时乘y,得y2-4=0,解得y1=2,y2=-2.
经检验,y1=2,y2=-2都是方程y-=0的解.
当y=2时,=2,解得x=-1;当y=-2时,=-2,解得x=.
经检验,x1=-1,x2=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1=-1,x2=.
上述这种解分式方程的方法称为换元法.
问题:
(1)若在方程-=0中,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方程-=0中,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上述换元法解方程:--1=0.
解:(1)将y=代入原方程,则原方程化为−=0;
(2)将y=代入方程,则原方程可化为y−=0;
(3)原方程可化为-=0,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y-=0,
方程两边同时乘y,得y2-1=0,解得y1=1,y2=-1,
经检验,y1=1,y2=-1都是方程y-=0的解;
当y=1时,=1,该方程无解;当y=-1时,=-1,解得x=-,
经检验,x=-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
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乡镇(五四制)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乡镇(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