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种类繁多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发烧咳嗽,绿藻过度繁殖影响水质,酵母菌可用于馒头发酵,发菜对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支原体和酵母菌均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发菜和绿藻光合作用的场所均为叶绿体
    C. 酵母菌和绿藻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主要来自线粒体
    D. 支原体和发菜细胞内的核酸均只有DNA
    【答案】C
    【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拟核以及遗传物质DNA等。
    (2)蓝细菌、破伤风杆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支原体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酵母菌为真核细胞,其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错误;
    B、发菜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绿藻属于低等植物,其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B错误;
    C、酵母菌和绿藻均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均含有线粒体,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此,它们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主要来自线粒体,C正确;
    D、支原体和发菜细胞均为原核细胞,它们细胞内的核酸既有DNA,也有RNA,D错误。
    故选C。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的无机盐可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无机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植物根细胞
    B. 无机盐在植物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C. 无机盐参与植物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
    D. 落花烘干后得到的产物就是无机盐
    【答案】D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B、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比如Na2+、Ca2+等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植物根细胞,AB正确;
    C、无机盐参与植物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比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C正确;
    D、烘干去除的主要是水,烘干后剩余物质是有机物,D错误。
    故选D。
    3. 角蛋白是构成头发的重要成分,由两条多肽链组成,相邻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发生交联从而使头发呈现出一定的形态。烫发时先用药水破坏原有的二硫键,再重建新的二硫键从而使发型固定成不同的形状。若每个角蛋白分子由312个氨基酸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成角蛋白的单体有21种
    B. 每个角蛋白分子均有2个游离的氨基
    C. 由于二硫键的数量未知,因此无法确定每个角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数目
    D.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角蛋白分子的过程中脱去310个
    【答案】D
    【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再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根据图中可知,卷发剂使角蛋白肽链间的二硫键打开,使两条肽链相互分开,在通过物理力量重新形成一个新的二硫键,从而使角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详解】A、氨基酸的种类一共有21种,但是组成角蛋白的氨基酸可能少于21种,A错误;
    B、每个角蛋白分子由312个氨基酸组成,由于不知道角蛋白分子中R基中的氨基数目,因此无法确定每个角蛋白分子均有多少个游离的氨基,B错误;
    C、由于相邻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发生交联,因此二硫键的数量与肽键数目无关,即二硫键的数量不影响肽键数目,C错误;
    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角蛋白分子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12-2=310个,D正确。
    故选D。
    4. 红富士苹果因营养丰富、口感甘甜而深受人们喜爱,每100克果肉中部分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细胞中含量最多物质是碳水化合物
    B. 苹果细胞富含铁、钙、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C. 苹果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水解可得到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D. 苹果细胞中的碳水化合物均可消化为单糖被人体吸收
    【答案】C
    【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详解】A、苹果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A错误;
    B、钙、镁是大量元素,B错误;
    C、苹果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初步水解后,得到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会得到6种小分子,C正确;
    D、苹果细胞中的碳水化合物不都可消化为单糖被人体吸收,如其中的纤维素是不能消化成单糖,D错误。
    故选C。
    5. 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其成分和结构决定的,人们对细胞膜化学成分与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容易进入细胞”推测“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蛋白质”
    B. 荷兰科学家根据“组成人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其表面积的2倍”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细胞膜呈“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提出“细胞膜由‘脂质一蛋白质一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假说
    D.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脂质分子具有流动性
    【答案】B
    【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详解】A、根据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可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而不能推测细胞膜上有蛋白质,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膜结构中只有一层细胞膜,根据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的面积是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可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B正确;
    C、根据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所有的细胞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
    D、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是用荧光标记膜上的蛋白质,可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但不能证明脂质分子具有流动性,D错误。
    故选B。
    6.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是构建细胞结构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中的氧、氢含量低于脂肪
    B. 几丁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蛋白质
    C. 含有尿嘧啶的核酸一定是RNA
    D. 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均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大分子物质
    【答案】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纤维素、淀粉和糖原;根据是否具有还原性分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麦芽糖等,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半乳糖、乳糖、糖原;
    (2)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它们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详解】A、脂肪中含氢量高,糖类中氧的含量多于脂质,A错误;
    B、几丁质是一种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B错误;
    C、RNA又叫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核糖核苷酸链,RNA中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C正确;
    D、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
    故选C。
    7.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B. 参与协助扩散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C.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碘时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D. 大分子物质被摄取进入细胞时首先要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答案】A
    【分析】(1)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2)生物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不一定都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如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等一般通过主动运输出入细胞,A错误;
    B、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运输物质,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B正确;
    C、主动运输的特点是既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碘时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
    D、大分子物质被摄取是通过胞吞来实现的,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D正确。
    故选A。
    8. 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时刻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组成细胞的各种结构相互配合是细胞正常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能量转化等密切相关
    B. 中心体只分布在低等动物和植物细胞中,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C.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均为动物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D. 核仁中储存的遗传信息决定了细胞核具有控制代谢和遗传的功能
    【答案】A
    【分析】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溶酶体:单层膜,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自身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详解】A、细胞骨架由纤维蛋白组成,对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维持细胞各种功能正常的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物质的运输以及物质的转运转运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活动相关,A正确
    B、中心体分布于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B错误;
    C、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均为动物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
    D、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是因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大量的遗传信息,D错误。
    故选A。
    9. 利用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原理,在混有麦芽、葡萄糖或粮食的发酵罐内通过控制通气可以生产出各种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增加酒的产量,生产中应持续通入氧气
    B.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C. 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中
    D. 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绝大多数储存在ATP中
    【答案】C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详解】A、为增加酒的产量,不能通入氧气,因为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A错误;
    B、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而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O2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中,只有极少部分的能量释放出来,C正确;
    D、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绝大多数以热能形式释放,D错误。
    故选C。
    10. 酸奶中可能含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关于过期酸奶出现胀袋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不会造成胀袋
    B. 胀袋可能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导致
    C. 若包装袋打开后闻到酒味,则胀袋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导致
    D.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与产生乳酸过程中消耗[H]的量相等
    【答案】B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详解】A、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不会造成胀袋,酸奶胀袋的原因是由于其他杂菌污染导致的,A正确;
    B、过期酸奶出现胀袋现象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造成的,因为密封袋内为无氧环境,B错误;
    C、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之一是酒精,若包装袋打开后闻到酒味,则胀袋可能是酵母菌无氧呼吸导致,C正确;
    D、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与产生乳酸过程中消耗[H]的量相等,因为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第一阶段是相同的,D正确。
    故选B。
    11. 绿叶中的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实验室中可用纸层析法分离出各种色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绿叶中的色素能溶于无水乙醇的原理可实现色素的分离
    B. 向研钵中加入CaCO3可使研磨更加充分
    C. 滤纸条最上面的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D. 可根据滤纸条上呈现的色素带宽窄来比较各种色素含量的多少
    【答案】D
    【分析】(1)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A、利用绿叶中的色素能溶于无水乙醇的原理可实现色素的提取,而分离色素利用的是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错误;
    B、向研钵中加入CaCO3可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B错误;
    C、滤纸条最上面的两种色素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统称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的是蓝紫光,C错误;
    D、从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以判断出绿叶中各色素的含量多少,D正确。
    故选D。
    12. NADH和NADPH是两种重要的还原型辅酶,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等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均能产生NADH和NADPH
    B. 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由NADH和ATP提供
    C. 有氧呼吸过程中只有前两个阶段有NADPH生成
    D. NADH与氧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答案】D
    【分析】(1)细胞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氢(NAD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较多的还原氢(NADH),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氢(NAD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场所的线粒体内膜;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产生氧气同时产生了NADPH和ATP,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用于碳反应还原三碳化合物;
    (2)NADH叫做还原型辅酶I,NADPH是还原型辅酶Ⅱ,是两种不同的酶。
    【详解】A、细胞呼吸过程中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NADH,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是NADPH,A错误;
    B、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需要的能量由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来提供,而不是NADH,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生成的是NADH,不是NADPH,C错误;
    D、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生成的NAD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O2结合生成水,D正确。
    故选D。
    13. 将某植株置于密闭玻璃罩内一昼夜,玻璃罩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C段和FG段时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
    B. C点、D点和F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均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 G点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D. 一昼夜后该植株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加
    【答案】D
    【分析】题意分析,图示为“密闭的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详解】A、AC段和FG段时植株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由于呼吸大于光合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导致的,A错误;
    B、D点时的玻璃罩内CO2的浓度处于下降阶段,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和F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均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错误;
    C、F点时二氧化碳浓度与起始点差值最大,此时是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最多的点,C错误;
    D、G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初始状态-A点,所以该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在一昼夜24小时内有所增加,D正确。
    故选D。
    14. 下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细胞中赤道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板
    B B细胞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C. 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D细胞所处的时期
    D. E细胞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答案】A
    【分析】图示为有丝分裂模式图,A细胞处于末期,B为前期,C为中期,D为间期,E为后期。
    【详解】A、A细胞处于末期,该细胞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A错误;
    B、B细胞处于前期,该时期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消失,染色体和纺锤体逐渐形成,B正确;
    C、D细胞所处的时期为间期,间期的细胞中进行的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形成,若为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则细胞中会发生中心体的复制,C正确;
    D、E细胞处于分裂后期,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发生了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此时细胞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相同,D正确。
    故选A。
    15. 胰岛B细胞损伤会患糖尿病,临床上常采用“干细胞疗法”将患者自体的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分化产生“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骨髓干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从而形成“胰岛样”细胞
    B. 该患者的骨髓干细胞、“胰岛样”细胞、胰岛B细胞中核DNA组成相同
    C. 骨髓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于“胰岛样”细胞
    D. 损伤的胰岛B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坏死进行清除
    【答案】D
    【分析】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详解】A、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该患者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二者的基因组成相同,且和自身的胰岛B细胞含有的核DNA组成也是相同的,B正确;
    C、骨髓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 “胰岛样”细胞比骨髓干细胞分化程度高,分裂能力弱,C正确;
    D、损伤的胰岛B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凋亡进行清除,因为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辣椒素受体蛋白TRPV1是一种能被疼痛和热激活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当辣椒素与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的TRPV1结合后,细胞外Ca2+内流,使神经元产生兴奋,最终引发灼烧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TRPV1合成的DNA分子彻底水解能得到4种产物
    B. Ca2+通过TRPV1内流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C. 辣椒素与TRPV1结合会引起TRPV1自身构象的改变
    D. TRPV1具有信息传递与物质转运的双重作用
    【答案】BD
    【分析】神经细胞膜内外各种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不同,膜外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静息时,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膜内的K+扩散到膜外,而膜内的负离子却不能扩散出去,膜外的Na+也不能扩散进来,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在膜上某处给予刺激后在极短时期内,由于钠离子通道开放,膜外钠离子在短期内大量涌入膜内,导致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形成动作电位。
    【详解】A、DNA初步水解形成4种脱氧核苷酸;DNA彻底水解后所得的化合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T、G、C),其化合物的种类共1+1+4=6种,A错误;
    B、根据题意“辣椒素受体蛋白TRPV1是一种能被疼痛和热激活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可知,Ca2+通过TRPV1内流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正确;
    C、TRPV1是一种离子通道,TRPV1的自身构象没有改变,C错误;
    D、据题意可知,TRPV1是辣椒素受体,也是一种能被疼痛和热激活的阳离子通道,说明TRPV1具有信息传递与物质转运的双重作用,D正确。
    故选BD。
    17. 研究小组利用胃蛋白酶与蛋清液(实验组一)和胰蛋白酶与蛋清液(实验组二)进行“不同pH对酶活性影响”探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自变量是不同的pH值
    B. 两组实验都应先将酶与蛋清液分别置于不同pH条件下,再充分混合
    C. 可向两组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以检测蛋清液是否彻底水解
    D. 若将A点对应的试管中的pH逐渐升高到C点,则可绘制得到图示A~C曲线
    【答案】ACD
    【分析】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 pH 等因素的影响。只有温度、 pH 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详解】A、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pH值和蛋白酶的种类,A错误;
    B、该题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先将底物和酶达到环境所处的pH值,再将相同pH值条件下的酶和底物混合,B正确;
    C、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也是蛋白质,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以检测蛋清液是否彻底水解,C错误;
    D、A点对应的试管中的pH较低,酶的活性部分失活,逐渐升高到C点,反应速率不会升高,则不能绘制得到图示A~C曲线,D错误。
    故选ACD。
    18. 下图表示适宜温度条件下甲、乙两种植株单位时间内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若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方式只考虑有氧呼吸且呼吸强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时植株乙释放的CO2来自线粒体基质
    B. 植株甲从B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C点时植株甲制造有机物的量大于植株乙
    D. 若土壤中缺Mg2+,则D点应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ACD
    【分析】题图分析:甲植物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高于植株乙,因此,植株乙可能为阴生植物。
    【详解】A、A点时无光,植株只进行呼吸作用,故植株乙释放的 CO2 来自线粒体基质,是植株乙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A正确;
    B、植株甲在B点之前就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在B点时植株甲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错误;
    C、C点时植株甲和植株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植株甲的呼吸速率大于植株乙的呼吸速率,而植株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等于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之和,因此植株甲的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可代表总光合)大于植株乙,C正确;
    D、若土壤中缺 Mg2+ ,则会导致植物细胞中镁元素缺乏,进而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光反应速率导致光合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不变,则D点应向左下方移动,D正确。
    故选ACD。
    19. 某同学利用大蒜根尖制备装片,观察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1:1混合液对根尖进行解离
    B. 漂洗时应用缓水流充分冲洗掉解离液
    C. 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均能使染色体着色
    D. 可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到染色体在分裂期发生的连续变化
    【答案】C
    【分析】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原理: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HCl和酒精混合液将细胞解离(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2、选材:分裂旺盛、染色体数较少、分裂期所占比例较大的细胞。3、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时期。4、解离后用清水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详解】A、利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的酒精1:1混合液对根尖进行解离,A错误;
    B、漂洗时应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洗掉解离液,B错误;
    C、染色体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均能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解离后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在一个细胞中观察到染色体在分裂期发生的连续变化,D错误。
    故选C。
    20. 鸡在胚胎发育早期时有蹼,待鸡爪长成后蹼消失。实验发现将鸭胚胎中发育形成鸭掌的细胞移植到鸡胚胎的相应部位,鸡爪会长成鸭掌的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鸡胚胎发育早期蹼状结构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B. 鸡爪长成后蹼消失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C. 移植实验中鸡爪长成鸭掌的形态说明细胞核控制着鸡爪的形态结构
    D. 移植实验中鸡爪长成鸭掌的形态体现了鸭掌细胞具有全能性
    【答案】CD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鸡胚胎发育早期蹼状结构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是个体正常发育过程的一个环节,A正确;
    B、鸡爪长成后蹼消失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属于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B正确;
    C、移植实验中鸡爪长成鸭掌的形态说明鸭胚胎中发育形成鸭掌的细胞移植到鸡胚胎的相应部位依然可以正常发育,说明鸡爪会长成鸭掌的形态受到移植的鸭胚胎细胞的影响,C错误;
    D、移植实验中鸡爪长成鸭掌的形态不能体现鸭掌细胞具有全能性,因为全能性的体现需要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或完整的个体,D错误。
    故选C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囊泡运输是指将某些大分子及颗粒性物质用囊泡包裹起来进行定向运输的过程,囊泡运输发生障碍时会引起多种细胞器缺陷和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1)组成膜结构的化学成分中,______决定了囊泡运输的精准定向,从而实现了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运输方向。上述过程也体现了该成分功能的多样性,试从其组成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功能具有多样性的原因______。
    (2)细胞器之间蛋白质的转运通过囊泡进行。溶酶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质自核糖体中合成后,需经高尔基体以囊泡包裹的形式定向运输至溶酶体,若该运输过程发生障碍,则对细胞的影响是______。上述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
    (3)细胞分泌物的释放也通过囊泡进行。胰岛素是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分泌蛋白,其借助囊泡通过______(填跨膜运输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相关的细胞结构有______。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发糖尿病,试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分析,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答案】(1)①. 蛋白质 ②.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差异
    (2) ①.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大量堆积,不能有效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②. 一定的流动性
    (3) ①. 胞吐 ②.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③. 核糖体合成的胰岛素不足;包裹胰岛素的囊泡运输受阻;胞吐过程出现障碍
    【分析】核糖体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它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有些内质网上有核糖体附着,叫粗面内质网;有些内质网上不含有核糖体,叫光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解析】(1)组成膜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蛋白质和磷脂,其中蛋白质具有识别作用,因而决定了囊泡运输的精准定向,从而实现了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运输方向。上述过程涉及到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其功能的多样性依赖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功能多样依赖其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依赖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千变万化。
    (2)细胞器之间蛋白质的转运通过囊泡进行。溶酶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质自核糖体中合成后,需经高尔基体以囊泡包裹的形式定向运输至溶酶体,若该运输过程发生障碍,则溶酶体无法正常形成,进而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溶酶体的作用表现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据此推测,若上述运输过程发生障碍,则会引起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在细胞中大量堆积,不能有效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上述运输过程体现了膜的融合过程,膜融合依赖膜的流动性实现,因此该过程能体现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胰岛素是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分泌蛋白,其借助囊泡通过胞吐过程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胰岛素作为分泌蛋白,其合成、分泌过程中涉及的细胞结构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因此,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相关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其分泌不足会引发糖尿病,从胰岛素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分析,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包括核糖体合成的胰岛素不足;包裹胰岛素的囊泡运输受阻;胞吐过程出现障碍等。
    22. 生活在不同水域的鱼,其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不同,该差异有利于它们维持各自正常的生命活动。
    (1)某些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进入海水后易死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此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
    (2)鱼的主要排盐器官是鱼鳃,鳃部的泌氯细胞能逆浓度梯度排出过量的Na+,试在答题纸方框中绘出泌氯细胞排出Na+的速率随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
    (3)鱼的心肌细胞可以吸收Ca2+和K+,若对鱼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发现心肌细胞对Ca2+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则该毒素的作用机理最可能是______。
    (4)海水鱼和淡水鱼生活的水域环境中含盐量不同,据此推测海水鱼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应大于淡水鱼。试以两种鱼的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实验思路:______;预期结果:______。
    【答案】22. ①. 淡水鱼的体细胞中细胞质浓度低于海水浓度,细胞失水过多导致死亡 ②.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23. 24. 抑制Ca2+转运蛋白(或“Ca2+载体蛋白”)的活性
    25. ①. 实验思路:取等量的海水鱼和淡水鱼的红细胞,分别置于等量的清水中,观察两组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观察两种红细胞涨破的数量”)②. 预期结果:海水鱼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比淡水鱼短(或“相同时间内海水鱼红细胞涨破的数量比淡水鱼多”)
    【分析】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解析】(1)某些长期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进入海水后易死亡,这是因为淡水鱼在长期适应淡水环境的过程中,其体细胞中细胞质浓度较低,因而低于海水浓度,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此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这两种方式均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2)鱼的主要排盐器官是鱼鳃,鳃部的泌氯细胞能逆浓度梯度排出过量的 Na+ ,说明钠离子的通过米绿细胞排出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供应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氧气浓度对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后稳定,且在无氧条件下会通过无氧呼吸供能,则泌氯细胞排出 Na+ 的速率随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可表示如下:

    (3)鱼的心肌细胞可以吸收 Ca2+ 和 K+ ,且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且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同时需要转运载体,若对鱼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发现心肌细胞对 Ca2+ 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 K+ 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则该毒素的作用机理最可能是抑制 Ca2+ 转运蛋白的活性,进而表现为该毒素只对钙离子的运输起作用。
    (4)海水鱼和淡水鱼生活的水域环境中含盐量不同,由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据此推测海水鱼体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应大于淡水鱼。则为了验证该结论,可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设计,该实验思路为:取等量的海水鱼和淡水鱼的红细胞,分别置于等量的清水中,观察两组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观察两种红细胞涨破的数量”);
    预期结果:为了达到证明海水鱼红细胞中细胞质浓度高于淡水鱼红细胞细胞质浓度,则相应的实验结果应该是海水鱼红细胞全部涨破需要的时间比淡水鱼短。
    23. 淀粉和蔗糖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下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合成蔗糖和淀粉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物质,磷酸丙糖是淀粉和蔗糖合成过程中的共同原料,磷酸转运器能遵循1:1的原则反向交换Pi和磷酸丙糖。

    (1)①是______;②是______;当光照等条件适宜时,③来源于______。
    (2)高温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淀粉或蔗糖的产量下降,原因是______。
    (3)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转运,被转运到各器官的蔗糖在相关酶的催化下水解成______后,才能被各细胞吸收利用;若蔗糖未被及时转运,则会在______(填细胞器)中储存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4)研究发现,当蔗糖积累较多时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因此小麦灌浆期时可适当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施用磷肥以提高小麦产量,原因是______。
    【答案】(1)①. NADPH和ATP ②. C3(三碳化合物)③. 细胞呼吸和外界吸收
    (2)高温干旱条件下,气孔开放度降低,植物吸收的CO2减少,经暗反应合成的磷酸丙糖减少,导致以磷酸丙糖为原料的淀粉和蔗糖合成少,产量下降
    (3)①. 单糖 ②. 液泡
    (4)①. 增加 ②. 增施磷肥使细胞质基质中的Pi浓度增加,经磷酸转运器转运更多的磷酸进入叶绿体的同时会运出更多的磷酸丙糖,从而合成更多的蔗糖,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分析】(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2)图示中:①是NADPH和ATP,②三碳化合物(C3),③是CO2。
    【解析】(1)由图示可知,①是NADPH和ATP,NADPH和ATP形成后将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因此②三碳化合物(C3);当光照等条件适宜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所以③(CO2)来源于呼吸作用产生的及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
    (2)高温干旱条件下植物的大多数气孔关闭,使得CO2的吸收量减少,植物暗反应合成的磷酸丙糖量减少,导致以磷酸丙糖为原料的淀粉和蔗糖合成减少,产量下降;
    (3)蔗糖是二糖,在相关酶的催化下水解生单糖(或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如果蔗糖未被及时转运,则会在液泡中储存以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4)蔗糖是光合产物从叶片向各器官移动的主要形式,淀粉是一种暂时贮存形式,故小麦经过光合作用后,叶片淀粉含量很少,蔗糖积累较多,可以减少对光合作用的抑制,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提高。在小麦灌浆期,通过增加磷肥的含量,通过磷酸转运器的作用,将更多的磷酸运入叶绿体,同时将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合成蔗糖,同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24. 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随O2浓度的变化曲线,已知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的底物为葡萄糖。
    /
    (1)甲曲线表示该器官单位时间内______(填“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随O2浓度的变化。
    (2)该非绿色器官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______。
    (3)O2浓度为a时,该器官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______倍;O2浓度为b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理由是______。
    (4)比较a、b两点对应的气体交换相对值可知,______点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葡萄糖总量较少,因此该点对应的O2浓度条件更适合保存该器官。
    (5)无氧呼吸是植物对低氧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保护。长期被水淹的玉米根细胞首先启动短暂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当乳酸积累导致胞质出现初始酸化时,根细胞会将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途径转换为产生酒精途径。该转换______(填“能”或“不能”)缓解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理由是______;试推测该转换的意义是______。
    【答案】(1) CO2释放量
    (2).
    (3) ①. 3 ②. 有氧呼吸 ③. 单位时间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
    (4) b (5) ①. 不能 ②. 两种无氧呼吸途径释放能量相等 ③. 避免单一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减缓对细胞的伤害
    【分析】(1)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2)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解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会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而上升,进而表现为稳定,因此图中的乙曲线表示的是有氧呼吸过程随着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则甲曲线表示该器官单位时间内 CO2 释放量随 O2 浓度的变化。
    (2)该非绿色器官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也有二氧化碳的释放,说明该器官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其相关的反应式可表示如下: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3)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当O2浓度为a时,该器官单位时间内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即二者均为0.3,则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3/2=0.15,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3/6=0.05,可见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O2浓度为b时,单位时间内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说明此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4)根据3题的解析可知,a点是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2,而在b点时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0.7/6≈0.12,可见,b点时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葡萄糖总量较少,因此该点对应的 O2 浓度条件更适合保存该器官。
    (5)无氧呼吸是植物对低氧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保护。长期被水淹的玉米根细胞首先启动短暂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当乳酸积累导致胞质出现初始酸化时,根细胞会将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途径转换为产生酒精途径。该转换不能”缓解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因为这两种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是相等的,即这两个过程只有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能量的释放;但经过该转换细胞中乳酸的含量下降,但可能导致酒精的积累,总之,该转换过程可避免单一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减缓对细胞的伤害。
    25.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其中物质准备主要是完成______。
    (2)无丝分裂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与有丝分裂相比,该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_____的变化,核膜和核仁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周期性消失与重建。
    (3)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下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乙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
    图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______期,对应图乙中的______段;其前一时期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_____。图乙中CE段发生的能保证遗传物质平均分配的染色体行为是______。该生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______时期。
    (4)研究发现,端粒是一段位于染色体两端的具有特殊序列的______复合体,会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逐渐缩短,从而导致细胞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分裂;当端粒缩短至损伤其内侧正常基因时,会引起细胞活动异常,使细胞表现出______等衰老特征(答出2点即可)。
    【答案】(1)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 ①. 纺锤丝和染色体 ②. 不会
    (3) ①. 后 ②. DE ③. 2:1:2 ④.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⑤. 前期、末期
    (4)①. DNA—蛋白质 ②. 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等
    【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细胞周期开始于分裂间期,止于分裂期结束。
    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进而细胞逐渐衰老。
    【解析】(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其中物质准备主要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
    (2)无丝分裂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与有丝分裂相比,该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因此叫做无丝分裂,该过程中核膜和核仁也不会发生周期性消失与重建。
    (3)图甲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发生了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图示细胞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的DE段,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其前一时期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即此时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2∶1∶2。图乙中C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发生的能保证遗传物质平均分配的染色体行为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该生物,即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前期、末期时期,前期的不同表现在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的不同是产生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4)研究发现,端粒是一段位于染色体两端的具有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会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逐渐缩短,因而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当端粒缩短至损伤其内侧正常基因时,会引起细胞活动异常,使细胞表现衰老的特征,如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等。
    物质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含量
    0.7g
    0.4g
    11.7g
    115mg
    11mg
    5mg
    3mg
    0.7mg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红苋菜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3g/mL的蔗糖溶液,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