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红苋菜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3g/mL的蔗糖溶液,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将摄食了盐单胞杆菌的卤虫幼体投喂给凡纳滨对虾仔虾,可显著提高对虾的存活率。下列对盐单胞杆菌、卤虫、凡纳滨对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种生物通过食物链组成了群落
    B. 盐单胞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 三种生物的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
    D. 三种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A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蓝细菌。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A、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三种生物通过食物链组成的非群落,A错误;
    B、盐单胞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正确;
    CD、盐单胞杆菌、卤虫、凡纳滨对虾均有细胞结构,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CD正确。
    故选A。
    2. 蜂蜡是工蜂腹部腊腺分泌的一种物质,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丙酮、氯仿、乙醚,可作为无毒副作用优质化妆品的主要成分。蜂蜡很可能属于( )
    A. 蛋白质B. 核酸C. 糖类D. 脂质
    【答案】D
    【分析】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脂肪:生物体内良好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减少摩擦的作用。
    (2)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 固醇: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丙酮、氯仿、乙醚,这是脂质的特征,所以蜂蜡属于脂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图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水解反应。下列物质的水解过程与该图不相符的是( )
    A. 磷脂B. 胰岛素C. RNAD. 几丁质
    【答案】A
    【分析】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单体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如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详解】图示表示多聚体的水解反应,胰岛素、RNA和几丁质都是多聚体,而磷脂是由脂肪酸、甘油和磷酸等组成的,不是多聚体,A符合题意。
    故选A。
    4. 如图是动物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识别和结合病毒,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②可能来自高尔基体膜,也可能会成为囊泡膜的成分
    C. ③都呈对称分布,胆固醇分布由其自身结构和性质决定
    D. ③大多能运动,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取决于③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B
    【分析】图1中的①是糖蛋白,②是磷脂分子,③是蛋白质。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①识别和结合病毒,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A错误;
    B、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可以与细胞膜融合,细胞膜通过胞吞也能够形成囊泡,所以细胞膜上的②磷脂分子可能来自高尔基体膜,也可能会成为囊泡膜的成分,B正确;
    C、③蛋白质分布是不对称的,胆固醇的分布由其自身结构和性质决定,C错误;
    D、③大多能运动,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取决于③的种类和数量,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取决于②磷脂分子,D错误。
    故选B。
    5. 如图是细胞核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B. ②是一种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C. ③参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
    D. ④与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生物体内所有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答案】D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 ;
    (2) 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详解】A、据图可知,①是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A正确;
    B、据图可知,②是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一种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正确;
    C、据图可知,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据图可知,④是核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细胞内所有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D。
    6. 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据此,对Mn2+的作用,正确的推测是( )
    A. 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 对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 Mn2+是硝酸还原酶的活化剂
    【答案】D
    【分析】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
    【详解】A、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也就说硝酸还原酶不能起作用,没有体现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A错误;
    B、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也就说硝酸还原酶不能起作用,没有体现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错误;
    C、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也就说硝酸还原酶不能起作用,没有体现对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C错误;
    D、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也就说硝酸还原酶不能起作用,从而推测Mn2+可能是硝酸还原酶的活化剂,D正确。
    故选D。
    7. 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实验如下:将豚鼠胰腺的腺泡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Ⅰ中短时培养3min,然后将细胞转移到含普通亮氨酸的培养液Ⅱ中继续培养,在不同时间点检测不同位置放射性颗粒的百分比,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选用胰腺腺泡细胞是因为该细胞具有旺盛地分泌蛋白质的能力
    B. 选择亮氨酸做标记,是因为亮氨酸是腺泡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所必需的原料
    C. 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了粗面内质网、大囊泡、小囊泡和细胞膜
    D. 培养液Ⅰ中短时培养是为了防止培养时间过长细胞持续吸收放射性原料而干扰实验结果
    【答案】C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 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详解】A、胰腺腺泡细胞具有旺盛地分泌蛋白质的能力,是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良好材料,A正确;
    B、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选择亮氨酸做标记,是因为亮氨酸是腺泡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所必需的原料,可以用以追踪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B正确;
    C、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依次经过了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大囊泡、小囊泡和细胞膜,C错误;
    D、在培养液Ⅰ中培养的目的是使细胞吸收少量带标记的亮氨酸,用以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但如果带标记的亮氨酸量太多,会干扰对实验结果的检测,D正确。
    故选C。
    8. 红苋菜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将红苋菜叶片分别放在清水(甲)、0.3g/mL的蔗糖溶液(乙)、沸水(丙)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中细胞吸水,原生质层变薄,最终水进出达到平衡
    B. 乙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 丙中原生质层被破坏,水变成红色
    D. 一段时间后,细胞吸水能力:甲>乙>丙
    【答案】D
    【分析】原生质层指的是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质壁分离是植物细胞所具有的一种特性(细胞体积大,成熟的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高时,细胞液的水分就会穿过原生质层向细胞外渗出,液泡的体积缩小,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较大,所以在细胞壁停止收缩后,原生质体继续收缩,这样细胞膜与细胞壁就会逐渐分开。
    【详解】A、将红苋菜叶片分别放在清水(甲),细胞细胞吸水,原生质层变薄,最终水进出达到平衡,A正确;
    B、将红苋菜叶片分别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乙),0.3g/mL的蔗糖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正确;
    C、将红苋菜叶片分别放在沸水(丙)中,原生质层被破坏,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色素进入外界溶液中,水变成红色,C正确;
    D、乙细胞失水,则吸水能力最强,丙细胞失去活性没有吸水能力,一段时间后,细胞吸水能力:乙>甲>丙,D错误。
    故选D。
    9. 下列关于探究酶的特性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可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 在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斐林试剂检验淀粉、蔗糖是否水解
    D. 加入过氧化氢酶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D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pH不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
    B、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可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正确;
    C、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所以在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斐林试剂检验淀粉、蔗糖是否水解,C正确;
    D、加入过氧化氢酶的过氧化氢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
    故选D。
    10.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B.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自磷酸
    C. 正常细胞中ATP和ADP的比值恒定不变
    D. ATP的合成伴随着吸能反应
    【答案】A
    【分析】(1)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其中储存着大量能量,断裂后可以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ATP水解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特殊的化学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ATP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A正确;
    B、ATP可以在光合作用中合成,能量来自光能,还可以在呼吸作用中合成,能量来自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不能由磷酸提供,B错误;
    C、正常细胞中ATP合成和分解速率基本相等,所以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C错误。
    D、ATP的合成伴随着放能反应,ATP的水解伴随着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A。
    11.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2 号锥形瓶添加了蒸馏水、足量的酵母菌线粒体和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号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B. 3号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C. 该实验证明线粒体氧化分解的丙酮酸来自细胞质基质
    D. 若通入氮气,则3号瓶无颜色变化
    【答案】C
    【分析】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可以根据溶液颜色变化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酵母菌有氧呼吸作用的强度;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分析题图:本装置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空气中CO2干扰实验结果,以保证3号锥形瓶的颜色变化只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引起的,A正确;
    B、CO2遇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
    C、2 号锥形瓶添加了蒸馏水、足量的酵母菌线粒体和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若3号锥形瓶发生颜色变化由蓝变绿再变黄,只能说明线粒体氧化分解丙酮酸,无法说明线粒体氧化分解的丙酮酸来自细胞质基质,C错误;
    D、若通入氮气,则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但是2号锥形瓶添加了蒸馏水、足量的酵母菌线粒体和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无法完成无氧呼吸,则3号瓶无颜色变化,D正确。
    故选C。
    12. 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有H2O、无CO2)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在光照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铁盐或其他氧化剂被统称为希尔氧化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用于水的分解
    B. 希尔反应说明水的光解与CO2的还原是同步的
    C. 在高等植物体内充当希尔氧化剂的是NADP+
    D. 希尔反应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于水
    【答案】C
    【分析】希尔反应是水的光解过程,需要光照、水等条件。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没有CO2,因此希尔反应不能说明水的光解与CO2的还原是同步的。
    【详解】A、在光合作用下,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不吸收红光,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可用于水的分解,A错误;
    B、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通过CO2的固定与C3的还原合成糖类等有机化合物,希尔反应过程没有CO2的参与,不能说明水的光解与CO2的还原是同步的,B错误;
    C、在希尔反应中,希尔氧化剂的作用与NADP+的作用相似,都具有氧化的作用,因此在高等植物体内充当希尔氧化剂的是NADP+,C正确;
    D、希尔反应不能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于水,实验中其他物质也含有氧,需要进一步研究,D错误。
    故选C。
    13. 以棉花根尖为材料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使细胞分离
    B. 在高倍镜下呈正方形且一直在分裂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
    C. 洗去解离液之后再使用甲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D. 盖上盖玻片后用拇指轻轻按压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
    【答案】B
    【分析】观察有丝分裂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3)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 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详解】A、用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置解离液,目的是使细胞分离,A正确;
    B、解离时细胞已死亡,所以在高倍镜下不可能观察到一直在分裂的细胞,B错误;
    C、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使用甲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
    D、制片时先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拇指轻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D正确
    故选B。
    14. 星射线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组成纺锤体的丝状结构,抗癌药物长春碱能干扰小鼠星射线的形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 有丝分裂后期,在星射线的牵引下细胞从中部凹陷缢裂为两部分
    C. 长春碱可作用于小鼠的受精卵、胚胎干细胞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D. 长春碱抗癌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纺锤体的形成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答案】B
    【分析】(1)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 三个阶段,其中G1期与G2期进行RNA(即核糖核酸)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
    (2)有丝分裂前期: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细胞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染色线螺旋缠绕并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因为染色质在间期中已经复制,所以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即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核仁在前期的后半期渐渐消失。在前期末核膜破裂,于是染色体散于细胞质中。
    (3)中期染色体整齐排列到赤道板上。
    (4)后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
    (5)末期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至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有丝分裂前期,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
    B、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从中部凹陷缢裂为两部分,B错误;
    C、长春碱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长春碱可作用于小鼠的受精卵、胚胎干细胞等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C正确;
    D、分析题意:长春碱能干扰小鼠星射线的形成,干扰纺锤体的形成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D正确。
    故选B。
    15. 在线粒体中,能量以电子形式进行传递,电子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泄漏”,泄漏的电子与氧结合形成自由基,自由基对细胞组分具有破坏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由基攻击线粒体膜上的磷脂分子,可导致产生更多的自由基
    B. 线粒体中发生了“有机物中化学能→电能→热能→ATP中化学能”的能量转换
    C. 自由基攻击线粒体DNA分子,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D. 自由基攻击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导致NADH含量升高
    【答案】B
    【分析】线粒体基质中形成的H+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至线粒体内外膜的膜间隙,H+再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并伴随着ATP合成。
    【详解】A、自由基攻击线粒体膜上的磷脂分子,导致膜结构进一步被破坏,泄露跟多的电子,可导致产生更多的自由基,A正确;
    B、在线粒体内可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将有机物中的能量转换为热能和ATP中的能量,此过程发生了“有机物中化学能→电能→热能和ATP中化学能”的能量转换,B错误;
    C、自由基对细胞组分具有破坏性,线粒体含有DNA,若自由基攻击线粒体DNA分子,可能引起基因突变,C正确;
    D、自由基攻击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导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的酶被破坏,则NADH不能与氧气结合,可导致NADH含量升高,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图中①~④表示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细胞都具有①
    B. ②在有丝分裂前期复制
    C. ③在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不变
    D. 分泌蛋白的合成都起始于④
    【答案】CD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分泌蛋白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形成多肽链,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内质网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 分类和包装,由囊泡发送到细胞膜,蛋白质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详解】A、图中①是线粒体,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错误;
    B、②是中心体,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B错误;
    C、③是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接受了来自于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形成囊泡移到了细胞膜,因此其膜面积几乎不变,C正确;
    D、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分泌蛋白的合成都起始于④核糖体,D正确。
    故选CD。
    17. 某些物质的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浓度梯度,离子浓度梯度的维持依靠离子泵(如钠钾泵)。C6H12O6运入、H+运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依赖于Na+浓度梯度,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 钠钾泵活性受抑制时,细胞内pH降低
    C. 载体蛋白A转运Na+和C6H12O6的方式相同
    D. 图中三种膜蛋白都发挥了催化作用
    【答案】AB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虽然这种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不靠直接水解ATP提供的能量推动,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当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时,葡萄糖通过专一性的运送载体,伴随Na+一起运送入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膜内的Na+再通过质膜上的Na+-K+泵运送到膜外以维持Na+浓度梯度,从而使葡萄糖不断利用Na+梯度形成的能量进入细胞。
    【详解】A、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为协助扩散,Na+通过质膜上的Na+-K+泵运送到膜外需要消耗ATP为主动运输,A正确;
    B、钠钾泵活性受抑制时,膜两侧Na+梯度减小,H+运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依赖于Na+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受到抑制,导致细胞内pH降低,B正确;
    C、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载体蛋白A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虽然这种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不靠直接水解ATP提供的能量推动,而是依赖于Na+梯度(通过载体蛋白A顺浓度梯度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形式储存的能量,C错误;
    D、载体蛋白A和B只发挥运输功能,钠钾泵既有运输又有催化功能,D错误。
    故选AB。
    18. 如图表示某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浓度长期为0时,该器官可能会腐烂
    B. 氧气浓度在0→10%过程中,无氧呼吸速率逐渐下降
    C. 氧气浓度在10%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均可产生ATP
    D. 氧气浓度大于10%时,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无关
    【答案】ABC
    【分析】(1)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氧气浓度长期为0时,该器官无氧呼吸较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则该器官可能会腐烂,A正确;
    B、氧气浓度在0→10%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速率逐渐下降,B正确;
    C、氧气浓度在10%时,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均可产生ATP,C正确;
    D、氧气浓度大于10%时,CO2的释放量随着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D错误。
    故选ABC。
    19. 为测量蝴蝶兰的光合速率,分别选择功能正常的新叶、成熟叶、老叶进行实验。上午8时,分别在叶片相同位置取下1cm2圆形小叶片若干,测得平均干重为a克;中午12时,在已取位置附近再取下等量1cm2圆形小叶片,测得平均干重为b克;之后进行暗处理到16时再进行相同操作,测得平均干重为m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片的光合速率为[(b-a)/4]g·cm-2·h-1
    B. 叶片的呼吸速率为(b-m)g·cm-2·h-1
    C. 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小于[(b-a)/4]g·cm-2·h-1
    D. 12时之后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答案】C
    【分析】(1)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是ATP和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是ADP、Pi和NADP+;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是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
    (2)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详解】A、叶片的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b-a)/4+(b-m)/4=[(2b-a-m)/4]g·cm-2·h-1,A错误;
    B、12h后进行暗处理到16时,共进行了4h的呼吸作用,叶片的呼吸速率为(b-m)/4g·cm-2·h-1,B错误;
    C、由于植物还有非绿色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小于[(b-a)/4]g·cm-2·h-1,C正确;
    D、12时之后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测定呼吸速率,D错误。
    故选C。
    20.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幼红细胞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弱
    B. 幼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核基因组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C. 排出细胞核、细胞器丧失等有利于红细胞运输氧气
    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会启动凋亡基因的表达使自身凋亡
    【答案】ABC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幼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所以幼红细胞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弱,A正确;
    B、幼红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的核基因组相同,幼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正确;
    C、排出细胞核、细胞器丧失等,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红细胞运输氧气,C正确;
    D、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会启动凋亡基因的表达,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鲎血液中含有血蓝蛋白,是一种能与氧发生可逆性结合的蛋白质,每个氧结合位点有2个铜原子。血蓝蛋白结合氧后呈蓝色,脱氧状态为无色。研究证实,血蓝蛋白由酚氧化酶进化而来,具有酚氧化酶活性。已知酚氧化酶可将酚类物质氧化成醌,醌类物质可抑制微生物感染。
    (1)血蓝蛋白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其主要功能与人体血液中的___(填蛋白质名称)类似。
    (2)血蓝蛋白与酚氧化酶结构不完全相同,从氨基酸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3)血蓝蛋白也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原因可能是___。实现该作用的过程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__功能。
    (4)研究发现鲎的血细胞可分为三个类群: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其中透明细胞的数量最多,吞噬率最高;而颗粒细胞的非特异性酯酶含量、活性氧含量最高;半颗粒细胞的各项指标均介于两者之间。据此推测,___细胞可能是吞噬作用的主要执行者;___细胞可能主要通过分泌杀菌物质非特异地杀灭病原菌。
    【答案】(1)①. C、H、O、N ②. 血红蛋白
    (2)构成血蓝蛋白与酚氧化酶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3)①. 血蓝蛋白由酚氧化酶进化而来,具有酚氧化酶活性,酚氧化酶可将酚类物质氧化成醌,醌类物质可抑制微生物感染 ②. 免疫、运输
    (4)①. 透明 ②. 颗粒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1分子水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空间结构不同。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血蓝蛋白是一种能与氧发生可逆性结合的蛋白质,一定含有C、H、O、N,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类似。
    (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原因: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所以血蓝蛋白与酚氧化酶结构不完全相同,从氨基酸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3)血蓝蛋白由酚氧化酶进化而来,具有酚氧化酶活性。已知酚氧化酶可将酚类物质氧化成醌,醌类物质可抑制微生物感染。所以血蓝蛋白具有高效的抑菌和抗病毒活性,说明血蓝蛋白有免疫、运输的功能。
    (4)透明细胞的数量最多,吞噬率最高,说明透明细胞可能是吞噬作用的主要执行者;颗粒细胞的非特异性酯酶含量、活性氧含量最高,可能主要通过分泌杀菌物质非特异地杀灭病原菌。
    22. 分别向山毛榉根细胞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和氮气,山毛榉根细胞吸收磷酸盐离子的相对值如表所示,图为磷酸盐离子跨膜转运过程示意图。

    (1)山毛榉根细胞吸收的磷元素用于合成___等物质(至少答出两种),这体现了无机盐具有___的作用。
    (2)在通入空气时,山毛榉根细胞对磷酸盐离子的吸收速率更高,原因是___。
    (3)图中协助磷酸盐离子跨膜运输的转运蛋白属于___(填“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判断依据是___。
    (4)并非所有无机盐离子都会被细胞吸收,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其结构基础是___。
    【答案】(1)①. 磷脂、核酸、ATP ②. 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2)有氧呼吸释放能量多
    (3)①. 载体蛋白 ②. 转运蛋白需要与磷酸盐离子结合,且运输时需要耗能
    (4)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
    【分析】一些不带电的无机小分子和脂溶性有机分子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不能穿过磷脂双分子层的离子或小分子可以借助转运蛋白的协助进出细胞,转运蛋白介导的顺浓度梯度扩散属于协助扩散,转运蛋白介导的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解析】(1)山毛榉根细胞吸收的磷元素用于合成磷脂、核酸、ATP等含有磷元素的化合物,这说明无机盐具有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的功能。
    (2)山毛榉根细胞对磷酸盐离子属于主动运输,在通入空气时,山毛榉根细胞可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则山毛榉根细胞对磷酸盐离子的吸收速率更高。
    (3)当转运蛋白运输磷酸盐离子时需要与磷酸盐离子结合,且该过程消耗能量,故该转运蛋白是载体蛋白。
    (4)并非所有无机盐离子都会被细胞吸收,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或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23. 一定条件下,细胞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称为细胞自噬。受损或退化的细胞结构由两层内质网膜包裹形成自噬体,然后进入溶酶体。以下是科学家以酵母菌(无溶酶体)为材料对细胞自噬的有关研究:
    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酵母菌,胞内除细胞核、液泡和贮藏粒可见,其他结构因过小及显微镜放大倍率不够而不可见,如图1。
    ②研究酵母液泡膜的物质输送过程发现,液泡不断向外输送氨基酸等物质。若酵母菌陷入饥饿状态,则该过程加剧。此时,显微镜下仍只有细胞核、液泡和贮藏粒可见。
    ③将某类酵母突变体植入缺乏某种营养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显微观察到液泡中积累了大量自噬体,如图2。
    (1)液泡膜的基本支架是___,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___(填“亲水”或“疏水”)端,阻碍水溶性分子或离子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
    (2)据资料分析酵母菌液泡具有___(填“降解”或“合成”)功能,因此液泡内可能含有多种___。
    (3)科学家基于“若扰乱液泡的功能,则饥饿时自噬体就会在液泡中聚集,并在显微镜下可见”的设想设计了③所示实验,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是___。
    (4)酵母菌正常情况下也在源源不断的产生自噬体,但因自噬体微小且不断快速降解而很难被观察到。在饥饿状态下酵母突变体液泡内的自噬体清晰可见,表明:①自噬体的分解过程被___(填“加速”或“阻断”);②部分自噬体在细胞内发生了___,这与膜具有___的特性有关。
    【答案】(1)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疏水
    (2)①. 降解 ②. 水解酶
    (3)将某类正常酵母植入缺乏某种营养的培养基上
    (4)①. 阻断 ②. 融合 ③. 一定的流动性
    【分析】溶酶体:
    (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
    (2)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题图分析:图示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首先图示受损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然后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水解酶开始分解线粒体。
    【解析】(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所以液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液泡膜的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阻碍水溶性分子或离子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
    (2)研究酵母液泡膜的物质输送过程发现,液泡不断向外输送氨基酸等物质,若酵母菌陷入饥饿状态,则该过程加剧。但是显微镜下仍只有细胞核、液泡和贮藏粒可见,说明液泡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3)科学家设想“若扰乱液泡的功能,则饥饿时自噬体就会在液泡中聚集,并在显微镜下可见”,则自变量为酵母菌的种类,为了保证实验的变量唯一,实验的对照组为将某类正常酵母植入缺乏某种营养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显微观察液泡。
    (4)在饥饿状态下酵母突变体液泡内的自噬体清晰可见,表明:①自噬体的分解过程被阻断。②部分自噬体在细胞内发生了融合,自噬体的融合与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性有关。
    24. 商陆是多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图1表示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商陆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探究商陆施氮水平的实验结果。
    (1)商陆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___,NADPH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___。
    (2)如果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其途径是___;若突然停止商陆的CO2供应,短时间内C3含量会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3)图1中M点甲的光合速率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乙,判断依据是___。
    (4)为探索促进商陆生长的适宜施氮水平,研究人员在昆明市进行实验,研究了不施加氮肥(N0)及施用纯氮75kg/hm2(N1)、150kg/hm2(N2)、225kg/hm2(N3)、300kg/hm2(N4)后甲品系植株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在花后35d内,施氮各组净光合速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是___,图中各组最适宜的施氮水平是___。
    ②若依据本研究对我市花农进行甲品系商陆施氮指导,你认为是否合理,并阐明理由___。
    【答案】(1)①. 类囊体的薄膜 ②. 还原C3并为之提供能量
    (2)①. 14CO2(二氧化碳)→14C3(三碳化合物)→糖类 ②. 降低
    (3)①. 大于 ②. 甲的呼吸速率大于乙的呼吸速率,M点甲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说明M点甲的(实际)光合速率大于乙。
    (4)①. 先增加后减少 ②. 225kg/hm2~300kg/hm2 ③. 不合理,因为各实验组施用的氮浓度梯度过大,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只能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
    【分析】①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分析图1可知:甲的呼吸速率(相对值为4)大于乙的呼吸速率(相对值为1),M点甲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②分析图2可知:不施加氮肥的N0组为对照组,施用纯氮的N1~N4组均为实验组。在一定氮浓度的范围内,随着花后天数的增加,甲品系植株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均大于对照组。
    【解析】(1)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用于还原C3并为之提供能量。
    (2)14C标记的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14CO2和C5结合形成14C3,14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为C5和糖类(CH2O),其中14C3转移到糖类中。可见,如果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其途径是:14CO2(二氧化碳)→14C3(三碳化合物)→糖类。若突然停止CO2供应,则CO2和C5结合形成C3的CO2固定过程受阻,原有的C3继续被还原为C5和糖类,所以短时间内C3含量会降低。
    (3)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图1可知:甲的呼吸速率大于乙的呼吸速率,M点时甲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据此可推知:M点甲的(实际)光合速率大于乙。
    (4)①图2显示:在花后35d内,施氮各组净光合速率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在花后天数相同时,N3组和N4组的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不明显,且均大于其他各组,说明图中各组最适宜的施氮水平是225kg/hm2~300kg/hm2。
    ②由于各实验组施用的氮浓度梯度过大,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只能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因此依据本研究对我市花农进行甲品系商陆施氮指导,是不合理的。若要对我市花农进行甲品系商陆施氮指导,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验,以确定最适宜的施氮浓度。
    25. 图1为人体间充质干细胞(2n=46)增殖过程示意图,图2为该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量的变化曲线。A细胞处于图2的2~3段,B细胞中无核膜和核仁;图2中0时刻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

    (1)图1中属于有丝分裂期中期的细胞是___(填字母),判断依据是___。
    (2)图1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填字母),B之前细胞的物质准备有___。
    (3)图2中m数值应为___,图1中D细胞处于图2的___(填数字)段。
    (4)物质X能阻断DNA的复制,若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物质X,处于图2中1~2时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停留在该时期,而处于其它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现测得图2 各阶段时间如下表所示:
    预计加入过量物质X至少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1~2时期。
    【答案】(1)①. C ②.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2)①. ABC ②. 蛋白质的合成和DNA的复制
    (3)①. 46 ②. 5-6
    (4)15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析】(1)图1中C细胞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2)在间期的S期DNA复制完成后出现了染色单体,即图中的ABC时期含有染色单体。B之前是间期,此时期的细胞的物质准备有蛋白质的合成和DNA的复制。
    (3)人体间充质干细胞(2n=46),DNA复制后DNA含有92条,则图中m代表46。图1中D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处于图2的5-6时期。
    (4)图中1-2时期为S期,要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需要经历的时间为10+3.5+1.5=15h,则所有细胞都处于1~2时期。
    细胞结构
    放射性颗粒的百分比
    培养液Ⅰ
    培养液Ⅱ
    3min
    17min
    37min
    117min
    粗面内质网
    100
    43.7
    24.3
    20.0
    高尔基体
    小囊泡
    2.7
    43.0
    14.9
    3.6
    大囊泡
    1.0
    3.8
    48.5
    7.5
    细胞膜附近的囊泡
    3.0
    4.6
    11.3
    58.6
    腺泡细胞外
    0
    0
    0
    7.1
    通入气体
    磷酸盐离子吸收速率(相对值)
    空气
    9
    氮气
    0.8
    阶段
    0~1
    1~2
    2~3
    3~7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一(上)1月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3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