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分层训练第四单元毫米和千米(A卷:夯实基础)(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分层训练第四单元毫米和千米(A卷:夯实基础)(含答案)第1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分层训练第四单元毫米和千米(A卷:夯实基础)(含答案)第2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分层训练第四单元毫米和千米(A卷:夯实基础)(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四 毫米和千米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聪聪的身高是138( )。 (2)钢城大桥长约是1800( )。
    (3)一块橡皮厚12( )。 (4)一根跳绳长15( )。
    2.卡子长( )毫米,也就是( )厘米( )毫米。
    3.每天早晨奶奶都要绕着小区里周长500米的绿地走2圈锻炼身体,奶奶每天早晨走( )千米。
    4.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数。
    300厘米=( )米;
    8米=( )分米;
    6000米=( )千米;
    60分米=( )厘米。
    5.千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
    6.在( )里填上“>”“<”或“=”。
    200毫米( )2厘米 5999千克( )5吨 1时20分( )90分
    499+189( )700 427+150( )157+420
    7.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 )。
    8.小明从家去体育馆是向东南走2千米,回家时他要向( )走( )米。
    9.手腕一圈长约12(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0.教室的长是八米八十分米。( )
    11.小红的身高是134毫米. ( )
    12.小亮高15分米,小丽比小亮矮20厘米,小丽高13分米。 ( )
    13.李华每小时走400千米。( )
    14.1000毫米和1分米一样长。( )
    15.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约85米。 ( )
    16.如图,图中画笔的长度是5厘米2毫米.( )
    17.一根绳子对折后又折,这时量得绳子长3dm,原来这根绳子比1米长. ( )
    18.10张A4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包A4纸有500张,大约厚50厘米。( )
    19.把10厘米的线段平均分成2段,每段是5毫米。(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20.杭州湾跨海大桥约长36( )。
    A.米B.千米C.分米
    21.11.08米与( )相等。
    A.1米8分米B.11米8分米C.11米8厘米D.1米108厘米
    22.这支铅笔长( )毫米。
    A.40B.45C.50
    23.下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
    A.84毫米B.74毫米C.无法确定
    24.文具盒的宽约是10( )。
    A.厘米B.毫米C.分米
    25.身份证的厚度约是1( )。
    A.厘米B.毫米C.分米
    26.1千米和1千克比较,( )。
    A.1千米长B.1千克大C.无法比较
    27.比较大小,100毫米( )8厘米4毫米。
    A.B.C.
    四、计算题(共4分)
    28.口算。(每题0.5分,共4分)
    24×30= 13×11= 20×20= 7米+30毫米=( )毫米
    600米+4千米= 75-5×2= 28×32≈ 51×69≈
    五、解答题(第29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39分)
    29.一辆卡车行驶2390米时前方道路出现事故,等候15分钟后继续前行,又走了3610米到达目的地.问这辆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30.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有“华北明珠”之誉。笑笑一家到白洋淀自驾游,从她家到白洋淀大约有200千米,8:30出发,到10:30时距离白洋淀还有4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1.周六,同学们去距离学校320千米的风景区游玩。乘坐的大巴车每小时行70千米,他们早上7:00出发,上午11:00能到达吗?
    32.我们身体上有很多“尺子”可以助我们测量.
    (1)比如聪聪的指甲盖宽约为1厘米,他正在用指甲盖量图中铅笔的长度.请你估计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厘米.
    (2)下面是与明明身体有关的一些数据.现在明明想要测量绕篮球场一圈的长度,你觉得选择下边哪个“尺子”最合适?如何测量?(写出测量过程)
    33.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石家庄发车,下午7时到达西安,已知这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8千米,算一算这辆车从石家庄到西安走了多少千米?
    34.A城到B城的公路长280千米,一辆客车6:40从A城出发,10:40到达B城,这辆客车平均每小的驶多少千米?
    35.乙地和丙地在甲地的同一个方向上,且三地处于同一条线上,从甲地到乙地是5千米,从乙地到丙地是1000米。从甲地到丙地最近是多少千米?最远是多少千米?
    36.一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上午9时到下午3时,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1. 厘米 米 毫米 分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
    【详解】(1)聪聪的身高是138厘米;
    (2)钢城大桥长约是1800米;
    (3)一块橡皮厚12毫米;
    (4)一根跳绳长15分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长度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2. 38 3 8
    3.1
    【分析】先计算出2圈的总路程,再根据1千米=1000米即可解答。
    【详解】2×500=1000(米)
    1000米=1千米
    【点睛】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4. 3 80 6 600
    【详解】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故答案为:3,80,6,600。
    5.km
    【分析】千米用字母km表示,米用字母m表示,分米用字母dm表示……,本题根据千米的字母表示求解即可。
    【详解】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点睛】本题考查常用长度单位的字母表示方法。
    6. > > < < =
    【分析】(1)1厘米=10毫米,把2厘米换算成毫米作单位,再比较大小;
    (2)1吨=1000千克,把5吨换算成千克作单位,再比较大小;
    (3)1时=60分,把1时20分换算成分作单位,再比较大小;
    (4)估算499+189的结果,再与700比较大小;
    (5)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
    【详解】(1)2厘米=20毫米,200毫米>20毫米,故200毫米>2厘米;
    (2)5吨=5000千克,5999千克>5000千克,故5999千克>5吨;
    (3)1时20分=80分,80分<90分,故1时20分<90分;
    (4)499+189≈500+190=690
    690<700
    故499+189<700;
    (5)427+150=577,157+420=577,故427+150=157+420。
    【点睛】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方法,仔细计算,再进行比较。
    7.毫米
    8. 西北 2000
    【分析】从家到体育馆向东南走,返回家正好是往东南相反的方向,而东南正对的是西北,所以回家向西北走,所走的路程一样,这里只需将2千米化为米即可。
    【详解】小明从家去体育馆是向东南走2千米,回家时他要向西北走2000米。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方位的掌握情况。西北对的是东南,东北对的是西南。1千米=1000米。
    9.cm
    10.×
    【分析】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八十分米换算成米,再加上八米,求出教室的长,再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八米八十分米即8米80分米
    8米80分米=8米+8米=16米,一个教室的长大约是8米,没有16米这么长,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要结合实际情况、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
    11.×
    12.√
    【分析】1分米=10厘米,据此先把单位换算一致,然后再计算,即小丽的身高=小亮的身高-小丽比小亮矮的长度。
    【详解】20厘米=2分米,15-2=13分米,所以小丽高13分米。
    故答案为:正确。
    13.×
    14.×
    【分析】根据1分米=100毫米,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因为1分米=100毫米
    所以1000毫米比1分米长,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16.正确
    【分析】从图中可以观察到铅笔的底端在0刻度线处,笔尖在5厘米2毫米处,所以画笔的长度是5厘米2毫米.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画笔的长度是5厘米2毫米.
    故答案为正确.
    17.√
    【分析】对折两次后绳子总长度是每段长度的4倍,用每段的长度乘4求出总长度;然后把1米换算成分米,与1米比较后判断即可.
    【详解】3×4=12(dm)
    1m=10dm
    12>10
    所以原来这根绳子比1米长.
    原题说法正确.
    18.×
    【分析】10×50=500,500里面有50个10张,50×1=50(毫米),根据1厘米=10毫米,那么50毫米=5厘米,也就是500张大约5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0张A4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包A4纸有500张,大约厚50毫米,也就是5厘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求出500里面有50个10,再进一步解答。
    19.×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将10厘米换算成100毫米,再除以2即可解答。
    【详解】10厘米=100毫米;
    100÷2=50(毫米)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毫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是解题的关键。
    20.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长度,数据是36,单位应为千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杭州湾跨海大桥约长36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1.C
    【详解】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故选:C。
    22.B
    【解析】根据测量物体的长度,直尺的“0”刻度线和所量图形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求解。
    【详解】铅笔左端对齐0,右端对齐4和5中间,是4厘米5毫米,即45毫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注意左端和0刻度线对齐,直尺贴着物体去测量。
    23.B
    【分析】观察上图,铅笔的左端指着1厘米,铅笔的右端指着8厘米4毫米,用8厘米4毫米减去1厘米,求出铅笔的长度,再根据1厘米=10毫米,据此换算单位。
    【详解】8厘米4毫米-1厘米=7厘米4毫米
    7厘米4毫米=74毫米
    图中铅笔的长度是74毫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换算,注意铅笔的左端不是从0开始测量。
    24.A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详解】文具盒的宽约是10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25.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身份证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详解】身份证的厚度约是1毫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6.C
    【分析】千米是长度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1千米和1千克表示的意义不同,二者不能相互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1千米和1千克比较,1千米表示物体长度,1千克表示物体重量,则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关键是明确长度单位和长度单位比较,质量单位和质量单位比较,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不能比较。
    27.A
    28.720;143;400;7030
    4600米;65;900;3500
    29.6千米
    【分析】这辆车行驶的距离=已经行驶的距离+又走的距离,1000米=1千米.
    【详解】2390+3610=6000(米)
    6000米=6千米
    答:这辆车行驶了6千米.
    30.98千米
    【分析】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用笑笑家到白洋淀的距离减去此时汽车与白洋淀的距离,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再用汽车行驶的路程除以汽车行驶的时间,求出汽车行驶的速度。
    【详解】10时30分-8时30分=2(小时)
    (200-4)÷2
    =196÷2
    =98(千米)
    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9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和经过时间的计算,关键是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解答。
    31.不能到达
    【分析】根据早上7:00出发,上午11:00到达,求得时间是4小时,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得4小时行驶的路程,再和320千米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1时-7时=4时
    4×70=280(千米)
    280<320,不能到达
    答:上午11:00不能到达。
    【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路程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32.(1)8
    (2)步长,绕操场步行一圈所用步数.
    【详解】(1)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判断出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几个指甲盖,然后确定大约是几厘米;
    (2)篮球场一圈的长度是比较长的,用足长比较慢,用臂展测量比较麻烦,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步长测量,测量出一圈大约有多少步即可测量出一圈的长度.
    33.1078千米
    【分析】先将客车发车和到达的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客车行驶的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据此求出客车行驶的路程。
    【详解】上午8时即8时,下午7时即19时。
    19时-8时=11(小时)
    98×11=1078(千米)
    答:这辆车从石家庄到西安走了107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灵活运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求出客车行驶的时间。
    34.70千米
    【分析】先求出6:40到10:40经过的时间,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0时40分-6时40分=4时
    280÷4=70(千米)
    答:这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
    【点睛】速度=路程÷时间,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
    35.4千米;6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如果丙地在甲地和乙地之间,那么甲地到丙地的距离是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减去丙、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如果丙地在甲乙两地之外,由于乙地和丙地在甲地的同一个方向上,那么甲地到丙地的距离就是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加上丙,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1000米=1千米
    丙地在甲、乙两地之间:5-1=4(千米)
    丙地在甲、乙两地之外:5+1=6(千米)
    答:从甲地到丙地最近是4千米;最远是6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路程问题的理解与解题能力,需要分析甲乙丙三地之间的距离安排,进而解答此题。
    36.48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下午3时是15时,先求出经过的时间,用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然后用速度×时间=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下午3时是15时
    15-9=6(时)
    80×6=480(千米)
    答:一共行驶了480千米。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