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对人有礼貌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对人有礼貌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对人有礼貌》是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文《对人有礼貌》主要围绕“礼貌”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在与人交往中如何做到有礼貌。课文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礼貌的定义和重要性:课文首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礼貌,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礼貌。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礼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
2. 礼貌的具体表现:课文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如问候、感谢、道歉、请求帮助等,向学生展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表现得有礼貌。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礼貌用语和行为。
3. 礼貌与自我成长:课文强调礼貌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也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体现。通过讲述礼貌行为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主动养成讲礼貌的习惯。
4. 家庭和社会中的礼貌:课文可能还会涉及家庭成员之间、学校同学之间以及社会交往中如何保持礼貌,强调礼貌是贯穿于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行为准则。
《对人有礼貌》这篇课文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有礼貌。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礼貌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同时,课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和行为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相关的互动活动和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练习和体验礼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课题
《对人有礼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2)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 “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等。
(3)掌握基本的礼貌行为,如见面打招呼、微笑、倾听他人讲话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礼貌的魅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3)通过课堂互动、表扬鼓励等方式,培养学生养成礼貌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礼貌习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3)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礼貌行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认识礼貌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
(2)培养学生养成礼貌的习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礼貌行为。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礼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对人有礼貌。
(2)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如校园、家庭、公共场所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
2. 故事教学法:讲述与礼貌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中领悟礼貌的意义。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练习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礼貌的认识和体会,共同探讨如何养成礼貌的习惯。
5. 榜样示范法:教师和学生中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引导学生养成礼貌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 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礼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不同场景下人们的礼貌行为,如在学校向老师问好、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
(2)提问学生:视频中的人们做了哪些礼貌的行为?你觉得礼貌重要吗?为什么?
(3)引出课题:《对人有礼貌》。
2. 认识礼貌的重要性(15 分钟)
(1)讲述一个关于礼貌的故事,如《程门立雪》,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礼貌和尊重。
(2)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要这样做?礼貌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3)教师结合故事和学生的讨论,讲解礼貌的重要性,如礼貌可以让人感到尊重和关爱,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
3. 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20 分钟)
(1)展示一些图片,图片上展示了不同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如 “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等礼貌用语,以及见面打招呼、微笑、倾听他人讲话等礼貌行为。
(2)教师逐一讲解这些礼貌用语和行为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和行为。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加深对礼貌用语和行为的理解和掌握。
4. 情境模拟(20 分钟)
(1)创设不同的情境,如在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这些情境中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在不同情境中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的注意事项。
(3)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5. 养成礼貌习惯(20 分钟)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2)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总结一些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如从小事做起、坚持每天使用礼貌用语和行为、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等。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礼貌行为,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6. 课堂总结(10 分钟)
(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貌的重要性和养成礼貌习惯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礼貌的行为,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3)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身边的人是否有礼貌,记录下他们的礼貌行为,并向他们学习。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们对礼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礼貌的重要性,故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角色扮演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礼貌用语和行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现不够自然,可能是因为对礼貌用语和行为还不够熟悉。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礼貌用语和行为。另外,在养成礼貌习惯的环节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和监督。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了礼貌的重要性,掌握了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养成礼貌的习惯。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六、板书设计
《对人有礼貌》
一、认识礼貌的重要性
二、学习礼貌用语和行为
三、情境模拟
四、养成礼貌习惯
五、课堂总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5课 我们不乱扔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一看,谈话导入,比一比,感受环境之净,评一评,寻找行为之美,聊一聊,处处有洁美,总结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对人有礼貌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第11课 对人有礼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