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17_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17_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共12页。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的机构,如商朝的“宾”、周朝的“小行人”、汉朝的“大鸿胪”、唐朝的“鸿胪寺”等
《史记·平准书》:“数万人度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练习1:十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的慕容觥“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 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 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
隋唐时期,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其中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练习2:我国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下列朝代与机构对应正确的是A. 商朝 ——典属国B. 汉朝 ——理藩院C. 唐朝 ——鸿胪寺D. 清朝 ——宣政院
(3)宋元时期的民族关系
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实行双轨统治)
1247年,蒙古皇子阔端与吐蕃宗教首领、藏传佛教高僧萨迦班智达在凉州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达成协议。之后,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
(4)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土司”又称“土官”,是由中央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统治权。
练习3:下图为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A.明朝修建长城主要为了防范突厥骑兵袭扰B.明朝曾在宁夏、甘肃、延绥等地开放马市C.明朝在东北设都司、卫、所,管理蒙古族D.明朝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
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废井田开阡陌,知识巩固与训练,第一章节,生产力水平低下,井田制的实质,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井田制,2实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主要线索·中外关联),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线索归纳,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外关联比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课件: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共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汉阶段特征,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手工业发展,魏晋南北朝阶段特征,总特征,三省体制初步形成,手工业继续发展,隋唐阶段特征,手工业手工业发达,思想三教合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