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
    A. 青蛙产卵B. 种子发芽
    C. 海浪拍岸D. 螳螂捕蝉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B、青蛙产卵、种子发芽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具有生物的特征,AB不符合题意。
    C、海浪拍岸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具有生物的特征,C符合题意。
    D、螳螂捕蝉是一种捕食行为,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同学们在生物课上开展了“调查校园生态系统”、“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等实验。下列选项中,完成以上实验所需实验器材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D. ④①②③
    【答案】B
    【分析】图中的实验器材有:①温度计、②放大镜、③酒精灯、④湿度计。
    【详解】 “调查校园生态系统”需要②放大镜观察细节。
    “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需要①温度计测量水温。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需要④湿度计测量空气湿度。
    “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需要③酒精灯和烧杯进行脱色处理。
    因此,完成以上实验所需实验器材的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文献法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详解】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所以A正确。
    故选A。
    4.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结构与其功能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①转换器——选用不同物镜
    B. ②物镜——放大物像
    C. ③粗准焦螺旋——调节放大倍数
    D. ④反光镜——反射光线
    【答案】C
    【分析】图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粗准焦螺旋、④反光镜。
    【详解】A.①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不同倍数的物镜,A正确。
    B.②物镜用于放大物像,B正确。
    C.③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调整物镜与玻片距离,C错误。
    D.④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D正确。
    故选C。
    5.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A.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B.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C.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D.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答案】D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A错误。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B错误。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
    D、鹰是主要生活在空中的鸟类,前肢特化为翼,适于飞翔;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鳍宽大适于划水,适于在食物丰富的浅水生活。因此“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生物对各自环境的适应,D正确。
    故选:D。
    6.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生产者B. 乙以甲为食
    C. 丙能分解有机物D. 甲乙丙构成生态系统
    【答案】D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分析图表可知: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丙分解者。
    【详解】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A正确。
    B.乙以现成有机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乙以甲为食,B正确。
    C.丙能分解甲、乙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属于分解者,能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C正确。
    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非生物部分有阳光、水、温度;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甲乙丙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非生物部分,D错误。
    故选D。
    7. 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生物圈
    【答案】D
    【分析】此题是关于生物圈的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详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故选D。
    8. 某同学自制生态瓶,为了使其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最应该注意的是( )
    A. 生态瓶色彩要美观B. 植物的数量越多越好
    C. 生态瓶放置在光下D. 生态瓶中要装满水
    【答案】C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生态瓶制作要求: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瓶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生态瓶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
    【详解】A.生态瓶色彩是否美观与生态瓶能维持的时间长短无关,A不符合题意。
    B.生态瓶中植物的数量不是越多越好,适量即可,B不符合题意。
    C.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态瓶中的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来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因此生态瓶需要放置在光下,C符合题意。
    D.生态瓶中不能装满水,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你种下一棵桃树苗,它一天天不断地长大增重,让桃树增重的物质和条件主要是( )
    A. 无机盐、水和阳光
    B. 无机盐、水和氧气
    C. 二氧化碳、水和阳光
    D. 二氧化碳、无机盐和水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详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因此种下一棵桃树苗,它一天天不断地长大增重,让桃树增重的主要来源于桃树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重量,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条件是光照,因此ABD都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如图表示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为提高玉米的产量,最适合的种植密度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合理密植就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合理密植指的是种植既不能过密又不能过稀,种植过密,使得植物的叶片相互遮挡,影响接受阳光,进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增加产量。种植过稀不能使最多的植物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造成光能的浪费,不能最大限度的合成最多的有机物。由图可知种植密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此时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即为玉米的合理密植,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值得“点赞”的是( )
    A. 烧烤太美味,三餐当饭吃
    B. 发芽的土豆吃了也没啥
    C. 多喝凉白开,少喝甜饮料
    D. 方便面很方便,天天食用
    【答案】C
    【分析】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
    【详解】A.烧烤食品等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食物中还会产生一些强致癌物质,因此不宜常吃,A错误。
    B.土豆发芽会产生有毒物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发芽的土豆不能吃,B错误。
    C.甜饮料虽然好喝,但大多含有磷酸盐成分,大量摄入体内后会妨碍钙的吸收并加快钙流失,其次饮料含糖高,要少喝;多喝白开水能促进排便,加速脂肪燃烧,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能力,C正确。
    D.方便面中含有大量的防腐剂,天天食用对身体有害,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 ①根冠B. ③伸长区
    C. ④成熟区D. ④伸长区
    【答案】C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图中,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
    【详解】A.①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的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D.③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④是成熟区,不是伸长区,BD不符合题意。
    C.④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大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C符合题意。
    故选C。
    13.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盐碱地上的“海水稻”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 )
    A. 根毛细胞表面积大
    B. 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 根毛细胞呼吸旺盛
    D. 海水稻成熟区的根毛数量多
    【答案】B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因此,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
    【详解】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则失水;反之,植物细胞则吸水。根毛细胞也是如此,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因此,盐碱地上的“海水稻”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主要原因是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 下列鉴定食物成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菠菜汁中滴加酒精检验维生素
    B. 在白纸上挤压花生仁检验脂肪
    C. 在馒头上滴加碘酒检验淀粉
    D 向鸡蛋清中加热水检验蛋白质
    【答案】A
    【分析】种子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
    【详解】A.维生素不能用滴加碘酒的方法鉴定,A错误。
    B.花生种子中储存有大量的脂肪,因此挤压炒熟的花生会在纸上留下“油斑”,B正确。
    C.淀粉遇碘变蓝色,馒头含有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C正确。
    D.鸡蛋蛋清里含有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后会变性而凝固成白色,常用该方法鉴定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15. 某小组同学对大米、花生仁、核桃仁和黄豆四种食物中的能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a是10克B. b是30毫升
    C. 实验变量是食物D. 大米含能量最多
    【答案】C
    【分析】(1)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含水和无机盐)。种子中加热后碳化并可以燃烧的物质称为有机物,而加热后不可以燃烧的物质称无机物。
    【详解】ABC.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某兴趣小组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能的多少,测定了表中四种食物中的能量,所以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四种食物。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变量如水的体积等都相同。所以实验中a应为20克,b是50毫升,原因是为了保证变量以外的因素相同,ABC正确。
    D.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大米、花生仁、核桃仁、黄豆四种食物中,核桃仁使水温度上升最高,因此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错误。
    故选D。
    16. 小莉不小心吞下了一颗西瓜籽,这个西瓜籽在人体内“旅行”路线是( )
    A. 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B. 口腔→食管→咽→胃→大肠→小肠→肛门
    C. 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
    D.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D
    【分析】消化系统有消化腺和消化道组成,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详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小莉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 蝉→螳螂→黄雀B. 阳光→蝉→螳螂→黄雀
    C. 树→蝉→螳螂→黄雀D. 蝉→螳螂→黄雀→细菌
    【答案】C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错误。
    B.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错误。
    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蝉、螳螂、黄雀的捕食关系,C正确。
    D.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且细菌是分解者,不出现在食物链中,D错误。
    故选C。
    18. 下列关于生物防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
    B. 从食物链中得到启发
    C. 可持久控制害虫
    D. 可用鸡防治菜地里的菜青虫
    【答案】D
    【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
    【详解】A.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一般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进行防治,A正确。
    B.科学家从食物链中得到启发,利用农林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这种方法称为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B正确。
    C.生物防治通过天敌或微生物的持续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种群,达到持久控制的效果‌,C正确。
    D.鸡会捕食害虫,但是鸡也会啄食蔬菜,因此不可以用鸡防治白菜地里的害虫,D错误。
    故选D。
    19. 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 糖类B. 二氧化碳C. 能量D. 葡萄糖
    【答案】C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D.由呼吸作用的概念可知,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生成糖类和葡萄糖;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D不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不是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才是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B不符合题意。
    C.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是: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当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C符合题意。
    故选C。
    20. 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 )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D. 无机盐
    【答案】A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1. 若需要长时间贮藏种子,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 )
    A. 常向种子喷水B. 减少氧气含量
    C. 保持干燥状态D. 降低温度
    【答案】A
    【分析】种子的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两方面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
    【详解】A.经常向种子喷水,种子吸足水分后,可使有机物转化和运输,这种条件下种子容易萌发,因此该方法不利于贮藏种子,A符合题意。
    B.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当减少氧气含量时,可抑制种子萌发,这有利于贮藏种子,B不符合题意。
    C.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干燥条件下的种子不能萌发,因此可长时间保存种子,C不符合题意。
    D.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降低温度时,可以抑制种子萌发,因此该方法可长时间贮藏种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如图所示。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在急救过程中,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

    A. 胸腔容积增大
    B. 膈顶部上升
    C. 肺内压强增大
    D. 呼气排出阻塞物
    【答案】A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这就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详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因此相当于呼气过程。由于冲击患者上腹部,会使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体压强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这样就会将异物排出,故A错误,BCD正确。
    故选A。
    23.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究其根源这些二氧化碳来自( )
    A. 组织细胞B. 外界空气C. 血液D. 肺泡
    【答案】A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人体的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细胞,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了,而二氧化碳最终来源于组织细胞。
    故选A。
    24. 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二氧化碳
    B. ②表示氧气
    C. a处氧气浓度大于b处
    D. a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b处
    【答案】C
    【分析】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过程:分别为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图示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a端连接肺动脉,b端连接肺静脉。
    【详解】图示表示人体内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a端连接肺动脉,b端连接肺静脉,图示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a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b处,a处氧气浓度小于b处,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25. 小明买了猪的一段小肠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其中不能获取的事实是( )
    A. 外壁比内壁光滑
    B. 内壁有许多皱襞
    C. 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
    D 皱襞上有许多绒毛
    【答案】C
    【分析】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而小肠的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系的。
    【详解】放大镜进行观察小肠,可看到小肠外壁比内壁光滑、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但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用放大镜是看不到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6. 如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确步骤是乙→丁→丙→甲B. 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C. 实验变量是唾液D. 丙中水浴温度为100°C
    【答案】D
    【分析】(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中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步骤是: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
    【详解】A.图中四个装置的先后顺序是:乙(加入淀粉糊)→丁(加入水、唾液)→丙(37℃保温)→甲(滴加碘液),A正确。
    B.1号试管淀粉湖和清水起对照作用,B正确。
    C.用试管1和试管2进行对照,唯一的不同的量是有无唾液,因此实验的变量是唾液,C正确。
    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所以丙中水浴温度为37℃,是为了给唾液淀粉酶提供适宜的温度,D错误。
    故选D。
    27. 如图所示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的蜡烛熄灭,乙瓶蜡烛继续燃烧,该实验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A. 消耗了二氧化碳B. 消耗了氧气
    C. 产生了水D. 消耗了能量
    【答案】B
    【分析】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为氧气可以助燃,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
    故选B。
    28. 对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的匹配,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视野太暗——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B. 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C. 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D. 物像偏左上方——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答案】D
    【分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详解】A.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A正确。
    B.粗、细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正确。
    C.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C正确。
    D.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象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因此,物像偏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错误。
    故选D。
    29. 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多次推拉橡皮膜后发现:气球内壁附着暗黄色液体、白色棉花纤维变黑黄。实际上,吸烟会使肺泡壁受损、增厚,进而影响了(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答案】B
    【分析】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需依次经过肺的通气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即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即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详解】吸烟会导致肺泡壁受损和增厚,这会直接影响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效率。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损伤和增厚会阻碍氧气进入血液和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壁受损、增厚不会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气体运输和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0. 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水质、水温等外界条件对青蛙卵孵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水质会影响青蛙卵的孵化
    B. 水温会响青蛙卵的孵化
    C. 河水比自来水更适于青蛙卵的孵化
    D. 青蛙卵的孵化需要光照
    【答案】D
    【分析】该兴趣小组以水质和水温为变量设置了两组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和水质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说明人类活动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的灭绝;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详解】A.1组和2组变量是水质,可探究水质会影响青蛙卵的孵化,A不符合题意。
    B.2组和3组变量是水温,可探究水温会影响青蛙卵的孵化,B不符合题意。
    C.通过1组和2组对比可得出结论河水比自来水更适于青蛙卵的孵化,C不符合题意。
    D.3组实验中都有光照,没有对照实验,所以不能得出青蛙卵的孵化需要光照的结论,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15分)在【】内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31. 所谓观察,“观”在于表象,“察”强调实质。同学们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见微知著”。请利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带土移栽树木,主要是为了减少移栽时对根尖成熟区_____的损伤。
    (2)为提高移栽成活率,还要给树木输液。输送的营养液主要是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_____。
    (3)“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的警示牌提醒行人减少踏入,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小草的根进行_____作用。
    (4)新疆瓜果香甜的原因与昼夜温差有关,白天温度较高,_____作用强,产生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_____作用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少,从而积累的有机物更多。
    (5)盐碱地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植物细胞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根毛 (2)无机盐
    (3)呼吸 (4)①. 光合 ②. 呼吸
    (5)大于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详解】(1)带土移栽树木,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根的成活率。
    (2)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并且所传导的无机盐浓度可以很高。给植物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度的斜孔至木质部,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3)小草的呼吸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使得小草的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
    (4)根据题意可知,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光照充足,温度较高,光合作用强,产生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少,积累的有机物更多,瓜果更甜。
    (5)盐碱地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很难吸到水分,造成植物体自身缺水,而引起植物死亡。
    32. 合理膳食是保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如下表为营养学家推荐的各级食物每日摄取量的参考数据,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
    (1)人体生命活动的所需的能源物质主要来自_____级的食物,其中的淀粉最终被消化成_____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2)小明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医生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_____级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
    (3)青少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应摄入较多的蛋白质,如图中的【_____】(填标号)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
    (4)营养物质主要在④_____内被消化和吸收。该器官内有多种消化液,如:肝脏分泌的_____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会进入其中参与消化。
    【答案】(1)①. Ⅰ ②. 葡萄糖
    (2)Ⅱ (3)②
    (4)①. 小肠 ②. 胆汁
    【分析】“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人体每天含量最多的食物。
    图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脏、④小肠。
    【详解】(1)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因此,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来自Ⅰ级的食物。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2)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所以医生建议他多摄取表中Ⅱ级的食物。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②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4)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④小肠,小肠里有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33. 如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数一数图一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鹰和蛇之间存在着_____和_____关系。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在“植物→鼠→蛇→鹰”中,图二中的甲可表示_____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
    (4)若人们大量捕捉鹰和蛇,会造成_____的大量繁殖,结果对森林公园的植物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请从食物链的角度,提出一条保护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_____。
    【答案】(1)①. 五##5 ②. 竞争 ③. 捕食
    (2)①. 太阳能##光能 ②. 植物→鼠→鹰
    (3)鹰 (4)①. 鼠 ②. 多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要过度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等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
    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甲最多,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植物→昆虫→青蛙→蛇→鹰、植物→鼠→蛇→鹰、植物→鼠→鹰、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共计5条食物链。
    鹰以蛇为食,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鹰与蛇都以鼠为食,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食物链,即:植物→鼠→鹰。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在“植物→鼠→蛇→鹰”中,鹰的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故图二中的甲可表示鹰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
    (4)鹰和蛇是鼠的天敌,捕捉它们会导致鼠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对植物造成破坏。保护鹰和蛇,多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不要过度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等,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4. 人体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排出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图中A表示生理过程,①、②表示气体
    (1)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和【A】_____过程后进入血液,再由循环系统送给全身组织细胞。
    (2)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吸气时,_____和肋间肌共同收缩。其中一部分氧气从肺泡_____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再由循环系统送给全身组织细胞。
    (3)组织细胞通过_____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转化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_____。
    (4)跑步时建议用_____呼吸,原因是它能起到清洁、温暖空气的作用,减少对肺的刺激,通过纤毛扫动和咳嗽将其排出体外,使进入肺的气体比较清洁,因此我们_____(填“能”或者“不能”)随地吐痰;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等都是由_____层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这些例子充分体现出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答案】(1)吸收 (2)①. 肺 ②. 膈肌 ③. 扩散
    (3)①. 呼吸 ②. ATP
    (4)①. 鼻 ②. 不能 ③. 一##1
    【分析】人体通过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通过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图中:A表示吸收,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详解】(1)吸收是指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过程。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和A吸收过程后进入血液,再由循环系统送给全身组织细胞。
    (2)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其中主要器官是肺,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人体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此时肺泡中的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再由循环系统送给全身组织细胞。
    (3)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因此,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转化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ATP,ATP作为细胞内的能量货币,可以直接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肌肉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物质的主动运输等。
    (4)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跑步时建议用鼻呼吸,这样可以减少外界气体对肺的刺激。痰是由气管或支气管中的黏液、灰尘和细菌等组成,随地吐痰易传播疾病,因此我们不能随地吐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如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等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食物名称
    大米
    花生仁
    核桃仁
    黄豆
    质量(g)
    20
    20
    20
    a
    水(mL)
    50
    b
    50
    50
    温度上升(℃)
    1.3
    2.2
    3
    1.4
    组别
    水质
    水温
    蛙卵数
    光照
    蝌蚪数
    1
    自来水
    20~25℃
    100

    47
    2
    河水
    20~25℃
    100

    98
    3
    河水
    15~19℃
    100

    36
    “膳食宝塔”的级别
    食物分类
    每日摄取量
    Ⅴ级
    油脂类
    小于 25g
    Ⅳ级
    豆类和奶类
    100~150g
    Ⅲ级
    鱼、禽、肉、蛋类
    125~200g
    Ⅱ级
    果蔬类
    400~750g
    Ⅰ级
    谷类
    450~500g

    相关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5分, 《世说新语·假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