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学生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学生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学生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学生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学生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学生学科素养竞赛)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拿你的书来, 古诗文填空,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 、基础知识积累(29分)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小题(8分)
    “春天是祭坛上空飘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kuàng的啄木声【甲】作家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沉静而富有诗意。20岁出头便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几乎每天都独自一人摇着轮椅“躲”进地坛。在这里,他一次次“窥看自己的心魂”,【乙】了生命的本质,终于实现了人生的 chā yuè...一部《我与地坛》,启发了读者心灵的震 hàn,深得读者垂爱,让人们记住了作家史铁生的名字,也记住了北京的文化地标之———地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标点与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甲】……” 【乙】看见
    B.【甲】……” 【乙】洞见
    C.【甲】”…… 【乙】看见
    D.【甲】”…… 【乙】洞见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段中划横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加点的“冬天”“下”是名词,“窥看”“实现”是动词。
    C.文段中划波浪线句没有语病。
    D.“垂爱”是敬辞。
    名著阅读(10分)
    4. ①“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②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③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④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⑤“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⑥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⑦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⑧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⑨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⑩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⑪“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1)根据选段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4分)
    “我”明明背得很艰难,但为何“我”最后“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这里的“梦”有什么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背出书来大家都很高兴,而“我”却对念念不忘的五猖会觉得没什么意思,这是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古诗文填空。(11分)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④《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语》中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也要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⑦《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6分)
    春日晚望 (宋)左纬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里,应是呢喃燕子归。
    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柳丝无力杏花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哪个词点明诗题中的“晚”?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论语》十二章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
    ——《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商”就是子夏,“赐”就是子贡。②益:长进。③损:减损。(选自《后汉书》)
    8.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停两处)。(2分)
    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9.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①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 ②传不习乎_________
    ③不知其子,视其父:_________ ④不知其人,视其友_________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文共同谈到了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分)阅读《父亲的扁担》,完成12~15题。
    父亲的扁担
    钟诚
    父亲走后,我们和母亲搬到哥哥在白榄路边新建的房子居住,让母亲和我们离开那几间恋恋不舍而又无比伤心的老房子。再后来,家里的老屋也消失在荒凉的旧村落中,随之消失的还有父亲用过的所有物件。
    我常想,在父亲用过的诸多用品中,我最希望留下的是父亲的扁担。当年,作为队长,父亲的扁担,一头挑着全村的责任:作为父亲,一头挑着全家的希望。
    从我记事起,我见过和用过很多扁担,竹的、木的,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新的、旧的,各式各样。父亲的扁担很特别,在全村都是绝无仅有的。扁担有碗口粗,长约两米,比普通扁担大很多,长很多,重很多。扁担原本为浅黄色,经过多年的千担万挑,风雨兼程,体磨汗浇,慢慢变成浅褐色,古色古香,神韵十足。扁担坚固耐用,坚挺帅气,从中间向两头微微翘起,立起像弓,蓄势待发;平放像舟,气势如虹;挑起像箭,势不可挡。
    我们村地势较高,水利灌溉工程无法直接达到,为了解决农业用水,父亲带领乡亲们自力更生挖山塘,就是选择地势较高的山坳,铲挖肩挑,筑起一道大坝,造出山塘,用于蓄水。在我的记忆里,造山塘的工地总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父亲永远是起得最早,挑得最重,冲得最快的人。因为有时候白天乡亲们要耕种生产,所以晚上还要挑灯夜战挖山塘。那时候我们小,挑不起担子,就和小伙伴们拾柴草,点篝火。工地上人头攒动,汽灯通明,篝火熊熊;战鼓雷鸣声,冲锋号角声,加油呐喊声响彻夜空。经过无数个昼夜的奋战,山塘终于筑成。可以说,新中国初期的山糖水库和各种水利设施,是中国农民用扁担挑出来的。
    我们七八个兄弟姐妹还小的时候,家里是村出名的“超支户”,为了让一家人在苦难中存活,父亲必须起得最早,回家最晚,挑得最重,走得最快,挣“工分”最多,父亲的扁担挑着一家人的生计。为了补贴家用和给儿女们交学费,父亲还要经常凌晨四五点钟起床,挑柴到镇上卖。迎着寒暑,借着星光,独自一人负重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两边是死一般寂寞的山峦,夜鹤的鸣叫声格外凄楚。父亲脚步坚定沉稳,肩上挑着重担,挑着儿女们的未来。不管多少钱,父亲都要把柴卖掉。要在天亮之前赶回村里,照常和乡亲们出早工。
    小时候,我们一群小伙伴在山坡上放牛,父亲和乡亲们在附近劳动,休息的时候,乡亲们常常用扁担比赛“力气”,父亲从不参加这种比赛,也不准用他的扁担作道具。而我拿父亲的扁担玩“划旱船”,他却同意。所谓“划旱船”就是把扁担平放在草地上,扁担两头翘起像小船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站在扁担中间,双手拿着木棍同时发力向后推,像单板滑雪,扁担在草地上像船一样滑行,我像风一样遛过。扁担在草地上划出一道痕迹,非常好玩。有时候滑得太快,失去平衡,也会“翻船”。摔倒在草地上,父亲在旁边看着,没有责备,只是憨憨地笑。
    每年夏秋两季分“口粮”是全村人最开心的日子,整个晒场充满着欢腾声。排队,装谷子,过称,记数,叫喊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大人们把村里分的稻谷用谷箩担回家里,储存在谷缸里。父亲担谷的时候,我和哥哥紧跟在后面,父亲把稻谷倒入家里的谷缸后,准备返回晒场,去担第二担,我和哥哥每人占一边快速爬进谷箩,蹲在谷箩里,双手紧紧抓住谷箩的绳子,父亲用扁担挺起谷箩,肩膀晃动扁担。两只谷箩随之上下晃动,父亲边走边吆喝“卖猪仔啰”,我们时而大笑,时而尖叫。那时候小,不懂父亲的辛苦,担谷回来还要担着我们玩耍。我们很开心,父亲也很开心。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三十年了,我常常想念父亲,想念父亲的扁担。虽然未能留下父亲的扁担。但是父亲留给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选自《散文网》2024年09月21日,有删改)
    12.文章围绕扁担,主要写了父亲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扁担坚固耐用,坚挺帅气,从中间向两头微微翘起,立起像弓,蓄势待发;平放像舟,气势如虹;挑起像箭,势不可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含义。(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谈谈文章以“父亲的扁担”为题的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6分)阅读《让生命走向蓬勃》,完成16~19题。
    让生命走向蓬勃
    ①楼下有个角落,多少年来无人打理,总是稀稀拉拉长些杂草。一天,儿子吃完西瓜后。将一把西瓜籽撒到那里,嚷着说要种个西瓜。我笑道:这么荒僻的角落,还想种西瓜,想得美呢!然而。事实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②几周后,在这个角落里。竟长出了四株西瓜藤。最粗壮的那一株幼苗,盘绕着绒绒的卷须,这里试试,那里试试,吐出一片又一片厚实带毛的绿叶子。没几天,葱绿的西瓜藤似蛇一般攀爬。沿着围墙一角,不断延展,扩大着自己的地盘。
    ③一株小小的植物,竟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你看,它是那么安静从容,毫不张扬,却一直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执拗地做好一件事:在贫瘠的泥土里,聚精会神,拼尽全力地生长发芽,舒展枝叶,绽放花朵,凝结果实。瓜熟蒂落之后,待种子萌动,又将在下一轮的生长过程中重启战斗,继续拼搏,以期瓜能绵绵,与天长久。想到这些,心里就有朴素的感动生了出来:越是处在某种原始的生命状态,越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④那些来自山海村野的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为什么依然拥有那么多真实的欢乐,依然那么富于生命力?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从自然的母体中剥离开来,是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粗砺而浑朴的生命力。
    ⑤反观今天的部分年轻人,身逢中国经济腾飞的盛世,身为独生子女备受宠爱,他们被一群无怨无悔的亲人源源不断地、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作为巨大的消费终端、食物链的最高端,他们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被快递、外卖、家政、电子支付围绕着。然而,这些年轻人却陷入了低迷的人生状态。
    ⑥种种外部因素的加持,反而使他们失去了直接从大自然母体获得生活能力的机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这部分年轻人难以承受生命之重,于是他们不再向外拓展、探索,而是向内收缩、敛藏。他们躲进自己的小世界,过早陷入激情消退、精神老化的生命状态。对他们来说,奋斗变得虚无,理想变得矫情,情怀变得可笑。他们活在生活的表层,享受物质,与世无争,只想躺平。
    ⑦旺盛的生命力,一定存在于不断拓展成长空间的过程之中。要知道,人的成长没有天花板。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设置新目标,拓宽生命广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求新挑战、提升生命高度的过程。拓展成长的空间,势必会遇到艰难崎岖,一定会遭受阻挠压抑。越是深切地陷入被阻挠、被压抑的痛苦,越有可能深切地表达自己,激发无比强盛的抗争意志。抗争必然带来突破和超越,每一次突破和超越,都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不断突破和超越的生命,将会在不断的惊喜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生命力也愈加旺盛。这样的人会自己舔舐伤口,或者根本不在乎什么伤口。他自然会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情。让生命照进光亮!
    ⑧野地里的无数生命,都是像这样受着自身生命力的驱使而欢快腾跃,那么,为什么不让蓬勃的生命力贯穿我们所经历的时光?看着眼前枝叶葳蕤的西瓜藤,我这样想。
    16.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越是处在某种原始的生命状态,越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原始的生命状态”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好的文字需要品读。下面句子中哪些词语需要重读?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明重读的理由。(4分)
    一株小小的植物,竟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怎样才能让蓬勃的生命力贯穿我们所经历的时光?请结合文章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5分,其中含5分写字)
    20. 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这个秋天,最美妙的音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③不少于60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素养竞赛
    七年级 语文 答案
    1.旷超越撼(4分)
    2.B(2分)
    3.C(搭配不当,“启发”改为“引发”)(2分)
    4. (1)①高兴(兴奋) ②我正要出发时却被父亲抓住背书 ③焦急(着急) ④扫兴(平静)
    (2)我背书状态昏昏沉沉,如在梦中,我对所背内容完全不理解,纯粹只是记住了文字。
    (3)对比 表现父亲令我背书让我十分扫兴,体现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摧残与压制。
    5. ①. 山岛竦峙 ②. 枯藤老树昏鸦 ③.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④. 海日生残夜 ⑤. 江春入旧年 ⑥.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⑦. 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⑩.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⑪. 学而不思则罔 ⑫. 思而不学则殆
    6.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柳条的柔软、细长、随风轻拂的情态和杏花茂盛、浓艳、润泽的风姿。
    7. 以“斜阳”点明“晚”意,表达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8. 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9. ①. 竭尽自己的心力 ②. 老师传授的知识 ③. 看,看见 ④. 知道,了解
    10. (1)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缺点就及时改正他。
    (2)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子贡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
    11. 示例:甲文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要诚信,要学习旁人的长处,改正缺点。乙文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参考译文:
    (甲)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必定有一个人能成为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也有和他们相同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乙)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子贡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了;不了解本人,看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君主,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
    12.(4分)(1)父亲带领乡亲们挖山塘,铲挖肩挑,筑起一道大坝,造出山塘,用于蓄水;
    (2)为了补贴家用和给儿女们交学费,父亲用扁担挑柴到镇子上卖;
    (3)父亲笑着看我们拿着扁担玩“划旱船”;
    (4)分“口粮”时,父亲用扁担跳着我和哥哥玩耍。
    (一点1分,意对即可)
    13.(4分)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扁担的外形(样子、形状),表现了扁担的坚固、耐用、与众不同(1分),从侧面体现了父亲坚韧的形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扁担的喜爱,对父亲的赞美(1分)。
    14.(5分)父亲给了我快乐美好的童年(1分);父亲一辈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埋作者心底(1分);作为村子的队长和孩子的父亲,父亲担起了他该有的责任,让我明白了责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1分);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及怀念(2分)。
    15. 交代了写作对象:父亲与扁担;突出了父亲吃苦耐劳、有责任担当、疼爱子女的形象(2分);表达了作者对于父亲的赞美、敬佩与怀念(1分);扁担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2分);(前三点一点1分可)
    16. 欲扬先抑,描写了角落的荒凉及“我”对种西瓜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为后文突出 西瓜藤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我”的赞美之情做铺垫,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对即可)
    17.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努力生存的状态(意对即可)
    18. 重读“小小”“竟然”“如此旺盛”(写出其中两个即可)。示例:“竟然”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表明西瓜藤的生命力带给“我”的震撼之大,突出了西瓜藤顽强的生命力, 表达了“我”对西瓜藤的赞美之情。(意对即可)
    19. (1)不断拓展成长空间;(2) 激发抗争的意志;(3)实现突破和超越。文中的西瓜藤正是将自己置身在艰苦的环境中,拓宽了自己成长的空间,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而激发了自己的抗争意志,最终实现突破,蓬勃生长。结合生活实际略。(意对即可)
    相关情节
    “我”的心情变化
    “我”一早起来准备去看五猖会


    忐忑
    “我”强记“我”不理解的《鉴略》。

    “我”终于背完书去东关看了五猖会。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多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择善而交,是一种智慧,学生会邀请图书馆张馆长参加活动,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按要求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