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同步教案
初中人教版(202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第1课时二氧化碳docx、第2课时一氧化碳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1.化学观念:通过图片展示、阅读教材,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致人中毒的机理。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课件演示(一氧化碳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去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发现”知识,得出结论。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课堂讨论,推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存在差异,学会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其造成环境污染的了解,体会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1.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分析。
如图所示,煤炉内的煤燃烧有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如何防止呢?一氧化碳又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探究点一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 有人说我一闻到煤气的气味就把煤炉搬到屋外,不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还有人说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面上放两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以上两种说法真的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吗?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讨论相关原因。
归纳总结 CO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知识拓展 CO气体应采用排水法收集,因其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非常接近且有毒,故不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探究点二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CO的可燃性。
提出问题 碳有两种氧化物,它们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们的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从CO和CO2的组成元素和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不同讨论相关原因。
探究实验
知识拓展 一氧化碳与氢气一样,不纯时点燃易发生爆炸。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二、CO的还原性。
探究实验
三、CO的毒性。
提出问题
1.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煤气泄漏怎么办?
2.CO为什么能使人中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
讨论交流 讨论相关原因。
归纳总结
1.CO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2.防止措施:(1)冬天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CO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臭的气体,煤气泄漏时不易被人察觉,所以煤气厂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使人在煤气泄漏时及早察觉。如果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探究点三 一氧化碳的用途
提出问题 CO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生产、生活归纳。
归纳总结 1.作燃料(如管道煤气):2CO+O2 eq \(=====,\s\up7(点燃)) 2CO2。2.冶炼金属(如炼铁等):3CO+Fe2O3 eq \(=====,\s\up7(高温)) 2Fe+3CO2。
第2课时 一氧化碳
eq \a\vs4\al(一氧化碳) eq \b\lc\{(\a\vs4\al\c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臭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化学性质\b\lc\{(\a\vs4\al\c1(可燃性:2CO+O2\(=====,\s\up7(点燃))2CO2,还原性:CO+CuO\(=====,\s\up7(△))Cu+CO2,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用途: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请完成《学练优》对应课时作业。
模拟实验
因CO有毒,视频播放模拟实验
实验现象
CO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结论
2CO+O2 eq \(=====,\s\up7(点燃)) 2CO2
实验原理
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CO+CuO eq \(=====,\s\up7(△)) Cu+CO2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先检验CO的纯度
(2)先通入CO排尽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对有氧化铜的位置加热
(3)管中的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
(4)尾气用酒精灯燃烧或用气球收集备用
实验目的
防止因CO不纯而导致点燃或加热后爆炸
排尽管中空气,避免CO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
尾气中有未反应的CO,有毒,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尾气时,产生蓝色火焰
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是“早来晚走”,酒精灯是“迟到早退”
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生活实例和模拟实验,使学生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模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足之处
教材中有关一氧化碳的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文件包含第1课时碳的单质docx、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2 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内容和地位分析,还原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