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 (2份,原卷版+解析版)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03 空气 氧气(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03 空气 氧气(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03空气氧气练习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03空气氧气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目 录
TOC \ "1-2" \p " " \h \z \u \l "_Tc149830759" 考点过关练 PAGEREF _Tc149830759 \h 2
\l "_Tc149830760" 考点01 空气 PAGEREF _Tc149830760 \h 2
\l "_Tc149830761" 考点02 氧气的性质 PAGEREF _Tc149830761 \h 5
\l "_Tc149830762" 考点03 氧气的制法 PAGEREF _Tc149830762 \h 8
\l "_Tc149830763" 真题实战练 PAGEREF _Tc149830763 \h 10
\l "_Tc149830764" 重难创新练 PAGEREF _Tc149830764 \h 20
考点01 空气
1. “天宫课堂”第三课2022年10月12日下午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实验舱里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 )
A.78%B.21%C.0.94%D.0.03%
【答案】B
【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21%,则“人造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故选B。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
C.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生产氮肥
【答案】B
【解析】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但是不能做燃料,可以作助燃剂。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有色光,可用于制霓虹灯。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B符合题意;
C、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不是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C不符合题意;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保护气,不是用作生产氮肥。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3.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2、NO2等
C.禁止焚烧庄稼秸秆,减少空气污染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CO2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答案】B
【解析】A、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说法错误;
C、焚烧庄稼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禁止焚烧庄稼秸秆,减少空气污染,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倡导“低碳”生活,减少 CO2 的排放,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说法正确。
故选B。
4. 如图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减少PM2.5应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B.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能有效减少PM2.5
C.少开私家车可一定程度地减少该地PM2.5
D.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
【答案】B
【解析】A、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减少可吸入颗粒物,能减少PM2.5,故A说法正确;
B、燃烧煤炭能产生可吸入颗粒物,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不能有效减少PM2.5,会增加PM2.5的排放,故B说法错误;
C、私家车的使用,能产生可吸入颗粒物,少开私家车可一定程度地减少该地PM2.5,故C说法正确;
D、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建筑工地的飞尘等都属于人为排放可吸入颗粒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5.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片中考二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氮气(N2)是空气中含量丰富的一种组分,N2与人类生活有何关联呢?
N2与食品行业
N2作为保护气,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在大型粮仓内充入N2,既能使仓内噬食粮食的小动物窒息死亡,又能抑制粮食本身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存期。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防止火灾的作用。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民间俗语“雷雨发庄稼”,是指在雷电环境下空气中的N2能转变为含氮的化学肥料,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N2与光伏新材料
高纯N2被离子化后,通过氨离子束溅射技术,以高纯石墨为靶材可以沉积出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氮化碳薄膜中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N2与环境治理
化石燃料中通常含有氮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不仅能形成酸雨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与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利用N2合成氨可有效吸收氮氧化合物,从而实现无污染。
随着科技的进步,N2的用途将更加广泛。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2应用于食品行业作保护气,体现了N2的性质为___________。
(2)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
(3)氮氧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下到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N2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B. 大型粮仓内也可以充入O2作保护气
C. N2可用于制备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
D. 空气中氮氧化合物含量越少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
【答案】
(1)化学性质稳定
(2)在720-911eV范围内,氮离子束能量越大,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越小
(3)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
(4)AC
【解析】
(1)N2应用于食品行业作保护气,体现了N2的性质为化学性质稳定,其不会使得食物因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2)由题中信息可知,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与氮离子束能量的关系为在720-911eV范围内,氮离子束能量越大,氮化碳薄膜中氮元素质量分数越小。
(3)阅读材料中提到“氮氧化合物不仅能形成酸雨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而且能与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故氮氧化合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
(4)A、 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是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等,故N2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此选项正确;
B、 由于N2的化学性质稳定,大型粮仓内也可以充入N2作保护气,此选项错误;
C、阅读材料中提到“高纯N2被离子化后,通过氨离子束溅射技术,以高纯石墨为靶材可以沉积出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N2可用于制备光伏材料氮化碳薄膜,此选项正确;
D、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若氮氧化物含量低而其它污染物含量高,空气质量也较差,此选项错误。
故选AC。
考点02 氧气的性质
6.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白烟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D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白烟,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下图所示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生成物中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
B.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C.实验Ⅲ中,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可保护集气瓶,防止瓶底炸裂
D.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迅速伸至瓶底
【答案】D
【解析】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丝燃烧生成固体四氧化三铁,因此它们的生成物中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正确;
B、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正确;
C、铁丝燃烧实验中在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或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故正确;
D、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缓慢伸至瓶底,防止燃烧放热使气体膨胀,将底部的氧气排出,故错误;
故选:D
8. 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B.动植物的呼吸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
【答案】D
【解析】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接触,铁置于潮湿的空气中被氧化,过程缓慢、不易察觉,包含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过程缓慢、不易察觉,包含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C、食物的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氧化的结果,过程缓慢、不易察觉,包含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下列物质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需预先放入少量水,其中可以用细沙代替水的是( )
①铁丝 ②红磷 ③硫磺
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水,细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和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用水来吸收污染物,用细沙达不到吸收污染物的目的。可以用细沙代替水的只有铁丝。
故选A。
10.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催化剂,所以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因此属于缓慢氧化
C.当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空间里氧分子越多,反应越剧烈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几乎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答案】C
【解析】A、氧气有助燃性,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助燃剂,所以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说法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但也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B说法错误;
C、当氧气参与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空间里氧分子越多,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故C说法正确;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不是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故D说错误;
故选C。
11. 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镁+氧气eq \\ac(\s\up7(点燃),\(====,=====))氧化镁B.酒精+氧气eq \\ac(\s\up7(点燃),\(====,=====))二氧化碳+水
C.乙炔+氧气eq \\ac(\s\up7(点燃),\(====,=====))二氧化碳+水D.甲烷+氧气eq \\ac(\s\up7(点燃),\(====,=====))二氧化碳+水
【答案】A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
【解析】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A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B错误;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C错误;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考点03 氧气的制法
12.下列是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分步操作,其中错误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按要求连接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中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加热固体药品,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B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具体操作: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将导管插入瓶口开始收集,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D正确。
故选:B。
1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择制取气体的原理时,应考虑反应速率,且速率越快越好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提前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以便于收集气体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要在瓶口处验满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答案】D
【解析】
A、选择制取气体的原理时,应考虑反应速率,不是速率越快越好,反应速率要适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不能提前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而造成不纯,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1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该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若某反应忘添加催化剂,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会减少
【答案】B
【解析】A、某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该物质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杂质,说法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说法正确;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说法错误;
D、若某反应忘添加催化剂,会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总质量,则反应结束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会减少,说法错误。
故选B。
15.(2023年湖南郴州真题)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C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室既可用于制氧气又可用于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编号),用此装置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装置E可用于收集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___口进入(填“a”或“b”);
(5)若选用B装置制氧气,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
(1)集气瓶
(2)引流
(3)A 2H2O eq \\ac(\s\up7(通电),\(===,====))2H2↑+O2↑
(4) 氧气 b
(5)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
(2)C装置的操作是过滤,过滤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又可用于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因为它们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态与液态,反应条件都是常温。所以实验室既可用于制氧气又可用于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A。
用A装置制氧气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 eq \\ac(\s\up7(通电),\(===,====))2H2↑+O2↑。
(4)装置E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要求气体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所以装置E可用于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短管进入,才能产生压强差,将水从长管排出。故填:b。
(5)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选用B装置制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2023江苏苏州真题)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物质是( )
A. B. HeC. D.
【答案】D
【解析】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不符合题意;
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氦气含量更少,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不符合题意;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3江苏扬州真题)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A. N2B. O2C. CO2D. H2O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合题意;
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是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广东广州真题)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D
【解析】A、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正确;
B、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正确;
C、二氧化硫和水、氧气反应可生成硫酸,随降水落下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正确;
D、PM2.5是空气污染物,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错误;
故选D。
4.(2023辽宁省营口市真题)空气污染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N2B.PM10
C.HeD.H2O
【答案】B
【解析】A、空气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等。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B、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PM10属于空气污染物,正确;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
D、水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污染空气,错误。故选B。
5.(2023湖南省衡阳市真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解析】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3湖南衡阳真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 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 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 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解析】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3广西真题)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并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
故选D。
8.(2023山西真题)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操作如下,正确的一项是( )
A. 试管口应该倾斜B. 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 气泡连续放出时开始收集D. 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
【答案】D
【解析】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此选项错误;
B. 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此选项错误;
C.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是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此选项错误;
D. 收集前集气瓶应装满水,否则收集到的氧气中会混有空气,此选项正确。
故选D。
9. (2023湖北咸宁真题)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答案】D
【解析】
A.图1集气瓶中的水是吸收红磷和水反应生成的有毒物质五氧化二磷,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错误;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不可以用木炭替代,因为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影响压强的变化,木炭的着火点太高,错误;
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压强变化量小,所以测量结果偏小,错误;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热水中的白磷仅仅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故选:D。
10.(2023河南真题)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硫粉B.铁丝C.镁条D.木炭
【答案】B
【解析】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A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B符合题意;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为白色固体。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无色气体。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11.(2023四川省凉山州真题)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图中环的相交部分是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D.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A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铁与蓝色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浅绿色硫酸亚铁溶液和红色铜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2.(2023重庆A真题)氧气的制备和性质是重要的化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A、图B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O2.,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固体Y可以是_____(填序号)。
A.红砖粉 B.硫酸铜 C.氯化钠
(2)图C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该实验可观察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_____气味的气体。
(3)图D所示是将氨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稳定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
【答案】
(1) KMnO4 ;A
(2)集气瓶;刺激性
(3)4NH3+3O2 eq \\ac(\s\up7(点燃),\(===,====))6H2O+2N2
【解析】(1)图A、图B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备O2.,图A装置试管口放了一团棉花,则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固体X的化学式为KMnO4。图B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则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红砖粉、氧化铜都可作催化剂,所以固体Y可以是红砖粉,故选A。
(2)图C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所以该实验可观察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图D所示是将氨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常见稳定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eq \\ac(\s\up7(点燃),\(===,====))6H2O+2N2。
13.(2023四川内江真题)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注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选用装置BD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_______(填“磨砂”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_______装置和E装置,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加盐酸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_______(填“a”或“b”)处以上:检验二氧化碳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1)锥形瓶 水槽
(2) 2H2O eq \\ac(\s\up7(通电),\(===,====))2H2↑+O2↑ 磨砂 正放
(3)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经充满
(4) a CO2+Ca(OH)2=CaCO3↓+H2O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锥形瓶;仪器②为水槽;
(2)B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eq \\ac(\s\up7(通电),\(===,====))2H2↑+O2↑;
当D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集气瓶口,这样比较紧密;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3)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
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4)实验室若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加盐酸时液面高度至少应该在a处以上,这样可以形成液封,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检验二氧化碳时,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14.(2022江苏南通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_______。
(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化学式为H3P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_______正确。
(4)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_______(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
【拓展延伸】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5)在图2中_______(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段(用图2中字母表示))。
【反思与评价】
(6)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_______(填物质名称)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
【答案】
(1)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2)P2O5+3H2O=2H3PO4
(3)①
(4)不能 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C DE
(6)铁
【解析】(1)激光笔照射可以升高可燃物(红磷、白磷)周围的温度,使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起来,故填写:使温度达到红磷、白磷的着火点。
(2)红磷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它与水反应生成磷酸,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2H3PO4 ,故填写:P2O5+3H2O=2H3PO4 。
(3)白磷燃烧,说明红磷燃烧后氧气有剩余,猜想①正确,故填写:①。
(4)由图2可知,红磷燃烧并未完全消耗完四颈平底瓶内氧气,因此,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是不能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写:不;
理由是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故填写: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5)由图2可知,氧气含量第一次大幅度下降是BC段,该段表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因此,C点时红磷熄灭,故填写:C;
由图2可知,氧气含量第二次大幅度下降是DE段,该段表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故填写:DE。
(6)由“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可知,铁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故填写:铁。
15.(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示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若要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_____装置。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字母),若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 B C F
(3) 2KMnO4 eq \\ac(\s\up7(△),\(===,====))K2MnO4+MnO2+O2↑ 分解 A 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或收集氧气过早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名称: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为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若要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F装置。
(3)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所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eq \\ac(\s\up7(△),\(===,====))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若用E装置
1. (2021年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CESL)初赛)蜡烛在密闭容器里燃烧至熄灭,容器里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 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 蜡烛熄灭时容器里的氧气已耗尽
D. 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答案】B
【解析】
A、蜡烛在密闭容器里燃烧需要氧气作为反应物,①曲线走势是由高至低,故①表示O2的含量变化,不符合题意;
B、容器中出现了CO,故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符合题意;
C、①曲线的末端纵坐标不为零,故蜡烛熄灭时容器里的氧气没有耗尽,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生成物C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 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为:集气瓶里先装a体积的水,在酒精灯灯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装置如图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b)和整个集气瓶体积(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B.该实验测得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b-a):(c-a)
C.燃烧匙中的白磷不可以换成细铁丝或木炭粉
D.集气瓶中预先放的a体积水仅有液封导管,防止气体受热膨胀逸出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在白磷开始燃烧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的空气膨胀,压强增大,集气瓶中的水一部分被排出,液面下降;最后熄灭冷却至室温时,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液面上升,因此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不符合题意;
B、据图示可知:氧气的体积是上升的水的体积,是b-a,空气的体积是:c-a,所以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是:(b-a):(c-a),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无法测定氧气体积,木炭粉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会导致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偏小,不符合题意;
D、“a体积水”的作用是: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加快集气瓶冷却,能够液封导气管左端以防气体逸出,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能够吸收白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科学素养竞赛)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灼烧铁丝,铁丝发生红热现象;停止灼烧待铁丝冷却,用滤纸擦拭铁丝,发现有黑色物质附在滤纸表面。仅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 铁丝不是可燃物
B. 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无法点燃铁丝
C. 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
D. 铁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物质
【答案】B
【解析】
A、铁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题干中实验只能证明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证明铁丝不是可燃物,故错误;
B、实验中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灼烧铁丝,铁丝发生红热现象,没有燃烧,则在空气中使用蜡烛火焰无法点燃铁丝,故正确;
C、铁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则铁丝可以与氧气反应,故错误;
D、实验中用滤纸擦拭铁丝,发现有黑色物质附在滤纸表面,这里黑色的物质是在蜡烛燃烧的产物,不是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铁只能在纯氧才能燃烧,故错误;
故选B。
4. (2022年湖南省衡阳县初三五科联赛)已知Cu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将红热的铜丝插入集满Cl2的集气瓶中可以燃烧,并生成棕黄色的CuCl2固体。关于这一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B. 点燃铜丝前在集气瓶中需加入少量水,燃烧后可以看到加入的水变成棕黄色
C. 燃烧时可以看到集气瓶中充满棕黄色的雾
D. 根据这一反应预测红热的铁丝也可能在集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
【答案】D
【解析】
A. 题干中铜在氯气中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错误。
B. 氯化铜溶于水形成氯化铜溶液为蓝色,不是棕黄色。错误。
C. 氯化铜是固体,所以看到的是棕黄色的烟。错误。
D. 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能在氯气中燃烧,可以预测红热的铁丝也可能在集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正确。
故选:D。
5. (2021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初中学科竞赛)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多种途径,常见的3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
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标号)。请写出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_________(填标号)中加入_________ 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与溶剂。在制取氨气的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一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___________。
(5)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 ‰左右。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 D ②. 与水反应放热,加快氨水的挥发、分解,得到氨气 ③. 与水反应,减少溶剂(或减小氨气的溶解度)
(2)①. E ②. 碱石灰
(3)NaNO2+NH4Cleq \\ac(\s\up5(△),\s\d0(========))NaCl+N2↑+2H2O
(4)Cu与CuO可循环使用,节约试剂
(5)空气中除含有氮气和氧气外,还含有密度比氮气大的气体
【解析】
(1)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氮气,是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且不需要加热装置,故选D。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会使得氨水挥发,从而生成氨气;另一方面生石灰会和水发生反应,减少了溶剂。
(2)方法二是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空气中除了氧气之外还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杂质。如果想要得到更为纯净的氮气,需要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将空气通入碱性干燥剂即可,故可以选装置E,向其中加入碱石灰。
(3)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NaNO2+NH4Cleq \\ac(\s\up5(△),\s\d0(========))NaCl+N2↑+2H2O。
(4)方法一和方法二中的氧化铜或者铜都可以循环利用,避免了浪费,且因为亚硝酸钠有毒,所以方法一和方法二也避免了使用有毒物质而发生危险。
(5)方法二中制取氮气的时候只是除去了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仍含有稀有气体等其他杂质,且稀有气体比氮气密度大,所以制取的氮气会比方法三制取的氮气密度大5‰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固体药品
C.收集氧气
D.检验氧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3 空气 氧气(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3空气氧气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讲专题03空气氧气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12 化学与生活(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12化学与生活练习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12化学与生活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03 空气 氧气(测试)(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03空气氧气测试原卷版docx、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与测专题03空气氧气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