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 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氧-液氢、液态-肼、液氮-液氢都可以作为火箭推进剂
B. 将重油裂解为轻油作为燃料,是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C. 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化形式:太阳能→电能
D. 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答案】C
【解析】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反应速率很快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氧-液氢能作为火箭推进剂;肼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剧烈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大量气体,因此,液态肼能作为火箭推进剂;虽然氮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但是,由于键能很大,该反应的速率很慢,氢气不能在氮气中燃烧,在短时间内不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和大量的气体,因此,液氮-液氢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剂,故A错误;重油裂解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以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但轻质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原始重油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当,因此这一过程并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从而无法有效促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故B错误;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其他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2. 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 “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 “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 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D
【解析】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助于发火和燃烧,A正确;发烛具有可燃性,“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B正确;“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C正确;硫磺也燃烧,不是催化剂,D错误;
选D。
3.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易与结合生成,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浓度达到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O与反应的平衡常数
B. 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越少
C. 当吸入的CO与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11000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 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舱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由方程式可知,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反应的平衡常数,故A正确;人体吸入的一氧化碳越多,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越少,故B正确;由平衡常数可知,的浓度达到浓度的0.02倍时,==,故C错误;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氧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解毒,故D正确;
故选C。
4. 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其中、代表或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分别是、
B. d既可以是,也可以是
C. 直接加热得到的产物难以分离,温度降低又结合成
D. 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的反应热之和,小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①为氯化铵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氨气和碱式氯化镁,反应②碱式氯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氯化氢,则a为氨气、b为碱式氯化镁、c为氯化氢、d为氧化镁。
由分析可知,a为氨气、c为氯化氢,故A错误;由分析可知,b碱式氯化镁、d为氧化镁,故B错误;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所以直接加热氯化铵得到的产物难以分离,故C正确;反应①和反应②相加即为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由盖斯定律可知,等压条件下,反应①、反应②的反应热之和等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故D错误;
故选C。
5. 在含、和的溶液中,发生反应:,其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①的热化学方程为:
B. 决速步是第②步
C. 升高温度可以更容易检测到
D. 可以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步骤①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2kJ/ml、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3 kJ/ml,反应的焓变为△H=(E3—E2) kJ/ml,故A错误;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反应的决速步骤为慢反应,由图可知,步骤①的活化能大于步骤②,所以步骤①是慢反应,决速步是第①步,故B错误;由图可知,生成亚铁离子的步骤①是吸热反应,消耗亚铁离子的步骤②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步骤①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步骤②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亚铁离子浓度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更越容易检测到亚铁离子,故C正确;由图可知,铁离子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但亚铁离子为中间产物,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错误;
故选C。
6. 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方程式相符的是
A. 已知中和热为:
B. 一定条件下,与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C. “球”浸入冷水中颜色变浅:
D.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出现浑浊:
【答案】D
【解析】中和热为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l水放出的热量,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时,还会放出热量,反应的反应热△H小于—57.3kJ/ml,故A错误;氢气与碘蒸气生成碘化氢的反应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1ml氢气与1ml碘蒸气充分反应生成碘化氢放出热量为akJ,则反应的反应热△H小于—akJ/ml,故B错误;二氧化氮球浸入冷水中颜色变浅,说明降低温度,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焓变小于0的放热反应,故C错误;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单质、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7. 体积均为1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I、Ⅱ中,均充入2ml CO(g)和2ml NO(g),发生反应:,相对容器Ⅱ,容器I只改变一个外界条件,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容器I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B. 相对容器Ⅱ,容器I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温或者加压
C. 容器Ⅱ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D. 容器Ⅱ中0~10min内,
【答案】C
【解析】从图中信息不能确定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但可以肯定改变某条件,容器Ⅱ比容器I中N2的物质的量大。
从图中信息不能确定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容器Ⅱ比容器I中N2的物质的量不等,所以容器I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A不正确;相对容器Ⅱ,若容器I改变的条件是升温,平衡移动的方向未知,不能肯定容器I中N2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小,加压,则平衡正向移动,N2的物质的量应比容器Ⅱ大,B不正确;容器Ⅱ中,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为0.8ml,则参加反应NO的物质的量为1.6ml,NO的平衡转化率为=80%,C正确;容器Ⅱ中0~10min内,N2物质的量为0.5ml,则参加反应NO的物质的量为1ml,,D不正确;
故选C。
8.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乙烯的平衡转化率和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图[起始时,,容器体积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
B. 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
C. 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D. 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同一压强下,升高温度,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不断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A正确;图中a点,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n(H2O)=n(C2H4)=0.8ml,n(C2H5OH)=0.2ml,对应的平衡常数K=,B错误;由反应可知,同一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C正确;因为b点温度较高、压强较大,反应速率较快,到达平衡状态所需时间较短,则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9. 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1m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的物质放出的热量称为燃烧热。
H2O应该为液态,A错误;,B错误;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l,则,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工业上用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
B. 其他条件不变时,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平衡常数变大
C. 其他条件不变时,恒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可以提高去除率
D. 实际应用中,采用高分子分离膜及时分离出水蒸气,可以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去除率增大
【答案】C
【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故A错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B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恒压条件下通入一定量的不参与反应的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去除率增大,故C正确;采用高分子分离膜及时分离出水蒸气,反应体系中水蒸气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去除率增大,但反应物浓度继续减小,会使正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11. 已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进入接触室的气体要控制含量比含量大
B. 高温条件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C. 工业生产中选择进行该反应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及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 工业上利用热交换器将该反应放出的热量预热反应前的原料气(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BC
【解析】增加O2含量可提高SO2转化率,所以进入接触室的气体要控制O2含量比SO2含量大,故A正确;该反应为熵减的放热反应,低温条件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故B错误;正反应放热,低温条件有利于平衡正向进行,工业生产中选择进行该反应是为了提高反应速率,且此温度范围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与原料的平衡转化率无关,故C错误;工业上利用热交换器将该反应放出的热量来预热进入接触室的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成本,故D正确;
故选BC。
12. 下列实验装置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过氧化氢与亚硫酸氢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硫酸和锌粒反应生成氢气,通过针筒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通过秒表计算反应时间,从而定量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测定中和热应使用玻璃搅拌棒,减少热量散失,用碎纸条和硬纸板保温,装置合理,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钠与水反应反应,会使大试管内气体温度上升,体积膨胀,U形管左侧红墨水液面下降,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装置可以验证钠与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利用与反应能高选择性生成甲醇,体系能量随反应进程变化如图实线所示。分别与、反应,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示例,已知: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I和II中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I
B. 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
C. 若与反应,氘代甲醇的产量
D. 若与反应,生成的氘代甲醇有2种
【答案】BC
【解析】由图可知,步骤Ⅰ涉及碳氢键的断裂和氢氧键的形成,步骤Ⅱ中涉及碳氧键形成,所以涉及氢原子成键变化的是步骤Ⅰ,故A正确;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说明正反应活化能会增大,则MO+与CD4反应的能量变化应为图中曲线a,故B错误;直接参与化学键变化的元素被替换为更重的同位素时,反应速率会变慢,则氧更容易和H而不是和D生成羟基,故氘代甲醇的产量CH2DO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化学 PDF版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