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分,每题 3 分)
1. 电影《热辣滚烫》中贾玲减肥近100斤引起热议,事实上“减肥”减掉的体重中80%左右来自脂肪,20%~25%来自非脂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是饥饿状态时能量的直接来源
B. 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在特定条件下可大量转化为糖类
C. 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固态
D. 脂肪水解产生的单体可直接参与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葡萄糖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脂肪是良好储能物质,饥饿状态下能量的直接来源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ATP,A错误;
B、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只能少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拥有较高熔点,故在室温下呈固态 ,C正确;
D、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没有单体,D错误。
故选C。
2. 如图为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和“乙”的表型相同
B. 图中“丙”为“9∶3∶3∶1”
C. 图中F2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4/9
D. 图中“甲”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代出现2种基因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总得表现黄色圆粒,F2中都出现了接近于9∶3∶3∶1的数量比,F2中除了亲本类型外,还出现新的性状组合,新性状的出现显示出不同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现象。在此基础上,孟德尔提出了“假说”并进行了“演绎推理”和“测交实验”,从中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B、亲本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分别是YYRR和yyrr,二者杂交产生的F1即甲的基因型是YyRr,表型为黄色圆粒。F1(YyRr)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可见,乙是的表型为黄色皱粒,图中“丙”为“9∶3∶3∶1”,A错误,B正确;
C、图中F2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2∶2∶4,其中纯合子占1/9,C错误;
D、图中甲的基因型是YyRr,绿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甲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代出现4种基因型,它们分别是YyRr、Yyrr、yyRr和yyrr,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 传代培养时,贴壁生长的细胞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
C. 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 动物细胞培养中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清除代谢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瓶壁上只能形成单层细胞,A错误;
B、传代培养时,悬浮培养的细胞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贴壁生长的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B错误;
C、细胞的传代培养到一定阶段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细胞不断分裂,一方面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一方面细胞之间相互接触且发生接触抑制,另一方面会因为营养物质不足和代谢物积累而不利于生长或发生中毒而死亡,所以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C错误;
D、动物细胞培养中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清除代谢物,也可以提供新的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D。
4. 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在植物快速繁殖、培养远缘杂交新植物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时需要培养得到完整植株
B. 人们为了获得抗病毒苗常常利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C. 获取植物原生质体时,需在等渗或略高渗缓冲液中进行
D. 次生代谢物是植物所必需的,但其产量低,故应选择高产细胞进行培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1、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
【详解】A、紫杉醇是细胞代谢产物,故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时不需要培养得到完整植株,只需要培养到愈伤组织即可,A错误;
B、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利用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但不一定是抗病毒苗,B错误;
C、获取植物原生质体时,需在等渗或略高渗缓冲液中进行,以避免原生质体吸水涨破,C正确;
D、次生代谢是指生物合成生命非必需物质并储存次生代谢产物的过程,次生代谢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D错误。
故选C。
5. 阿尔茨海默病与β-淀粉样蛋白(β-AP)的沉淀聚集有关。β-AP由APP(一种膜蛋白)水解而来,过程如图所示,其中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PP分子形成β-AP分子时需消耗4个水分子
B. APP分子被水解酶切割过程中没有肽键被破坏
C. 若将一分子β-AP完全水解成氨基酸,则需要消耗38个水分子
D. 促进β-水解酶和γ-水解酶的合成可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APP形成β-AP的过程,该过程是在病理状态下进行的,由题图知APP形成β-AP的过程中需要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催化作用,β-AP分子是由前体蛋白APP中的第597位氨基酸到635位氨基酸形成的、其含有的氨基酸数=635-597+1=39个,而β-AP分子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
【详解】AB、由图可知,APP分子形成β-AP分子时需要断开两个肽键,消耗2个水分子,AB错误;
C、β-AP分子是由APP分子中的第597位氨基酸到635位氨基酸形成的,其含有的氨基酸数=635-597+1=39个,若将一分子β-AP完全水解成氨基酸,则需要消耗39-1=38个水分子,C正确;
D、阿尔茨海默病与β-淀粉样蛋白(β-AP)的沉淀聚集有关。APP形成β-AP的过程中需要β-水解酶和γ-水解酶的催化作用,抑制β-水解酶和γ-水解酶的分泌可对阿尔茨海默病起一定的缓解作用,D错误。
故选C。
6. 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由肾脏的部分细胞分泌,是一种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红细胞的蛋白。研究发现,在氧气供应不足时,低氧诱导因子(HIF)可与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结合,使得EPO的mRNA的含量增多,促进EPO的合成。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F基因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B. EPO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受体,促进成熟红细胞增殖和分化
C. HIF在转录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促进EPO的合成
D. 骨髓造血功能不全的患者,EPO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人体缺氧调节机制,其中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A、HIF基因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A正确;
B、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再增殖和分化,B错误;
C、由图可知,低氧诱导因子(HIF)与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结合,影响的是转录过程,因此HIF在转录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促进EPO的合成,C正确;
D、EPO是一种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红细胞的蛋白,骨髓造血功能不全患者,红细胞数目较少,则EPO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D正确。
故选B。
7. 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下列属于支持细胞的统一性的证据的是( )
①原核细胞均具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②细胞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均与核糖体有关;③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主要来自线粒体;④所有细胞的边界均为细胞膜;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为DNA,均主要位于染色体上;⑥活细胞中均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A. ②④⑥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多样性是指自然界的细胞种类极其繁多,形态、体积、功能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也是巨大的;细胞的统一性是指所有细胞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真核细胞还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所有细胞都具有C、H、O、N等基本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细胞结构,参与细胞生命活动;所有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详解】①有些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比如支原体,①错误;
②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细胞中的蛋白质的合成均与核糖体有关,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②正确;
③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质,③错误;
④细胞膜能将外界环境与细胞内间隔开,且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故所有细胞的边界均为细胞膜,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④正确;
⑤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位于拟核,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⑤错误。
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活细胞进行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均需要进行细胞呼吸,故活细胞中均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⑥正确。
故选A。
8. 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叶绿体提供
B. “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C.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D. 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提供,而叶绿体形成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A错误;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正确;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不可能为核苷酸,C错误;中心体没有生物膜结构,故无法形成囊泡,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会识别细胞器的结构,知道细胞器的功能。总结如下:
会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植物的高尔基体;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内液:包括细胞内细胞质基质和液泡所含的全部液体;细胞液:液泡里所含的液体。
9. 酶抑制剂有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两种类型,竞争性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部位;而非竞争性抑制剂与活性部位以外的位点结合,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两种常用农药久效磷、敌百虫都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某消化酶活性来杀灭害虫的。为确定两种农药抑制酶活性的机制,某小组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
B. 久效磷可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抑制作用不可逆
C. 敌百虫可能导致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抑制作用不可逆
D. 这两种农药对消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都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缓解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测定酶促反应速率可以测定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A正确;
B、施加久效磷后,随着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提高,所以久效磷可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部位,抑制作用可逆,是可逆性抑制剂,B错误;
C、从图中看出,施加敌百虫后,随着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在较低的水平保持稳定,所以敌百虫是不可逆抑制剂,C正确;
D、根据BC选项,施加久效磷后,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缓解,而施加敌百虫后不能,可见这两种农药对消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都能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缓解,D正确。
故选B。
10. GTP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物质,其结构和ATP类似,可以和ATP相互转化,研究发现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GTP会在GTP酶的作用下水解为GD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信号传导过程属于细胞中的放能反应
B. GTP中的“G”由鸟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
C. GTP和ATP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含氮碱基不同
D. G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GTP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物质,其结构和ATP类似,所以G代表鸟苷,由鸟嘌呤和核糖组成。
【详解】A、GTP的水解会释放能量,因此该细胞信号传导过程属于细胞中的吸能反应,A错误;
B、GTP中的“G”表示鸟苷,由鸟嘌呤和核糖组成,B错误;
C、GTP是由鸟嘌呤、核糖、磷酸组成,ATP是由腺嘌呤、核糖、磷酸组成,所以二者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含氮碱基是不同的,C正确;
D、G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原料合成RNA,D错误。
故选C。
11. 将某幼儿脐贴在患儿肚脐处皮肤贴敷12小时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腹痛。如图所示,贴剂中的丁香酚经扩散最终进入胃壁细胞,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进而促进食物的消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丁香酚进入细胞的方式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相同
B. 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还可为反应提供活化能
C. 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内环境
D. 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中与H⁺从胞内排出的方式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丁香酚顺浓度梯度进入胃壁细胞,促进胃蛋白酶的分泌,并且通过H+-K+-ATP酶把K+转运进胃壁细胞,同时把H+转运出胃壁细胞,促进胃酸的分泌,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详解】A、丁香酚进入细胞为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而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二者的方式不同,A错误;
B、胃壁细胞膜上协助H+排出的载体蛋白兼有ATP水解酶活性,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胃蛋白酶在胃壁细胞内合成后可通过胞吐作用进入胃腔,但胃腔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D、H+由从胞内排出时,pH由7.3变为0.8,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膜的运输方式也为主动运输,D正确。
故选D。
12. 可立氏循环是指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速度超过其再形成NAD+的速度,这时肌肉中形成的丙酮酸由乳酸脱氢酶转变为乳酸,使NAD+再生,保证葡萄糖到丙酮酸能够继续进行产生ATP。肌肉中的乳酸扩散到血液并随着血液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通过葡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比值大于1
B. 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处被消耗
C. 肌细胞产生的乳酸需在肝细胞中重新合成葡萄糖,根本原因是葡糖异生途径相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的过程中会生成NAD+和少量的ATP,供给肌细胞使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NAD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NAD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人体激烈运动时,肌细胞中既存在有氧呼吸,也存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相等,无氧呼吸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因此总产生的CO2与总消耗的O2的比值等于1,A错误;
B、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在线粒体内膜处被消耗,B错误;
C、肌肉中的乳酸扩散到血液并随着血液进入肝脏细胞,在肝细胞内通过葡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根本原因是葡糖异生途径相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生成NAD+,不产生ATP,D错误。
故选C。
13. 光照充足时,叶肉细胞中Rubisc催化O2与CO2竞争性结合C5。O2和CO2与Rubisc的亲和力与各自的相对浓度有关,相对浓度高则与酶的亲和力高。O2与C5结合后经一系列的反应,最终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下图中实线部分表示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等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虚线部分表示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所构建的新的光呼吸代谢支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Rubisc既能催化CO2的固定,又能催化C5与O2反应
B. 光呼吸会消耗一部分的C5,从而降低光合作用产量
C. 新光呼吸代谢支路,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
D. 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给大棚通风的方式,提高农作物的光呼吸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植物在光下会进行一种区别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作用,即光呼吸作用,该作用在光下吸收O2形成C3和C2,该现象与植物的Rubisc 酶有关,它催化五碳化合物反应取决于CO2和O2的浓度,当CO2的浓度较高时,会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当O2的浓度较高时,会进行光呼吸。
【详解】A、叶肉细胞中Rubisc催化O2与CO2竞争性结合C5,催化CO2与C5生产C3酸,催化O2与C5生成C3酸与C2,A正确;
B、光呼吸O2与C5结合生成C3酸与C2酸,C2酸最终又生成CO2,参与二氧化碳固定的C5减少,导致光合作用产量降低,B正确;
C、新的光呼吸代谢支路,将C2酸转化为叶绿体内的二氧化碳,增大叶绿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叶绿体中二氧化碳的固定,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C正确;
D、在农业生产中,给大棚通风可增大大棚中的气体交换速率,增大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O2浓度,可降低农作物的光呼吸,D错误。
故选D。
14. 荧光染色法既可用来对细胞膜上的相关蛋白质进行标记,以观察膜的流动性,又可对染色体上相关成分或结构进行标记,用来研究细胞分裂。下图箭头指的是着丝粒的运动轨迹,黑点、白点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荧光标记,图中虚线表示赤道板,数字序号表示减数分裂的不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示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图可表示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Ⅰ过程
B. ①过程之后,和体细胞相比,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都加倍
C. ②过程中,细胞中各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D. ③过程可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该过程能体现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观察题图,观察到两个荧光点随时间依次出现在细胞中①(两条染色体联会)→②(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两条染色体分离),因此判断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这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
【详解】A、图示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这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I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因此该图可表示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I过程,A正确;
B、①过程两条染色体正在进行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在①过程之后,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核DNA数目由于间期复制,是体细胞的2倍,B错误;
C、②过程中细胞中各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C正确;
D、③过程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特征,该过程体现了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质,即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D正确。
故选B
15. 下图是水稻的三系杂交和两系杂交示意图。两种育种过程都涉及“雄性不育”系。其中一种雄性不育由细胞核基因(a)和细胞质基因(S)共同控制,相应的雄性可育基因为A和N。另一种是光温敏雄性不育,育性只受细胞核基因控制,且在环境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或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系杂交中水稻雄性不育的原因可能是基因S和a相互作用使植株不能正常产生花粉
B.若基因型为S(Aa)的个体连续自交两代,则F2中雄性不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3/8
C.两系杂交应当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自交繁育,在高温长日照下杂交制种
D.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遗传行为更简单,进行杂交育种更简单,更易选育优良杂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题意可知,“雄性不育”系有2种类型,其中一种雄性不育由细胞核基因(a)和细胞质基因(S)共同控制,相应的雄性可育基因为A和N,此类雄性不育植株基因型只有S(aa)。另一种是光温敏雄性不育,在环境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或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低于临界值则可育。
【详解】A、三系杂交中的水稻雄性不育由细胞核基因(a)和细胞质基因(S)共同控制,由此推测水稻雄性不育的原因可能是基因S和a相互作用使植株不能正常产生花粉,A正确;
B、据题意和题图可知,S(aa)是雄性不育,雄性可育为N(A_)、N(aa)、S(A_)。若基因型为S(Aa)的个体自交,F1的基因型为S(AA)、S(Aa)、S(aa),比例为1∶2∶1,其中只有S(aa)为雄性不育,F1再自交,即1/3S(AA)、2/3S(Aa)自交,F2中雄性不育的比例S(aa)为2/3 ×1/4= 1/6,B错误;
C、光温敏雄性不育的育性只受细胞核基因控制,且在环境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或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因此两系杂交应当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自交繁育,在高温长日照下杂交制种,C正确;
D、据题图和题意可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的育性只受细胞核基因控制,在环境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或长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在低温且短日照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说明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水稻遗传行为更简单,进行杂交育种更简单,更易选育优良杂交种,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Ca2+是植物细胞的第二信使,细胞质的Ca2+浓度变化对调节植物体生长发育以及适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液泡膜等膜结构上存在Ca2+车转运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液泡膜属于生物膜,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直接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
(2)液泡是细胞内Ca2+的储存库,如图所示,液泡内的(Ca2+浓度远高于细胞质基质,液泡膜上存在多种(Ca2+的转运蛋白,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填转运蛋白名称) 主要参与这种浓度差的维持。
(3)图中物质X为_________。研究发现当细胞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受刺激后的细胞质基质内Ca2+浓度大幅度增加后难以恢复正常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磷脂双分子层 ②. 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的数量
(2)Ca2+泵和Ca2+反向运输载体
(3) ①. ADP、Pi ②. Ca2+进入液泡是主动运输,当细胞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导致能量供应减少,Ca2+进入液泡的过程受抑制,使细胞质基质内Ca2+浓度大幅度增加后难以恢复正常水平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液泡中钙离子浓度是1×106nml/L,细胞质基质中Ca2+的浓度在20一200nm/L之间,钙离子进入细胞是协助扩散,运输出细胞是主动运输;进入液泡是主动运输,运出液泡是协助扩散。
【小问1详解】
液泡膜属于生物膜,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由于Ca2+泵的主动运输和Ca2+/H+反向运输载体的运输活动,使得液泡中的Ca2+浓度远高于细胞质基质中,因此Ca2+泵和Ca2+反向运输载体主要参与液泡内外这种浓度差的维持。
【小问3详解】
根据上图可知,图中的X表示的是ATP水解给Ca2+泵供能后的物质ADP和Pi。Ca2+进入液泡是主动运输,当细胞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时,导致能量供应减少,Ca2+进入液泡的过程受抑制,使细胞质基质内Ca2+浓度大幅度增加后难以恢复正常水平。
17. 类胡萝卜素不仅参与光合作用,还是一些植物激素的合成前体。研究者发现了某作物的一种胎萌突变体,其种子大部分为黄色,少部分呈白色,白色种子未完全成熟即可在母体上萌发。经鉴定,白色种子为某基因的纯合突变体。在正常光照下(400μml·m-2•s-1),纯合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消失。将野生型和纯合突变体种子在黑暗中萌发后转移到正常光和弱光(1μml·m-2•s-1)下培养一周,提取并测定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常使用的溶剂是______,加入少许碳酸钙可以______。
(2)野生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正常光下比弱光下高,其原因是______。
(3)正常光照条件下种植纯合突变体将无法获得种子,因为______。
(4)现已知此突变体与类胡萝卜素合成有关,本研究中支持此结论的证据有:①纯合体种子为白色;②______。
【答案】(1) ①. 无水乙醇 ②. 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2)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正常光下更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3)纯合突变体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都极低,光合作用极弱,无法满足植株生长对有机物的需求
(4)与野生型相比,纯合突变体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极低(几乎为零)
【解析】
【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合色素的含量、光照、水等。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小问1详解】
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常使用无水乙醇提取。加入少许碳酸钙可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小问2详解】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正常光下更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所以野生型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正常光下比弱光下高。
【小问3详解】
在正常光照下(400μml·m-2•s-1),纯合突变体叶片中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消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都极低,分别为0.3和0.1,说明纯合突变体的光合作用极弱,无法满足植株生长对有机物的需求,使得植株难以生长,因此正常光照条件下种植纯合突变体将无法获得种子。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与野生型相比,纯合突变体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极低(几乎为零),说明此突变体与类胡萝卜素合成有关。
18. 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果蝇(2N=8)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乙曲线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AB段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_____(填两点);既无同源染色体,也无姐妹染色单体的区段是_____。
(2)图乙曲线“J→K”段与图甲中含义相同的区段是_____;不考虑变异,IJ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_____条。请在下图补充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_____。
(3)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均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正常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产生了一个 Ab配子,最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这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据该推测,产生 Ab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
(4)接(3)小题作答,为了弄清变异类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Ab配子形成过程中,在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A和a基因,最终该精原细胞产生了3个携带A基因和1个携带a基因的精子,请推测该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异类型是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
(5)将果蝇精原细胞(全部DNA 含31P)置于含32P 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将其中一个细胞置于含31P的培养液中接着进行减数分裂,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最终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放射性的细胞比例为_____。
【答案】(1) ①. 螺旋化、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 ②. EG(EF)
(2) ①. DE ②. 8或4##4或8 ③.
(3) ①. 非等位基因 ②. AABb或 Aabb##Aabb或AABb
(4) ①. 基因突变 ②. 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A 和a基因,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若是基因突变,应产生3个携带A、1个携带a类型精子或3个携带a、1个携带A类型精子,而基因重组则只会产生2个携带A、2个携带a类型精子
(5) ①. 8 ②. 50%-100%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小问1详解】
据图甲可知,染色体组有减半的过程,说明该图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中AB段染色体组数为2,故可表示减数第一分裂,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螺旋化、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CD段染色体组数为1,此时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EF染色体组数又恢复到2,即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故既无同源染色体,也无姐妹染色单体的区段是EF(EG)。
【小问2详解】
乙曲线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的变化,J→K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由2变成1,即发生了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分裂的后期,对应图甲中的DE段;IJ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故染色体数为8或4;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
【小问3详解】
已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均在同一对常染色体上,据图可知,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AB和ab的配子,若已产生了一个 Ab配子,最可能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Ab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的互换可以发生在A和a之间,也可以发生在B和b,进而可推测,则产生该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小问4详解】
据题干信息“该Ab配子形成过程中,在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出现了A和a基因”可知,该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若是基因突变,应产生3个携带A、1个携带a类型精子或3个携带a、1个携带A类型精子,而基因重组则只会产生2个携带A、2个携带a类型精子,故该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小问5详解】
将含31P的果蝇精原细胞置于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将其中一个细胞置于含31P的培养液中接着进行减数分裂,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精原细胞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后,每个核DNA都是一条链为32P、一条链为31P,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完成复制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不发生分裂,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均有32P标记,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8;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随机分配到两极,故最终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有放射性的细胞占比为50%-100%。
19. 已知小鼠毛皮的颜色由一组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黄色)、B2(鼠色)、B3(黑色)控制,其中某一基因纯合致死。现有甲(黄色短尾)、乙(黄色正常尾)、丙(鼠色短尾)、丁(黑色正常尾)4种基因型的雌雄小鼠若干,某研究小组对其开展了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B1、B2、B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实验③中的子代比例说明了___________,其黄色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小鼠群体中与毛皮颜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的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子代毛皮颜色种类最多。
(3)小鼠短尾(D)和正常尾(d)是一对相对性状,短尾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小鼠毛皮颜色基因和尾形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为测定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选择丁个体与其杂交,选择丁的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②. 基因型B1B1的个体死亡 ③. B1B2、B1B3
(2) ①. 5##五 ②. B1B3和B2B3
(3) ①. 黄色短尾:黄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 ②. 丁是隐性纯合子B3B3d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B1、B2、B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杂交组合②可知,B1对B3为显性;根据图中杂交组合③可知,B1对B2为显性;根据图中杂交组合①可知,B2对B3为显性,故B1对B2、B3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实验③中的子代比例说明基因型B1B1的个体死亡,甲乙基因型不同,推测双亲基因型分别为B1B2、B1B3,B2对B3为显性,其黄色子代的基因型是B1B2、B1B3。
【小问2详解】
根据(1)可知,小鼠群体中与毛皮颜色有关的基因型有B1B2、B1B3、B2B2、B2B3、B3B3,共有5种。其中B1B3和B2B3交配后代的毛色种类最多,共有黄色、鼠色和黑色3种。
【小问3详解】
小鼠毛皮颜色基因和尾形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短尾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期死亡,根据题意,根据题意,存在短尾和正常尾的雌雄小鼠,则尾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不存在DD个体,甲的基因型是B1B2Dd,则该基因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正常尾:鼠色短尾:鼠色正常尾=4:2:2:1。丙为鼠色短尾,其基因型表示为B2_Dd,为测定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可采用测交的方法,即丁个体与其杂交,理由是丁是隐性纯合子B3B3dd。
20. 某病毒对动物养殖业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学者拟以该病毒外壳蛋白A为抗原来制备单克隆抗体,以期快速检测该病毒,其主要技术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前,已免疫的脾细胞(含浆细胞)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添加脂溶性物质PEG可促进细胞融合,该过程中PEG对细胞膜的作用是______。
(2)在杂交瘤细胞筛选过程中,常使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如HAT培养基),该培养基对_______和_______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单克隆抗体筛选中,将抗体与该病毒外壳蛋白进行杂交,其目的是_________。
(4)构建重组质粒需要使用DNA连接酶。下列属于DNA连接酶底物的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不需要
②. 使细胞接触处的磷脂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
(2) ①.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 ②. 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3)通过抗体检测呈阳性来获得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④
【解析】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小问1详解】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所以不需要通过原代培养扩大细胞数量。脂溶性物质PEG可使细胞接触处的磷脂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
【小问2详解】
在杂交瘤细胞筛选过程中,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小问3详解】
单克隆抗体筛选中,将抗体与该病毒外壳蛋白进行杂交,是运用了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抗体检测呈阳性的细胞,即为所需的杂交瘤细胞。
【小问4详解】
DNA连接酶能连接DNA片段,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位于5'端,-OH位于3'端,①②③脱氧核苷酸链的两端基团有误;DNA连接酶能催化合成磷酸二酯键,即将一条脱氧核苷酸5'端的磷酸基团与另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的-OH相连,④符合题意。
故选④。
名 称
形 态
结 构
成 分
功 能
线粒体
大多椭球形
外膜、内膜、嵴、基粒、基质
蛋白质、磷脂、有氧呼吸酶、少量DNA和RNA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车间”
叶绿体
球形,椭球形
外膜、内膜、类囊体、基粒、基质
蛋白质、磷脂、光合作用的酶、色素、少量DNA和RNA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核糖体
椭球形粒状小体
游离于基质,附着在内质网,无膜结构
蛋白质、RNA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内质网
网状
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等
增大膜面积,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囊状
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等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中心体
“十”字形
由两个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
微管蛋白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液 泡
泡状
液泡膜、细胞液、
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有机酸、生物碱、糖类、无机盐、色素等
调节细胞内环境,使细胞保持一定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
溶酶体
囊状
单层膜
有多种水解酶
“酶仓库”、“消化车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