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2024)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小海站在滑板上滑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
A.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B.听音乐时,心情激动
C.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 D.“复兴号”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行驶
2.2023年暑假贵州“村超”新话题带火了贵州旅游。小明和他的家人正坐在高速行驶的开往贵州的动车上,若认为他们所坐的座椅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车站的路牌 B.过道中行走的乘客
C.铁路沿线的房屋 D.动车上的小桌板
3.下列语句中加横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4.小敏和小华在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用彩笔在一张很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上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狭缝,使硬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以背景作为参照物,①向左拉动硬纸片你会看到汽车 ;②向右拉动硬纸片你会看到汽车 。
5.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点火发射升空的情景如图所示,在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飞船内的航天员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内的航天员是 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
6.《吕氏春秋·察今》记录了“刻舟求剑”的典故。学习物理知识后使我们懂得,要确定剑落水的实际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树 B.舟 C.舟上的标记 D.水流
7.如图,小海站在滑板上滑行。若认为小海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脚下的滑板 B.迎面走来的同学 C.附近的楼房 D.路边摇曳的树枝
8.如图所示,由于有风,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A船可能是向左运动的 B.A船可能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9.2023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后,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该卫星是运动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选填“相对”或“绝对”)的。
10.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在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在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选填“流水”或“人家”)是运动的。
11.在学习了“运动具有相对性”这一知识后,小刚同学自己动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器材:白纸、水彩笔(或蜡笔)、铅笔。
操作步骤:
A.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或蜡笔)画一些彩云。
B.将一支铅笔放在纸的前面,如图,迅速向下移动画有彩云的白纸,观察铅笔的运动情况。
(1)向下移动画有彩云的白纸时,若以白纸为参照物,铅笔是 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铅笔是 的。
(2)这个实验说明了 。
第二节 快与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方法是 。若甲物体在5 s内通过的路程是60 m,乙物体在7 s内通过的路程为80 m,运动较快的是 物体。
2.下列关于速度公式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小
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D.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3.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2里为1 km,“一日还”指大约24 h从白帝城到达江陵)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 )
A.2 km/h B.10 km/h C.20 km/h D.1 000 km/h
4.在如图所示的图像中,可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5.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 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km/h;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点 m。
6.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看见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是静止的 B.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是运动的
C.小智的速度一定大于白鹭的速度 D.白鹭做机械运动,其速度一定不变
7.关于重庆特色交通工具,速度最快的是 ( )
①重庆“黄色法拉利”10分钟将乘客送到12 km外的重庆西站
②重庆璧山的云巴,最高速度80 km/h
③重庆网红打卡地李子坝,轻轨上的乘客用6.5 s穿过130 m的楼房
A.“黄色法拉利” B.云巴 C.轻轨 D.三者一样快
8.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 ( )
A.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两车出发前相距20 m,甲比乙晚出发5 s
C.在第10 s时两车速度相等 D.5~10 s内乙车相对于甲车向东运动
9.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弟弟比姐姐早5 min离开家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 m/min 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10.济宁内环高架项目由高架路和地面快速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架路36 km,设计速度80km/h,合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明跟随爸爸开车行完高架路全程用时36 min,则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11.小翔同学乘坐出租车时,得到了一张临湘市客运出租车公司的专用发票,如图所示。
求:
(1)此人乘车所用的时间;
(2)该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12.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100 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1 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度前行了20 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 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汽车仍以上述制动前的速度前进,通过计算判断若司机酒后驾车,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
1.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
A.1 mm B.1 cm C.1 m D.1 km
2.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当作尺,用来估测物体的长度,一拳宽度约为1 (填写单位),然后用它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约是0.3 (填写单位)。
3.荔枝是一种岭南佳果,小明拿起一个荔枝,如题图所示,它的尺寸l大小约为 ( )
A.0.1 cm B.3 cm C.0.3 m D.1 m
4.常用的5号电池的型号有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第三、四位数是高度,则该型号电池高度为 ( )
A.14 mm B.45 mm C.500 mm D.50 mm
5.用图甲所示方法测出的圆的直径是 cm,图乙中秒表读数是 s。
6.测量课桌的宽度时,为了减小误差,王亮同学分别采取了下列四种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D.分别用卷尺和米尺各测量一次,然后求平均值
7.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记录的四次测量结果为2.99 cm,3.00 cm,2.98 cm,2.9 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读数为2.9 cm是因为测量误差 B.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0.01 mm
C.物体的长度最接近2.99 cm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错误
8.生活中常用人体的某个部位来估测长度,如成年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为1庹(tuǒ)。按此规定,“1庹”的长度最接近 ( )
A.17 mm B.17 cm C.17 dm D.17 m
9.如图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号型“170/92 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170 cm,“92”表示 ( )
A.胸围92 cm B.肩膀宽92 cm C.上臂周长92 cm D.脖子周长92 cm
10.小明来到武乡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参加“丹心向党·红色研学”活动。如图所示,是他在体验活动中,身着八路军军服庄严地吹响“冲锋号”的情景。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冲锋号”的长度约为 ( )
A.20 cm B.50 cm C.120 cm D.150 cm
1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在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
1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他所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 cm B.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2.45 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误差 D.第四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13.如图甲所示,西班牙制造的新式列车车厢的宽度l=3.500 m,为判断新式列车车厢能否通过一处老式隧道,技术人员分别测量了隧道内部三处的宽度,如图乙所示,测量结果:l1=3.600 m、l2=3.480 m、l3=3.540 m。技术人员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新式列车车厢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该隧道。
14.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在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已知小明穿40码的鞋正合适。如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请估测小明的身高约是 m。
15.小明用细线代替某地图软件上南昌到瑞金的一段公路线,拉直后的长度如图中线段AB所示。
(1)线段AB的长度为 ;
(2)若软件显示的这段公路线长360 km,则此时地图所用的比例尺是 ;
(3)南昌到杭州的一段公路线长度为515 km,那么在该地图上南昌到杭州这段曲线的长度为 。
第四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频闪摄影又被称为连闪摄影,是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物体连续运动的过程。某实验小组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在实验室拍摄了苹果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的频闪照片,相机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5 s。
(1)苹果在这一段时间内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若要测出苹果在AD段的平均速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测量原理是 。图中s1=1.0 m,s2=2.0 m,s3=3.0 m,则苹果在AD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3)苹果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
2.某中学的初二年级老师在一次物理课后布置了作业,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粗略测量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小明只有如图所示的钢卷尺(量程0~5 m)和秒表,请你根据题目所给的器材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尽量简便,可操作性强。
实验目的:测量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
实验步骤:① ;
② ;
③ 。
测量结果:速度v=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3.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
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秒表开始计时,图中方框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 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
(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cm/s;
(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秒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1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两人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记录的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2)如图2中图像描述的是 (选填“甲”或“乙”)的运动;
(3)如图3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的手机app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 ,理由是 。
5.小俊想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小车从斜面A处由静止下滑并计时,到达B、C两处时手机所测的时间如图乙所示,B为AC的中点,则:
(1)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是电子表和 (填测量仪器名称);该实验的原理是 ;
(2)测量平均速度的误差主要来自时间的测量,为了能较方便、准确地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实验装置中安装了 。木块在装置中的作用是与长木板构造斜面,调节木块的时机是在 (选填“小车下滑前”“小车下滑后”或“小车下滑过程中”);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大”或“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5)图中四个运动图像能正确反映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是 ;
(6)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小俊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俊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 ;
A.可行,实验原理相同 B.不可行,路程测量不准确
(8)小俊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平= (用字母v1和v2表示)。
答案
第一节 动与静
1.B
2.D
3.C
4.向右运动 向左运动
5.静止 运动 相对
6.A
7.A
8.D
9.相对
10.静止 流水
11.(1)运动 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第二节 快与慢
1.比较经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甲
2.A
3.C
4.C
5.14.4 20
6.B
7.B
8.B
9.C
10.22.2 60
11.(1)16h
(2)33km/h
12.(1)20m/s (2)会撞上
第三节 测量:长度与时间
1.C
2.dm m
3.B
4.D
32
6.D
7.C
8.C
9.A
10.B
11.D
12.D
13.1cm 不能
14. 1.75
15.
(1)3.60cm
(2)1:10000000
(3)5.15cm
第四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1)变速
(2)刻度尺 v=st 4
(3)小于
2.①用卷尺在跑道上测出50m的路程s ;
②用秒表测出一名中学生以正常速度走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
③代入公式v=st计算中学生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 。
测量结果:速度v=st
3.(1)加速
(2)50.0
(3) 偏大
4.(1)3:5
(2)甲
(3)t2 跑步者通过1千米路程所用的时间最少
5.(1)刻度尺 v=st
(2)金属片 小车下滑前
(3)小 便于记时 ;
(4)大于
(5)AC ;
(6)偏大
(7) B
(8) 2v1v2v1+v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册(2024)第九章 浮力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3 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八章 压强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无滑雪,不冬天,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的世界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