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1)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1),共4页。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①爱者甚蕃②。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③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④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⑤,不蔓不枝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⑦,可⑧远观而不可亵⑨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⑩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①可: 值得。②蕃: 多。③予:我。④濯(zhuó): 洗涤。⑤中通外直: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⑥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⑦亭亭净植: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⑧可:可以。⑨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⑩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1.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B.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C.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水更清澈了 D.君子:指 品德高尚的人
2.连一连。
菊花 花中的君子
牡丹 花中的隐士
莲花 花中的富贵者
3.本文主要写莲,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 请写出你的理解。
荷叶 青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请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手,说出一番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咝咝地吸着气,好像要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就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日,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
(1) 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 )
(2) 形容人嘟嘟囔囔,不停地自言自语。 ( )
2.用“ ”画出文中关于种荷花的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
。
3.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荷叶给左邻右舍泡茶喝,可是这一年老邻居们却喝不上荷叶茶了,这是为什么呢?
4. “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祖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什么?
5.作者借写“荷叶青青”,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搭石 (节选)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责备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 )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yàng yòng), 人影绰绰(dà chuò),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正确的顺序是( )。
A.只要 无论 才 再 一定 B.无论 只要 才 再 一定
C.无论 只要 一定 再 才 D.只要 一定 无论 再 才
3.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有着怎样的美好品质?
4.下面对“紧走搭石慢过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搭石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B.走得太快容易使前面的人和后面的人掉进水里
C.因为搭石上的风景不好,桥上的风景好,慢点过桥可以欣赏风景
5.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将相和 (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 )逼我,我的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 )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里。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 怒发冲冠:
(2) 无价之宝:
3.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 蔺相如看出秦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因为 。
(2) 题目 “将相和” 中的 “将”是指 , “相”是指 。
4.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氏璧不是一块好玉,因为上面有一点小毛病
B.蔺相如要求举行隆重的典礼,是因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
C.蔺相如称和氏璧有一点小毛病,是因为他识破了秦王的阴谋,才出此策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图片信息阅读
1.上面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故事分别是 、 。
2.两幅图片的主人公分别是 和 。
3.这两则历史故事给了你什么启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萤火虫的生长要经历几个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3),共6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暑假阅读作业 (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母亲在峡谷的旱地种的是,文中的母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