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加点词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书写。
1. 抄写左边的诗句,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文字对齐和笔画、结构等细节。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诗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汉字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要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悲”“州”“师”“祭”“翁”容易写错。
本诗出自宋代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积累。
2. 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
人生要读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在与有字之书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梁晓声笔下shòu ruò( )的母亲工作之辛苦、zhèng qián( )之不易以及她深深的爱子之心;在与无字之书的对话中,我们lǐng lüè( )到白鹭站立于小树绝顶的那份yōu rán( ),恍若一首jīng qiǎ( )的小诗的风采;在与心灵之书的对话中,我们体会到一排排搭石背后是乡亲们无私淳朴的美好精神jìng jiè( )。
【答案】 ①. 瘦弱 ②. 挣钱 ③. 领略 ④. 悠然 ⑤. 精巧 ⑥. 境界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带入句子里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瘦”“略”“悠”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 下面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
A. 岔道(chà)B. 眼睑(jiǎn)C. 嫉妒(jí)D. 削弱(xu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D.削弱(xuě)——xuē。
故选D
4. 下面选项中加点字读音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
A 直奔(bèn)B. 酵母(xià)C. 岐途(qí)D. 矫健(ji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酵母(xià)——jià。
故选B。
5. 下面选项中字形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
A. 饱览B. 闲逸C. 众星供月D. 呕心沥血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C.众星供月——众星拱月。
故选C。
6. 下面选项中字形有一个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
A. 稀罕B. 消毁C. 政通人和D. 应接不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消毁——销毁。
故选B。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酬谢 报酬B. 仿照 效仿C. 不计其数 不可计数D. 举世闻名 充耳不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D.举世闻名——知道;充耳不闻——听见。
故选D。
8. 下列加点词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安宁。
B. 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子,民风淳朴,村民相处和睦,真的可以做到路不拾遗。
C. 小明真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经常想出很多新鲜主意儿逗同学开心。
D. 改革开放以来,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C.诡计多端:意思是欺诈的计谋层出不穷。句子是夸奖小明聪明活泼,而“诡计多端”是贬义词,说一个人骗人手段多,不符合句意,这里可以换成“聪明伶俐”。
故选C。
9. 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描绘了一种清新幽静、恬淡闲适的意境,下列诗句描绘的意境与之相同的一项是( )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D.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掌握。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的情形。诗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彰显出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符合题目的意境。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了权贵们不思进取,纵情享乐,和题目中的意境无关。
C.“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描写了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和题目中的意境无关。
D.“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和题目的意境无关。
故选A。
10.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字形竖长,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请你根据描述判断,以下哪一项是欧阳询的字体?(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书法作品的鉴赏。
A.该作品不符合“字形竖长”的特点。
B.该作品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是欧阳洵的字体。
C.该作品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隶书。
D.该作品如行云流水,书写快捷、飘逸易识,是行书。
故选B。
11. 对课文的解读,下列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之一,堪称神话故事的经典,千百年来,流传不绝。
B. 《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C. 《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里的“千”不是确指数字,而是为了突出夜深时帐内灯下无法入眠的将士们很多。
D. 《四季之美》的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不同时间里不同景物的细微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A.《牛郎织女》属于民间故事,而不是神话故事,本题说法错误。
故选A。
12. 根据学过的课文、诗词及日积月累填空。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少年中国说》)
(2)夕阳西沉,______,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_____。(《四季之美》)
(3)本学期,我积累了很多关于珍惜时间、粮食和物品的名言警句,受益良多。想偷懒时,我读“不饱食以终日,______”“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______。一万年太久,______”,倒饭时,我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_____”等句来提醒自己。
(4)《涛声依旧》中,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带走一盏渔火……让它停留在枫桥边”等句是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
【答案】 ①. 与天不老 ②. 与国无疆 ③. 夜幕降临 ④. 心旷神怡 ⑤. 不弃功于寸阴 ⑥. 光阴迫 ⑦. 只争朝夕 ⑧. 恒念物力维艰 ⑨. 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古诗、谚语俗语的背诵与默写能力。
需要注意“疆”、“幕”、“维”、“愁”的正确写法。
阅读。
忆读书(节选)
①《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②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③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④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⑤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3. 默默课文,利用时间轴来梳理信息,填写作者的读书经历。
14. 下面哪一项不是作者认为的好书?( )
A. 教人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书。B. 质朴浅显、满带真情实感的书。
C. 词语华丽、情感朦胧、内容难懂的书。D. 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的书。
15. 作者的读书经历给我们很多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同年龄读相同的书也会有不同的体会。B. 书读得越多越好,书好不好并不重要。
C. 可以比较不同书籍的优劣,选择好的作品读。D. 读书可以了解生活,开阔眼界。
16. 作者为什么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14. C 15. B
16. 因为作者从读书中能够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体会:我在读书时,会感觉到无比轻松与舒适。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我们应多读书。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自然段“我”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对它的兴趣不大,可知,读《红楼梦》,对它的兴趣不大;从“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可知,中年以后,再读《红楼梦》,读懂了其中的滋味;从第③自然段“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可知,1980年日本访问回来后,读《西游记》《水浒传》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C.结合第③段可知,“我”认为读好书可以得到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而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而词语华丽、情感朦胧、内容难懂的书不是好书。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结合第④段中“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第⑤段中“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可知,“我”在不同年龄读相同的书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在阅读时会比较不同书籍的优劣,选择好的作品读;明白了读书可以了解生活,开阔眼界。书好很重要,并不是书读得越多越好,书好不好并不重要。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拓展延伸。
结合第②段中“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可知,因为作者不同时期读不同书籍的感受和收获,从中明白了要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给作者带来许多的快乐。
在自己的读书经历中,书籍也给自己带来许多快乐,如:我在读书时,会感到无比的满足,不但可以从书中了解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还会学到丰富的知识,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读书可以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健全人格,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好书推荐。
17.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学期,你一定读过不少书,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完成下面的表格,推荐给同学吧。(至少用上两个推荐理由)
【答案】 ①. 鲁滨逊漂流记 ②. ②④ ③. 这本书语言生动,情节精彩。文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有着机智勇敢、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品质,我们要向他学习。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推荐书目时,需要选择两个或以上题目给的推荐理由并说明。如:推荐《西游记》,选择①④来写推荐理由:书中描写了很多神话人物的故事,内容新奇有趣;另外,很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机智勇敢、疾恶如仇的孙悟空,心志坚定、不怕困难的唐僧等。
阅读。
老藤椅
①它真的太老了,那是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
②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
③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
④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⑤前年夏天,老藤椅老得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妈妈请来了一位老工匠,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老藤椅精神焕发了。
⑥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解囊。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安详地读书、看电视。爸爸说,看妈妈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
⑦婷到过许多同学家,他们的家具都在不断更新。这几年,婷的家也换了新颜。
⑧婷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楼里,还藏着一所( )的旧房子。
⑨今天家里大扫除、大清理,婷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自作主张地把老藤椅扔掉了。
⑩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她的老藤椅,竟急得( )。她都来不及发脾气,就跑到楼下的垃圾站去找。
⑪啊,她看见邻居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把老藤椅搬到树荫下,正坐在椅子上看一本画报。
⑫小女孩见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着她。小女孩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
⑬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
⑭此刻,婷已站在妈妈身边,也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她忽然感悟到了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
⑮那天,婷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了家。
18. 短文围绕“老藤椅”写了几件小事情,找一找,完成下面的图表。
19. 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1)第⑧自然段: A.美中不足 B.金碧辉煌 C.质朴无华
(2)第⑩自然段: A.不知去向 B.不知所措 C.大发雷霆
20. 读了文章,同学们对文中画“ ”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妈妈笑得很甜,是因为她找到了她所珍爱的老藤椅。
B. 妈妈笑得很甜,是因为小女孩也很喜爱这把老藤椅。
C. 妈妈笑得很甜,是因为小女孩的话说出了她的心声。
D. 妈妈笑得很甜,是因为小女孩的话让她想起了外祖母。
21. “她忽然感悟到了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妈妈珍爱老藤椅的原因是( )
A. 老藤椅是妈妈花了一大笔钱修理好的。B. 老藤椅坐着舒服,就跟坐沙发一样。
C. 老藤椅在妈妈眼里仿佛就是自己的妈妈。D. 老藤椅已经换上新藤条儿,显得精神焕发。
22. 第⑦自然段好像和老藤椅无关,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 )
A. 为了凸显老藤椅的破旧,为下文的“婷扔老藤椅”做铺垫。
B. 为了让读者体会留着老藤椅是不合适的。
C. 写出了家具更新速度快,衬托出老藤椅的珍贵。
D. 写出了老藤椅换上新藤条后跟新家很协调。
23. 场景和细节里常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文中作者用一个个场景和细节写“妈妈”对老藤椅的珍爱,选择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作批注,体会其中浓浓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外祖母的老藤椅 妈妈请人修老藤椅 把老藤椅搬回家
19. C B 20. D 21. C 22. A
23. ①. 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 ②. 这把老藤椅虽然很旧,但对于母亲却是无比新颖。坐在这把老藤椅上就等于坐在妈妈的怀里,让母亲想到了以前。母亲看到了这把椅子就想到外婆,所以笑了。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可知,本段主要写外祖母的藤椅;从第④自然段“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可知,本段主要写妈妈请人修老藤椅;从第⑩自然段“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了她的老藤椅,竟急得不知所措,她都来不及发脾气,就跑到楼下的垃圾站去找。”可知,本段写妈妈找藤椅;从第⑭自然段“此刻,婷已站在妈妈身边,也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她忽然感悟到了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第⑮自然段“那天,婷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了家。”可知,本段主要写“我”帮妈妈搬回老藤椅的事。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1)A.美中不足: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B.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C.质朴无华:朴实而毫不虚夸。
根据语境,婷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楼里,还藏着一所朴实没有华丽的旧房子,故应选择:质朴无华,故选C。
(2)A.不知去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B.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C.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根据语境,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她的老藤椅,竟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故应选择:不知所措,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第⑫自然段“小女孩见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着她。小女孩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可知,小女孩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女儿的话让文中的妈妈想起自己的母亲,因此笑得很甜。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⑫自然段“小女孩见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着她。小女孩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可知,小女孩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女儿的话让文中的妈妈想起自己的母亲,仿佛就是自己的妈妈,这也便是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老藤椅。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安排的目的。
从第⑦自然段“婷到过许多同学家,他们的家具都在不断更新。这几年,婷的家也换了新颜。”可知,通过写同学家的家具的更新以及婷的家也换了新颜,突出老藤椅的破旧,更能表达母亲对奶奶的思念,同时也为下文的“婷婷扔老藤椅”作了铺垫。
故选A。
【23题详解】
考查对短文信息的提取和做批注。
选择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能体现“妈妈”对老藤椅珍爱的场景或细节做批注即可。
句子: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批注:这把老藤椅虽然很旧,但对于母亲却是无比新颖。坐在这把老藤椅上就等于坐在妈妈的怀里,让母亲想到了以前。母亲看到了这把椅子就想到外婆,所以一次次修,而且修得很认真。
以下是某地关于诈骗情况的调查信息(部分),请阅读表(一)、表(二),完成答题。
表(一)2018年反诈骗统计图
表(二)90年代以来诈骗手段信息表
24. 根据表(一)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受骗人群中,男性居多。B. 20~50岁的人,年龄越大越容易受骗。
C. 30~49岁参与诈骗的人居多。D. 20~30岁的人不会受骗。
25. 根据表(二)信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手段的诈骗主要发生在90年代。
B. 表格关注了90年代到2018年之间的不同诈骗手段。
C. 随着时代发展,诈骗手段越来越多。
D. “电话+短信”的诈骗手段在所有年代都存在。
26. 奶奶最近学会了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方法,为了避免她上当受骗,请你结合表(一)、表(二)提供的信息,对她说:“____________。”
【答案】24. B 25. D
26. 奶奶,以后如果有称公安局的,您要仔细确认,不然就去公安局询问警察或报警,万不可太草率。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表中只说了不同年龄段的受骗跟诈骗数据,没有性别。题干表述错误。
B.表中从20岁到50岁,受骗的人数是不断递增的,说明年龄越大越容易受骗。题干表述正确。
C.表中诈骗者人数最多是20—29岁。题干表述错误。
D.表中20—30岁的受骗人数较少,不是完全没有。题干表述错误。
故选B。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A.传统手段的诈骗主要发生在90年代,以丢包设圈套为诈骗手段。题干表述正确。
B.表中列出了从90年代到2018年的诈骗手段。题干表述正确。
C.由90年代的丢包设圈套再到2015年~2018年的“线上支付”转移、“网络退款”等,可以得出随着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诈骗的手段越来越多。题干表述正确。
D.看表可知,90年代并没有“电话+短信”的诈骗手段。题干表述错误。
故选D。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表(一)中老年人受骗的数据和表(二)中诈骗手段来组织语言,劝告时要注意语言委婉,语句要通顺,不要写错别字
示例:奶奶,现在网上诈骗较多,尤其老年人更易受骗,用支付宝和微信时一定要小心,谨防被骗哦。
27. 习作。
一把老藤椅,蕴含着妈妈对外祖母的怀念;阵阵桂花雨,寄托着琦君对故乡的浓浓深情。生活中总有些你钟爱、难以忘怀的事物,如一张老照片、一辆旧自行车、一个陀螺、一串风铃……
提示:你可以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一种事物;也可以围绕心爱之物,表达喜爱之情,带我们重温美好的往事。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
【答案】例文:
我心爱乐高
我有许多玩具,比如乐高拼装积木、变形金刚、仿真冲锋枪、智力拼图、遥控飞机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玩具是姑姑送我的乐高积木。
乐高是一种可以自由拼接组装的塑料积木,它通常用一个盒子作为外包装,里面装的零件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每块都是一边有圆圆的凸粒、另一边有嵌入凸粒的孔。这些零件颜色不同、大小不一,拼出来的东西也各式各样,变化无穷。
记得我第一次玩乐高时,心情非常高兴。我照着说明书把零件一块块拼起来,组装成功之后,就是一个形状逼真的挖掘机。后来,我把“挖掘机”拆了,但说明书早已被妈妈扔掉,于是我就照自己的想像力去拼。呵呵,我居然拼出了一辆汽车。然后我又把汽车拆掉,继续拼新的模型经过了这次有趣的尝试以后,我就爱上了乐高。
现在,我已经拼成了很多乐高模型,有汽车、船只、手枪、飞机其中最酷的是一艘航空母舰。它由大约一千块零件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因为拼装难度大,被列为发烧级乐高,我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月才拼成它。拼成后的航母模型长约一米,宽约二十厘米,高约三十厘米。甲板上“停泊”着一些战斗机,船身还隐藏着一些机关,有可以升降的工作台,有发射炮弹的舷窗,还有装着救生艇的后备仓。家里没有柜子能容下这个体形庞大的家伙,我只好让它呆在书房的空床上,和爸爸玩战斗游戏的时候,它是我的军事装备之一。
这就是乐高,我最心爱的玩具,请你和我一起玩吧!
【解析】
【详解】本次考查了话题作文能力。
首先要给文章拟定一个标题再进行写作,可直接以说明(写作)对象为题写作。
写好这类文章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题为自命题的状物作文,要求写一写自己的心爱之物。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围绕心爱之物写出原因,可以说明,也可以叙事,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其次进行选材确定写作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也肯定有自己喜爱的事物,如:喜爱的玩具,喜爱的动物,喜爱的植物等等,选择你喜爱且熟悉的去写。如写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要想写活小动物,先要观察小动物,以便在写作时把握、介绍、关于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然后深入了解小动物,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如写一种物品,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这种物品在外形、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在介绍时,也可以结合一定的事例,这样能使作文更具趣味性、画面感、亲近感;最后赋予习作情感,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才能让所写之物真正“活”起来。
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叙述的心爱之物。可以写你喜爱的这个物品的来历、外形、作用等。
中间:按一定的顺序重点介绍一下你的心爱之物,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写作时语句要通顺,流畅,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进行描写,突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
推荐书目:《______》
推荐理由
①内容新奇有趣
我选择( )(填序号)来写写我的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语言优美生动
③情节曲折离奇
④人物个性鲜明
⑤思想给人启迪
年代
90年代
2000年~2009年
2010年~2014年
2015年~2018年
诈骗手段
传统手段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电信
互联网+
丢包设圈套
电话+短信
发布中奖信息
电话+短信;虚拟号码400开头
伪基站、钓鱼网站
电话+短信;冒充公法检等
“线上支付”转移、“网络退款”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杭州拱墅区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抄写下面这首诗, 填空, 下列词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口语交际,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