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件ppt+教案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师说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师说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授课学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背诵课文,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 理解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难点: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三、授课学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尊师重道、崇智尚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是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社会上许多人耻学于师,针对这种不良社会现象,有一个人大声疾呼“古之学者必有师”,写文章批判这种不良风气,这个人就是韩愈,这篇文章就是《师说》。(板书师说和韩愈)。
(二)、新课讲解: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一直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苏轼称赞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写作背景: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3.文体知识-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4.生字读音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谀(yú)欤(yú)贻(yí)。
5. 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因果连词
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今义:因果连词
小学而大遗 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是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词类活用:
耻学于师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名词作动词,低下
君子不齿 “齿”名词用作动词,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第一个圣、愚形容词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4)特殊句式:
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介词结构后置句:耻学于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被动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5)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6)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
(7)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三)、课文分析
1.第1段:
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本课小结
第1段总述“师”的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应该拜什么人为师的问题。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第二课时
2.第2段:
(1) 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5.问题探究
人的成长是离不开教育的,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我们今天的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极大的改变,有人说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马斯克“脑机”接口这些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未来不再需要知识的积累,老师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结合《劝学》《师说》中对“学”“师”等观点看法,富有针对性,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6.艺术特色
(1)语言上,整散句结合,气势雄壮;运用顶真,气势通畅。
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顶真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2)丰富的语气表达
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3)论证方法上,综合使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多种论证方法,说理透彻,鞭辟入里。
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对比论证,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
7.课文主旨
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
“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
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课文总结:
本文以“师说”为题,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其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阐述了能者为师、虚心好学的从师态度;“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辩证地指出了师生关系。这些道理,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当然,韩愈站在封建阶级的立场上,他所说的“道”,是指“圣人之道”。他认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君子不齿”的,“士大夫之族”本应比他们高明,这是作者的阶级局限。又如,作者重“传道”,而轻“彼童子之师”的“授书”、“习句读”。也是片面的。当然,正是由于对这篇课文的反复诵读和研读,才能使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来把握住文章的这些观点。以后请同学们在学习古文时,一定要围绕“读”来下工夫。
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破立结合 正反对比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立)
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破)
孔子从事的言行(正面事例)(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立)
布置作业:
书后习题和学生学习用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师说一等奖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七单元三 师说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演讲,导入新课,解析文题,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合作探究,深入分析,拓展探究,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下册三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授课学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