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0《肥皂泡》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319447/0-17304755127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0《肥皂泡》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319447/0-17304755127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0《肥皂泡》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6319447/0-17304755128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检查预习,学习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廊”等 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扇”,会写“娇、婴”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3.能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联想,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2.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联想,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
课前交流:读古诗猜游戏名称。交流喜欢的游戏(课件出示古诗)
过渡:
一些游戏延续至今,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让我们把这份快乐延续到课堂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一百多年前,有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家人叫她“莹官儿”,她也很喜欢玩游戏。白天呀,莹官儿和小伙伴们到山上玩,还会到海边捡贝壳,捉螃蟹。下雨时,妈妈就让他们在廊子下吹肥皂泡泡。后来,莹官儿把它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散文。
题目是——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一)读。
1、出示第一组:廊子 蘸上 山巅 婴儿
(准确、响亮;其他同学读的时候注意“蘸上”)
2、出示第二组:软悠悠 玲珑娇软 光影凌乱 轻清透明
这一排,一人读一个试试
3、出示第三组:扇子 扇送 脆薄 散裂 乱转 和弄和弄
和弄和弄是怎么弄,比划一下?
文中还有一个读音,是-和,可以组词:和平、和好
(二)写师:
请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两个字,怎么写的既美观又正确?
预设:女在左应该窄而长,女在下应该宽而扁。
师:火眼金睛。同一个部件,位置不同,形态不同。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预设:女在左,横变提;女在下要写得长长旳。
师:同一个部件,位置不同,关键笔画也不一样。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写之前说)“女”在左——窄而长,横变提。“女”在下——宽而扁,横伸长微微斜。
师:把这两个字在共学单上认真写一遍。
写得时候注意: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教师巡视)
师:你写得怎么样,同桌之间相互评价评价吧。
出示评价标准
三、学习新课
过渡:会读书的人能把长长的课文读成几个字。谁来说说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些事情?
(预设:吹肥皂泡,看肥皂泡,想象肥皂泡)
师:瞧,莹官儿又在廊子下吹起了肥皂泡,她是怎么吹的?(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活动一:一起吹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1. 圈一圈:吹肥皂泡的动作。
2. 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生说过程评价:她关注动作,把吹肥皂泡的过程讲清楚了。
课件标红:放、加、和弄和弄 蘸上、吹、提、扇
师:怎样才能像莹官儿这样吹好肥皂泡呢?
【课件出示】标更红字体:慢慢地、轻轻地、轻轻地
师:谁能加上动作学着莹官儿的样子吹一吹肥皂泡?生做动作说过程。
师(叙述):瞧,莹官儿的动作是那么的--,那么的——,那么的---
板书:轻柔
过渡:一吹一扇,肥皂泡飘起来了,我们和莹官儿一起去看看吧。
活动二:一起看
指生读,其他学生听
师:你觉得莹官儿吹起肥皂泡怎么样啊?
板书:美丽
师:莹官儿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时候不容易理解,能说说读的时候有哪些困惑吗?
预设:
师:生活中我们都吹过泡泡,或许它们会给你启发。老师来吹一吹,你们注意观察泡泡的颜色、形状和变化。
教师吹泡泡
师:结合自己看到的泡泡,小组内交流对难懂句子的理解。
师:你理解了哪个难懂的句子?
预设:师:瞧,生活中看到了,再读到的时候就理解了。
板书:联系生活实际
师: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理解了这句话。五色的浮光是哪五种颜色?
生:黄青赤白黑,形容很多的颜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的时候不理解,查了资料。
师:学以致用,了不起。查阅资料也是理解句子的好办法板书:查阅资料
师:谁像这位同学这样,预习的时候,运用了自己的方法,也解决了这个难懂的句子?
生:我不理解这个句子,看了课本上的插图,肥皂泡上有很多的颜色,好像在动,就明白了这句话。
师:课文的插图里也隐藏着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师:你们瞧,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三年级二班的同学可真会学习呀。继续分享你对句子的理解。
预设:师:分裂出来的泡泡有什么特点?
(预设:小、软,易碎)
师:这是你的理解。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师:你说得清楚,我们听得明白/别着急,坐下再想想,同学的回答可能会给你启发。
师:美好的文字值得我们反复品读(配乐师生配合读)
师: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
生: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师:若是扇得好—
生: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师: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
生: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师:在她的想象中,肥皂泡飘向哪里了?
活动三:一起想教师读。
预设:大海、山巅、婴儿的头发上、明月、夕阳
师:多么奇妙的想象!为什么在莹官儿的想象中,肥皂泡会飞向这些地方?
预设: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下吹泡泡。因为下雨天莹官儿去不了海边,只能让肥皂泡替自己去。
师:是啊,阴雨时节,莹官儿去不了海边爬不了小山。但在她的想象中,肥皂泡可以去到任何她想去的地方!我们联系上下文就理解了这句话。
板书:联系上下文孩子们,此时,你们觉得在莹官儿的心中这仅仅是一个肥皂泡吗?她还是什么?
预设:是莹官儿的梦想、希望、对自由的向往、是希望
板书:向往每个孩子都有梦想和向往,你们心中的肥皂泡会飘向哪里,做什么?
生答:月亮、太空、森林
预设:肥皂泡飞向敬老院/孤儿院,陪伴孤独的老人/失去亲人的孤儿。
评:瞧,文字是有温度的,莹官儿的肥皂泡唤起了你我心中的真善美。
师:所以,这一个充满了爱与梦想的肥皂泡--(齐读)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师:这个肥皂泡承载着莹官儿对自由的向往飞向远方。(指生读)
生: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生: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生: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生: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师:后来啊,爱玩爱幻想的莹官儿(小的图片)长大了(民国照片),她的原名谢婉莹。她以“光洁透明”的冰心为笔名,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我们亲切的称她冰心奶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母爱、童真的赞美,她的语言细腻优美。
茅盾这样评价她:(出示)
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
巴金也曾这样评价她:(出示)
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师:我们继续走进冰心的文章,感受莹官儿不一样的童年时光。
课件出示:我的童年节选《我的童年》节选冰心四岁以后,开始认字。六七岁就和我的堂兄表兄们同在家里读书。他们比我大了四五岁,仍旧是玩不到一处,我常常一个人走到山上海边去。那是极其熟识的环境,一草一石,一沙一沫,我都有无限的亲切。我常常独步在沙岸上,看潮来的时候,仿佛天地都飘浮了起来!潮退的时候,仿佛海岸和我都被吸卷了去!童稚的心,对着这亲切的场景,常常发呆。黄昏时,休息的军号吹起,四山回响,声音qī凄壮而悠长,我不觉得自己的“mèn闷”,只觉得自己的“小”。
1. 画出你难懂的句子,试着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 体会到莹官儿怎样的心情?
师:有难理解的句子吗?
预设 1:黄昏时,休息的军号吹起,四山回响,声音qī凄壮而悠长,我不觉得自己的“闷”,只觉得自己的“小”。
(联系上下文)
预设 2:我常常独步在沙岸上,看潮来的时候,仿佛天地都飘浮了起来!潮退的时候,仿佛海岸和我都被吸卷了去!(联系生活实际)
心情:孤独、觉得自己渺小,忧伤结束
总结语:
你瞧,冰心奶奶笔下的童年就像一个百宝箱,有吹肥皂泡的快乐与向往,还有在大海面前感叹自己渺小的淡淡的忧伤。所以冰心奶奶怀念童年时,写下小诗:(课件出示)师:在她的笔下,我们还可以和莹官儿一起做许多许多事。在《小橘灯》里感受女孩的坚强善良。在《六一姊》里,和她们一起把脚埋进沙子里。在《童年的春节》里,感受不一样的热闹的春节。在《我的童年》里,一起过家家,在《童年杂忆》中一起沉浸在书的海洋中。这些温暖的文字正等着你们。
《肥皂泡》课后反思
《肥皂泡》是我国著名文学作家冰心众多作品中的一篇散文,文中写了冰心小时候万肥皂泡的情境。课文不仅写出了万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也对肥皂泡的描写以及产生的美好想象做了生动细腻的描绘,不由自主地把读者带入童年的欢笑中,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回味无穷。文章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也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学习这篇文章,除了运用多种方法感受文章中语言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展开丰富的想象。
通过本节课堂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一、亲身实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课中,我设计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在老师吹,学生看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较好基础。
二、以读为主,小组合作,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文的重点是理解描写肥皂泡样子的词语和句子,并能体会其用法的精妙,为了解决这一重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讨论:吹起来的肥皂泡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抓住了“轻清透明、玲珑娇软、颤巍巍”等重点词语,了解到肥皂泡的美丽,从而体会到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
三、学练结合,拓展想象,促使教学综合高效。
梦幻肥皂泡这段,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并没有讲解,而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肥皂泡带给冰心奶奶的美好遐想,然后,我再进行拓展训练:这些美丽的肥皂泡,还会飘到哪里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展他们的思维,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美好的童心世界。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要把“情境”和“文字”结合起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想象、音乐渲染、播放视频、游戏演示等途径,引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阅读话题,静心阅读,充分触摸语言,潜心与文本、教师、学生展开多维的对话,将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变语言的感知为画面意境的感受,体悟文本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同时,牢牢把握住“语言文字”这个“根”,进行揣摩、品析、朗读、表达,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境,提高语言理解和品悟的能力,促进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肥皂泡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下册肥皂泡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五自然段对肥皂泡的颜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第三段,学用连续动词,展开想象,泡泡去哪儿,总结全文,联系生活,感受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