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引起人患支原体肺炎的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B. 肺炎支原体无核糖体
    C. 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
    D. 肺炎支原体不含染色体
    【答案】B
    【分析】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无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详解】A、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
    B、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B错误;
    C、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真菌、细菌均有细胞壁,C正确;
    D、支原体为原核生物,DNA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2. 下列关于甲型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位于拟核中
    B. 甲型流感病毒在培养基上可以大量繁殖
    C. 酒精可引起甲型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D. 甲型流感病毒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结构层次
    【答案】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病毒的形态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
    【详解】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位于拟核中,病毒没有拟核,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因此甲型流感病毒在培养基上不可以繁殖,B错误;
    C、蛋白质结构并不稳定,强酸、强碱、高温以及酒精均可引起甲型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C正确;
    D、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C。
    3.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类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都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B.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 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
    D. 与糖类相比,脂质中氧含量低,氢含量高
    【答案】A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壳多糖又称几丁质,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一些绿藻中,主要是用来作为支撑身体骨架以及对身体起保护的作用。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纤维素并不能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A错误;
    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
    C、几丁质属于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C正确;
    D、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低于糖类,D正确。
    故选A。
    4. 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研究组在《nature》杂志上首次报道了人体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的GLUT-1晶体结构,GLUT-1由12条肽链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GLUT-1至少含有12个氨基
    B. GLUT-1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现象
    C. 线粒体膜上存在GLUT-1
    D. GLUT-1具有运输功能
    【答案】C
    【分析】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蛋白质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详解】A、每条肽链的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所以该蛋白质中至少有12个游离的氨基,A正确;
    B、GLUT-1由1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现象,B正确;
    C、GLUT-1是葡萄糖转运蛋白,而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线粒体膜上不存在GLUT-1,C错误;
    D、GLUT-1能转运葡萄糖,具有运输功能,D正确。
    故选C。
    5.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乳酸菌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8种
    B. 酵母菌核酸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N
    C. 水绵细胞的DNA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D. 小鼠肝脏细胞中含有DNA和RNA
    【答案】D
    【分析】(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
    (2)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别是: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详解】A、乳酸菌遗传物质为DNA,其彻底水解产物为磷酸、脱氧核糖及四种碱基,共6种,A错误;
    B、酵母菌的核酸包含DNA和RNA,其组成元素含有C、H、O、N、P,B错误;
    C、水绵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DNA,C错误;
    D、小鼠肝脏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其中DNA为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6. 下列相关科学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检测O的放射性确定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氧元素的来源
    B. 科学研究中利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
    C. 利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D. 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构建物理模型
    【答案】A
    【分析】(1)分离破碎细胞的细胞器时采用的是差速离心法。
    (2)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3)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正常情况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没有放射性,需要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来自水,A错误;
    B、不完全归纳法是通过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对象或一部分子类的考察,从中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由于不完全归纳法是对某类事物中的某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因此,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结论不一定正确,结论的正确与否,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由此可知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B正确;
    C、由于真核细胞中细胞器大小、质量不同,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所以分离真核细胞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该模型形象概括的反映了DNA分子结构的特征,D正确。
    故选A。
    7. 水和无机盐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量元素Mg和Fe分别参与构成叶绿素和血红素
    B. 运动型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C. 自由水含量的变化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D. 钙等无机盐在细胞中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答案】C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功能,有些无机盐参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详解】A、Mg是大量元素,A错误;
    B、无机盐不是能源物质,不能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B错误;
    C、自由水含量的多少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水平,据此推测,自由水含量的变化会影响种子的萌发,C正确;
    D、钙等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也有化合态形式存在,比如在骨骼中以碳酸钙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C。
    8. 下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一般是胞吞、胞吐
    B. 单体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C.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D. 脂肪属于生物大分子,其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D
    【分析】(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
    (2)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多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详解】A、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一般是胞吞、胞吐,A正确;
    B、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正确;
    C、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缩合而成的多聚体,如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C正确;
    D、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D错误。
    故选D。
    9. 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变形虫摄取有机颗粒时,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B. 大多数细胞膜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D. 有些细胞膜蛋白可以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
    【答案】A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A、变形虫摄取有机颗粒的方式是胞吞,,需要蛋白质参与,A错误;
    B、大多数细胞膜的蛋白是可以运动的,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
    D、有些细胞膜蛋白可以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A。
    10. 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
    B. ③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大肠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④有关
    D. ⑤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③是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④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⑤是核膜。
    【详解】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错误;
    B、③是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B正确;
    C、④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C错误;
    D、⑤是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细胞膜、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们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B。
    11. 图示人体成熟红细胞的部分结构和功能,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与①相同
    B. ④过程需要无氧呼吸提供ATP
    C. 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更新中
    D. ③过程中会伴随蛋白质自身构象的改变
    【答案】D
    【分析】图示为人体成熟红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其中①表示气体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②表示气体B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红细胞,③表示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钠钾泵进出红细胞,为主动运输,④表示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⑤表示水通过通道蛋白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
    【详解】A、水分子既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还可以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协助扩散,而①过程是自由扩散,A错误;
    B、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④过程不消耗ATP,B错误;
    C、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合成蛋白质,因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不能更新,C错误;
    D、③过程消耗ATP,为主动运输,所需要的载体蛋白需要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通过蛋白质自身构象的改变完成对物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D。
    12. 采用合适的实验方法可以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常用台盼蓝染液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
    B. 以核糖体运动作为标志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C. 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位置及颜色判断色素种类
    D.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情况来确定分裂时期
    【答案】B
    【分析】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细胞质流动的观察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
    活细胞的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不能让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死亡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消失,台盼蓝会进入细胞,因此可以用“染色排除法”可以鉴定细胞死活
    【详解】A、鉴定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染色,A正确;
    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B错误;
    C、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其随着层析液向上扩散的速度不同,就位于色素带的不同位置,可通过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位置及颜色来判断色素种类,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情况,可依据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等现象,确定细胞分裂时期及名称,D正确。
    故选B。
    13. 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B. ATP所需的能量均来自光能
    C. ATP只分布在细胞质中
    D. 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
    【答案】A
    【分析】ATP中文名称叫腺苷三磷酸,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详解】A、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A正确;
    B、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能,也可以来自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B错误;
    C、ATP为直接能源物质,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在细胞内任何需能部位均有ATP的分布,C错误;
    D、ATP 中的“A”代表的是腺苷,D错误。
    故选A。
    14. 下面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合理密植,主要是通过降低细胞呼吸强度来提高产量
    B. 有的植物工厂利用红色和绿色的光源来提高蔬菜的产量
    C. 中耕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态,有利于根细胞吸收无机盐
    D. 在低氧、零下低温、干燥的条件下更有利于储藏蔬菜和水果
    【答案】C
    【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
    【详解】A、合理密植,主要是通过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A错误;
    B、绿叶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植物工厂一般通过提供红光或蓝紫光来进行人工补光,B错误;
    C、中耕松土、适时排水,能增加土壤的通气量,可以改善植物根系氧气供应,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C正确;
    D、储藏水果、蔬菜要在低氧、零上低温、一定的湿度条件下储存,D错误。
    故选C。
    15. 关于多细胞生物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可导致细胞衰老
    B. 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
    D. 细胞的衰老过程存在遗传信息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
    【分析】(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分化一般具有持久性,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细胞死亡;
    (2)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这些对有机体都是有利的。
    【详解】A、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可导致细胞衰老,A正确;
    B、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是自然生长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正确;
    D、细胞的衰老过程存在遗传信息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胞间连丝是贯穿两个相邻细胞细胞壁的通道。包括两种类型如图所示。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次生胞间连丝是由一些水解酶的作用使完整的细胞壁穿孔而形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胞间连丝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初生胞间连丝主要组成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C. 细胞的初生胞间连丝是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形成
    D. 次生胞间连丝的形成与纤维素酶、果胶酶等有关
    【答案】AD
    【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糖蛋白(糖被、受体)有关,受体有膜上受体(信号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如抗利尿激素、神经递质等)和胞内受体(信号分子能进入细胞内,如性激素);高等植物细胞间信息的交流是通过胞间连丝实现的;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比如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细胞膜直接接触或胞间连丝传递信息,胞间连丝传递信息时不需要受体。
    【详解】A、胞间连丝是细胞壁、细胞膜上的通道,有利于相邻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正确;
    B、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内质网膜是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初生胞间连丝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错误;
    C、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的,体细胞的初生胞间连丝是在有丝分裂末期时形成 ,C错误;
    D、次生胞间连丝是由一些水解酶的作用使完整的细胞壁穿孔而形成的,水解细胞壁需要纤维素酶、果胶酶,故次生胞间连丝的形成与纤维素酶、果胶酶等有关,D正确。
    故选AD。
    17. 如图是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转运蛋白是通道蛋白
    B. Ca2+与该转运蛋白相应位点结合,会导致ATP水解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Ca2+转运速率
    D. Ca2+的运输过程伴随转运蛋白的磷酸化
    【答案】BCD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细胞转运Ca2+出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转运Ca2+,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
    【详解】A、图中的转运蛋白在运输Ca2+的过程中发生磷酸化,构象改变,说明该转运蛋白是载体蛋白,A错误;
    B、由图可知,运输Ca2+的载体蛋白具有催化ATP水解的作用,Ca2+与载体蛋白的相应位点结合后,其酶活性会被激活,会导致ATP水解,B正确;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红细胞携带的氧气减少,影响人的有氧呼吸速率,从而影响能量供应,降低Ca2+离子的速率,C正确;
    D、运输Ca2+的过程伴随ATP的水解,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载体蛋白磷酸化,D正确。
    故选BCD。
    18. 用密闭的培养瓶培养等量的绿藻(单细胞藻类),将其置于4种不同温度下(t1

    相关试卷

    [生物]吉林省白山市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吉林省白山市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期末]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共22页。

    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