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312473/0-17303638567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312473/0-17303638568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四两句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装-------------------------订------------------------线-------------------------
本试卷共4页 总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出卷人:王梦瑶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7分)
同学们,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期。鲁迅在百草园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伏在菜花上的黄蜂、直窜向云xiā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都有无限的趣味;于漪童年时cháng徉在书海中,《水浒传》《千家诗》铸刻在她的心上;海伦·凯勒在童年时被愤怒与痛苦深深地攫住,莎莉文老师的出现让她从茫然无措中走出来,感受到幸福与爱。
……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倾听!倘若有不到之处,还请老师和同学们不吝赐教,提出您的拙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云xiā( 霄 ) cháng( 徜 )徉 攫( jué )住 茫然无措( cuò )
(2)文中画线处的谦辞或敬辞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
A.倾听 B.赐教 C.拙见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B.谦敬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令郎、惠顾、愚兄、垂爱都属于敬辞。
C.联想和想象能够让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但联想不仅要做到有新意,更要做到自然恰切、合情合理,否则就会让人觉得牵强附会、不合乎生活逻辑。
D.默读就是不出声、不动唇的阅读方式。阅读时可以勾画关键语句,标记自己有疑问或特别感兴趣的句段;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功底,才能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有效信息。这种阅读技巧在考场上尤为重要。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 吝啬 化妆 窠巢 取决 B. 睫毛 喉咙 健壮 宽敞
C. 烘托 嘹亮 空灵 干涩 D. 草垛 风筝 肌肤 慈善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B )(3分)
A.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身的岩石。
B.现在的他身材增加了一倍,眼睛也变得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快乐。
D.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5.请你仿照文中的句子,写一个排比句,描写校园的一角。(4分)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火红的玫瑰,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恣意生长,在学校的花园开得正盛。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6)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7.综合性探究学习。(8分)
初一(5) 班开展“走近国学,学习《论语》”专题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班级拟邀请研究《论语》的专家刘教授给同学们开设关于《论语》的讲座,请你代表班级写一份邀请函,邀请刘教授12月10日下午3点参加班级的活动。(4分)
示例:
邀请函
尊敬的刘教授:
我是初一5班的代表,我们班正在开展“走进国学,学习《论语》”专题学习活动。同学们对《论语》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都渴望能深入了解其中的智慧与内涵。
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12月10日下午3点莅临我们班级,为同学们开设一场关于《论语》的讲座。您在《论语》研究方面的深厚造诣,定能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期待您能拨冗前来,万分感谢!
初一5班
2024年10月31日
(2)《论语》中有不少语句演化为成语,请你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4分)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十而立 诲人不倦
二、阅读与理解(46分)
(一)古诗文阅读(6分)
8.阅读韩愈的《春雪》,完成下列各题。(6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三、四两句诗。(4分)
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 (2)吾日三省吾身( 自我检查、反省 )
(3)传不习乎( 复习 ) (4)不逾矩( 越过法度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11.孔子说:“贤哉,回也!”颜回的高尚品德表现在什么地方?(2分)
安贫乐道,乐观的生活态度,过简朴的生活依然快乐。
12.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你受到的启发。(4分)
.示例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学有所获。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告诉我们不断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三)现代文阅读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⑦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⑧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⑨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⑩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⑪“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3.文童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4分)
14.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15.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1)(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于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
(2)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
“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16.文章以“灯红如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6分)
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名著阅读(12分)
17.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3分)
阿长 范爱农 衍太太
“衍太太”不能入群。衍太太虽有和蔼可亲的外表,但隐藏着坏心眼,因为她对孩子们的危险或不良行为进行“鼓励”,不懂事的孩子们才喜欢她。所以不适合作为温馨的回忆。
18.阅读下面内容,分别写出《朝花夕拾》中的相关人物。(6分)
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范爱农 )
B.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藤野先生 )
C.她生得黄胖而矮。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长妈妈 )
19.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D )(3分)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①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等
第三盏
女同学
②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综合训练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字词,诗词理解,修辞手法,背景知识,拓展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02,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宿迁市湖滨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