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原卷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原卷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第1页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原卷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第2页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原卷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原卷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原卷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共22页。

    ▉题型1 微观粒子的共性
    【例1】中医针灸术的“灸”是指“艾灸”,利用艾草燃烧的热刺激体表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过程中会闻到特殊的香味,这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变式1-1】对下列课本图示的认识错误的是
    A.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
    B.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
    C.苯分子间有间隔
    D.品红扩散在热水比在冷水中,分子运动更快
    【变式1-2】如图所示,当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碱少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题型2 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
    【例2】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变式2-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变式2-2】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氧气可供呼吸,一氧化碳有毒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题型3 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例3】宏观和微观是化学学习的两个角度,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硫酸铜B.水银C.干冰D.氯化钠
    【变式3-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氢气B.氦气C.D.水
    【变式3-2】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B.干冰C.氦气D.氯化钠
    ▉题型4 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例4】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酚酞溶液遇碱(如氨水)显红色。
    (1)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 ;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
    【变式4-1】图Ⅰ是小明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已知:氨水无色、易挥发、具有刺鼻性气味;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配置成酚酞溶液,观察酚酞溶液为无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观察几分钟后B、C试管中的现象是: ,且 试管中红色出现更快,E试管中未观察到变红。
    (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 。
    (4)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出实验室保存浓氨水药品时,应该 。
    【变式4-2】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即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关闭止水夹,观察到气球膨胀且一段时间后气球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注入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说明:分子 ,还说明 (填物质名称)有挥发性。
    (3)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 (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中滤纸条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 。
    (4)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有 。(填序号)
    A.调节压强,防止橡皮塞冲出
    B.保持装置密闭,防止氨气逸出
    ▉题型5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例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没有
    C.分子比原子大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变式5-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原子
    C.分子比原子大
    D.分子、原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
    【变式5-2】关于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题型6 微观粒子模型图分析
    【例6】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表示多种分子的是(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A. B.C.D.
    【变式6-1】空气无处不在,多角度认识“空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字母)
    A. B. C.
    (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积极植树造林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4)从使用角度:小小的气体有大大用途。氧气常见的用途有 。
    (5)从变化角度:当在高压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会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请写出上述反应文字表达式 。
    【变式6-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结束有两种生成物B.该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C.该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题型7 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分析
    【例7】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变式7-1】在通电条件下,甲酸(HCOOH)与氧气的反应的微观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此实验可知,分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B.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变式7-2】过去以贵金属为催化剂,选择氧化氨气制一氧化氮的过程被认为是制硝酸的工业标准,科学家提出了以非贵金属为催化剂在650℃下氨氧化制一氧化氮新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的氧化物有两种
    ▉题型8 从微观角度判断和解释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分类
    【例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
    (1)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2)表示纯净物的是 。
    【变式8-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下列变化的微观模拟图回答问题:
    (1)变化b反应后应补充的粒子图形是______(填A或B或C)。
    A.B.C.
    (2)变化a分子间隔改变,分子本身不变;变化b 发生改变;
    (3)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 的过程。由此可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变式8-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该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选填序号)。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
    (2)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选填序号)。
    A.过氧化氢分子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氧气
    (3)为使图示完整准确,应在丙中补充______(填“A”或“B”)。
    A.B.
    (4)由图示得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分子。
    ▉题型9 原子结构
    【例9】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还能再分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变式9-1】锂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料。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锂原子的质子数是2
    B.图中带负电的微观粒子是电子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由图可知,锂原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变式9-2】1911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团队进行了著名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极薄的金箔纸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与a粒子带同种电荷B.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原子核质量大体积很小
    ▉题型10 原子中各类粒子的数值关系
    【例10】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C.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D.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不一定相等
    【变式10-1】呼气试验是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关于(质子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说法错误的是
    A.的核电荷数为6B.的中子数为14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变式10-2】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的废料中提炼出0.3g镭。已知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则镭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A.226B.88C.138D.31
    ▉题型11 原子结构相关信息分析及应用
    【例11】科学家正在设法研究探索“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反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反粒子”中不存在“反中子”
    C.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约是一个“反质子”质量的12倍
    D.“反氧原子”是由8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8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变式11-1】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是a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b
    C.原子中a、b、c的个数一定相等D.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a和c的个数相等,电性相反
    【变式11-2】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用粒子(带正电荷的氦核)轰击一张极薄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粒子通过了金箔,极少数粒子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金原子核带负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核的质量比粒子的质量大得多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题型12 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例12】物质是直接或间接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又由电子、质子与中子等更微小的粒子所构成。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
    【变式12-1】如图是钾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钾的微观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过程中,氯原子失去电子
    B.氯原子和氯离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一个钾离子比一个钾原子多一个电子
    D.K⁺和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变式12-2】下列关于Fe、Fe2+、Fe3+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
    B.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它们的质量相同
    ▉题型13 粒子结构示意图
    【例13】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④的结构相对稳定B.②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③核内质子数为2D.④是一种阴离子
    【变式13-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1)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x的值为 ,该粒子符号为 。
    (3)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的值为 ,其符号为 。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5)原子变为离子的过程中电子层数 改变(填“一定”或“不一定”)。
    【变式13-2】如图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字母)。
    (2)图2是溴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 ;溴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 (填字母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3)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
    当n=8时,若该粒子不显电性,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若该粒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题型14 离子中各微粒的数值关系
    【例14】已知某离子R2+的核外电子数为n,据此不能确定该原子的
    A.质子数B.核电荷数C.中子数D.电子数
    【变式14-1】某原子A的质子数为z,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原子的质子数为
    A.z-2+3B.z-2-3C.z+2+3D.z+2-3
    【变式14-2】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离子(如),和O2比较,不相同的为
    A.质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
    C.含氧原子数D.电子数
    ▉题型15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例15】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离子后,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相对原子质量
    【变式15-1】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质量几乎相等;④Na+比Na稳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变式15-2】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
    A.B.C.OD.
    ▉题型16 相对原子质量
    【例16】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有:①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的1/12;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④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⑤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标准的比值;⑥一般化学计算时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B.③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⑤
    【变式16-1】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 kg,m个A原子的质量为b kg,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C.D.
    【变式16-2】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则根据图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12B.16C.5D.10
    ▉题型17 元素的概念
    【例17】核聚变的原料氘原子()和氚原子()统称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最外层电子数
    【变式17-1】2024年2月22日央视报道,江西发现新矿物“铈钽易解石”命名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通过。“铈”、“钽”最本质的区别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变式17-2】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为同一种元素B.乙、丁为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题型18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例18】地壳里含有多种元素,其中含量(质量分数)最多的是
    A.氧B.硅C.铝D.铁
    【变式18-1】“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间隔:
    B.原子核外电子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变式18-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中正确的一项是
    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B.物质组成构成模型
    C.原子结构模型
    D.大气污染物归类模型
    ▉题型19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例19】下列有关水的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A.水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B.水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变式19-1】下列关于H2O2、CO2、SO2三种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一个氧分子D.都只有两个氧原子
    【变式19-2】如图是物质组成及构成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该关系图可知,X、Y、Z、W分别表示的是 、 、 、 。
    (2)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 组成的,如二氧化碳是由 和 组成的。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①有些物质由 构成,如氧气、水等。
    ②构成铁的粒子是 。
    ③二氧化碳、汞、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题型20 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例20】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位于第三周期
    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变式21-1】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①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④在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Na+
    D.②和⑤是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变式22-2】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的值为 。
    (2)D表示的是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
    (3)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如图2中 (填字母标号,下同)的化学性质相似。
    (4)图2中达到稳定结构的粒子有 。
    ▉题型21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例21】我国科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的铟、锑、锌等 9 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铟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关于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铟元素符号是 InB.铟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49
    C.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4.8gD.铟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变式21-1】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的有规律可循。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和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有4个电子层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大于69.72
    C.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Ga3-
    D.硒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6
    【变式2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乙

    相关试卷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

    这是一份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解析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五四学制2024),共40页。

    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解析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

    这是一份专题03 物质构成的奥秘(考题猜想)(24大题型)(解析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24),共40页。

    专题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考题猜想)(9大题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科版·上海五四学制2024):

    这是一份专题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考题猜想)(9大题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科版·上海五四学制2024),共1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