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一单元:光(B卷原卷版)》单元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光(B卷原卷版)》单元检测,共5页。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独立作业(2)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预计用时:30分钟 完成用时: 一、填空题 1.阳光、灯光和烛光都是沿着_____________传播的。2.电视画面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条合成的。3.潜望镜利用光的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4.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5.白光(太阳光)是_______________(填“单纯色光”或“成分复杂的光”)。6.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___________,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7.反射光是沿___________(填“直线 ”或“曲线”)传播的。二、判断题1.工作的电视机屏幕和投影仪屏幕都是光源。(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月亮是光源。( )3.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得多,所以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4.太阳光向四面八方传播,每一束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5.发生月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6.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7.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8.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9.白光直接照到白屏上,就可以观察到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 )10.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传播路线。( )三、选择题1.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本书,你( )这本书。A.能看到 B.不能看到 C.适应后能看到2.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 )。A.青蛙视力不好 B.光沿直线传播 C.天空只有井口大小3.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树底下乘凉 C.先见闪电,后听雷声4.光不能穿过( )继续传播。A.清水 B.无色塑料袋 C.薄铁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太阳伞遮阳的原理是透明物体可以阻碍光的传播B.窗户安装玻璃比安装窗户纸更明亮,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更好C.凿壁偷光是因为古代墙壁比较薄,光可以穿过墙壁6.当老师将手伸入鱼缸中时,旁边的小雅说:“水中老师的手看起来错位了(如图所示)。”而正对鱼缸的小科却说:“没有看到错位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雅说谎了 B.小科说谎了C.他们都没有说谎,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可能不同7.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 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8.我们做光的色散实验时,使用的三棱镜是( )。A.透明物体 B.不透明物体 C.半透明物体9.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A.左右相反 B.相同 C.上下相反10.下列所描述的光现象中,主要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凿壁偷光 B.镜花水月 C.彩虹四、综合题1.按要求画图。(1)图,用一面镜子挡住光的去路,会发现光改变了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画出改变后的光的传播路线(用带箭头的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空气水如下图,把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请你将光发生的变化用光的路线图表示。 2.其实,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有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小科根据书中的记载制造彩虹。 方法一 方法二(1)小科采用方法_________时可以看到人工彩虹。(2)小科能看到人工彩虹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A.色散 B.直线传播 C.反射(3)当我们观察到天然形成的彩虹时,彩虹出现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 )。A.相反的 B.相同的 C.没有关系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影子的变化,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1)小明利用实验模拟了一天中树木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发现影子长度由120厘米变为60厘米,他测量的位置可能是在( )。A.A→B B.C→D C.D→E(2)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把打开的手电简当作光源。下列物体同属于光源的是( )。A.月球 B.刚升空的火箭 C.镜子(3)照射木条会形成影子,这是由于( )形成的。A.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4.将光的现象与原理用线连接起来。太阳 阳光点亮的电灯 属于光源 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 不属于光源 镜子中的太阳熄灭的蜡烛 发光鱼5.看图回答问题。CBA (1)家轩要想插到鱼,应该瞄准( )点。A.A B.B C.C(2)鱼在水中看到家轩的位置( )。A.比实际位置低 B.比实际位置高 C.与实际位置相同(3)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 “潭清疑水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水看起来要比实际( ), 这是光的( )造成的。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独立作业(2)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预计用时:30分钟 完成用时: 一、填空题 1.阳光、灯光和烛光都是沿着_____________传播的。2.电视画面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色条合成的。3.潜望镜利用光的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4.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5.白光(太阳光)是_______________(填“单纯色光”或“成分复杂的光”)。6.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___________,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7.反射光是沿___________(填“直线 ”或“曲线”)传播的。二、判断题1.工作的电视机屏幕和投影仪屏幕都是光源。(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明月亮是光源。( )3.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得多,所以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4.太阳光向四面八方传播,每一束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5.发生月食时,月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6.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7.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8.激光笔射出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路线一定会发生变化。( )9.白光直接照到白屏上,就可以观察到在白屏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 )10.阳光照射在镜面上后,可以改变原来的传播路线。( )三、选择题1.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本书,你( )这本书。A.能看到 B.不能看到 C.适应后能看到2.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 )。A.青蛙视力不好 B.光沿直线传播 C.天空只有井口大小3.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树底下乘凉 C.先见闪电,后听雷声4.光不能穿过( )继续传播。A.清水 B.无色塑料袋 C.薄铁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太阳伞遮阳的原理是透明物体可以阻碍光的传播B.窗户安装玻璃比安装窗户纸更明亮,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更好C.凿壁偷光是因为古代墙壁比较薄,光可以穿过墙壁6.当老师将手伸入鱼缸中时,旁边的小雅说:“水中老师的手看起来错位了(如图所示)。”而正对鱼缸的小科却说:“没有看到错位现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雅说谎了 B.小科说谎了C.他们都没有说谎,角度不同看到的现象可能不同7.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 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8.我们做光的色散实验时,使用的三棱镜是( )。A.透明物体 B.不透明物体 C.半透明物体9.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A.左右相反 B.相同 C.上下相反10.下列所描述的光现象中,主要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凿壁偷光 B.镜花水月 C.彩虹四、综合题1.按要求画图。(1)图,用一面镜子挡住光的去路,会发现光改变了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画出改变后的光的传播路线(用带箭头的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空气水如下图,把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请你将光发生的变化用光的路线图表示。 2.其实,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有了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小科根据书中的记载制造彩虹。 方法一 方法二(1)小科采用方法_________时可以看到人工彩虹。(2)小科能看到人工彩虹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A.色散 B.直线传播 C.反射(3)当我们观察到天然形成的彩虹时,彩虹出现的方向和太阳所在的方向是( )。A.相反的 B.相同的 C.没有关系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影子的变化,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1)小明利用实验模拟了一天中树木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发现影子长度由120厘米变为60厘米,他测量的位置可能是在( )。A.A→B B.C→D C.D→E(2)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把打开的手电简当作光源。下列物体同属于光源的是( )。A.月球 B.刚升空的火箭 C.镜子(3)照射木条会形成影子,这是由于( )形成的。A.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4.将光的现象与原理用线连接起来。太阳 阳光点亮的电灯 属于光源 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 不属于光源 镜子中的太阳熄灭的蜡烛 发光鱼5.看图回答问题。CBA (1)家轩要想插到鱼,应该瞄准( )点。A.A B.B C.C(2)鱼在水中看到家轩的位置( )。A.比实际位置低 B.比实际位置高 C.与实际位置相同(3)唐代诗人储光羲在《钓鱼湾》中写道 “潭清疑水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清澈的水看起来要比实际( ), 这是光的( )造成的。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