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汉族民歌《脚夫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06/16310187/0-17303359322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脚夫调教学设计
展开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脚夫调》
知识点来源
☑学科:音乐 ☑年级:高一 ☑教材版本:人音版
☑所属章节: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三节“汉族民歌”
录制工具和方法
录制工具包括相机、PPT、剪映App。在剪映软件中,将相机所拍摄的人像进行抠图,粘贴在PPT图层上。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视-听-动-唱”的音乐实践为主体,教学过程层层递进。在初步感知山歌体裁的音乐特征基础上,感受陕北山歌体裁“信天游”的独特魅力,探索其风格特点,进而体会理解民歌地方风格的形成原因,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哼唱、手画旋律线等方式,掌握山歌这一汉族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感知陕北山歌信天游的风格特征。
艺术表现:在听、唱、动的多感官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信天游的润腔方式和旋律特点,加强学生的听觉感知能力。
文化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在了解陕北地区自然环境、民众生活的基础上,理解山歌和信天游的音乐特点背后的风格成因,认识到民歌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山歌的音乐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信天游的风格特征,理解其风格成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上节课汉族民歌体裁“号子”的知识点,承接第二种民歌体裁——山歌,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山歌,感知其音乐特征
1.教师范唱《槐花几时开》,学生感知山歌高亢嘹亮、节奏自由的音乐特征。
2.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山歌的概念。
(二)探索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之一及成因:
1.教师介绍陕北山歌体裁“信天游”的涵义。
2.初次聆听《脚夫调》,感知信天游的独特唱法:
声线粗犷有力,语言质朴,富于装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多次细听音乐片段,探究装饰音的位置及作用:
学生第二次聆听并随乐哼唱,发现甩腔、滑音常处于长音或自由延长音后;随后通过聆听教师范唱,对比感知加入装饰音前后的音响效果,从而理解装饰音的作用为增强语气、提高声音穿透力。
风格成因分析:
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认识到以上风格特点是受到陕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百姓的语言习惯的影响。
(三)探索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之二及成因:
聆听并手画旋律线,探究信天游的旋律特点:
(1)信天游旋律起伏大、音域广,以“双四度”音程为旋律框架,曲调直上直下,情绪跌宕起伏。
(2)通过观察旋律线,发现作品采用同一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
2.风格成因分析:
(1)结合歌词体现出的苦闷情绪,了解到其原因是脚夫们在劳动中需借音乐排忧解难,即“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
(2)通过观看视频,认识“脚夫”这一身份,并对陕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状态和百姓的生活水平做相关了解。从而理解信天游既奔放又悱恻、既深沉又凝重的内在成因。
三、总结
回顾山歌的概念与音乐特点、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与风格成因。希望学生在感知民间艺术风格和地方色彩的过程中,热爱祖国多彩的民族音乐瑰宝。
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柏辽兹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a href="/yiny/tb_c400508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柏辽兹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威尔第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 (2019)必修《音乐鉴赏》<a href="/yiny/tb_c40050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威尔第教案</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人音版 (2019)幸福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人音版 (2019)<a href="/yiny/tb_c400482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幸福歌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授 课 人,学 校,课 题,课 时,教 具,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