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1页
    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2页
    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议用时: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如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 ℃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1-3题。
    1.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2.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
    A.水汽 B.低温环境
    C.凝结核 D.低压环境
    3.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距离太阳较远 B.距离地面较远
    C.距臭氧层较远 D.距电离层较远
    大气混合层是湍流受热对流控制的近地面层以上的大气边界层,大气混合层下层空气湍流强,上层空气湍流弱。大气混合层高度变化与空气污染物浓度具有相关性。城市污染物中,二氧化氮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臭氧是在紫外线照射下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我国北方某城市一气象观测站每日对当地大气混合层高度进行8次观测,如图为该观测站测得的三个月内各时段大气混合层高度均值。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该城市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最大的时段是( )
    A.7~8时 B.13~14时
    C.17~18时 D.22~23时
    5.该城市臭氧浓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及其主要原因是( )
    A.11时 大气湍流强加剧了紫外辐射
    B.14时 太阳辐射导致紫外辐射最强
    C.17时 地面辐射放出大量紫外辐射
    D.23时 大气层吸收紫外辐射并反射
    “雾凇”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字林》:“寒气结冰,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雾凇是过冷却水汽凝华形成冰晶挂结于草木枝叶的天气现象。“瀚海雾凇”专指沙漠戈壁中的雾凇景观,犹如在石海沙丘上开出的“玉树琼花”。新疆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瀚海雾凇”出现频率高,吸引摄影爱好者慕名前往。据此完成6-7题。
    6.“寒气结冰”形成雾凇的原因是( )
    A.上升气流导致降温 B.云层较厚太阳辐射弱
    C.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D.暖锋过境前后温差大
    7.为了次日能拍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雾凇景观,适宜摄影爱好者蹲守的天气是( )
    A.飘雪初晴 B.气温回升
    C.晚来风急 D.夜间有雨
    下图示意2023年7月12日~7月19日我国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0.5 h降雨量与地面长波辐射的关系。据此完成8-9题。
    8.7月12日~7月19日,地面长波辐射( )
    A.峰值与谷值交替出现 B.峰值大致呈上升趋势
    C.谷值的变幅较峰值大 D.谷值呈持续下降趋势
    9.该期间内,降雨对地面长波辐射影响最强的日期可能是( )
    A.7月13日 B.7月14日
    C.7月16日 D.7月18日
    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为研究青海湖对湖区气候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青海湖附近的陆地上空作为试验区,与青海湖区上空显热通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夏季某日青海湖区与试验区的显热通量差异(如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差异 B.地面辐射差异
    C.大气逆辐射差异 D.热传导差异
    11.近年,青海湖面持续扩大。受显热通量变化的影响,青海湖区( )
    ①昼夜温差增大②夜晚降水增多③陆风势力增强④扬沙天气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如图示意青海省玛沁县(34°26'N,100°17'E)某日一次降雪过程后无积雪覆盖和有积雪覆盖时浅层(0~20 cm)土壤温度梯度(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的变化趋势)的日变化,其中柱状线表示无积雪覆盖,曲线表示有积雪覆盖。据此完成12-13题。
    12.无积雪覆盖时,浅层土壤温度( )
    A.白天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B.夜晚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C.凌晨至上午表层温度低 D.下午至晚上表层温度低
    13.积雪覆盖对浅层土壤的影响表现在( )
    A.土壤温度的日最高值升高 B.温度梯度日变化幅度减小
    C.土壤温度的日最低值降低 D.阻断大气与土壤的热交换
    贴地逆温是指起始高度为0 m(地面)的逆温。下图为青海格尔木地区2015~2017年贴地逆温发生频率的月变化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影响该地贴地逆温发生频率存在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植被差异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
    15.以下关于该地逆温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早晨,适宜开展户外活动 B.冬季早晨,山腰冻害较山麓小
    C.夏季傍晚,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D.冬季傍晚,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下图为2009年北京市10 月31日18:00至11月1日17:00时的气象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16-18小题。
    16.北京市近地面空气运动最为稳定的时间是( )
    A.10月31日19:00B.10月31日21:00
    C.11月1日1:00D.11月1日6:00
    17.11月1日1:00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 )
    地面辐射加强 B.高空水汽凝结释热
    C.大气逆辐射减弱D.天气转晴、光照加强
    18.0℃层高度的变化( )
    A.导致降水减少 B.有利于降雪出现
    C.造成逆温加强 D.导致地表蒸发增强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下图1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及其月平均变化,图2是热带季雨林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
    A.降水较多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20.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二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下面图1为北京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2为重庆散射辐射的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北京市5月直接辐射大于7月,主要是因为( )
    A.5月太阳高度大于7月B.5月气温日变化大于7月
    C.5月白昼长于7月D.5月大气的散射量小于7月
    22.图2可以反映出( )
    A.太阳高度越小,散射辐射越弱
    B.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
    C.大气散射作用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质点的多少
    D.太阳总辐射量阴天大于晴天
    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完成下面23-24小题。
    23.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主要原因是秸秆( )
    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云层释放的大气逆辐射增加
    C.使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减弱
    24.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主要是因为土壤( )
    A.冻结时间较迟 B.获得光照较少
    C.水分蒸发较弱 D.水分含量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某年3月19日,江苏省长江以北区域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平流雾过程。0时起,长江北岸开始起雾,雾区范围逐渐扩大。下图为不同时刻的雾区北界示意图。
    (1)分析江苏省平流雾多发生在春季的原因。
    (2)说明此次平流雾形成期间,江苏省长江北岸地区的天气特征。
    (3)推测江苏省长江北岸此次平流雾在11时大部分消散的原因。
    26.根据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的生物量较大、叶面积较大。近年来,青藏高原发生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森林、灌丛)向草地扩张,对生长季的地表昼夜温度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下图)。
    (1)描述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夜间地表温度的影响。
    (2)从热量收支角度,分析青藏高原木本植物扩张对生长季白天地表温度的影响。
    (3)大规模木本植物扩张,加剧还是减缓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增暖在北极具有“极地放大效应”,导致多年冻土中储存的有机碳大量释放,并部分随河流输出到北冰洋。西伯利亚地区鄂毕河、勒拿河流域面积大致相当。下图和下表是其相关资料。
    (1)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说明气候增暖在北极产生“极地放大效应”的原因。
    (2)分析勒拿河输出的有机碳远远大于鄂毕河的原因。
    (3)勒拿河流域某地冬季日最高气温不会超过-5 ℃,据此推测该地冬季气温升高过程中土壤有机碳输出量的变化及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蓝莓品质优但产量低。近年来,该地区在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七十多个品种,这些蓝莓品种的共性是喜湿怕旱,主要差异是耐寒程度。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蓝莓可耐-35 ℃低温,但在极端天气下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和冻害,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冻害。图a、图b分别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冬、夏季山谷、山顶的气温日变化。
    (1)与冬季相比,说出夏季山谷和山顶气温及其日变化的差异。
    (2)分析半山坡的野生蓝莓比山谷种植的蓝莓更不易受到冻害的原因。
    (3)简述当地果农采用人工堆雪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理。
    项目
    鄂毕河
    勒拿河
    输出的有机碳(Tg/a)
    5.26
    9.98
    年均气温(℃)
    -0.6
    -8.6
    多年冻土覆盖率(%)
    18
    92

    相关试卷

    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解析版),共10页。

    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6讲 大气的垂直分层与受热过程(知识清单)-【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9页。

    第7讲 大气的运动(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第7讲 大气的运动(专项训练)-【聚焦一轮】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程跟踪讲与练(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