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解析版).docx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 种群和群落(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种群和群落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4讲种群和群落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1" \p " " \h \z \u \l "_Tc148019150" 01 种群 PAGEREF _Tc148019150 \h 1
    \l "_Tc148019151" 02 群落 9
    01 种群
    1.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高山草甸草原上2公顷范围内的喜马拉雅旱獭的种群密度时,初次捕获并标记54只,第二次捕获48只,其中有标记的18只。假设该段时间喜马拉雅旱獭种群数量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通过监测发现初次标记的该种旱獭在重捕前有3只被天敌捕食,则估算的种群密度为68只/公顷
    B.若该种旱獭被捕过一次后变得更加警惕不易再被捕捉,将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小
    C.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标记的个体与未被标记的个体被捕捉的机会应相当
    D.根据题干中的数据估算该种旱獭的种群密度为72只/公顷
    【答案】B
    【详解】A、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54×48÷18= 144只,所以种群密度为144÷2=72只/公顷,若通过监测发现初次标记的该种旱獭在重捕前有3只被天敌捕食,则估算的种群数量为(54-3)×48÷18= 136只,种群密度为136÷2=68只/公顷,A、D正确;
    B、若该种旱獭被捕过一次后变得更加警惕不易再被捕捉,则第二次捕获中标记的数比实际的小,将会导致估算的种群密度偏大,B错误;
    C、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标记的个体与未被标记的个体被捕捉的机会应相当,C正确;故选B。
    2.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或防治有害生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比于曲线图,数学公式能更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B.种群数量一旦超过 K值,其出生率立刻小于死亡率
    C.只要空间足够、食物资源丰富,种群即会出现“J”形增长
    D.可通过减少获取食物机会的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来防治害虫
    【答案】D
    【详解】A、相比于数学公式,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A错误;
    B、种群数量超过K值后,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其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B错误;
    C、种群数量的增长受食物、空间、气候、天敌及种内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C错误;
    D、对害虫的防治时需控制害虫的数量,降低环境容纳量,因此可通过减少获取食物机会的方法降低环境容纳量来防治害虫,D正确。故选D。
    3.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种群在一年中的数量变化情况(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月和3月月底数量/月初数量相同,但是种群的数量不同
    B.月底数量/月初数量维持在a时,该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可能是温度,也可能是食物资源
    D.该生物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这与资源和空间有限等因素有关
    【答案】D
    【详解】A、1月和3月月底数量/月初数量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所以1月和3月月底数量/月初数量相同,但是种群数量不同,3月份数量小于一月份,A正确;
    B、月底数量/月初数量维持在a时,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倍数不变化且大于1,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正确;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所以可能是温度,也可能是食物资源,C正确;
    D、该生物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加,数量变化不属于“S”形增长,D错误。故选D。
    4.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一个中方格的菌体数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沿凹槽边缘滴加样液
    B.为避免酵母菌增殖影响实验结果,滴加培养液后需立即计数
    C.计数同一样品时,应统计计数室中的4个中方格,再取平均值
    D.若计数的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数与图示中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相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4.5×108个·mL-1
    【答案】A
    【分析】血细胞计数板有2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详解】A、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凹槽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A正确;
    B、滴加培养液后等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开始计数,B错误;
    C、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2个计数室计数,再取平均值,C错误;
    D、图中一个中格16小格中的酵母菌数总共有12个,其中3个被台酚蓝染色,说明为死细胞,不计数,则可计数酵母菌为9个,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400个小格×酵母菌培养稀释倍数×10000,则该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约=9÷16×400×100×10000=2.25×108个•mL-1,D错误。故选A。
    5.为了调查贵州梵净山金丝猴的种群密度、某实验小组在10公顷的实验区域内第一次捕获了30只猴,其中金丝猴有5只,做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30只猴,其中有标记的金丝猴有2只,没有标记的金丝猴有6只。标记物不影响金丝猴的生存和活动,但金丝猴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金丝猴实际的数量要偏大
    B.若在两次捕猴期间发生山林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梵净山蚜虫和跳蝻等动物的密度
    D.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该地区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约为2只/公顷
    【答案】C
    【详解】A、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金丝猴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会更少,所以该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金丝猴实际的数量要偏大,A正确;
    B、若在两次捕猴期间发生山林大火,则金丝猴存在死亡,统计结果不准确,B正确;
    C、蚜虫和跳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一般用样方法调查二者的种群密度,C错误;
    D、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此地区金丝猴的种群个体数大约为5×8÷2=20只,这是20公顷的个体数,则该地区金丝猴的种群密度约为2只/公顷,D正确。故选C。
    6.某人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池塘中鲈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鲈鱼68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鲈鱼60条,其中带标记的21条,据此估算出该池塘中鲈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两次捕获的鲈鱼数量较少D.两次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均太大
    【答案】A
    【分析】标记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N:M=n:m。
    【详解】A、虽然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但得到的鲫鱼数量不变时不会影响结果,因而不是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的原因,A正确;
    B、由于被标记的鲫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减小了第二次捕获的鲫鱼中有标记鲫鱼的比例,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B错误;
    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偶然性大,因而计算结果会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C错误;
    D、如果前后二次捕鱼所用的渔网网眼大小不一样,则人为造成捕获的鲫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D错误。故选A。
    7.在生物学上,许多生理或生态过程的因果关系是循环的,即一定的事件作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又会成为新的条件,施加于原来作为原因的事件,使之产生新的结果,如此循环往复。如图是根据猎物和捕食者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构建的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分析可知,猎物与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分别在N2、P2上下波动
    B.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充分体现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光照、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D.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数量和猎物种群数量的变化都符合该模型
    【答案】D
    【详解】A、分析图可知: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分别在N2、P2上下波动,A正确;
    B、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分析图可知,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被捕食者数量增加,引起捕食者数量增加,捕食者数量增加,又会引起被捕食者数量减少,B正确;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分等,C正确;
    D、捕食者有多种猎物或该猎物有多种捕食者,都会使二者之间的制约因素受到影响,都有可能导致两者数量变化不符合该模型,D错误。故选D。
    8.(不定项)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构建如图所示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从模型构建类型角度分析,图示模型属于物理模型
    C.鸭子种群数量在a→b→c的变化过程中,其增长率大于0
    D.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最可能为N2
    【答案】CD
    【详解】A、由图可知,a~b段,蝗虫种群的数量是增加的,故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数量也是增加的,故年龄结构也为增长型,A错误;
    B、由图可知,该曲线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B错误;
    C、由图可知,鸭子种群数量在图中a→b→c(不包括a、c两点)的变化过程中,总数量一直增加,故其增长率大于0,C正确;
    D、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蝗虫的数量围绕N2上下波动,所以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K值最可能为N2,D正确。故选CD。
    9.如图甲表示某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在乔木林阶段,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为动物提供了不同的 。
    (2)假设该地区变成茂密的乔木林后,图乙表示该群落中A、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 ,其中A为 ,判断的依据是 。
    (3)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方法,该方法中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 特性进行诱捕,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
    (4)研究种群的 ,对于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答案】(1)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 捕食 被捕食者 A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且多于B
    (3) 取样器取样 趋暗趋湿避高温 样方
    (4)年龄结构
    【分析】分析图甲,表示某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情况,弃耕的农田→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分析图乙的曲线图可知,A种群数量先增先减,B种群数量后增后减,且A的种群数量大于B,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详解】(1)群落的演替过程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从曲线可知,A种群数量先增先减,B种群数量后增后减,且A的种群数量大于B,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3)由于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诱虫器诱捕土壤小动物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点;跳蝻的活动能力比较弱,因此调查该地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4)种群的数量特征中,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因此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对于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10.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 。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填“a”“b”或“c”)。
    (2)分析图2,第 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 型曲线增长。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 ;在调查 的动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 (填“多”或“少”)。
    【答案】(1) 性别比例 b
    (2) 10 J
    (3) 随机取样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多
    【分析】1、据图1分析,a表示性别比例,b表示年龄结构(年龄组成),c表示种群密度。
    2、据图2分析,0~4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4~10年时λ<1,种群数量减少;在10~20年时λ>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详解】(1)据图分析,图1中a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则a为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对应图1中的b。
    (2)据图2分析,0~4年时λ=1,种群数量不变;4~10年时λ<1,种群数量减少;在10~20年时λ>1,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故第10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16~20年:λ>1且保持不变,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J型(形)曲线增长。
    (3)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在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方法是标记(标志)重捕法,在用标记(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导致第二次捕捉中被标记的数目减少,根据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多。
    11. y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a表示 。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10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4~1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 (填“”)死亡率。第8年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 型,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最可能呈 形曲线增长。
    (3)传入我国的三裂叶豚草短时间内能大量疯长,调查某区域中三裂叶豚草的种群密度常采用 法,取样的关键是 。若图3中曲线II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对应点是 。
    (4)在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 (填“多”或“少”)。
    【答案】(1) 性别比例 b
    (2) 基本不变 < 衰退型 “J”
    (3) 样方 随机取样 b
    (4)多
    【详解】(1)分析图1可知,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a表示性别比例,能够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2)分析图2可知,前4年该林场松鼠λ值都是1,说明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10年间,λ<1,种群的出生率

    相关试卷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免疫调节(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免疫调节(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免疫调节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免疫调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09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09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09讲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09讲遗传的分子基础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