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原卷版).docx
    • 解析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解析版).docx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原卷版)第1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原卷版)第2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原卷版)第3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解析版)第1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解析版)第2页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解析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一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1.糖类和脂质是我们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对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都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并利用
    B.肝糖原的合成、分解与血糖浓度的平衡密切相关
    C.磷脂、纤维素和几丁质都是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D.在人体内,糖类和脂肪是可以大量相互转化的
    【答案】B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由2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称为二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详解】A、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需经过消化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A错误;
    B、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B正确;
    C、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C错误;
    D、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
    故选B。
    2.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C.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
    D.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题图,甲乙曲线蔗糖含量都是先上升是因为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积累,随后蔗糖含量下降是因为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造成的。品系F中的SUT表达水平提高,对蔗糖的运输增加,而甲曲线蔗糖含量的最高值大于乙且上升的时间早于乙,所以曲线甲应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
    【详解】A、纤维素是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正确;
    B、品系F中的SUT表达水平提高,对蔗糖的运输增加,分析曲线可知,甲曲线蔗糖含量的最高值大于乙且上升的时间早于乙,所以曲线甲应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B正确;
    C、甲曲线蔗糖含量下降的时间早于乙曲线,故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C错误;
    D、由题干信息“蔗糖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可知,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D正确。
    故选C。
    3.雪莲果含水丰富,含糖量不高,且糖分主要为低聚果糖。低聚果糖可促进脂肪代谢以降低血脂浓度,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以及提高肠道对钙、铁的吸收,但低聚果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钙、铁等无机盐被吸收后,可参与构成细胞内的某些复杂化合物
    B.低聚果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是因为人体缺乏相关的酶
    C.维生素D和低聚果糖都可以用于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
    D.雪莲果含有低聚果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可以食用
    【答案】D
    【分析】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无机盐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生物体内的某些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这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非常重要。
    【详解】A、钙、铁等无机盐被吸收后,可参与构成细胞内的某些复杂化合物,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A正确;
    B、低聚果糖是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的,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是因为人体缺乏相关的酶,B正确;
    C、维生素D和低聚果糖都可以提高肠道对钙、铁的吸收,因此用于预防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C正确;
    D、雪莲果含有低聚果糖,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而不会升高血糖,D错误。
    故选D。
    4.根据结构不同,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一个双键)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及以上的双键)。所有的食用油都含有这三种脂肪酸,只是不同食用油中三者的比例有一定差异。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安全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作用。近年来高油酸食用油受到市场青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用油更适合日常油炸和高温爆炒
    B.从健康角度来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宜过多
    C.膳食中适量的油酸能降低因“三高”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D.脂肪酸是一种由C、H、O元素组成的小分子,其碳骨架上的每个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数目相同
    【答案】D
    【分析】脂肪酸的“骨架”是一条由碳原子组成的长链。碳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结合。如果长链上的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碳原子以单键连接,那么该碳原子就可以连接2个氢原子,这个碳原子就是饱和的,这样形成的脂肪酸称为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如果长链中存在双键,那么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数目就不能达到饱和,这样形成的脂肪酸就是不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低,不容易凝固。
    【详解】A、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用油熔点高,相对比较稳定,适合日常油炸和高温爆炒,A正确;
    B、从健康角度来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宜过多,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油酸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作用,因此膳食中适量的油酸能降低因“三高”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C正确;
    D、脂肪酸是一种由C、H、O元素组成的小分 子,其碳骨架上的每个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D。
    题型二 糖类和脂肪的相互转化
    5.人运动时,体内脂肪与糖类的供能比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比于等质量脂肪,糖类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
    B.当糖类代谢出现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中强度运动时,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相等
    D.相比于高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
    【答案】D
    【分析】糖类和脂肪都是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是糖类和脂肪之间的转化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详解】A、与糖类相比,脂肪中含有的H多O少,所以相比于等量糖类,脂肪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氧,A错误;
    B、当糖类代谢出现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供能,但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
    C、由于相同质量的脂肪中含氢较高,氧化释放的能量较多,故中强度运动时,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为相等,人体消耗的脂肪与糖类的量不相等,消耗的糖类更多,C错误;
    D、相比于高强度运动,低强度运动脂肪与糖类供能比例更大,消耗更多的脂肪,更有助于人体进行减脂,D正确。
    故选D。
    6.油菜种子在形成和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形成过程中,曲线交点表示可溶性糖与脂肪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
    B.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逐渐成为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
    D.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脂肪是种子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在植物开花后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
    【详解】A、从图中只能看在交点处,种子干重中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相等,然后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说明可溶性糖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所以二者之间的转化速率不相等,A错误;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C、种子形成过程中,代谢强度下降,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脂肪水解酶的活性较低,C正确;
    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C。
    7.糖属于碳水化合物类食品,摄入人体的葡萄糖,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以及合成糖原存储能量,但如果摄入的糖过多,则可以转化成脂肪,出现肥胖。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摄入糖过多出现肥胖,说明糖类在人体内是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的
    B.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单糖
    C.脂肪作为大分子物质,在人体细胞中主要起储能作用
    D.面条、馒头等面食中含有的多糖淀粉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答案】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过多的糖类摄入会引起这些糖类大量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因此,摄入糖过多出现肥胖,该事实说明糖类在人体内是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的,A正确;
    B、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构成RNA和DNA的单糖,B正确;
    C、脂肪不是大分子物质,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包括人体细胞在内,C错误;
    D、面条、馒头等面食中含有的多糖淀粉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D正确。
    故选C。
    8.奶茶中既有糖分如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等,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质等,是一种高糖高脂的饮品,长期饮用会导致肥胖,甚至影响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B.糖类转化成脂肪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会发生变化
    C.糖类和脂肪都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应合理地控制摄入比例
    D.高糖饮食容易引起肥胖,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答案】B
    【分析】1、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大多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2、脂肪的O含量远少于糖类,而C、H含量更多,等量的脂肪和糖类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量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详解】A、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容易凝固,大多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A正确;
    B、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均为C、H、O,故糖类转化成脂肪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B错误;
    C、糖类和脂肪都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前者是主要能源物质,后者是细胞中储能物质,应合理地控制摄入比例,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C正确;
    D、高糖饮食容易引起肥胖,是因为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正确。
    故选B。
    一、单选题
    1.下表为两种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药物及其作用机理。下列关于胆固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料,在血液中含量越少越好
    B.增加水的摄入量可增加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以加快代谢
    C.PCSK-9抑制剂可增加胆固醇的利用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D.依折麦布主要抑制小肠的功能,降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答案】C
    【分析】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在基本的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胆固醇存在于细胞内外,在细胞膜上与邻近的脂质相互作用,调节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此外,胆固醇可以结合多种跨膜蛋白,帮助维持和改变它们的构象。在质膜上,胆固醇通常与鞘脂和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结合形成微结构域,在调节膜运输、信号转导和抵抗宿主病原体中发挥作用。
    【详解】A、胆固醇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的原料,但是胆固醇还是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并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不是在血液中含量越少越好,A错误;
    B、胆固醇属于脂质,不溶于水,因此增加水的摄入量不能增加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流动速度,B错误;
    C、PCSK-9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增加肝脏重复利用胆固醇的能力,通过增加胆固醇的利用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C正确;
    D、依折麦布主要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功能,不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D错误。
    故选C。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的“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蔗糖和果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单糖类食品甜味剂
    B.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控糖”的范畴
    C.人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会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内环境
    D.摄糖超标引起的肥胖有一部分原因是脂肪无法转化成糖
    【答案】B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详解】A、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合成的,是二糖,不是单糖,A错误;
    B、“控糖”建议是:控制添加糖(通常指单糖和二糖)的摄入量,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淀粉和纤维素不属于“控糖”的范畴,B正确;
    C、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人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会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肝脏或者肌肉,C错误;
    D、摄糖超标引起的肥胖,并不是因为脂肪无法转化成糖,而是因为糖摄入过多导致过剩,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进而引起肥胖,D错误。
    故选B。
    3.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二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而成,是天然二糖中最稳定的。大量的研究表明,许多生物在冷冻、干燥、辐射、有毒物质等条件下表现出的抗逆耐受力与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有直接的关系。以下对海藻糖有关属性和功能的推测,错误的是( )
    A.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
    B.海藻糖水解后形成两分子单糖
    C.海藻糖的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海藻糖能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
    【答案】D
    【分析】二糖与多糖都是由单糖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可溶性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A、据题意可知:两个葡萄糖分子(C6H12O6)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了1分子海藻糖和1分子水,因此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A正确;
    B、海藻糖是二糖,水解后形成两分子单糖,B正确;
    C、海藻糖水解产物是两分子葡萄糖,葡萄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正确;
    D、海藻糖是一种二糖,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D错误。
    故选D。
    4.有一种草莓果肉为纯白色,被称为“白雪公主”,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新品种。“白雪公主”芳香多汁,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蔗糖、葡萄糖、纤维素、钙、磷、铁等物质,具有清凉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下列有关草莓果肉细胞中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莓多汁,说明草莓果肉细胞中的水均以自由水形式存在
    B.钙、磷、铁属于大量元素,元素在细胞中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C.草莓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与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关
    D.草莓白果肉匀浆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砖红色,说明草莓中含有葡萄糖
    【答案】C
    【分析】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等;②微量无素:Fe、Mn、B、Zn、M、Cu等;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H、O、N。
    【详解】A、草莓多汁,说明草莓果肉细胞中的水绝大多数以自由水形式存在,A错误;
    B、铁属于微量元素,细胞中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
    C、纤维素具有人体“第七营养素”之称,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C正确;
    D、斐林试剂与草莓白果肉匀浆反应呈砖红色,只能说明草莓细胞中含有还原糖,不能说明草莓中含有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5.如图是某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检测脂肪时,染色后需用清水洗去多余的染料
    B.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中的比值下降
    C.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
    D.据图推测,该油料作物种子在播种时应浅播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糖类转变为脂肪;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糖。
    【详解】A、检测脂肪时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
    B、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活动旺盛,自由水多,因此细胞中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下降,B正确;
    C、糖类和脂肪所含元素相同,氧化分解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C正确;
    D、油料作物种子中含脂肪较多,而脂肪含氢量比糖类高,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量相对较大,所以播种时,该类种子适合浅播,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6.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人员对肥胖的成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脂肪是人体细胞良好的 物质,可用 染液鉴定,鉴定时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 ,最终会呈现 色。脂肪主要通过饮食摄入,也可以由糖类或蛋白质等物质转化而来。
    (2)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的小鼠,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现有等量的高脂饲料和常规饲料,对照组应饲喂等量的 饲料,实验组饲喂等量的 饲料,接着,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h后检测 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甲所示。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 品系小鼠。
    (3)检测上述所选品系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酶的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HSL、ATGL和TGH分别代表激素敏感脂酶、脂肪甘油三酯酶和甘油三酯水解酶。据图乙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 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影响了脂肪的利用与转化。
    【答案】(1) 储能 苏丹III 洗去浮色 橘黄
    (2) 常规 高脂 脂肪细胞体积 A
    (3)HSL和ATGL(激素敏感脂酶和脂肪甘油三酯酶)
    【分析】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是人体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不仅是储能物质,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除此之外还能起到保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详解】(1)脂肪是人体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可用苏丹III染液鉴定,鉴定时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苏丹III染液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酒精,最终会呈现橘黄色。脂肪主要通过饮食摄入,也可以由糖类或蛋白质等物质转化而来。
    (2)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可知,将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根据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分析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分别是,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对照组)和等量的高脂饲料(实验组)。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衡量指标(因变量)为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个品系小鼠中,A品系小鼠实验的效果最明显,即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A品系小鼠。
    (3)检测上述所选品系小鼠,即A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酶的含量,结果如图2,结果显示,肥胖小鼠体内HSL(激素敏感脂酶)和ATGL(脂肪甘油三酯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据此可知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HSL和ATGL(激素敏感脂酶和脂肪甘油三酯酶)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所致。
    7.随着奶茶、甜品的泛滥,部分青少年逐渐养成长期高糖、高脂摄入的饮食习惯。高糖摄入不仅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还会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严重的还会发展为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液中脂质明显偏高,为探究某药剂A对该病是否有治疗作用,科研人员利用以下材料设计以下实验:
    材料:正常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各若干只,注射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配制的药剂A。
    实验步骤:
    (1)将小鼠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选 小鼠作对照,乙、丙选 小鼠。
    (2)甲乙两组都给予正常饮食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丙组给予正常饮食并腹腔注射 。
    (3)注射一周后检测三组小鼠血液中的脂质含量,结果如图。
    为了更好的指导药剂A的合理使用剂量,还需要增设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1) 正常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
    (2)等量生理盐水配制的药物A
    (3)需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物A,分别注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腹腔,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
    【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详解】(1)为探究某药剂A对该病是否有治疗作用,自变量是有无某药剂A,因变量可以测定实验动物血液中脂质的含量。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根据结果图可知,甲组应选正常小鼠作为对照,乙、丙相应选非酒精型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
    (2)甲乙两组都给予正常饮食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丙组小鼠的处理是给予正常饮食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配置的药剂。
    (3)为了进一步确定药剂A 的合理使用剂量,需设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药剂A,分别注入非酒精型脂肪性肝炎模型小鼠腹腔,一段时间后检测小鼠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
    8.种子中储藏着大量淀粉、脂质和蛋白质,不同植物的种子中,这些有机物的含量差异很大。通常根据有机物的含量将种子分为淀粉种子、油料种子和豆类种子。下图是油料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油料种子成熟与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图中给出的依据是 。
    (2)相同质量时豆类种子在萌发时吸水量比油料种子 ,理由是 。
    (3)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分别以淀粉和脂肪为主要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这两种物质都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现有谷类种子和油料种子各一组,请根据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时O2消耗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设计实验以确定种子的类型:
    实验思路:
    分别检测这两组种子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或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的比值),并比较两组比值的大小。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萌发时O2消耗量和CO2释放量的比值 的一组为油料种子。
    请解释:
    【答案】(1)糖类和脂肪二者的含量变化相反
    (2) 多 植物可利用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进行吸胀吸水,而脂肪不吸水
    (3) 大 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原料时的比值
    【分析】1、分析曲线图1:该图是油料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含量变化图,分析可知可溶性糖在40天中都存在,第30天后淀粉不存在,脂肪从第10天开始增加。可见种子成熟时,糖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多。
    2、分析曲线图2:该图是油料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分析可知油料种子萌发10天内,脂肪含量下降,糖类含量增加。
    【详解】(1)分析图1可知,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糖类(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多;油料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下降,糖类含量增加,两者的含量变化相反,故糖类和脂肪是相互转化的。
    (2)植物可利用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进行吸胀吸水,而脂肪不吸水,因此,相同质量时豆类种子在萌发时吸水量比油料种子多。
    (3)谷类种子含有较多的淀粉,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对于同质量的淀粉来说,脂肪含有更多的H,而含较少,所以以脂肪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原料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要大于以淀粉为原料时的比值。因此,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低的一组为谷类种子;萌发时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比值高的一组为油料种子。
    一、单选题
    1.(2022·浙江·高考真题)植物体内果糖与X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
    B.X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X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X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
    【答案】B
    【分析】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二糖。
    【详解】A、X应为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六碳糖,分子式均为C6H12O6,A正确;
    B、X应为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植物体的主要储能物质为淀粉和脂肪,B错误;
    C、X是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C正确;
    D、X是葡萄糖,是构成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B。
    2.(2021·重庆·高考真题)香蕉可作为人们运动时的补给品,所含以下成分中,不能被吸收利用的是( )
    A.纤维素B.钾离子C.葡萄糖D.水
    【答案】A
    【分析】1、钾在人体内主要以钾离子形式出现,可调节细胞内渗透压和体液的酸碱平衡;它参与细胞内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具有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心跳规律正常的作用,可协助肌肉正常收缩,具有预防中风、调节血压的作用,可从食物中获得。
    2、葡萄糖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内可以直接参与到新陈代谢的过程。在人体消化道中,葡萄糖比任何其他单糖都容易被吸收,而且被吸收后能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
    【详解】A、人体内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不能吸收利用食物中的纤维素,A符合题意;
    B、钾离子是人体所需要的无机盐,香蕉里面钾的含量特别高,能够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钾,B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C不符合题意;
    D、水是人体所需的无机物,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3.(2022·天津·高考真题)为研究高脂饮食与肠道菌群及糖脂代谢的关系,进行如下试验:
    (1)建立糖脂代谢紊乱大鼠模型
    将2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脂饲料(HFD组)和普通饲料(ND组)16周。
    ①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与ND组相比,HFD组 偏高,说明脂代谢紊乱,其他数据说明糖代谢紊乱,提示造模成功。
    ②检测粪便中4种典型细菌的含量,结果如下图。
    HFD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 (增加∕减少)。
    (2)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另取20只大鼠,喂以含 的饮用水杀灭肠道中原有细菌,建立肠道无菌大鼠模型。分别收集(1)试验结束时HFD组和ND组粪便,制备成粪菌液,分别移植到无菌大鼠体内,建立移植HFD肠菌组和移植ND肠菌组,均饲喂高脂饲料8周。检测空腹血相关生理指标,结果如下表。
    该试验的自变量为 ,结果显示两组均发生糖脂代谢紊乱,组间差异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 (加剧∕缓解)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
    (3)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为了缓解糖脂代谢紊乱,请说明可以采取的策略。 。
    【答案】(1)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减少
    (2) 抗生素 移植的肠道菌群 加剧
    (3)避免高脂饮食或者设法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1)①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类,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属于脂类,与ND组相比,HFD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偏高,说明脂代谢紊乱。
    ②据图可知,与ND组相比,HFD组粪便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含量增加。
    (2)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及生化代谢而产生抗菌作用,因此要想建立肠道无菌大鼠模型,需喂以含抗生素的饮用水杀灭肠道中原有细菌。据题意可知,本实验是探究肠道菌群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自变量为移植的肠道菌群(移植ND肠菌组和移植HFD肠菌组),因变量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的含量,据表格可知,与移植ND肠菌组相比,移植HFD肠菌组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胰岛素的含量均较高,说明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加剧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
    (3)据题意可知,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可加剧高脂饮食条件下的糖脂代谢紊乱,高脂饮食大鼠的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双歧杆菌相对含量减少,因此可以通过避免高脂饮食或者设法增加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含量来缓解糖脂代谢紊乱。目录
    01 模拟基础练
    【题型一】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题型二】糖类和脂肪的相互转化
    02 重难创新练
    03 真题实战练
    药物名称
    作用机理
    PCSK-9抑制剂
    增加肝脏重复利用胆固醇的能力
    依折麦布
    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组别
    总胆固醇(mml∕L)
    甘油三酯(mml∕L)
    血糖(mml∕L)
    胰岛素(mml∕L)
    ND组
    1.56
    0.63
    5.58
    10.02
    HFD组
    2.59
    1.65
    7.28
    15.11
    组别
    总胆固醇(mml∕L)
    甘油三酯(mml∕L)
    血糖(mml∕L)
    胰岛素(mml∕L)
    移植ND肠菌组
    1.86
    0.96
    6.48
    11.54
    移植HFD肠菌组
    2.21
    1.28
    6.94
    13.68

    相关试卷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 糖类和脂质(讲义)(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讲义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3讲糖类和脂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讲 走近细胞(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讲 走近细胞(练习)(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讲走近细胞练习原卷版docx、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第01讲走近细胞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