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C. 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
D. 神经细胞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及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
B、稳态是指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B错误;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突触间隙为组织液,C正确;
D、神经细胞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钠离子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正确。
故选B。
2. 反射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之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者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
B.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
C. 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
D.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形成都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条件反射是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详解】A、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有助于动物适应环境,A正确;
B、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B正确;
C、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非条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C正确;
D、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非条件反射可以由脊髓来控制完成,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没有。
3. 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 mV
B. 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阳离子内流
C. 突触a和b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D. 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没有延迟
【答案】D
【解析】
【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传递存在延搁现象。
【详解】A、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由图可知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A正确;
B、从图中看出,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差减小了,说明此时是阳离子内流,B正确;
C、由图分析可以得出,突触a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突触b突触后神经元阴离子内流,说明神经元受到抑制,因此两个分别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C正确;
D、兴奋在突触间以递质在传递信号,所以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间的传递有延迟,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及兴奋传导过程的相关知识,理解兴奋传递时离子的流动情况使解题的关键。
4.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
C. 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一定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D. 可在大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中检测到该分泌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是激素调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激素主要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
【详解】A、图中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由于信号分子通过体液的流动来运送,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A正确;
B、体温调节过程有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发挥作用,涉及体液调节,B正确;
C、垂体细胞可以分泌多种促激素,则靶细胞可以是多种,而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C错误;
D、由图示可知,分泌物通过血液传送,可传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大脑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中可被检测到,D正确。
故选C。
5.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如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的示意图,和Z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Z是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葡萄糖合成为肝糖原
B. 图中血糖平衡是通过参与的体液调节实现的
C. 因受体4被抗体结合而引起的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D. 图中四种受体与不同的信息分子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信息分子X表示胰岛素;下丘脑分泌的信号分子Y表示神经递质;胰岛A细胞分泌信息分子Z表示胰高血糖素。
【详解】A、Z是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贮存的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A错误;
B、图中血糖平衡是通过X、Z参与的体液调节实现的,Y是下丘脑分泌的神经递质,通过神经调节实现,B错误;
C、受体4被抗体结合进而引起的糖尿病,使胰岛素不能被组织细胞识别而发挥作用,因此,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正确;
D、图中四种受体具有特异性,与不同的信息分子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
故选C。
【点睛】
6.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酶体
B.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其中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具有特异性。
3、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都是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因此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细胞免疫,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溶酶体是细胞器,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但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是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
7. 如图为人体感染病原体后的病原体浓度变化曲线,其中曲线3表示正常人,曲线1和2分别表示第二道防线缺失、第三道防线缺失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二道防线缺失病人,其第三道防线不受影响
B. 给曲线2的病人注射疫苗,会诱发特异性免疫
C. 在a点时,正常人体内含有针对该病原体的记忆细胞
D. 曲线3的病原体浓度变化过程中,仅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曲线图可知,正常人感染病原体后,机体可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原体,而第二道防线缺陷或第三道防线缺陷患者清除病原体的能力较弱,其中第二道防线缺失会导致机体内病原体清除能力下降明显,体内病原体数量急剧增加。
【详解】A、第二道防线主要由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组成,吞噬细胞等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故第二道防线缺失的病人,其第三道防线也会受影响,A错误;
B、曲线2表示第三道防线缺失患者,故给曲线2的病人注射疫苗,不能诱发特异性免疫,B错误;
C、根据曲线图可知,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正常人可通过免疫调节清除体内病原体,故在a点时,正常人体内含有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C正确;
D、曲线3的病原体浓度变化过程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发挥了作用,D错误。
故选C。
8.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生长素类调节剂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其结果如图所示。在图示浓度范围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浸泡法比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的时间短
B. 插条不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也能生根
C. 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
D. 生长素类调节剂乙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较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浓度为0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0~50μml/L范围内;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详解】A、浸泡法比沾蘸法处理插条基部的时间长,A错误;
B、月季插条上具有芽和幼叶,也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故在没有生长素类似物作用时,微型月季插条也能生根,B正确;
C、根据柱形图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微型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
D、根据柱形图分析可知,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B。
9. 如图表示在一个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可用数学模型表示
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 大约培养后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图示为酵母菌种群增长的“S”增长曲线,第50小时达到最大值,K值为12000个/mL×10mL=120000个。
【详解】A、初始阶段增长缓慢是由于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A错误;
B、数学模型Nt=N0•λt可以表示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变化,而图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变化,B错误;
C、取样器取样法计数用于物种丰富度的调查,C错误;
D、据图示可知,大约培养35h后酵母菌数量达到K/2值,故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
故选D。
【点睛】
10.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
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 研究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呈现J型曲线,A正确;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不适应该环境将逐渐减少甚至灭亡,如果适应该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会呈“J”型增长,但是由于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最终会呈现“S”型曲线增长,B错误;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通过减少食物来源或减少生存空间等措施来尽量降低其K值,C正确;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度可预测其K值,D正确。
11.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多是群落丰富度增大的重要原因
B. 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环境及人类活动有关
C. 森林的边缘到中心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D. 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的原因:(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
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
【详解】A、种群个体数量多是种群数量变化,丰富度是物种数目多少,种群群中个体数量增多,群落的丰富度不一定增大,A错误;
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正确;
C、森林的边缘到中心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体现了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
D、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即发生了群落演替,D正确。
故选A。
1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 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
D.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因其能将CO2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供生物所利用,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项错误;
B、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可被生产者重新利用,所以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项正确;
C、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项错误;
D、生态系统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链、食物网,D项错误。
故选B。
13. 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E1是流入生产者的总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E4+E7
B. E1、E2、E6中的能量主要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C.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E6/E1×100%
D. E7可直接为绿色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的输入: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流入到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中。
能量的传递:(1)传递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2)传递的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能量的转化: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4、能量的散失:热能是能量流动的最终归宿。(热能不能重复利用,所以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详解】A、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因此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 E4+E7 ,A正确;
B、 E1 、 E2 、 E6 中的能量是储存在有机物中的,主要以稳定的化学能的形式存在,B正确;
C、据题图分析, E1 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而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E6 ,因此,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是 E6÷E1×100 %,C正确;
D、 E7 是粪便中的能量,不能直接为绿色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自光能,D错误。
故选D。
14. 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现象。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四个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 该生态系统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C. 镉沿食物链不断聚集并最终积累在最高营养级,几乎不能回归非生物环境
D. 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D错误。
故选B。
15. 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高
B. 若增大对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则C点左移
C. 甲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可能比Z生态系统简单
D. 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体现了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在相同强度的干扰下,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大,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低,偏离正常范围越大,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详解】A、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后,乙生态系统偏离正常运行范围小,时间短,故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甲,A正确;
B、若增大对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则甲偏离正常运行范围更大,恢复所需时间更长,C点右移,B错误;
C、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甲生态系统,一般来说,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则甲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可能比乙生态系统简单,C正确;
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体现了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D正确。
故选B。
二、选择题
16. 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室外,人体中会发生的是( )
A. 机体散热量先减少后增加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D. 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A、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室外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身体散热增加,然后机体通过调节,减少散热,增加产热,重新达到产热=散热,维持体温稳定,所以机体散热量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
B、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则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使得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B正确;
C、寒冷时,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C正确;
D、“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现了神经调节;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属于体液调节;因此寒冷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D正确。
故选BCD。
【点睛】
17. 用四种不同浓度的NAA(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促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NAA对该植物插条的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
B. 四种NAA溶液的浓度大小可能是a>d>c>b
C. 四种NAA溶液中,浓度最高的是a,浓度最低的可能是b或c或d
D. 若a>b>c>d,则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d~c
【答案】D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植物插条生长状况,每组的枝条数量都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各组的设置要遵循等量性原则。
【详解】A、与清水组相比,平均生根数有少于15的,也有多于15的,说明NAA对该植物插条的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A正确;
B、四种NAA溶液中,浓度最高的是a,但不能确定b、c、d的浓度高低,B正确;
C、四种NAA溶液中,浓度最高的是a,但不能确定b、c、d的浓度高低,可能是b>c>d或c>d>b或b>d>c或d>c>b,C正确;
D、若a>b>c>d,则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为d~c,也可能小于d,D错误。
故选D。
18. 如图是多刺裸腹蚤在三种不同温度(较高温、中等适温、较低温)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种群增长速率)( )
A. 对一个种群说,环境容纳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B. 随着温度降低,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逐渐延长
C. 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大
D. 在较低温条件下,K值最小,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小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都呈现S型,其中19.8℃条件下环境中K值是最小的,24.8℃条件下环境中K值是最大的。
【详解】A、种群的K值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由于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种群的K值也不是固定的,A正确;
B、从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温度越高,种群数量达到K值所需的时间越短;温度越低,所需的时间越长,B正确;
C、比较三条曲线对应的K值,在中等适温条件下,K值最大,但K/2时种群增长速率并不是最大的;在较高温条件下,K/2时曲线的斜率最大,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
D、在较低温条件下,K值最小,且K/2时曲线的斜率也最小,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小,D正确。
故选ABD。
19. 下图1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坐标系中的曲线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可能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竞争、捕食和种间竞争
B. 图1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
C. 图2中的甲、乙、丙可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
D. 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的关系可用图1中的④和图2中的丙表示
【答案】ACD
【解析】
【分析】1、图1中,①表示互利共生,对应于甲图;②表示种内斗争;③表示捕食,对应于乙图;④表示竞争,对应丙图。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详解】A、图1中:①中A、B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惠互利,两者关系应为互利共生;②中同种生物为共同的生活条件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种内斗争: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④中A、B两种生物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发生的关系应为竞争,A正确;
B、图1中的③为捕食关系,且A为捕食者,B为被捕食者,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会引起B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后趋于稳定,B错误;
C、图2中,甲表示互利共生,对应①;乙表示捕食,对应③;丙表示竞争,对应④,C正确;
D、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为竞争关系,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用图1中的④和图2中的丙表示,D正确。
故选ACD。
20. 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食物链、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B. 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
C. 图2中的M指的是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 利用标志重捕法可估算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青蛙卵的种群密度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
分析图2: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M表示卷叶螟的摄入量,M1表示卷叶螟的同化量,R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M2表示卷叶螟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M3表示下一营养级的摄入量,P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
【详解】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
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M摄入量-M1同化量,B错误;
C、图2中的M2指的是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即同化量M1-呼吸量R,C正确;
D、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调查青蛙卵的种群密度应该用样方法,D错误。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
21. 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如表所示),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__,其比与体液中_______的比接近。
(2)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
(3)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
(4)神经一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__。
任氏液成分
【答案】 ①. NaHCO3、NaH2PO4 ②. 细胞外液(或组织液) ③. 传出神经、效应器 ④. 产生动作电位 ⑤. 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神经递质 ⑥. 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2、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1)分析表格中的成分可知,NaHCO3、NaH2PO4是弱酸强碱盐,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显碱性,在碱性较强的条件下显酸性,进而维持PH的相对平衡;组织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任氏液模拟的是神经细胞生活的组织液,因此任氏液中Na+/K+ 比与体液中细胞外液(组织液)的Na+/K+ 比接近。
(2)由题意知,制取的标本包括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没有神经中枢,没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发挥作用必须经过神经中枢,因此发挥作用的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刺激坐骨神经,产生兴奋,传至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神经递质,实现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
(4)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乙酰胆碱不能水解,一直作用与突触后膜,使之持续兴奋;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抑制兴奋的传递;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抑制兴奋的传递。因此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点睛】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意义,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能理解其要点,把握其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用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22. 在一定范围内,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与生长素浓度呈正相关。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mm)若干,均分,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测量切段长度,结果见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浓度为的结果相比,浓度为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2)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由上述结果可初步判断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____。
(3)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还是,有人将待测样液稀释至原浓度的,重复上述实验,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②. 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③. 0.1mg~10mg/L ④. 若切段平均长度小于10mm(或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 ⑤. 若切段平均长度大于10mm(或切段比原来的长),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10mg/L
【解析】
【分析】根据实验课题可以知道,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因变量是切根平均长度,并且无关变量包括: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等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生长素浓度为0作为对照组,其余生长素浓度对应的切根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均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详解】(1)通过观察图像可以看出,浓度为10mg/L时候的切断平均长度比浓度为1mg/L短,说明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2)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主要部位。在生长素浓度为0~1mg/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1〜10mg/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因此最适浓度范围应在0.1~10mg/L之间。
(3) 0.1mg/L浓度的生长素稀释至原浓度的8% ,浓度为 0.008mg/L,若用此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图示可知,切长度小于10,在8附近;10mg/L浓度的生长素稀释至原浓度的8% ,浓度为 0.8mg/L,若用此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图示可知,切长度小于12,大于10;因此,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 0.1mg/L 还是 10mg/L ,将待测样液稀释至原浓度的 8% ,重复上述实验,则:
①若切段平均长度小于10mm(或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mg/L。
②若切段平均长度大于10mm(或切段比原来的长),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10mg/L。
【点睛】掌握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能分析柱形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柱形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柱形图降低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柱形图降低就代表抑制作用。
23. 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试回答: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______。
(2)在图示个沼泽区中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的有_______(用字母表示)。
(3)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下所示:
海三棱藨草群落→芦苇群落→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在该地区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填“多”或“少”)。
(4)下面是落叶松沼泽中,落叶松种群碳元素的流动过程模型。
①图中碳的流动形式是______和_______。
②落叶松的碳流出途径除图中已经表示的外,还有_______。
【答案】 ①. 水平 ②. 种群 ③. A、B、C、D、E ④. (次生)演替 ⑤. 取样器取样法 ⑥. 多 ⑦. CO2 ⑧. 含碳有机物 ⑨. 流向分解者
【解析】
【分析】1、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3、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4、种间关系:(1)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使得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详解】(1)由题图可知,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水平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种群。
(2)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垂直结构,如草丛沼泽,上述A、B、C、D、E5个沼泽区都具有垂直结构。
(3)由于植被变化是:海三棱蕭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所以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是(次生)演替。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采用取样器取样法。田鼠活动能力强,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若经捕获后的田鼠更难被捕获,则根据分析中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多。
(4)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流动形式是CO2,在生物群落之间的流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落叶松中的碳除在营养结构之间的传递外,还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点睛】掌握群落的演替、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和生物种间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24.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填序号)。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和_______。图2中B表示_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A中能量为,B中能量为,狼同化能量为,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答案】 ①. ②③④ ②.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③. 营养结构(或食物链或食物网) ④. 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或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⑤. 15% ⑥. (负)反馈调节 ⑦. 种间关系 ⑧. 食物链(网)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是无机环境、乙是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图2中A表示兔同化的能量,B表示兔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C表示兔粪便中的能量。
【详解】(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或食物网);图2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后,还有一部分(B)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由分析可知,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A中能量为1.6×109kJ,而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2.4×108)÷(1.6×109)×100%=15%。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点睛】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鼠能量流动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生理过程的名称;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准确判断乙图中字母的含义。
25.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则___________(玉米田或荒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多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3)玉米田生态系统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用于_____________。
(4)玉米与玉米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___________。
【答案】 ①. 玉米田 ②. 玉米田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与入射太阳能的比值最高 ③. 荒地 ④.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⑤. 竞争 ⑥. 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力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分析】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三个去路:①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被下一营养级生物利用;③被分解者利用。
(3)概括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详解】(1)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玉米田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与入射太阳能的比值最高,所以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玉米田。
(2)分析数据玉米田中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率大概占(25.3-8.4)/25.3×100%=66.8%,荒地中可能被下一级利用率大概占(4.95-0.99)/4.95×100%=80%,所以荒地更多。
(3)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了一部分用于细胞呼吸散失掉,其它的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4)玉米和玉米田中杂草都是生产者,具有竞争关系。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是为了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力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组别
清水
NAA溶液的浓度
a
b
c
d
平均生根数
15
7
21
29
38
成分
含量
6.5
0.14
0.12
0.2
0.01
葡萄糖
2.0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入射太阳能
2001.0
497.0
111572.0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25.3
4.95
111.3
生产者的呼吸量
8.4
0.99
37.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5,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性必修二 考试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