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九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96651/0-17300273417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九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96651/0-17300273417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九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296651/0-17300273418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九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九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图中用(厚)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
A.B.
C.D.
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工件的宽度,在同一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83cm,2.35cm( )
A.2.355cmB.2.36cmC.2.35cmD.2.45cm
3.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物体长度为2.7cm
B.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5.0cm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错误
D.零刻度线磨损不清,也可以测量长度
4.小明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烛,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如果漂浮着就是蜡块”。小明的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猜想与设计实验B.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
C.假设与设计实验D.猜想与进行实验
5.甲、乙两个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是2:1时,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 )
A.3:1B.4:3C.1:3D.3:4
6.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运油﹣20空中加油机进行空中加油时的情景。运油﹣20是中国最新型的空中加油机,它能同时为3架战斗机加油,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空军的敌后作战能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都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D.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
7.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变速运动
B.甲运动比乙慢
C.出发5s后,甲、乙之间距离为5m
D.出发10s后,乙通过的路程是15m
8.关于“速度知识”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有几句描述是错误的?( )
A.4B.3C.2D.1
9.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10.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5m/s;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4km/h;而丙物体运动150m路程需要10s。比较可知它们的速度( )
A.甲大B.乙大
C.丙大D.三个物体速度一样大
11.如图所示,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男孩用小号吹响了嘹亮深情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小号声很“嘹亮”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小号声是由男孩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D.观众能辨别出是小号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
12.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不同的乐器
D.声波能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13.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分散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
14.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响度
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丁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二、多选题(共5小题)
(多选)1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D.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
(多选)1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 )
A.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B.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第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第4s时甲、乙相遇
(多选)18.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一定越快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一定越长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无关
(多选)19.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响度相同
C.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D.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多选)20.经验丰富的汽车维修师,在维修汽车时将汽车启动,用一支长螺丝刀一段抵着汽车发动机,通过听发动机响声来判断发动机是否正常工作。关于此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C.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三、填空题(3小题)
21.海南琼文高速公路全长约65km,一辆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长吉高速公路约需 h;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护栏是 的。
2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木块的长度为 cm。
23.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该实验原理是 ;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4.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之一,如图所示,演奏者用弓摩擦琴弦并用手指按压琴弦不同部位 振动发声的,演奏者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5.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钢尺,由于钢尺 发出声音,增大拨动钢尺的幅度,声音的 变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这时可以听到声音的 发生变化;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现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 (选填“超声”或“次声”)。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6.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36km/h的速度行驶4000m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
(2)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九中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物体的一个端点要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解答】解:A、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端点对齐;
B、刻度尺没有放正;
C、图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故C正确;
D、由图示可知,刻度尺的刻度线不能紧贴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刻度尺沿着被测的长度,并使刻度尺带刻度的一面尽量与物体紧贴,这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
2.【分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掉错误读数,取其余4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
(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准确程度与测量值相同。
【解答】解: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2.83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L=≈2.36cm。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法;但在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使结果的准确程度相同。
3.【分析】(1)刻度尺读数时,要明确量程和分度值,用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值,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它整数刻度量起;
(2)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解答】解:AB、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0~5.20cm,物体A的长度为6.70cm;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而不是减小错误;
D、零刻度线磨损不清,因此,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分正确读取示数,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可顺利解答。
4.【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妈妈说:“可能是蜡烛,也可能是小石子”、设计实验、获得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于猜想的环节。
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在猜想、反思与评价,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猜想和实验设计,掌握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是解题的关键。
5.【分析】已知两物体的运动时间关系与路程关系,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
【解答】解:因为t甲:t乙=2:1,s甲:s乙=2:3,
所以它们的速度之比:==×=×=。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6.【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A、以战斗机为参照物,所以加油机是静止的;
BC、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它们都是运动的;
D、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所以战斗机是静止的。
故选:A。
【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7.【分析】(1)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为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2)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由图象可求得乙物体的速度,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出发5s后,甲、乙之间的距离;
(3)由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出发10s时,乙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AB、甲图为v﹣t图象,v甲=3m/s,甲的速度不变,
乙图为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的速度v乙===2m/s;
C、由甲,出发5s后,甲甲t﹣v乙t=8m/s×5s﹣2m/s×5s=5m,
故C正确;
D、出发10s时乙=v乙t′=2m/s×10s=20m,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
8.【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路程一定时,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故①错误;
②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越大,故②正确;
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
④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但④中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
⑤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⑤正确;
⑥在相等的时间内,路程越长,但⑥中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
⑦由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故⑦正确;
⑧1m/s=3.4km/h,因此m/s是比km/h大的速度单位。
综上分析,错误的有3个。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
9.【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仅知道速度大小,无法比较路程大小;
B、仅知道速度大小,无法比较时间大小;
C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由,但与s,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10.【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丙物体的速度,然后将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单位进行统一,比较即可。
【解答】解: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0m/s;
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36km/h=36×m/s=10m/s;
丙物体跑完100m路程需要10s,则丙的运动速度:v==;
比较可知:甲、乙、丙三个物体速度一样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是一道基础题,应知道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快,速度小的物体运动的慢,解题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11.【分析】(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2)(4)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小号声“嘹亮”是指声音的响度;
C、小号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
D、观众能辨别出小号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属于基础题。
12.【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产生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声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产生处减弱噪声;
C、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
D、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特性、减弱噪声的途径以及声音的利用等多个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比较简单。
13.【分析】(1)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2)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3)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放大;
(4)从环保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解答】解: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振动频率不同,故A错误;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改变声音的响度;
D、唢呐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就会成为噪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常规考查。
14.【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根据题目所给具体事例,分析与信息有关的内容。
【解答】解: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将附着在眼镜上的污垢击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5.【分析】(1)减弱噪声方法有:①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产生;②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③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B超是超声波的利用。
【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故A错误;
B、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故B错误;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应用、声音的特性、减弱噪声的途径等,属于声学综合题,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6.【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解答】解:
A、测量物体长度时,故A正确;
B、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时不必从刻度尺的零刻度量起;
C、刻度尺要放正,故C正确;
D、长度读数时,精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故D错误。
故选:BD。
【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
17.【分析】物体的s﹣t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说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s﹣t图像为水平直线说明此时物体静止,由图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图像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解答】解:A.由s﹣t图象可知,故A正确;
B.由s﹣t图象可知 内,乙是处于静止状态;
C.由s﹣t图象可知,甲是运动的,故甲,故C错误;
D.甲、乙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第4s时甲,故第4s时甲,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s﹣t图像的认识能力和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18.【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都是不变的,而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实际上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是原来的几倍,路程s就是原来的几倍,其速度v=是不变的。
【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越大,故A正确;
B、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根据s=vt,速度大,故B错误;
C、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以它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成正比;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与时间无关。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熟练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9.【分析】(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在波形图中,波的疏密程度表示频率。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波形图中,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表示振幅。
(3)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在波形图中,波的形状表示音色。
【解答】解:波的整体形状表示声音的音色,一个波峰一个波谷表示完整的波,波峰的高度表示响度;
A、甲、乙两图中,完整波的个数相同表明音调相同;
B、甲、丙两图中,波峰的高度相同表明响度相同;
C、甲、丁两图中,完整波的个数相同表明音调相同;
D、乙、丁两图中,波峰的高度不同表明响度不同。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会在波形图中识别音调、响度和音色。
20.【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AB、用一支长螺丝刀一段抵着汽车发动机,通过听发动机响声来判断发动机是否正常工作,故A错误;
CD、在维修汽车时将汽车启动,一端抵着耳朵;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D正确。
故选:BD。
【点评】结合具体的实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固体可以传声。
三、填空题(3小题)
21.【分析】(1)知道长吉高速公路全长和轿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根据v=求出通过长吉高速公路的时间;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已知高速公路全长约65km,一辆轿车以v=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可得
t===0.65h;
以正在行驶的轿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护栏与轿车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故答案为:0.65;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和物体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目。
22.【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8cm,读作3.00cm,读作4.35cm。
故答案为:5.1;1.35。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3.【分析】(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并代入公式v=进行计算;
(2)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
【解答】解:(1)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v=;变速。
【点评】“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关键是知道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由v=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24.【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解: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
琴弦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
故答案为:弦;音调。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音调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5.【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频率低于20Hz的属于次声波。次声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解答】解:(1)用手拨动钢尺,由于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声音的响度变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现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为次声。
故答案为:(1)振动;响度;(3)次声。
【点评】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知道次声波的特点。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6.【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行驶的时间;
(2)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公路行驶的路程;
(3)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公路行驶的路程;求出山路上与公路上的总路程和山路上与公路上总时间,即可利用v=求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汽车在山路上的行驶2速度为v1=36km/h=10m/s,
根据v=可得
t2===400s;
(2)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路程:
s2=v2t2=20m/s×100s=2000m;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12m/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为400s。
(2)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是2000m。
(3)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是12m/s。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可加起来被2除,这是此类题的易错点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
②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越快
③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
④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运动的远
⑤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⑥路程越长,物体的速度就越大
⑦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⑧m/s是比km/h大的速度单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九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8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八年级(上)假期成果展示物理试卷(10月份).,共6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第七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